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第四项管部参建的贵州剑(河)至黎(平)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大大缩短了剑河与黎平之间的距离,实现1小时互联互通,为黔东南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政策实施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剑河至黎平高速公路起于剑河县柳川镇巫作溪,通过巫作溪枢纽互通接已建的剑河至榕江高速公路,后经柳川镇、南寨乡、南加镇、固本乡、罗里乡,止于黎平县敖市镇,通过八舟河枢纽互通接已建的三穗至黎平和黎平至靖州高速公路,全长74.754公里,主线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第四项管部承建TJ-5标段,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河口乡境内,线路全长11.2公里。其中青山界隧道为剑黎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两桥一隧”中的“一隧”,全长4.8公里,连接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剑河县和锦屏县,是全线最长隧道。
青山界隧道处于贵州三级梯面上,所在区域地质情况复杂,施工现场交通条件极差,除隧道进口处可利用既有寨寨通道路扩建外,其它施工点需要开山修建便道。在开挖过程中隧道进出口随时会发生冒顶、坍塌,局部可能出现岩爆、突水涌泥、揭露砷矿矿体、地温危害等情况。
在面对特长隧道施工通风困难,隧道内含有毒矿体砷元素多、隧道无辅助坑道施工难度大等难题时,采用大功率通风机和大直径风管,并采用压入式通风,超前预报和支护措施,保证隧道内空气流通。为降低岩爆发生时产生安全风险,在围岩内部应力释放后采用短进尺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0-2.0米以内,并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对岩爆强烈的开挖面,施工机械重要部位加强防护钢板;对在隧道附属工程施工中,创新采用隧道整体式排水沟模板装置,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此外,采用数字化管理,通过设备24小时实时监控,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剑黎TJ-5标项目本着环保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快速施工的设计理念,采用“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方案,围绕“促进度、保安全、抓质量”的主题推动精细化管理铸造精品工程。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施工安全。该标段践行绿色公路理念,坚持做环保先行者,在中心水沟采用组装式定型模板,隧道自行式开挖台架实现小革新。同时,针对重点工程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工程安全与文明施工实施全过程控制,有利保障施工建设顺利进行。
作为贵州省新增加密高速网络的重点建设项目和黔东南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快捷大通道,剑黎高速建成通车后,对构建黔东南州黄金旅游通道、加快沿线资源综合开发、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与贯通全省的南北高速公路网形成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