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 去花药 去雄
一株株认真比较 仔细记录
这是人物传记电影《谷魂》中的一幕幕场景
讲述了赵治海带领团队历经几十年
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最终攻破“杂交谷子”世界技术的科研难题
创造了“张杂谷”亩产811.9公斤的
高产世界纪录
使我国农业“杂交谷子”技术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赵治海和团队成员交流科研试验情况。
因突出贡献
赵治海被誉为“杂交谷子之父”
与袁隆平并有
“南有袁隆平,北有赵治海”之称
民族魂、中国粮
为了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把农业科技的好雨撒向绿色田野
用小种子 创造了大奇迹
1958年赵治海出生在张家口怀来县,这里土地贫瘠,多风沙、缺水,谷子是适合当地种植的作物,但产量低,农户能吃小米饭都十分不易。这份记忆深深镌刻在赵治海心中,也成为他科研的动力源泉,“让老百姓吃上好品种的谷子,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善。”
赵治海就读于河北农业大学期间。
2019年9月29日,赵治海与谷子专家在山西省应县“张杂谷”高产示范田组织现场实收测产。
赵治海在海南的谷子实验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赵治海在张杂谷新疆戈壁滩示范基地。
“张杂谷”制种田。
在海南繁育基地,赵治海在采集珍珠粟的花粉。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赵治海的成绩,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认可,他曾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科技扶贫先进个人等荣誉。“张杂谷系列品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事业成功后,伴随着鲜花和掌声,还有更多大平台的工作机会,但是赵治海却不为所动,坚守农业科研的初心。“平台大不一定更适合杂交谷子,条件好也不一定更有利于研究。搞科研要的是脚踏实地,能把杂交谷子再推上一个高峰,种植面积扩大到两亿亩,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赵治海说。
电影《谷魂》主演高峰和“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右)在一起。柏雪摄
电影《谷魂》剧照
参
观
须
知
HAPPY NEW YEAR
怀来县董存瑞纪念馆
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冬季8:30-16:30
夏季8:30-17:00
周一闭馆
预约时段内
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
刷闸机入场
预约咨询热线
0313-6895472
来源:新华社、央视、中新网、人民网、《党建》、河北日报、河北频道等媒体
排版:王树成
审核: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