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收复三京的军事行动,史称“端平入洛”,以南宋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但却给了蒙古入侵南宋的借口。第二年窝阔台兵分三路,西路攻入成都,中路攻打襄阳、武昌,东路挺进江淮。宋理宗派出孟珙守卫襄阳、余玠守卫巴蜀。余玠在巴蜀一带一共修筑了八座山城,称为“巴蜀八柱”,意思是在巴蜀地区有八个像擎天柱一样的城市,能够把这个天给撑起来。其中最坚固的一座城就是合州的钓鱼城。当余玠守巴蜀的时候,南宋和蒙古之间保持了相对的和平,这倒不完全是余玠的功劳,因为蒙古内部也发生了一些问题。
我们前面讲过,窝阔台汗远征欧洲的时候,1242年,蒙古军队已经打到了多瑙河和威尼斯,继续打的话,大概再有两三个月就能打到大西洋边了。这时蒙古突然撤军,因为窝阔台汗暴死。之后乃马真称制,然后是贵由可汗登基。贵由做了三年的皇帝后也崩了,接下来是拖雷的嫡长子蒙哥汗即位。
蒙哥汗的即位不具有合法性,因为蒙古实行贵族选举制度,成吉思汗的四个嫡子的家族,即术赤家族、察合台家族、窝阔台家族还有拖雷家族要一起开会选举。当时贵由可汗的皇后海迷失想立窝阔台汗的孙子失烈门做大汗,但是一些大将反对,包括速不台的长子兀良合台,所以后来就立了蒙哥做大汗。蒙哥做大汗只获得了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这一系的支持,当然失烈门对他就很不满。蒙哥也知道,于是派他的三弟旭烈兀去监视失烈门,后来又杀死了失烈门的母亲和海迷失皇后,所以窝阔台家族和蒙哥汗家族的关系就变得非常紧张。窝阔台汗在位时,虽然一直和南宋交战,但并没有决心灭亡南宋,因此蒙古铁骑以劫掠为主。而南宋有孟珙守卫长江中游的襄樊一带、余玠守卫长江上游的巴蜀,因此蒙古并没有对南宋形成致命威胁。我们在讲宋朝对外关系的时候,谈到了宋朝对辽的战争、对金的战争和对西夏的战争。实际上宋朝还有两个邻国,一个是吐蕃,一个是大理。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我们前面讲汉藏法难的时候,曾经讲过西藏出现过朗达玛灭佛事件,西藏的佛教从此以后几乎是一蹶不振。它和唐武宗灭佛的时间前后相随,大概只相差两三年的时间。汉地的佛教因为根基比较深厚,加上唐武宗灭佛的时间又很短,所以很快得以恢复。而吐蕃地区的佛教再次恢复已经是北宋初年了,中间间隔了一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