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史话 || 民国时期齐齐哈尔第一家报纸——《黑龙江时报》
文摘
历史
2024-07-17 15:33
黑龙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四个好”“两个服务”要求落到实处,黑龙江省档案馆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开展黑龙江革命与进步报刊开发与研究,取得一系列编研成果,真实见证了清末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黑龙江报刊事业的发展历程,生动反映了当时黑龙江社会发展现状及地域特质,充分展现了黑龙江人民敢为人先、奋力开拓、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和黑龙江报业先辈们感天动地的革命情怀。“龙江档案”从即日起推出《黑龙江革命与进步报刊》专题,为您讲述那些百年老报刊的故事。
《黑龙江时报》于1912年2月25日接替《北报》出版,由黑龙江省咨谘议局主办,总经理玉润,总编辑施治乾,发行千余份。该报是中华民国成立后在齐齐哈尔出版的第一家报纸。1911年12月20日,由黑龙江省民政使宋小濂提倡创办了《北报》。中华民国成立后,在宋小濂的支持下,黑龙江省咨议局又以“共和成立,万事更新,言论机关日趋于盛,不能不继续进行,以扩张局面”为由,将《北报》改组为《黑龙江时报》。省城警务所根据清朝报律,认为该报“尚无章程”,要求“通盘筹划”,再“一并具报核夺”。省咨议局仗恃宋小濂的支持,置之不理,按呈报更名的时间自行出版。为“增长其经费,扩大其篇幅”,宋小濂向《黑龙江时报》补助银6 000两,招商股银1.2万两。主办单位省咨议局(4月改组为省临时议会)被“推”为该报“监理”,名义上它是“合官绅商学之集资以办公共之报纸”,实际是省咨议局机关报。《黑龙江时报》虽现已失存,但当时创刊后,在黑龙江省城颇有影响。“出版数月销路大开,省垣各界既具极力之欢迎,外城各属方觉购阅之不遑,亦可见提倡之功,开化之速与夫人进步之一班矣。”为了扩大报纸的影响,该报创刊初期,交黑龙江省内各重要机关免费赠阅,后因经费紧张,不得不一律收费。据齐齐哈尔档案馆藏档案记载:1913年4月18日,该报在本埠新闻栏,刊出《在吉永商号捉获赌案》的消息,“原为借一儆百,以息赌风”,被批评的所谓“赌犯”,原来是会仙茶园的两位女伶。其中一位女伶的丈夫,率20余人到报馆“怒骂不休”,质问“系何时访员投稿”,要求更正,并“声言捣毁报馆”。报馆工师冯子明被打伤。以致报纸停刊数日。报馆具文禀报官署,宋小濂指令警察厅将“寻欧报馆凶犯”刘某“转送法厅惩办”。1912年10月10日,《黑龙江时报》附设的《爱国白话报》出刊。每日一大张,由长春刚到黑龙江的进步报人魏毓兰任总编辑。《爱国白话报》只出版3个月,因经费不足停办。1913年初,施治乾因事赴奉天,魏毓兰代理《黑龙江时报》总编辑职。魏毓兰,字馨若,又号木叶山人。近代东北著名报人、方志家、诗人,山东黄县上庄乡人(今龙口市诸由观镇),清末廪生。20世纪初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陈独秀和鲁迅此时都在该校读书)。他东渡日本后,曾与孙中山“交谈甚欢”,目击彼邦新政,问及孙中山革命宗旨,魏毓兰萌生了革命思想。孙中山也有意让他参加革命,但是当时中国同盟会尚未成立,孙中山领导着兴中会,魏毓兰考虑其内多系哥老会等江湖人士,青年学生不多,故“仅表示愿效驰驱”,不愿入会。对此孙中山先生引为憾事,“但仍以同志视之”。 魏毓兰回国后,曾进入山东省立师范学校继续读书。翌年,他以最优等成绩毕业,回黄县从事教育工作。1909年,为与日、俄帝国主义的侵略宣传针锋相对,抗俄烈士蒋大同(1883—1910)获释后,在长春创办《长春日报》,电请魏毓兰主持笔政,从此魏毓兰投身报业。他先后出任《长春时报》《长春公报》《国民新报》等报社总编辑,广泛宣传民主革命,在报界和读者中声名日隆,被誉为“东省言论界先进巨子”。1912年他来到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定居,因齐齐哈尔西北有木叶山,从此自称木叶山人,足见其对齐齐哈尔这座城市,对黑龙江这片土地感情之深。魏毓兰来到齐齐哈尔,最初担任《爱国白话报》总编辑。报纸以“浅近文言,诱进政治常识,唤起社会爱国热忱”为宗旨,宣传爱国思想。1913年初,《爱国白话报》并入《黑龙江时报》合并出版,魏毓兰继续主持笔政,担任总编后,勤于职守,坚持正义,使报纸更有新的起色。然而这一时期,官署派销方式已经落伍,不符合报刊业发展要求。当时龙江厅接到派销 80 份的任务后,当即派人向街商分派,但是商民购买意愿不强,响应者无几,摊派无以为继。最终,“仅城议事会、劝学所各派销十份,剩余六十份原报送回”。尽管为鼓励派销报纸,对超额完成派销任务者,当局采取奖励政策,但是仍然不能完成原定的发行计划。最终,《黑龙江时报》因亏损严重,于 1914 年 5 月停刊。黑龙江时报馆经理玉润领得宪台发给借垫报馆正月份员司夫役薪工银三百三十六两事的图领及批
1912年3月30日
撰稿:李春艳
设计:赵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