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轻时打造古风“药铺客栈”餐厅,到冠病疫情期间大力投资科技,把餐厅升级为现代化连锁餐饮品牌,过去20年,叶权坤与他创立的餐饮品牌“店小二”,经历不少蜕变。回忆往事,他几度动情落泪。
本期《早人物》走入他的世界,了解他过去20年种种经历,以及现在轻舟已过万重山后的生活重心。
店小二创办人叶权坤经历过童年的贫苦、旷日持久的生意纠纷、初次出海的落寞收场,又在中年迎来父亲的新角色,现在会花更多时间用来陪伴家庭。他依然有生意上的抱负,向外扩张是目标,但会选择“慢慢来”。(何炳耀摄)
2002年末,牛车水的街头,一家名叫“店小二”的客栈风餐厅开张。两根竹竿撑起一扇木窗,窗口摆着用粉色纸包着的一包包药材。顾客进门后,穿着客栈小二服装的店员便端着陶制酒坛招呼斟酒。
客栈的主打产品是药材烤鸭,古装剧式的新奇体验,让餐厅生意迅速火爆。创办人叶权坤那时33岁,读书时武侠小说风靡校园,与很多人一样,他向往武侠世界里的侠肝义胆,于是给自己创业的餐厅取了一个古风名字——店小二。
创业前,叶权坤在一家公司当会计,他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工作,爱到处搜罗美食。童年时家乡新山的药材烤鸭的味道让他回味,他发现新加坡好像没有同类产品,于是决定辞职创业。
这是店小二的开端。
20多年后,店小二已在新加坡运营17家门店,另有两家即将开业。
2024年也是店小二收获满满的一年,叶权坤获得安永年度企业家奖,店小二品牌则获新加坡金字品牌奖—成名品牌总冠军大奖。
谈到获得安永年度企业家奖,叶权坤坦言感到意外。他的语气中满是自豪——冠病疫情期间,多数餐饮企业的业绩都下滑,而店小二在2020年至2023年的三年间,年收入从3800万元翻倍至7600万元。
秘诀是做人家不敢做的事
55岁的叶权坤用一句话总结这不寻常成绩背后的秘诀——做人家不敢做的事。“疫情之下,所有人都说现金为王,要保留资金渡过难关,我反而把存到的钱拿来投资。”
疫情期间,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叶权坤从一家餐饮公司手里买下中央厨房,然后投入大笔资金做了品牌重塑、科技投资和人才投资。在众多企业裁员之际,叶权坤反而加大招聘力度;在很多同行保守退租时,他趁机“捡漏”拿到优质店面。
他信奉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他对自己的公司有信心,认为大浪淘沙过后,好的企业会存活下来,并更加强大。
不吝于为数码化投资
掌握更多数据助分析
叶权坤说,他在做很多人不理解的事,比如投资上百万去做品牌重塑、推动中央厨房无纸化、开发手机应用——这好像不是这个体量的公司应该做的。
提到这些投入背后的考量,他打了一个比方:是永远孜孜不倦地用桶挑水,还是花费钱和精力修一条管道?以开发手机应用为例,表面上是点单、会员系统、推荐亲友、电子礼券等的结合,但叶权坤更看重背后的数据。“大数据时代,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数据越多,越能够帮助分析和决策。”
他也明白,如此密集的投入,会让公司的损益表不那么好看,但势在必行。
不过,如果用“激进”形容店小二的策略,也并不恰当。投资分轻重缓急,叶权坤在科技投入、流程优化上大刀阔斧,但在另一个维度——海外扩张上却表现得谨慎。他有自己的原因,这是他坚持的长期主义,“重点是不下牌桌”。
说出这句话时,叶权坤表现得淡定轻松。回首过往20年,对他而言,现在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2002年12月,店小二在牛车水正式开业,紧接着就是圣诞、元旦、农历新年,买年货的人来来往往,这家古风客栈自然也吸引了不少“客官”的兴趣。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有关“一炮而红”的成功故事。很快,周边道路施工、沙斯疫情、禽流感接踵而至,这对一家新餐厅来说是毁灭性打击,整整四个月没办法进口鸭子,叶权坤一度改卖烧烤和港式点心,想方设法维持运营。
没有资金储备,餐厅到了倒闭边缘。但叶权坤相信,自己的店铺理念和产品已经在市场中得到验证,放弃太可惜。他通过找人、登报等各种渠道寻求投资,终于在2003年底,迎来了久旱后的甘霖。餐饮公司三盅两件愿意投资20万元入店小二,不过附带一个条件——这笔投资可以在未来转换成50.98%的股权。
他回忆当时接受这笔投资的心态,“那时是生与死的选择,必须选择先活下来,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
他没料到,这笔投资在后来10年惹出的纠纷,成为他人生最痛的经历。
生存下来的店小二,生意稳步上升,陆续扩张了几家分店。2006年,三盅两件行使权利,将当初的投资转为股权。
叶权坤形容这次合作像是一对夫妻,恋爱结婚,然而蜜月期过去,开始产生摩擦,最后兵戎相见。
三盅两件入股几年后,双方因财务纠纷而闹翻。2010年2月,三盅两件召开股东会议,叶权坤被革除董事经理一职,妻子阮易随后退出董事局。11月,夫妻二人将三盅两件告上法庭。
一年半后,双方达成庭外和解。叶权坤夫妇以790万元,买下三盅两件在店小二全部股份,将餐厅重新拿回自己手中。
对于官司细节,叶权坤没有多谈。不过,重新触及这段记忆,他忍不住流泪了。
打官司的过程让他心力交瘁,拉锯战持续久了,对双方都是巨大消耗,他们最后决定和解。“和解无非就是谁买谁,价高者得。对方出了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我出了合理价790万,买断了股份。当时心里是有信念的,这是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就算付出很大代价也不能失去它。”
抵押全部股份来贷款
背上近800万元债务
拍板容易,困难的在后面——当时的叶权坤其实拿不出这笔钱。在法院限定的三个月期限内,他找了各种投资人和银行,都以碰壁失败告终。即将失去公司的最后一个星期,他终于拿到了一家银行的贷款,抵押了公司的全部股份。
这时,店小二创办整10年。当时43岁的叶权坤,背上790万元的债务,除了这家公司,一无所有。
叶权坤的商场生涯,有太多精力耗在了官司上。2012年重掌公司后,店小二又因怡丰城店面的租约纠纷,与三盅两件再次对簿公堂。这场官司直到2015年才彻底解决。
这些人生经验过于苦涩。他说,以后再遇到商业纠纷,他都尽量不让它走到法庭。
官司也让店小二的生意历经波折,2012年叶权坤重掌公司时,门店从九家减到七家,业绩险些蒙受亏损。之后的几年,公司逐步走上正轨,直到2016年,全年盈利达到600多万,这个数目让他自己都吓一跳。
谈到重振旗鼓的路上做对了什么,叶权坤说,那是全方位发力的几年——找新的店面、培训员工、优化流程来提升生产力和效率、 推出新菜品和促销活动赢得顾客。
这听起来称不上是什么生意宝典,但他的确通过这些,再次翻身了。
几次跌倒又站起
离不开童年磨炼
叶权坤创业的原因之一,是认为自己不适合打工,这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他能几次跌倒又站起,也和童年的磨炼有关。
在他幼年时,母亲去世,父亲常年在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做木工,两个姐姐照顾他和两个妹妹在新山的乡村长大。童年的游乐场是橡胶园和河边,让他从小养成独立和顽强的性格。
小学四年级时,父亲回到新山将他接到市区居住,他后来升上新山的宽柔中学。
1997年,叶权坤(左) 考取了英国的ACCA特许会计师文凭,与父亲在毕业典礼上合影。(受访者提供)
他对做生意一点都不陌生。“我小学的时候,新山的夜市有卖小金鱼,一整包里面可能有一百只,我就买回家拆分成很多小包,拿去班上卖给同学。中学时,学校举办食物摊位义卖,我是那个组织协调全班的人,我们班通常都排名很靠前,因为有我在。”
从小补贴家用
孕育创业基因
他说,自己享受做生意从零到一的成果,又因为从小就不得已担负贴补家用的责任,创业的基因在那时就已经在血液里。
宽柔中学是马来西亚知名独立中学,学校的经历带给他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华人的传统价值观,诚信、正直、先舍后得,这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日后做生意的原则。
另一重影响更加直接和显性,由于学校没获政府津贴,学生每年都得举办义卖活动筹款,常有华人餐厅老板资助学校办学,叶权坤在高中三年里,去过很多餐厅帮忙,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
宽柔中学的学习生活,让叶权坤收获了深厚的同学情谊。图为叶权坤(右二)19岁中学毕业后,和同学们前往柔佛居銮, 攀登南芭山。(受访者提供)
40年后,同样成为华人餐厅老板的叶权坤,当上了宽柔中学校友会理事会的会长。
他希望能够回馈母校,在校园设施建设、照顾年迈教师、帮助毕业生对接工作机会等方面提供帮助。交谈中,偶然提及离世的老师,叶权坤的眼睛再次湿润,他整理了一下情绪,换了话题。
他不否认,自己内心有柔软的这一面。他认为,这也正是一些员工10多年来一路跟着他的原因。
有几个员工加入公司时,还是18岁的青年,如今已快到中年,把青春奉献给了公司。谈到有员工希望在公司做到退休,他再度哽咽。
叶权坤把员工和团队看得很重要,认为这是生意成功的必备要素。他不给员工设置绩效考核指标(KPI),不会以利润和业绩为员工制定目标,而是希望赢得人心、留住人心。他投资员工培训,公司还为符合条件的员工提供免息贷款,帮助他们买屋子,在新加坡扎根。“我相信,当你赢得人心,赚钱是水到渠成的事。”
他十分信任公司团队,现在他每个月只和员工开一次会,日常运营都放手让员工负责。
不因事业错过孩子童年
中年得子是命运的礼物
六年前,叶权坤和太太阮易迎来了自己的孩子。太太当年与他一起创业,如今团队已成熟,太太的重心更多放在孩子身上。他提到两人对孩子的期望,快乐是第一位,孩子即将升小学,两人没有选择竞争激烈的热门学校,而是希望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
叶权坤与太太阮易在20多年前一同创业,两人携手走过高潮低谷,如今享受慢下来的生活节奏。(受访者提供)
对于孩子的未来,他也没有太大的要求。“如果他和我一样喜欢创业,当然很好。可如果他的兴趣是科技研发,那他可能就必须去实验室做工,那也很好。重要的是,我希望孩子有创造力。”
他觉得,自己的柔软感性有一部分来自孩子。孩子出生后,他变得更平和从容。他说,身边的朋友很多年轻时忙于打拼事业而错过孩子的童年,自己中年得子,反而是一份命运的礼物。
叶权坤不像是一个典型的老板,他的一天通常这样度过:早上送孩子上学,下午接孩子回家,除了出差几乎从不缺席。中间的空闲用来阅读,陪太太散步,享受前几十年不曾有的慢生活。
不过,他还没想过退休。他依然对事业有更高的期待,愿望是品牌可以长久,走向国际。
吸取失败经验
按步伐走向海外市场
走向国际,是他曾经尝试但还未竟的目标。之前的尝试并不算顺利,他说自己很少有后悔的决策,如果有,可能就是第一次海外的尝试。
2017年,叶权坤在上海市区的一家商场开了第一家海外直营店,尽管客流和顾客反馈都不错,但在高昂的租金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几乎没有盈利。“那时太急,选址、租金调研都没有做好就开了店,着急的情况下犯了很多错。”
2020年冠病疫情暴发,店铺租约也到期,叶权坤选择关店。
国际市场仍是必须
倾向与海外伙伴合作
几年过去,店小二进行重大内部改革的同时,叶权坤说,海外市场仍是必须。他注意到,餐饮业进入门槛低,新加坡市场竞争已白热化,新店铺天盖地开张,老店一批批倒下。加上新加坡市场太小,他计算过,店小二在新加坡最多开到24家,就会达到饱和,再多就没法赚钱。也就是说,店小二未来在新加坡仅剩五家店的增长空间。
出海的痛点和风险也摆在那里,他说公司可能倾向于与海外伙伴合作,走轻资本模式。“公司虽然现金流健康,但是如果要很激进地扩张,还是比较难。”
他近期刚和团队完成了一轮海外市场考察,希望可以在接下来落实计划。“目标仍然是向外,但按照我们自己的步伐来做。头有多大,就戴多大的帽子。”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Read more),看更多早人物文章。
相关阅读:
文:李娅宁
我们入驻小红书啦!
请关注《联合早报》官方账号
带给你新加坡最“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