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生曲折而传奇,家境殷实却为了民族大义走上革命道路。为了挚爱,在丈夫去世后不曾再嫁,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支撑起了破碎的小家,将儿女们培养成材,让优秀的革命精神财富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令人钦佩!
赵君陶,于1902年出生在一个许多人都羡慕不已的富贵之家,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她是最小的一个,不仅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还受到大家的宠爱与关怀,在时间的流逝下,逐渐长成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家闺秀,博览群书,气质出尘,周围的人对她都是赞赏有加。
原本她可以依赖家族的力量,过上比别人更加安稳的一生,无需颠沛流离,更不用考虑温饱问题。然而,她最终却选择了一条惊呆众人的革命道路。这条路充满着艰辛,甚至可能流血牺牲,可赵君陶一点儿也不怕,因为从小她接受到的就是良好的教育,没有让她变成人们刻板印象中娇滴滴的大小姐。
而她甘愿选择这条路,三姐和五哥可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他们为救国,早就投身到革命的大浪潮之中,每次回家都会给赵君陶讲关于革命的思想理论与革命战士的英勇无畏,让赵君陶在羡慕的同时更加想要加入到其中。
当时革命队伍中十分需要人才,赵君陶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在校内努力学习,并在17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女子师范大学的一名高材生,她追求进步,从不止步,22岁的时候,又前往上海大学继续拓展学识,也是在此期间,她和李硕勋走到了一起。
在别人的眼中,赵君陶和李硕勋是门不当户不对,一个出身高贵,一个普普通通。但他们两个人具备相似的价值观。李硕勋早年间虽过着与赵君陶截然不同的苦难日子,但他积极乐观,还有开明的父母一直在支持着他走读书出人头地这条路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十分感激自己的家人,在校内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上的天赋。在顺利考入大学后,不仅开阔了眼界,更结识了许多的有为可为青年,在他们的身上,更加了解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要意义,为他后来高举爱国旗帜,并在革命道路上立下丰功伟业打下了基础。
赵君陶和李硕勋虽在某些方面不同,但他们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是共同的革命理想,让他们愿意在未来都不可知的情况下,仍旧毅然决然地在结为夫妻后,弃笔从戎,前往武汉,想着以自己的淡薄身躯为革命大业做出一份贡献。
个人能力出众的李硕勋在长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觉悟,对党也越加忠诚。随着他在工作中多次的出色表现,组织对他十分重视并寄予厚望,而李硕勋也在党内树立起口碑,声望与日俱增。
每一次的任务都伴随着不可预知的危险,想要完成需要不仅是才能,还要机智灵活可以应对多种突发情况,以及身为革命者不可欠缺的勇气,毕竟谁也不知道,自己会接到什么样的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阻力。而这些要素,在李硕勋的身上都能找得到。
1929年,李硕勋被安排到苏浙地区工作,为壮大革命队伍,组织起可以对敌的武装力量,在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创建了十五军团和红色十七军。遗憾的是,前一支军团因为种种原因,后期的发展未能达到李硕勋的期望,后一支军团的光辉未来,也没能等到李硕勋亲眼见到。
因为在1931年,他就被敌对势力抓捕,在经历过种种酷刑后,令敌人大受挫折,什么有用的信息也没得到,恼怒之下,残忍地杀害了李硕勋,这一年他才28岁,本可以拥有更加璀璨的未来,为革命事业做出更多令人不可忽视的贡献,最终却因叛徒的出卖而化为了泡影。
赵君陶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时,儿子李鹏才2岁多,肚子里的女儿李琼也即将来到这个人世,可惜的是,她无缘见父亲一面。这只能成为她人生的一大遗憾。
周围的人见状,都劝说她再婚,两个人在一起,总比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要轻松地多,可赵君陶对亡夫用情至深,心已死,怎可能再嫁作他人妻。此后,她一边养育两个孩子,一边继承丈夫的遗志,继续在革命道路上努力奋斗。
多年过去了,两个孩子早已平安健康地长大,李鹏铭记父母对革命的热情,也不忘党组织在其父离世后的种种帮助,他感恩于祖国给予的一切,用功读书并逐渐成长为国之栋梁,走上工作岗位后,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在为百姓送去实质性利益的同时收获了人民的拥戴与组织的信任与重用,曾担任国务院总理。
他的儿子,也就是赵君陶的孙儿李小鹏,也受到了良好家风的影响,和父亲一样投身于政坛,曾担任过山西省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