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说一下这次化债的逻辑。
地方隐性债务作为经济最大的灰犀牛,大家一直都知道这个问题存在,也知道要解决,如果不解决总是个拖累经济发展的不小的负担,只是不确定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解决。
中国的债务绝大部分是内债,问题只在结构而非总量,解决债务问题的主要关切在防范道德风险和避免恶性通胀,并不存在原则性的兑付危机问题。
中美的宏观负债率(政府端+企业端+居民端)差不多,但中国的政府端负债率远低于美国,居民端大致持平,高主要高在企业端上。
企业端负债高有很多原因,大部分是积极的,例如实体经济比重大、建设起步晚需要多融资来快速追赶、很多负债都有对应的生息资产(而非美国那种借来用于纯消费的负债)等。
也有消极的,最典型的是部分企业经营效率低下、存在一定历史性结构错配、企业端存在规模不小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结构分散利率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也一直在着手解决,早在2015年就开始成规模化债了,现在只是继续在更大规模上把事做好。
化债最大的难点在于防范道德风险,其次才是避免恶性通胀。
就是这次帮忙解决了问题,如何防止地方政府将来更加无节制地借更多负债。
答案也没什么特别的,只能是更好地管理,做好法规建设、预算约束、行政监管,同时把产业和基建投资的人才队伍质量弄上去,以后投得更有效率、经济产出更多。
这次的12万亿(6+4+2),金额上其实是小幅超出预期,时间段上是覆盖2024-2028年这五年的债务,算是在中美对抗的这关键五年卸下了后方的一个不小的包袱。
时间点选择在美国开始持续降息、全球资本持续回流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的当下,也是十分得当。
12万亿更多是对存量债务的置换,债权人总体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局部有些调整,因此不是大水漫灌,不会产生天量的新增货币,不会短期造成明显通胀,但长期对经济是比较重大的利好,代表从此对治理地方债问题有了比较成熟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行动框架。
当然,地方降低了负债利率、现金流出后,自然能腾出手来,投入更多的产业和基建,经济繁荣了也就会恢复2-3%的良性通胀,这对资产价格的稳固和抬升当然很有帮助。
我们欢迎这种对资产价格(房地产、股市)长期利好而非短期刺激的举措,寻求短期大涨的急富青年可能会失望,但坚定长期价投、和中国共同成长的朋友们乐见其成。
2024/11/18
现在是置换上海房产的好时机吗?
********END********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告知我们你感兴趣的主题,恰空可能会专门撰文分析哦。
上海楼市板块解析
均为恰空亲自撰写
欢迎收藏分享
南京东路 人民广场新天地(上)新天地(中) 新天地(下)五里桥打浦桥蓬莱公园(上)蓬莱公园(下)老西门(上)老西门(下)豫园(上)豫园(下)董家渡黄浦滨江(上)黄浦滨江(中)黄浦滨江(下)黄浦滨江(完)世博滨江(上)世博滨江(中)世博滨江(下)世博滨江(完) 淮海中路(上)淮海中路(中)淮海中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