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气习俗
数
九
数九寒天,“数九”又称“冬九九”,是冬季的一种中国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当天开始计算,每九天为一个单位。“数九”的习俗很多,以“九九歌”最为广泛和悠久。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中国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后代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直接影响人民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当时中国人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什么是“数九”》
“数九”别名“冬九九”
是中国的传统节气习俗
起源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它用独特的节气计算方法
标记寒冷的冬季何时结束
温暖的春天何时到来
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数九”的时段》
数九从冬至日开始算起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通常在12月的21日或22日
每个“九”代表九天
此后连续九个“九”
共计八十一天
而这八十一天
也被认为是冬季最寒冷的时候
“数九”在惊蛰前后结束
也标志着春天的到来
《“数九”的习俗与意义》
在“数九”到来之际
有些地区的百姓
会歌唱“数九歌”
或者是绘制“九九消寒图”
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气候的观察
也体现了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期盼
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通过是“数九”
让我们更加了解
古代人民的生活与当时的气候
感受到文化传承的温暖和力量
《“数九”的科学依据》
你知道吗?
虽然“数九”是古人的创作
但是
它也具有科学的依据
冬至后
太阳直射角度逐渐增大
但是地面仍处于热量释放阶段
气温持续下降
等到了“三九四九”的时候
地面热量收支逆差达到最大
冷空气活动频繁
气温降至最低点
所以说“三九四九冰上走”
是符合现代气象观测的
《“数九”小贴士》
“数九”时期是一年中
最寒冷的时期
并且也是流行病和感冒
频发的时期
日常生活中
我们应该要注意保暖
多吃温性的食物
适当运动
增强体质
不可劳累过度
更不要熬夜
还应该要保持室内的通风
保持新鲜空气的畅通
各地气候寒暖不一,数九情形略有不同
但总体来说
经历了“九九八十一天”寒冬后
我们终将迎来春暖花开
0313-6895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