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 | 咬春、打春……哪些习俗与我们密切相关

旅行   2025-02-03 07:56   河北  


立春

立春大吉




20

25



立春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

新春新气象

启程新希望




2025 二月 乙巳年

03

立春

正月初六

周一

诸事顺利如风,春风满面

生活甘甜如蜜,春光无限

心情愉悦如花,春意绽艳


2025年

立春时间为

2月3日

晚上22点10分13秒‌‌



立春
二十四节气开启新的轮回
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正向我们走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立春有着丰富的习俗和意义。

在农耕社会,立春的到来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农事活动的开始。

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生活节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立春的意义并没有改变。

人们依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立春的到来,表达对新一年的期待和祝福。



在立春这天

民间有“打春”“咬春”“迎春”

丰富的风俗文化

本期让我们

一起来看那些与我们密切相关的

立春习俗






立春的由来



“立春”一词,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已出现。据《礼记》记载,周朝时,每逢“立春”,周天子亲率公卿、诸侯、士大夫,在东郊举行迎春大典,然后赏赐群臣并施惠于民。

当时的人们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大地开始复苏,万物开始生长,因此将这一天定为立春。


立春三侯


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1

东风解冻

立春后第一个五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2

蜇虫始振

第二个五日,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3

鱼陟负冰

第三个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习俗



1

打春


打春,盛行于唐、宋两代,最早来自皇宫,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古时农业靠天吃饭,因此旧时人们会在立春前一天用泥土做春牛,立春时用红绿鞭抽打,被称为“打春”。


2

咬春


立春“咬春”,就是用极薄的面皮包裹上新鲜的时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细品“咬春”,满口都是春的味道。

立春这天,古人会吃“春盘”
摆上时令蔬菜、果品
比如韭菜、生菜、萝卜等
卷在薄饼中吃
“北宋第一美食博主”苏轼曾写道: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世间美味,莫过于此吧!



如今,南方人立春喜欢吃春卷

北方人“咬春”多是吃春饼

老北京正宗吃法是春饼卷合菜

将豆芽、韭菜、粉丝、酱牛肉等

铺在春饼上,再蘸上甜面酱裹好

春饼一定要卷成筒状

从头吃到尾,寓意“有头有尾”



3

迎春

最初的迎春活动,主要是国家祀典,后来发展为民间的活动,如贴宜春帖、挂春幡、贴春画、戴春鸡等。

4

游春

游春即民间庆祝立春的一种活动。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边走边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游行的队伍十分壮观。



立春养生要点



立春养生关键在于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应常开窗,保持空气清新。

此外,春季是进行运动养生的最佳时机,体操、慢跑、散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立春后,气温开始上升,降雨开始增多,气温冷暖不定,“倒春寒”经常来袭,因此更要注重保暖。

在立春后,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保持良好作息。




立春 百草回芽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春打六九头,耕牛满地走”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春打五九尾,累得耕牛张开嘴”
……
这些立春时节流行的谚语
提醒人们春天来了
应该忙于农事和活计了


立春的到来
是大自然的赠礼
也是生活的启示
快来评论区分享
家乡的立春习俗吧


人随春好

春与人宜

愿一切美好如期而至

你我共迎春暖花开

来 源 | 人 民 日 报  经 济 日 报  央 视 一 套

排 版 | 刘 凡

审 核 | 常 丽 琴



怀来县董存瑞烈士纪念馆

预约电话0313-6895472

怀来县董存瑞纪念馆
宣传烈士事迹,教育广大群众弘扬存瑞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