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维度看安徽文旅

政务   2024-12-20 15:35   安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联手创新打造文旅融合全媒宣传新产品、新平台——“美好安徽 全域旅游”文旅专刊,推动徽风皖韵“出圈”。


今日推出首期专刊

并同步推出电子杂志、微视频等

全媒体报道

↓↓↓



首期专刊推出《四个维度看安徽文旅》《全季全时游,天柱山“突围”》《随徐霞客冬游黄山白岳:观止矣》等报道,观照全局,剖析案例,盘点举措,记录心声,点面结合全景展现安徽写好文旅融合大文章、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的蓬勃生动景象。



写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擦亮徽风皖韵金名片

四个维度看安徽文旅

记者 张理想


“如果说中国是一个家,客厅可能是北京、上海,卧室是苏浙,客卧是海南,厨房很多地方都会争:广东、四川、山东。但书房,毫无争议,就是安徽。这个位置也正好是书房的位置,书房的样子也应该是安徽的样子。里面有中国最好的‘文房四宝’:宣纸、徽墨、宣笔、歙砚,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就是镇纸,美丽的徽派建筑就是笔架。还可以在里面喝茶,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安徽,就是人们心中那个书房,书香墨香茶香花香,香飘江淮,诗意盎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学者魏新,如此描绘诗情画意的安徽印象。


安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名山大川多。“徽风皖韵”,是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殷切嘱托,厚爱如山;巨大关怀,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安徽发展文旅产业的工作路径。”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周明洁表示,“我们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统筹山脉、水脉、文脉,以地域优秀文化为内核、自然生态景观为底色、文旅深度融合为支撑,构建板块联动、区域协同、业态多样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美好安徽,迎客天下。放眼江淮,一张前景广阔的全域旅游蓝图正在青山绿水间铺展开来。


12月2日航拍的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盘山公路。何清 摄


广度:

构建“一区三圈四带”

优化全域旅游布局

作为迄今经科学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楚国高等级墓葬,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成果累累,备受全国瞩目。与考古发掘同步,淮南市积极推进武王墩墓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省文化和旅游厅更把武王墩墓考古遗址公园纳入《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规划(2023—2027年)》。


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全省“一区三圈四带”全域旅游格局中的重要一“圈”。“我省坚持全省‘一盘棋’思想,在总体布局上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着力破解旅游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着力构建“一区三圈四带”,即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建设,打造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文化旅游带。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安徽文旅精品的富集区;大黄山,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区。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傅广武表示,结合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全市将进一步优化全域旅游发展布局,重点围绕徽州文化、文房四宝文化、名人文化、诗歌文化等特色文化要素,聚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构建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产业发展轴,建设以文房四宝为重点的研学和文化创意廊道,奋力将宣城打造成为长三角休闲旅游目的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新高地、康养旅游样板地、研学旅行示范地。


作为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颍上县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雄厚基础和巨大潜力。颍上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许传忠说:“我们将树牢全域旅游理念,着力打造‘平原水乡’,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八里河景区、南北淮河湿地旅游带、北部乡村旅游体验风景带,建设一批乡村旅游聚集区、乡村旅游休闲基地,让迪沟国家级湿地公园、保丰沟竹海画廊、淮罗庄台等景区景点成为点缀全域旅游的亮丽风景,塑造‘皖北四季田园风光’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深度: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丰富业态创新场景

“既然安徽是中国的书房,最重要的就是书。”魏新认为,安徽各地就像是一本本书,有人文历史类,有社科类,有美术类,有烹饪类,一本本都图文并茂,被高铁和高速装订起来,等待着人们翻阅。“来安徽行万里路,本身就是读万卷书。”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创建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含山凌家滩、寿县寿春城、蚌埠双墩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出蚌埠《垓下之战》、亳州《曹操》、六安《遇见·舒茶》等演艺项目……越来越多具有徽风皖韵特色的文化资源,正在“变身”为旅游资源。


黟县今年上榜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我省又增添一张“国字号”文旅名片。黟县政协副主席、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程丹说:“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我们将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积极推动黟县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申报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提升光影秀《西递传奇》等民俗演艺节目,培育秀里影视村、方坑等影视拍摄创作基地,建成西递、宏村、南屏、秀里、守拙园五大研学游基地,逐步形成一批民宿集群,打造一批特色品牌赛事活动。”


随着人们的旅游需求日趋多元,传统旅游行业主打登山望水、逛街购物的产业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出游需要。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旅游与文化、旅游与科技、旅游与康养、旅游与体育等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打造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玩法,不断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让江淮大地精彩出圈,成为广大游客遇见“美丽中国”的样板之地。


徜徉徽州古村呼吸厚重文化的气息,探访科技企业感受创新驱动的成果,走进纪念场馆瞻仰英雄先烈的伟绩……研学旅游,带领游客体验江淮大地的历史人文之韵、科技创新之光、山川风物之美。今年9月,2024安徽研学旅游大会在合肥市举行,以“研学安徽·行走的思政课堂”为主题,展示“一市一品”特色研学主题。从合肥市“科里科气”研学到淮北市“隋运而安”研学,从亳州市“亳药风华”研学主题到黄山市“文化徽州”研学,每市一个主题,各地各美其美,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研学品牌。


温度:

强化硬件软件条件

提高旅游服务品质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服务既在景区内,又在景区外。“十一”前夕,全省首个开放式交旅融合服务区——呈坎服务区启用,自驾游客不仅能从服务区快捷地直达呈坎景区,还能获得停车补能、信息咨询、旅游接待、休憩淋浴等服务。


“近年来,我省加快高速服务区旅游化改造,建成九华山、休宁等一批特色服务区,推动服务区从‘歇脚地’向‘打卡地’转变。”安徽交控集团驿达公司董事长王兴兵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推动高速路网与文旅资源深层次、高质量融合,完善‘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升级‘皖美驿站’功能设施,推动收费站微笑服务向景区延伸,提供旅游咨询与预订、ETC办理等一站式便民服务。”


优良的旅游环境,包括优越的硬件条件和优质的软件服务。尤其是旅游服务,既是拉升游客流量的金名片,又能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从打造“安徽旅游诚信日”到选树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文旅系统服务意识,打响美好安徽旅游服务品牌,锻造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守护黄山的“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铜陵淡水豚保护区“江豚爸爸”张八斤,“安徽文旅海外宣传推广使者”汝志刚……今年,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动各地各单位,共同开展“人人都是迎客松”安徽文旅志愿服务行动,并选树各行各业的“迎客松”典型人物,汇聚全社会力量,共同营造文明有序的旅游氛围。


如今,文旅产业已经突破原有的“吃住行游购娱”范畴,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更贴合文旅消费市场。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全过程、全链条提高旅游服务品质,提升服务满意度,让优质服务成为最好的旅游产品,让越来越多的‘头回客’变‘回头客’。”

速度:

大力实施“引客入皖”

打造文旅支柱产业

全球各地的游客有多钟情安徽?今年9月,在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2024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入境旅游课题研究成果:黄山入选“入境游客喜爱的十个景区度假区”,宏村入选“入境游客喜爱的十个名城古镇”,黄山屯蒙学舍的“四时有序·中国风雅黄山行”入选“入境旅游新线路TOP5”。


文旅产业,既要强“人气”,又要强“财气”。从“春游江淮请您来”宣传推广活动到第二届“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我省大力实施“引客入皖”,做好“人气旺、市场热、消费火”文章。清明假期,全省接待游客202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1%、95.1%;“五一”假期,全省接待游客49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3.8%,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十一”假期,全省689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877.9万人次,门票收入约2.79亿元。


江淮大地,魅力无穷;文旅产业,潜力无限。我省成立文化旅游工作推进组,为招引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加强基金研究募集,出台各项土地支持政策,更好保障文旅项目建设。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安徽文旅板块的热度:1月至8月,全省谋划文旅项目总数790个,总投资金额1548.32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664个,投资金额1146.96亿元。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进一步健全现代文化旅游业体系。”周明洁表示,全省将实施重点文旅项目牵引行动、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业态产品优化行动、文旅消费促进行动、文旅市场推广行动“五大行动”,每年滚动实施100个标志性牵动性大项目,谋划招引100个重大项目,培育更多“皖字号”主力军,形成领军企业、链主企业、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产业生态。


黄山雾凇。陈三虎 摄


美丽城乡就是旅游,旅游就是生活

记者 吴晓征


还记得春日里去皖南川藏线采访,西起泾县蔡村镇、东至宁国青龙乡的崇山峻岭中,车辆盘旋往复行驶。细雨时歇时下。清溪上流淌的蒙蒙雾气,翠峰上横着的抹抹旗云,山谷中涌出的团团云气,渲染出一幅雄奇空灵的山川水墨画,自驾、骑行游客大多来自皖沪苏浙,在这样的原生态山水中心神俱醉。在桃岭公路上,记者先后遇到两群偕老扶幼的猴子,它们以青山“主人”的姿态,大模大样“逛”进公路护栏,目光炯炯地与记者隔着车玻璃互动。车流如梭,记者一边在险峻山道上小心会车,一边不禁感慨:上世纪70年代当地百姓跟随原泾县县委书记王乐平历经艰险打通的这条出山路,为后人凿通了一片无价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出口。


这条路,很多年前在户外自驾爱好者圈子里先发酵出口碑,鲜明体现了在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为主的今天,游客需求早已超越了景点景区旅游。这条路像条绿色项链,串起月亮湾、水墨汀溪、桃岭盘山公路、板桥自然保护区、储家滩、青龙湾等一串“珍珠”,没有景点内外“两重天”的分割对立,一路都是碧峰清流、古村山居,整个区域是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乡韵乡愁生态美是全线的灵魂。网友推介,沿线居民和社会资本踊跃跟进产业发展,宣城市规划主导、完善设施,打造“旅游一号工程”,文旅、林业、水利、美好乡村建设等同向发力,处处是旅游环境,人人享文旅红利,年年在增加流量。


这就是整合区域资源、凸显地方特色、实现共建共享的一种全域旅游样式。


而今,省文旅厅认定的旅游风景道已有18条。到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欣赏菜花梯田古村落,到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和金寨县中国红岭公路上感受杜鹃烂漫、彩林缤纷间的红色历史文化,赴“庐南川藏线”、淮北市烈山区“龙脊天路”泡温泉、住民宿、喝羊肉汤……游客有了更为多元化的选择。


安徽全域旅游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正前所未有地拓展。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现代化交通手段日益完善,烟雨大黄山的青山绿水间正在崛起一个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合肥市发布70余条科创科普研学线路,成功获评2024年“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标杆城市”。城市老机场、老厂矿等变身中央公园和公共文化艺术空间,乡村游带火了“村咖”,各种民宿遍地开花,冰雪运动旅游初步兴起,不少古城、古镇、古村、传统山岳景区开发夜游、演艺、康养、度假等新业态,安徽文化旅游业正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


江山壮丽,人文荟萃,皖南、江淮之间、淮河流域等不同区域文脉悠长特色鲜明,科创擦亮新名片,经济发展能级不断跃升,为安徽推动文旅深融、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文化旅游业支柱产业,准备了良好条件与时代窗口。


全域旅游当然不是到处建景点景区、到处建宾馆酒店,恰恰相反,要更加关注旅游规划布局的系统性、合理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摈弃简单复制、粗暴克隆,更加注重保护性开发、创新性发展。旅游具有主体功能,各地有主打品牌,百花齐放,丰富多彩,这才是全域旅游的魅力所在。


我们应用足用活丰富文旅资源,抓规划、促融合、强产业,把大黄山区域建设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推进古村落、徽文化、黄梅戏、徽剧等活化利用,推动文化旅游业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


当海内外游客来到安徽,流连于高能级的景区和度假区体验旅游升级,在高品位的休闲都市和精品街区享受生活欢愉,漫步于高水平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和精品村里品味田园乡愁,在快进慢游的便捷出行和高品质酒店民宿住宿中收获一路顺心,当他们在安徽更多地方感受“城市就是旅游、乡村就是旅游、旅游就是生活”,我们的全域旅游才有更新气象与格局,文化旅游业才能真正被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责编| 皖   皖

审核徽雨田

来源 安徽日报

往期回顾


Review

皖美冬日

安徽金牌民宿大赏

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信息不错过


一起去“村”游丨在安徽大口“森”呼吸




发现我们


Contacts


安徽文旅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