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档案 || 档案中的黑龙江(十三)安置移民

文摘   2024-11-06 10:07   黑龙江  
征集公告


黑龙江省档案馆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档案资料



   


图说档案

      七十五载励精图治,七十五载风雨兼程。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之际,“龙江档案”推出“图说档案——档案中的黑龙江”,沿着时间的脉络,以档案的视角为您呈现那些被时光定格的珍贵瞬间。
      这里的每一份档案、每一张图片,都是历史的见证,岁月的回响,是黑龙江这片广袤土地与伟大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动写照,展现了黑龙江在祖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角色和光辉成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感受时代的脉搏,汲取前进的力量!


1955 安置移民

1955年3月,为充分利用黑龙江土地资源,增产粮食,解决山东省灾民生产、生活困难,中央决定,向黑龙江省有组织移民1万户、4.5万人。黑龙江省委把安置移民工作当做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对待,积极支持移民到黑龙江安家落户,开发建设黑龙江。广大移民也以辛勤的劳动,扩大耕地,增产粮食,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为开发建设黑龙江,保卫、巩固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

黑龙江省1955年夏秋期间至1956年春播前开荒移民具体方案
为切实做好移民接收安置工作,黑龙江省委成立了省垦荒移民委员会,并派出由民政厅长等干部组成的工作组到山东省协调移民迁徙等问题,并于沈阳至哈尔滨沿途铁路大站设立招待所,相关市县设立专门机构,从事移民接待、安置工作。1955年5月中旬,此批移民安置工作圆满完成,4.5万余名移民分别被安置于37个县
195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关于黑龙江安置移民情况的报道
1956年是黑龙江省安置集体移民较多的一年。这一年,安置移民20.05万人,其中除山东18.02万人外,还有河南、辽宁等地移民2万余人。从1955年到1956年,共有37万名移民在黑龙江省安家落户,开垦土地24万公顷,建立了452个新村
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在耕地、装运
黑龙江省的移民安置主要有建立移民新村、安插到社、自办分社等方式。1956年接收安置任务最多的齐齐哈尔市甘南县,新建90个新村,安置移民2.63万人。移民新村建设,在国家大量财力、物力支持下,有了很大发展

上世纪七十年代村民住的砖瓦房

上世纪八十年代村民耕种土地

2018年兴十四村村民别墅区

1956年,36名山东临沂地区移民在甘南县城东南17公里的荒原上钉下橛子,搭起草架子,兴十四村由此诞生。如今该村已发展为资产25亿元、人均收入8万多元的“龙江第一村”,2019年,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也是“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供稿编辑设计:赵倩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龙江档案
对黑龙江省档案馆工作进行宣传推广和移动端展示,按时准确发布档案信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方便群众咨询查档,进一步让广大群众了解档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