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详情~~
有计划,可择期在24小时内完成入出院的手术或操作的手术被定义为日间手术。日间手术中心,是拥有综合服务区、病房、手术室等医疗用房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域。医疗用房包含洁净手术室、洁净辅助用房和非辅助用房等。
采用空气净化技术,把手术环境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及微粒总量降到允许水平的手术室称为洁净手术室也可称手术间。对空气洁净度有要求的医疗的辅助用房称为洁净辅助用房。以下建筑基本要求适用于医院内设置的,集中收治、集中管理的日间手术中心(部);建设于医院外的,集中收治集中管理模式的日间手术中心也可参考。
日间手术中心(部)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和机电设施系统应留有发展余地,注重设计的灵活性与通用性,适应将来改建或扩建需要。
日间手术中心(部)应设在医院主交通干线,与住院手术部和监护病房邻近。应理顺日间手术中心(部)内各科室的相互关系,流线合理,洁污分明,标识清晰。
日间手术中心(部)分为三个区域——综合服务区域、手术区域与病房区域。手术区域应设有门禁装置,进入手术区的人员应穿着手术服,并遮盖头发和面部毛发。
患者与医护人员交通流线应符合下图所示的独立的单向流线。
图 功能流线
日间手术中心应设有独立的患者主入口,可从综合医院的内部主通道进入,也可从室外直接进入。从室外直接进入的主入口应设有雨棚及专用的上落客区域,并应设有无障碍设施,就近设置停车区域。
工作人员和物品宜另设专用出入口进出,并设置门禁系统。
手术区内用于运送患者的走廊净宽不宜小于2.4m,非手术区的走廊净宽不宜小于1.8m,应同时满足两个轮椅或手推车通过,仅用于工作人员通行的走廊净宽不小于1.1m,高层建筑中不小于1.4m。手术区应设置医护人员换鞋、更衣区域,术前设置刷手区域。
无菌物品应通过专用洁净通道或密闭转运进入手术区,并应在手术区无菌储存。污物处理应符合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
综合服务区包括门厅、前台、等候、入院评估预约排程及随访等相关用房。
在前台后应设辅助人员办公室,前台应有网络与医院信息系统连接。
等候区座位数不应小于手术室数量的4倍,并设置一定数量的轮椅存放空间,至少应设一个无障碍卫生间。
手术区域由术前等候、麻醉准备、刷手区、无菌物品存放间、手术室、复苏(一期复苏)、 影像设备隔间、器械预处理室、污洗间(洁具间)、污物存放间、存储区、实验室、血库、 药品间等相关用房组成。
术前等候区应设有护士站,并宜独立设置等候隔间,每个隔间面积不宜小于5㎡,且应考虑陪同人员座位。术前等候应设有轮椅存放处、无障碍卫生间。
麻醉隔间数量不小于手术室数量,每隔间面积不小于6㎡,并留有空间存放应急麻醉设备。
麻醉准备内应在病床四周留出通道,以便医生接触患者。麻醉准备应能连通走道和手术室,两组门不宜正对。
麻醉准备门的宽度应能容纳患者及相关设备的通过,净度不宜小于1.40m,并能静音关闭。每组门上都需设“正在使用”的电子面板。
麻醉准备顶部应有可调节检查灯。对应患者脚部一侧的墙面应设置带秒针的时钟,并兼具麻醉计时功能。
每个麻醉隔间应设置紧急呼叫按钮,与复苏单元、医护休息区直接联系,并设有复位指示灯。
刷手区的面积可容纳多名医护人员同时刷手、走动。刷手区水龙头数量按照每间手术室2个配备。
水槽应采用抗菌材质,配置感应式水龙头、洗手液架、壁挂式纸巾架。水槽溅水面应使单独的防水板,或用密封材料密封。周边地板应防滑,清洁过程中不应积水。
无菌物品存放间应可以容纳若干器械和一次性物品,净面积不宜小于12㎡。
无菌物品存放间用于存放无菌器械小车,设置存储柜,用于存放乳液、缝合材料、无菌液体、器械和手术清单所需的敷料包。
无菌物品存放间应能连通走廊和手术室,门净宽不宜小于0.9m,并应设置门禁。
日间手术中心手术室的建筑设计要求应符合GB 50333的相关规定。
手术室大小应根据要执行的手术类型,包括所需的工作人员数量以及将使用的设备数量和大小确定。或以0.9m×2.1m的手术台尺寸为基准,由所需的手术室无菌区域、循环路径、可移动设备区域和麻醉工作区的面积组合来确定所需手术室面积。
手术室内的无菌区域应包括手术台两侧和脚部用以容纳医护人员的区域。
手术台周边应可环通,并提供医护人员双向通行的空间。
麻醉工作区是一个1.8m×2.5m的工作空间,一旦麻醉和检测程序完成,该区域顶部的0.6m就可以用作循环通路的一部分。
手术室的最小净面积不宜小于25㎡。其中:
a)无菌操作区:手术台、移动手术台或手术床的四周各0.9m。
b)循环通道和移动设备区组合设置:无菌区两侧各0.9m,头部和脚部各0.6m。
如手术室需要额外的工作人员和设备,其最小净面积不宜小于37㎡。
a)无菌操作区:手术台、移动手术台或手术床的四周各0.9m。
b)循环通道:无菌区两侧各0.9m,无菌区底部0.6m。
c)可移动设备区:在侧面0.75m,在循环通道底部0.6m。
手术室宜与术前准备区及苏醒区位于同一楼层。
推床通过的手术室门,净宽不宜小于1.4m,且宜设置自动启闭装置,安装防激光百叶窗并与激光设备联动。每扇手术室门上方都应安装一盏“手术室正在使用”的显示灯。
当采用电动门时,应具有自动延时关闭和防撞击功能,并宜有手动功能。
在使用铅衬防辐射自动门或衬有其他防电磁干扰材料的门时,每扇门重量应大于等于250kg。
复苏隔间顶部照明需可调,护理单元内应设有壁挂式带秒针的时钟。复苏隔间应采用机械通风。
每间手术室应设2个复苏隔间,另设一个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重症监护隔间。
每个复苏隔间应设置医疗设备区,应配有如下设施:插座、医用气体终端、负压吸引终端、可调节的检査灯具、员工紧急呼叫连接按钮、配有患者记录的平板显示器、免洗手 消毒液架。
复苏隔间床位之间应设置分隔帘或隔墙。复苏隔间应设有护士站,方便监控所有患者,并能接受和处理所有来自手术室的相关信息。
手术室附近应设置用于存放影像设备和放置防护铅衣的开放隔间。
隔间应至少可容纳一台移动影像机和一台超声设备。如果使用移动图像增强器,则需要更大的存储区域。
手术区域应设器械预处理室、洗手池。应设有一个易于清洁的工作台面和低位的柜子。
应有空间存储用于器械消毒或混合化学品溶液时使用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冲洗枪、手套、 护目镜、防护服、呼吸防护装备等。
日间手术中心应配置一间污洗间,房间不宜小于12㎡。污洗间应包含如下设施:洗手台、医用水槽、工作台、污物桶,应设置机械通排风。
受污染的可重复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可先存储在污物车内,然后再送往污物收集处,等待消毒供应部门收集。
污洗间中的污物存放不应占用过多空间,一旦收集袋装满,就应封闭打包送至污物存放间。
日间手术中心应设置污物存放间,并应由污物通道进入。搬运工不应进入洁净手术区域。袋装垃圾、甲类医疗废弃物品、循环再用物料均应存放于此并等候收集。
在规划污衣存放间大小时,应考虑作业期间存储的手推车的数量和清理的频率,面积不宜小于8㎡。污物存放间应设有洗手池及壁挂式洗手液架。
应设置大件物品存储间,以存放待用的医疗设备以及一些备用的无菌仪器。为了方便进入,存储间的入口净宽不宜小于1.4m。储存间需设有机械排风。
日间手术中心应考虑足够的临床设备储存空间。临床设备库房需要足够的空间放置各种物品,包括滴管架、监控设备和超声波仪,并应保持无尘环境。较小的物品如输液泵、呼吸机配件、检测设备和吸力装置等应有货架空间。存储空间应靠近复苏区, 并与设备维修室相邻。
清洁的被服须存放在被单存放处或被单交换车上。宜设两个被服间,其中一间应靠近术前准备隔间。
医用气体气瓶间。根据手术室需要可配置一个专门的、便于操作的医用气体气瓶间。
日间手术中心的手术区内应设立药品二级管理库,配备药品间,还应储存临床乳液和静脉输液。手术区应设独立可上锁的毒麻药品、麻醉药品柜。药品间应设置门禁。
病房设置按综合医院相应标准。术后护理区域可共享护士站或其他辅助用房。儿科患者复苏区宜在各阶段复苏区中单独设置。
患者恢复意识并情况稳定后,将被转移至病房区。患者进一步恢复,直至可以更衣并转移至出院休息室。
每个手术室对应4-8个病床。每4个病床应提供两个洗手池及感应式水龙头。每个病房应设有消毒除菌液,壁挂式垃圾桶,还应向患者提供饮用水。
每个病房应设有移动储物柜或悬挂式床头柜,存放患者的餐食和个人用品。每个隔间需要设置一把陪护用的椅子。
护士站需设置一个与病房和手术室相连接的紧急呼叫系统,并应存储少量无菌用品和一次性用品以备紧急使用,需设置临床洗手池。
茶水间应位于护士站附近。病房需设置一个可上锁的衣物存储空间,用来存放从入院准备室转移过来的患者的个人物品。病房区应设无障碍卫生间。
医护办公室为非治疗区,包含: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更衣室、研讨室、补餐室、茶水间、储藏间等相关设施。
医护办公区应靠近手术区域,并设有门禁设施。办公室、休息室宜自然釆光和自然通风。单人间办公室不宜超过10㎡,多人间办公室不宜超过6㎡/人。
在办公室、研讨室与手术室、病房之间应设有紧急呼叫系统。茶水间可靠近休息室独立设置,也可结合休息室设置。
办公区域的卫生间宜结合休息室、更衣室设置,卫生间内宜设感应式水龙头和洗手盆。
更衣室应靠近手术室设置,以减少穿手术服的医护人员的走动距离。更衣室内应配置卫生间和淋浴间,同时需提供镜子、吹风机、剃须和指甲刀的干燥区域。更衣室附近宜设置洗衣机。应提供手术鞋存放空间,并配置机械通风设施。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进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