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长津湖:74年前,在零下40度的雪地里,他们用生命铸成中国的"平安夜"!

旅行   2024-12-25 07:09   河北  





“让不让敌人过好圣诞节?”
“不让!”
“那怎么办?”
“打仗!” 
“好!”


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回忆起

七十多年前将士们这段

振聋发聩、视死如归的对话

被烈火灼伤的脸庞上

依然流露出锐不可当的神色

目光坚毅、语气铿锵



这个战场上“突击过节”的故事

发生在1950年年底

入朝作战不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刚在黄草岭以少胜多击溃敌军

“敌人才打到半山腰,

被我们打下去了。

打胜仗以后,

连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

涂伯毅老人回忆道



当时

敌军并不把志愿军放在眼里

甚至狂妄地叫嚣

“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

而志愿军战士们却早已下定决心

“决不让敌人过好圣诞节”



1950年的圣诞节,我们的志愿军穿着单薄的衣服,蜷缩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啃着冻得僵硬的土豆,而美军却伴着欢快的音乐,吃着热气腾腾的美食,庆祝圣诞节,对比之下,无不感到心酸与愤怒。
《长津湖》的观影中,有多少人为这一幕留下了眼泪,心疼革命先烈们在战争中艰难求生,又感动于先烈们为国家和平所作出的牺牲。



回顾战役,铭记历史:

跟随历史的脚步,翻开1950年的的书页!
 

自1950年10月入朝以来,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发动第一、第二次战役,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占领全朝鲜的企图,解放了朝鲜北半部除襄阳外的全部地区,将战线推至“三八线”,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

这一场战役中,由于事态紧急,导致许多的战士们都没有来得及换上冬装,大多穿的是单薄的衣裤。所以这就成了大问题:虽然满员,但不“齐装”。在行军过程中,天空降下了几十年未见的大雪,气温骤降零下40度。这无疑对于第九兵团来说是雪上加霜。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在长津湖战役中担任阻击美军任务的志愿军有连队全员冻死在阵地上,他们以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中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怒目注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坚持到最后一刻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冰雕连”。



   
我们最终是取得了胜利,
但却有19202人(冻死4000余人)
留在了长津湖。
在他们的心中,
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就是为了下一代不打”!


麦克阿瑟“让小伙子们回家过圣诞节”的承诺成为一句笑话。曾经,中国在美国人的印象中,只是一个可以被轻而易举击败的对象。

但是在1950年,在长津湖畔,在那个寒冷的冬夜,是志愿军的英勇奋战告诉了他们:那个软弱可欺的中国,从此一去不复返了。那年的圣诞节对于他们来说,分外的寒冷……



    我们震撼于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意志,那真的是一些“特殊材料做成的人”,信仰、组织力、战术素养、对祖国的热爱、对共产主义的追求,让他们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军人!




🔺上:第二次战役介川新兴洞战斗中,志愿军第40军向敌发起冲击
🔺下:第二战役中,志愿军第38军占领熙川后猛插敌后,
堵住“联合国军”的逃路



给我们带来平安的不会是圣诞老人而是千千万万的人民子弟兵,让人流泪的不是观看电影的本身而是战争年代那些为祖国和人民浴血奋战的英雄们。



🔺左:《人民日报》刊载的美方“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

被撤职下台的报道

🔺右上:第二次战役中,被我军击毁的美制装甲汽车

🔺右下:第二次战役中,被我军击毁的美国重型轰炸机


电影《长津湖》中战士们吃冻土豆的场景让我们泪目“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去打”,那时我们的新中国才成立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美国攻打朝鲜面对唇亡齿寒的局面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这一决断是我们国家领导人非凡胆略和卓越军事判断力的体现,是我们的立国之战。
1950年12月24日,那一夜,是志愿军的胜利之夜。这一战,不但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发动的所谓“圣诞节”攻势,还将战线推至“三八线”,迫使敌人由进攻转为防御,彻底扭转了战局。

🔺被志愿军击毁的美陆战1师坦克

家国安则夜夜平安

家国破则风雨飘摇

勿忘历史,勿忘先烈

正因为革命先烈的付出

才有了祖国的“平安夜”


74年前

中国人民志愿军冲锋在前

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

74年后

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那些最可爱的人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致敬英烈,永垂不朽




参观须知


怀来县董存瑞纪念馆
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冬季8:30-16:30
夏季8:30-17:00
周一闭馆
预约时段内
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
刷闸机入场
预约咨询热线

0313-6895472



来源 | 共青团中央 央视新闻 军博红色少年

排版 | 王树成

审核 | 刘凡


怀来县董存瑞纪念馆
宣传烈士事迹,教育广大群众弘扬存瑞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