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国家公祭日——不忘历史,吾辈自强!

文摘   2024-12-10 12:59   天津  


国家公祭日

不忘历史

12

13

吾辈自强

12秒,这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时间

然而在1937年冬的南京

在日军进城之后的6个星期中

每12秒就意味着一个中国人的生命

消失在日军的屠刀之下

12月13日

是国家公祭日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一天 

国行公祭 祀我国殇

悼血与火浸染之地

祭抗战死难之生命

国家公祭日简介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24年12月13日是中国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意义

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公祭日上讲到: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国人民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攻陷南京

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三十多万中国人被日军杀害,

约两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

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日军大规模地焚烧和破坏

南京1/3的建筑被烧毁

古都南京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

宛如人间地狱

秦淮河的水染红了,昔日繁华的金陵城,

一夜间成了“让人窒息的地狱”。

87年前的今天,

南京正在经历一场“人类的浩劫”。

这段历史,不能忘记!

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活下来的他们,

每个人都背负着血与泪的记忆。

如今,他们大多老去,

甚至离世。

见证者正在凋零,

但真相永远不应沉没!

这些名字,不能忘!

1937年12月13日,

那一天是侵华日军的铁蹄踏入南京,

那一天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30万生灵,有血有肉的同胞啊!

就这样凝固成一串名字,

刻在了历史的墙上。

钟山垂泪,秦淮泣血!

警钟长鸣,驻足默哀!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我们忘不了1937年的南京,

是为了守护历史的真相,

是为了守护更加繁荣昌盛的祖国!

钟山垂泪,秦淮泣血!

警钟长鸣,驻足默哀!

为30万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

不幸罹难的同胞们祈福,为和平祈愿。

我们要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

今天我们以国家的名义

祭奠30万逝者

牢记侵略战争造成的深重灾难

恪守不忘过去、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血泪未干,勿忘国殇

警钟长鸣,吾辈自强


据媒体报道,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卢彦名近日从日本征集获得了两本反映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相册,其中部分照片系首次曝光。
一本相册拍摄于南京沦陷时期,共有73张照片。其中,记录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即南京碇泊场)常态运作情况的照片系首次曝光。

南京碇泊场司令部主要军官一九三八年七月合影
卢彦名介绍,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位于南京下关码头附近,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里不仅负责侵华日军的后勤保障工作,还有一项秘密工作——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进行毁尸灭迹。
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专家、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宅巍表示,《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中,有梶谷健郎的日记等,他写道:“下午指挥40名苦力顶着恶臭清除了千余具尸体。真是惨不忍睹,的确是人间地狱。”这本相册印证了这些史料。

南京碇泊场航拍图
另一本相册里则是150多张南京沦陷期间侵华日军拍摄的中国守军在南京建设的防空设施的相关照片,照片下方几乎都有相应注释及编码。照片中的不少防空设施,如珠山弹药库、青龙山监视哨等属当时南京的绝密工程。
“这是一册反映南京防空设施建设以及战时防空战斗的资料集。”卢彦名说,这些照片近距离记录下隐蔽的监视哨、射击口、弹药库、防护网等,具有很强的军事调查目的性,是日军侵华的铁证。

日本士兵拍摄的相册

他在照片上标注“惨”字

日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发布馆藏一批日本士兵拍摄的相册,是日军南京暴行的铁证。
日本士兵伊藤兼男的照片集,贴有他参加侵华战争、并在南京80天期间目睹的日军暴行照片,每张照片都有他本人手写的日文说明。
其中一页上有四张照片,内容都是南京大屠杀后城墙外、护城河边被遗弃的累累尸体,他在这页右上角写下一个“惨”字。
日本士兵堀越文夫保存的私人相册,内有5张摄于南京的照片,日军站在中国人的尸体旁炫耀“武威”、紫金山下被日军屠杀的中国人尸体堆积如山等。

罪行昭昭,铁证如山

传递历史真相!


一、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

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这一惨绝人寰的事件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实行军国主义路线,不断对外扩张。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近代统一国家政权。然而,从新政权谋求发展的国家战略方面,更多地学习了德国。德国通过武力在 19 世纪后半期实现国家统一,这一 “德国道路” 给日本的启蒙思想家很大启发。日本在明治维新前经历了近 700 年的幕府时代,武士阶级占统治地位,武士道成为核心价值观,崇尚武力的观念深刻影响了整个日本国民和社会,成为后来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

1879 年,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日北京专条》,并强行改琉球为日本的冲绳县。此后,日本又蓄意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侵略行动,给中国的主权、人民和各种财产造成巨大损失。1937 年 7 月,日本侵略者通过卢沟桥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给了日本侵略军以重大打击,但最终上海沦陷。淞沪会战历时 3 个多月,日军共投入 30 余万人的兵力,国民党军投入 70 余万人的兵力。日军在此役中共伤亡 4 万多人,遭受了严重打击,使日本企图 3 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未能得逞。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使日军伤亡惨重,日本军国主义妄图通过攻占南京来迫使中国政府投降,并实施报复。日军占领上海后,便兵分三路逼近南京,企图水陆并进,从东、南、北三面合围南京。1937 年 11 月 20 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并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率领 10 万人进行南京保卫战。到 11 月底,国民政府各机关已大部分迁至重庆,一部分迁至武汉、长沙,很多市民也逃离了南京。1937 年 12 月 1 日,日军当局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2日,东京方面免去松石根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兼职,由朝香宫鸠彦中将接任。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进入南京城后,对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和无辜的南京百姓进行了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和零散的屠杀。

二、南京大屠杀的原因


1. 日军在淞沪会战等战役中伤亡惨重,士兵心理压抑,需要发泄情绪。

在全面抗战爆发的 1937 年,仅在三个月淞沪会战中,日军伤亡高达 80000 余人,是前六年总和的四倍还多。在中国军队的顽强防御下,松井石根的 “上海派遣军” 遭受了惨重伤亡,这是日本人侵略中国以来所遭遇的前所未有的抵抗。日军既感到惊愕,也因此恼羞成怒,遂生报复之心。淞沪会战结束后,日本政府想跟国民政府和谈,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决定抗战到底。这让几个月炼狱般战争中已处于癫狂状态的日本士兵心理极度压抑,这种压抑的情绪急需排泄出去。于是,日本军队把这股火和压抑的情绪释放在了南京城内,引发了南京大屠杀。

2. 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让日军猝不及防,日军想通过大屠杀让中国人屈服。

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让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日军原本认为中国军队要么不堪一击,要么撤退逃跑,但从卢沟桥事变到南京沦陷,中国军民的抵抗让日军猝不及防。在南京搞一场惨案大屠杀,成为日军企图让中国人屈服的手段。然而,南京大屠杀并没有让中国人民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了抗战的决心。

3. 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与凶残,认为大和民族是 “优等民族”,不把中国人当人看。

日本军国主义认为只有大和民族才是 “优等民族”,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都是劣等民族,拿中国的军民不当人。南京陷落的第二天,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接到南京陷落的捷报,在我们为这必然的胜利欢欣鼓舞之前,站在同文同种的五亿民众面前(指中国军民),我们不能不为他们不可救药的迷妄而悲哀”。攻入南京的日本士兵也认为所有的中国人都是 “不可救药” 的劣等人,因此日军 “拒绝对中国使用国际法”。

4. 日军高层下达 “不留战俘” 的命令,导致进入南京城内的日军开始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

由于唐生智指挥失当,宣布总撤退后组织无序,数万名中国官兵撤至长江南岸的江边时,才发现根本无船可渡,于是纷纷又撤入城区。日军即以搜捕 “败兵” 和 “伪装成百姓的军人” 为由,大批开入居民区实施暴行。日寇华中方面军则下达了 “不留战俘” 的命令,以方面军司令部名义下达这道命令的是参谋长勇。日军高层和各部队长对这道命令采取了默认和支持的态度,于是进入南京城内的五万日军,开始了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在苏州的司令部里,下达了 “分区扫荡败残兵” 的命令。而接替他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的朝香宫鸠彦王则下达了 “不留战俘” 的命令,由长勇起草的这份命令同时下达给柳川平助中将的第十军,于是几乎所有参与南京战役的日军都接到了类似的指令。

三、南京大屠杀的过程


日军进入南京后,对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和无辜的南京百姓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和零散的屠杀。

1937 年 12 月 12 日,在攻占南京前夕,日军指挥官朝香宫鸠彦发出了 “杀掉全部俘虏” 的命令。接到命令的日军,进入南京城后,对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和无辜的南京百姓进行了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和零散的屠杀。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谷寿夫师团从中华门进入南京,对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居民进行屠杀。12 月 14 日,其他三个师团相继进入南京南北各市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遇难者有未能及时撤退的中国军人、淞沪战争后流离失所逃到南京的战争难民以及开战后未能及时疏散的南京本地居民。

除了集体屠杀外,零散屠杀也遍布南京城。例如,1937 年的南京:日军制造的三种暴行 —— 屠杀、强奸、抢劫 | 163 - 手机网易网中提到,单一的个体屠杀则遍布整个南京城。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经过反复调查核实,判定日军对南京无辜市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实施集体屠杀并毁尸灭迹者,有单耀亭等 19 万余人,零散屠杀其尸体经慈善团体收埋者 15 万人以上,被害总人数达 30 万人以上。

日军在屠杀之前对南京军民施以酷刑、侮辱、虐待、殴打、玩弄或奸淫。

在人类历史的黑暗篇章中,1937 年的南京沦陷是一场无法忘却的悲剧。日本军队在南京实施了大规模的暴行,对当地人民施以难以想象的酷刑折磨。活埋、斩首、焚烧、射击等酷刑无所不用其极,目的只是为了满足日本军人的残忍和虐待欲望。

日本军队的活埋行动是南京大屠杀中最为残忍的一种酷刑。他们将一群中国俘虏强迫挖掘墓穴,然后让第二组中国俘虏活埋第一组人,第三组再活埋第二组,以此类推。有些俘虏被故意埋到胸部或脖子处,然后被日本兵用刀砍成碎块,或者被马踩死,或者被坦克压死。

日本军队的斩首也是南京大屠杀中的一种常见酷刑。他们将俘虏的头颅砍下,或者将他们挂在树上,或者放在桥头作为警告。在这些砍首的暴行中,日本兵的刀法熟练而残忍,许多俘虏往往被一刀致命,而有些则需要在痛苦中挣扎一段时间。这些被砍下的头颅往往被日本兵带回军营,作为战利品炫耀他们的 “英勇”。

此外,焚烧和射击也是日本军队在南京大屠杀中常用的酷刑。他们将俘虏关进房屋,然后纵火焚烧,让他们在火焰中痛苦挣扎。有些俘虏试图从火焰中逃脱,却被日本兵用枪射杀。

日军还对南京军民施以侮辱、虐待、殴打、玩弄或奸淫。几个小鬼子将只有三岁的娃娃装进麻袋里,不顾孩子的挣扎,在麻袋上浇满汽油点燃,孩子瞬间被火舌吞噬,疼得直打滚,而小日本们则像禽兽一般,站在一旁嬉笑。两个日本官兵,甚至还举办了所谓的杀人比赛,他们约定好,谁先杀够 100 人,就获得胜利。为了赢得胜利,两个禽兽拔出军刀跑到街上,不管遇到什么人,都无差别的残忍杀害。甚至连年幼的孩子都不放过。这场残忍的杀戮游戏,一直持续到两个人都杀不动了才结束。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强奸侮辱了成千上万的妇女,他们昼夜不停的寻找中国女性,基本上被他们看上的,都难逃毒手。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各家扫荡,遇到吃的就抢走,遇到女的就抓走。甚至连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不放过,一律抓走沦为他们发泄兽欲的工具。日军强行将女人们抓进慰安所里,数十个女人挤在狭小的房间里,为了方便日军发泄,她们甚至不被允许穿上衣服。无论白天黑夜,只要鬼子有需要,她们就要随时做好准备,一旦反抗,迎接她们的轻则一顿毒打,重则直接丢进 731 部队成为活体实验品。

日军在南京城内大肆进行破坏,包括抢劫、纵火等行为。

日军在南京城内,大肆进行破坏。有一半以上的商户被洗劫,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摧毁,遗失古玩书籍等近二十万件(册)。

除了屠杀和强奸,有组织性地抢劫是日军在南京犯下的另一项暴行。南京的一切公、私财产在南京沦陷后成为了日军抢劫的对象。南京的大多数商店、仓库、工厂、银行被抢劫多次。并且在被抢劫过后,日军士兵往往还会纵火焚烧房屋。据当时在南京的外国人所言:日军针对南京的抢劫行为都是在部队指挥官带领下进行的,他曾经亲眼看到一个日军军官指挥着他手下的士兵沿街一路抢劫。也就是说,日军的抢劫行为根本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其部队有组织性地抢劫行为。南京是中国的古都,在这场浩劫中,大量的金银珠宝、文玩字画都被日军洗劫一空,最重要的是存于南京各大名校、图书馆的古籍孤本通通都被日军有组织地用军车运往了上海,再由上海运往了日本。这场抢劫暴行中,日本东京还派了超过 200 名日本学者到南京,以辨别存于南京的中国珍贵书籍。所以,日军对南京的抢劫不仅仅限于财物上的抢劫,他们抢劫的更是中国数千年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

四、南京大屠杀的影响


造成了三十几万人死亡,中国损失了十几亿美元的财产。

南京大屠杀中,中国军民死伤惨重,超过三十万人不幸遇难。他们中既有英勇的战士,也有无辜的百姓。在大屠杀过程中,日军大量掠夺财产和珍贵的书籍文物,烧毁房屋设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损失了十几亿美元的财产。从目前掌握的市民财产损失档案资料进行保守计算,大屠杀期间 5865 户南京市民家庭遭遇灭顶之灾,财产损失折合战前币值不低于 1.67 亿元,户均损失 28474 元。南京城 1/3 以上的街道和建筑物遭到毁坏,公私财产损失达 2300 多亿元。南京附近郊县农民的房屋大量遭到破坏,四个县共有 30 万间房屋被完全毁坏,总损失近 2400 万元。农村的财产损失还包括大牲畜、农具、库存粮食和庄稼等,五类农业损失总计将近 4100 万元。在南京沦陷期间,金陵大学教授斯迈思将城内外分作 11 个调查区,全城共有 39200 座房屋遭到破坏,房屋因遭到破坏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1.3 亿元。古城南京经过日军的纵火劫掠,文物、图书等方面的损失十分惨重,仅南京市在大屠杀期间的文物损失合计就达 1180982 件另 1449 箱。

激发了更多的矛盾,日本至今不能正视历史,甚至对历史进行回避、淡化甚至篡改。

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在南京做出的灭绝人性的屠杀事件,这场持续六个星期的暴行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然而,在历史的发展中,日方却始终不能正视这个问题,甚至对已经发生的历史进行回避、淡化甚至篡改。长达半个世纪的隐瞒让许多人至今都无法了解全部的真相,这样的事情让中国愤怒不已,也激发了更多的矛盾。日本的这种态度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人类良知的挑战。

南京大屠杀被称为 “文化大屠杀”,文物、图书等方面的损失十分惨重。

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一场生命的浩劫,也是一场文化的灾难。日军对南京的文化洗劫和文化侵略是其侵华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城南京经过日军的纵火劫掠,文物、图书等方面的损失十分惨重。作为古代南京文教中心的夫子庙建筑群,主殿大成殿及所有配殿、楼阁尽成灰烬。牛首山的古树被砍伐一空,历代古寺一律焚毁。朝天宫也横遭日军破坏。日军还设立了专门从事抢劫图书文物的组织,大量珍贵的书籍、字画、古玩、古物等被劫掠一空。据战后调查,南京市在大屠杀期间的文物损失合计达 1180982 件另 1449 箱。南京大屠杀又被称之为 “文化大屠杀”,它比南京大屠杀历时更长,对中国的文化传承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五、如何铭记南京大屠杀


通过国家公祭日等形式祭奠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加强对历史的教育。

每年的 12 月 13 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祭奠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南京中华中学的学生们在国家公祭仪式现场诵读《和平宣言》,向全世界传递南京市青少年的心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敕勒川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和锡林南路小学分校等学校也开展了 “国家公祭日” 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默哀、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让学生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此外,还有 15 家网络媒体平台共同推出以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为主题的大型网络在线公祭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纪念活动中来。

国家公祭日不仅是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缅怀,更是对历史的教育。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同时,也可以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保护历史遗址,促进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情形。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遗址是历史的见证,保护这些遗址对于铭记历史、传承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南京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与南京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中心签订协议,明确了双方在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址保护中的职责和义务。乙方负责对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址进行保护、管理、研究及宣传,甲方负责对乙方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遗址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护历史遗址需要制定详细的保护方案,加强对遗址周边环境的整治,定期对遗址进行保养和维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研究和宣传,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向公众普及南京大屠杀历史知识,提高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识和了解。

此外,保护历史遗址还需要促进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通过与国内外相关机构、专家的合作,共同推进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址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同时,也可以争取国内外相关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为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址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传承 “拉贝精神” 等正义力量,让青少年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拉贝等国际友人冒着生命危险建立了南京安全区,收容保护了 25 万多名中国难民。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正义的力量,被称为 “拉贝精神”。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南京大学 25 名师生组成的 “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 团队,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走进全国的各大中小学课堂,以实际行动传承 “拉贝精神”。他们通过讲述拉贝先生的故事,让青少年了解历史真相,传承民族记忆。同时,他们还开发了名为 “寻找拉贝” 的交互式体验程序,让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传承 “拉贝精神”,可以让青少年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学习拉贝先生等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故事

陈桂香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被摆渡老人救下,解放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了乡村基层干部。

陈桂香幼年父母双亡,由奶奶养大。1937 年南京大屠杀期间,她和奶奶躲在南京江边头关一户姓胡邻居家的阁楼里,被日本兵发现后,奶奶为保护她惨遭日本兵枪托殴打和刺刀戳刺而失去生命。陈桂香在逃跑过程中躲到茅厕,被日本兵拽住头发,奶奶跪地求饶却被日本兵打死。后来,日本兵拖着陈桂香往房子里走,在跨门槛时被绊了一下,陈桂香趁机撒腿就跑,逃到江边后被一名摆渡的老人救下。

新中国成立后,村里办起了学校,渴望知识的陈桂香抱着儿子上学,努力识字。她在村里算是文化人,被大家推选为妇女主任,后来又成为村支书。2011 年,陈桂香远赴日本广岛,参加证言集会,将亲身经历讲给日本民众听。她曾说,要告诉日本民众,他们的先辈曾经犯下过什么罪行。“一次次参加南京大屠杀证言集会,是为了南京,也是为了奶奶。” 陈桂香老人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教导子女要保家卫国。

周智林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三次死里逃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祖国繁荣昌盛。

周智林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有三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一次是他和叔叔以及同村的一个人准备过马路时看到一卡车日军开来,叔叔跑到塘里被日军刺死,他躺在离叔叔十几米远的地下装死逃过一劫。还有一次,父亲带着其他家人躲到栖霞寺难民营,他看家时去塘里打水遇到日军,一直躲在塘里直到下午 4 点钟才敢回家。第三次是出去打水时碰到日军被抓住,和村上七八个人一起被要求跪下,正当日军要杀他们时,一头肥猪跑出来,他们趁机逃跑。周智林晚年儿孙满堂,90 多岁的时候依然可以下地干活。他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祖国繁荣昌盛,希望年轻人永远不要忘记当年被杀害的无辜百姓,好好学习、努力工作。

艾义英在南京大屠杀中失去了六位亲人,坚持为真相奔走,为正义发声,为和平代言。

1937 年冬,南京大屠杀期间,艾义英一家生活在南京麒麟门附近的东流许巷村。日军进村时,父亲带着她和弟弟逃到山上躲避,留在村里的村民遭到日军机枪扫射,死了十多人。数日后,父亲带着她和弟弟,以及两位叔父、三位堂兄前往父亲的姑母家避难,又遭遇日军,父亲、叔父、堂兄和姑父等 7 人被带走,其中 5 人被日军残忍杀害,另外 2 人身受重伤,一位没过几年去世。之后,母亲为带着艾义英姐弟 3 人继续逃命,被迫丢弃刚出生不久的女婴。

艾义英老人几十年来坚持把这段历史说给孩子、孙子和其他人听,还勇敢地接受邀请,前往日本参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会,讲述历史真相。

艾义英在那场浩劫中失去了六位亲人,这段痛苦的经历成为她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然而,她没有被苦难打倒,而是选择勇敢地站出来,为真相奔走,为正义发声。

她把这段历史说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听,希望大家都能知道这段历史,记住历史但不是记住仇恨。她的讲述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后人的一种警示和教育。

2014 年,86 岁的艾义英应日本 “中国战争受害者证言集会邀请会” 邀请,前往日本大阪、名古屋、东京等地参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会。在那里,她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那段承载着家族记忆的悲痛历史。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日本民众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艾义英老人说:“我痛恨杀害我亲人的日本兵,但经历过战争,才让我更加热爱和平。”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和珍惜。她希望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希望世界永远和平。

 

来源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END


天津之眼8090
我是天津之眼,关注民生,关注真相,弘扬正能量!推荐给您的都是有益的,望大家推荐,关注并转发,记得点赞,祝大家安康吉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