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大多数人上大学就是浪费青春,学的东西90%都没有,社会需要的是电工、水管工和木匠等技术工人,而不是学者。

文摘   2024-11-26 15:47   天津  

最近,我刷到了两个热搜话题,让人不由得陷入思考:

一个是:“未来不是985和211的大学生的出路大多是送外卖、快递和打螺丝钉”;

另一个则是马斯克的一句犀利言论:“大多数人上大学就是浪费青春,学的东西90%都没有,社会需要的是电工、水管工和木匠,而不是学者。”

这两者看似无关,却共同指向了一个让人焦虑的问题:大学教育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马斯克的那句话引发争议,不仅因为它直接,更因为它让人有共鸣。
他的话表面看起来苛刻,但背后有一层更深的逻辑:大学教育过于理论化,而实际生活需要的却是技能化。

想想看,大学里的课程,多少是为了应付考试,多少是能直接解决现实问题的?
举个例子:一个学市场营销的学生毕业后,第一天要做的不是分析市场,而是跑去贴海报;学计算机的学生,毕业后却发现学校没教过真正的企业实用开发语言;学设计的学生,辛辛苦苦修图,却被客户一句“再改一下”折磨得怀疑人生。

这并不是否定大学教育,而是提醒我们:教育的本质是为了适应社会,而不是满足考试。

如果要深入聊教育,不得不提张雪峰。
他曾直言,“上大学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你的平台。”

学历的作用,很多时候仅仅是敲门砖,而非实际能力的证明。

现实是什么?

  • 好学校毕业生,靠品牌效应吃香;
  • 普通院校毕业生,找工作只能看运气;
  • 而那些直接进入技术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反而因为短时间内创造的实际价值受到市场青睐。

张雪峰还提到,大学教育中真正有用的,不是你学过什么,而是你能拿什么去立足。

再来看一个真实的对比:中国现在的工匠缺口到底有多大?

比如:

  • 瓦工月薪过万,但招不到年轻人。
  • 水电工、木匠等传统手艺人,需求巨大,市场价格一再抬高。

但矛盾的是,年轻人却不愿意进入这些行业。为什么?
一方面是社会观念,“蓝领”等于低人一等的偏见;另一方面,是缺乏实用型教育的引导。
在德国,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是并重的。而在中国,这两者的地位却天差地别。

德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对比:

在德国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安东,在他15岁时就做了一个重要的选择:进入职业教育体系。他的学校提供两条道路:一条通往大学,一条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安东没有选择大学,而是决定学习电气工程。在接下来的三年中,他一边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在企业接受实地培训。每周三天在公司实践,两天回学校学习,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模式让安东早早地融入了工作环境。

与此同时,在中国,一个同龄的中学生小林,他的选择似乎没有太多悬念:他必须拼命读书,参加高考,挤进大学。小林的目标是获得一张文凭,因为这是社会对“成功”的唯一认可。对于职业学校,他甚至从未考虑过,因为“差生才会去那里”。

三年后,安东完成了职业教育,他已经是一名持证的电气工程师。在毕业前的实习期间,他所在的公司已经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的起薪是每月3200欧元(税前),并且享有稳定的工作合同和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如果他选择进一步深造,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的路径继续学习,最终成为高级工程师甚至企业管理者。

小林则进入了一所普通的中国大学。他花了四年时间学习理论知识,毕业时手持一张学位证书,但发现自己面对的市场并不友好。大量的岗位都要求有实际经验,而他完全没有。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小林辗转于招聘会和各类面试之间,最后选择了一家初创公司,拿着每月3000元人民币的工资,开始了从零学起的“社会实习”。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注重“匹配”:教育直接服务于市场需求。像安东这样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被视为企业的一员,他的教育与实际工作的需求完全契合。在德国,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并不被视为“次等选择”,相反,他们是各行业的核心劳动力。电工、瓦工、汽车技师等职业不仅受到尊重,甚至可以凭借优秀的技能获得高薪与社会地位。

而在中国,教育与市场的脱节问题却极为突出。以小林为例,他花了四年时间学习理论,却在毕业后发现这些知识难以直接应用到工作中。企业更倾向于那些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而不是仅仅拥有文凭的应届毕业生。职业教育在中国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社会观念认为“上职业学校是无奈之选”,导致大量家庭和学生将教育资源集中在大学,却忽视了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马斯克的言论背后:大学的90%无用,我们该怎么办?

马斯克的一句:“大多数人上大学就是浪费青春,学的东西90%都没有用,社会需要的是电工、水管工和木匠,而不是学者。”让人深感刺痛。这不仅是对教育现状的质疑,更是对社会运行逻辑的一次精准点破。

但这句话背后,藏着几个核心真相,是许多人不愿面对的:


真相一:大学教育,本质是培养“合格的螺丝钉”

你以为大学是为了改变人生,但真相是,大多数大学教育的目的并非让你成为一个多么独特的人,而是让你成为适合大多数岗位的普通“工具人”。

为什么?

  • 因为企业需要的是执行力,而不是创新力。
  • 因为学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的雇员,而不是颠覆规则的玩家。

大学的大部分课程是理论和知识的堆砌,它让你看似“懂得很多”,但离实际工作还有十万八千里。学机械的不会修车,学财务的不会记账,学市场营销的连市场调研都不懂。这种脱节不是偶然,而是系统性的。

但偏偏,社会又通过学历制度,迫使我们不得不进入这种“工厂式教育”,因为没有学历,你连进入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真相二:社会需要的,是能立即创造价值的人

马斯克强调电工、水管工和木匠,不是因为他否定知识分子,而是他看清了一个冷酷的现实:

大多数人不是天才,也不会成为学术型人才。

而社会的运转,需要更多脚踏实地、能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满口专业术语却无法实操的“伪精英”。

举个例子:

  • 一个高级程序员,可能对算法研究得头头是道,但公司可能更需要一个懂得如何快速搭建产品框架的工程师。
  • 一个设计专业的高材生,可能对色彩理论侃侃而谈,但老板更想要一个能快速出符合甲方要求稿子的人。

技能型岗位的价值在于“即插即用”,他们直接为社会创造效益。而理论型教育,培养的是“可能能用”的人才,而这个“可能”却需要漫长的试错和学习成本。


真相三:你努力的方向,大概率是被“编程”好的

最扎心的地方在于:我们追逐大学文凭,更多时候并非出于自我选择,而是被一种“社会编程”所驱使。

这种编程从小就开始:

  • 小学的老师告诉你,成绩好是最重要的;
  • 中学的教育告诉你,考上大学才能改变命运;
  • 到了大学,又告诉你,名校出身比你的能力更重要。

于是,绝大多数人被训练成了同一个模板:考大学、拿文凭、找工作。

但这个模板从一开始就是为“输家”设计的。因为:

  1. 文凭的价值已经被“通货膨胀”稀释。
  2. 真正的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敢跳出模板的人。

马斯克的言论刺痛人心,正是因为它直接揭穿了这层骗局: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盲目地追逐一个被灌输的目标,却从未停下来想过,这是否真正适合自己。


那怎么办?难道不上大学了吗?

答案很明确:不是不上大学,而是要重新理解大学的意义,并且不迷信大学。

  1. 上大学,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平台和资源
    上大学的本质是接触更多的人、更高的圈层,而不是仅仅为了那几本教科书。如果你只把大学当成学习理论知识的地方,那真的有90%是无用的。但如果你利用大学的平台,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积累人脉资源,它的价值则会成倍增长。

  2. 如果不上大学,就要学会“以技能为导向”
    马斯克的言论,更多是对职业教育的呼唤。不要盲目追求一张文凭,而是要选择一条更直接的技能路径。比如:

    • 想当厨师,去最顶级的厨艺学校;
    • 想当程序员,直接上手写代码、做项目;
    • 想做工匠,进入企业实习,边做边学。
  3. 学会思考,不要迷信“套路”
    无论是选择大学还是职业教育,都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 我的目标是什么?
    • 这个路径能让我离目标更近吗?
    • 如果这条路走不通,我应该怎么办?
  4. 持续迭代,不断进步
    真正的教育是终身的。上不上大学不是关键,关键是你是否愿意在任何阶段持续学习。大学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写在最后:你需要的,是一份属于自己的答卷

马斯克的话确实犀利,但它也是一次提醒:不要把命运交给一张文凭,也不要把未来压在一个“必然成功”的模板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关键是,这条路能否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技能型职业,只要能让你变得更有能力、更接近目标,它就是值得的选择。

所以,与其纠结大学90%的知识有没有用,不如问问自己:“我是谁,我要去哪儿?”

马斯克提供的不是答案,而是一种反思的视角。



天津之眼8090
我是天津之眼,关注民生,关注真相,弘扬正能量!推荐给您的都是有益的,望大家推荐,关注并转发,记得点赞,祝大家安康吉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