上次我在文章中说葡萄牙的贫富,结果引来了对于物价的争论,其实大家说的都对,只是立场不同罢了。
物价这东西丰俭由人,很难在各个阶层间直接比较。视角不同,体会差异极大。
比如有人关注日常生活,有日常温饱视角;
有人关注吃喝玩乐,有吃喝视角;
有人关注房市,有房价视角……如此等等。
而在我眼中,葡萄牙等一众欧洲小国,就是一个个草台班子。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你们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我们家的热水器最近经常打不着火,大冬天的经常没热水。其实机器用了不到两年,肯定还在保修期内,但当初的购买发票找不到了,只能自费维修。
联系了官方客服,等了一周,安排了个维修工上门,检查了一圈说可能是个传感器故障,得换个传感器,收了50欧元上门费。
然后等传感器配件,又是一周,再等维修工上门,付了45欧的传感器费用。
结果,问题依旧,没见好转。继续联系客服,客服继续安排维修工,维修工第三次上门,这回说他搞不定,要联系其他维修师傅联合会诊。
再次等了一个星期,客服联系我,说联合会诊的结果是个什么线路板要换,价格190欧元。等待时间是一个星期……反正到现在,钱也花了、时间也耗了,正事还是没能解决。
另一件案例,上次我们家的抽油烟机灯不亮,联系客服更换,给的报价都够我换一个新的抽油烟机了。
所以很多新来的移友问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热水器坏了找谁维修好?我的答案往往都是修不如直接换新。
换新虽然价格也不便宜,但跟人工和效率比起来,要简单快捷许多。
所以,在缺乏工业基础、物流配送滞后、人口密度不高的小国生活,比较所谓物价,并没有实际意义。
欧洲国家就是一个个草台班子,动手能力强的、会自力更生的才配享受更好的生活。
如果非要比,欧洲国家能拿得出手比的,或许只剩下蓝天白云,以及满足日常生活的肉蛋奶了。
这点美国不一样,大漂亮虽然生产能力也弱,但是市场大,议价能力强,还有金融统治力。所以,北美的工业制成品价格会压的比较低。
回过头来说,欧洲这波,如果没有低成本的移民作为廉价劳动力,状况只会更差。所以,别看内部吵着反移民,对于年轻的、高技能的、肯干活的、交社保的,政府层面却是依然鼓励。葡萄牙、西班牙、德国、北欧、英伦……有一个算一个,都一个样。
最近葡萄牙本地人也在各种嘲笑印度移民,开Uber不守规矩、送外卖横冲直撞,还取名Portugalindia!!
当然他们也嘲笑巴西人口音搞笑,嘲笑华人不懂生活……
但没有这些外来移民,又哪来的葡萄牙高性价比打车费、哪来的廉价Temu、哪来的三百店琳琅满目的义乌小商品。
所有逻辑都是相辅相成的,总不能既要有要,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