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向进 | 从乘马巡逻说起…

民生   2024-12-24 19:27   北京  



从乘马巡逻说起…
作者 汤向进


 当兵四十年,行走北疆八千里,步入杖围之年,也到了洗尽铅华的岁月了。可这会儿说起五十多年前在北疆边防小哨所乘马巡逻的经历,并想起由此而来的那种“悟”和“品”,还是挺感慨的。
  那是好多年前,天刚蒙蒙亮我们三个担负乘马巡逻任务的小兵就出发了,各自带上武器,望远镜,一壶水,挎包里装着一块压缩饼干,有时还带一个酸辣菜罐头。


拂晓时的草原好像连鸟儿都没睡醒,周边一片寂静,我们一行三人骑马轻快地行走在草原上,这时草沾露水马带霜,人和马都很精神,所以走起来速度很快,一起出发的还有哨所的几只狗,它们悄没无声的跟在后面。
那时我们的小哨所八九个人,管着三十公里的边境线,沿边五到八公里的纵深内只有两户牧民,一个是达瓦,一个是汉工小王。
到中午时大家便开始野餐,一包两块761压缩饼干偶尔吃吃还可以,老吃不行,所以我们有时宁可带上点馒头咸菜,喝点水倒也自由自在,吃完饭还可以小憩一会儿。到中午时潜伏观察就变成沿边巡逻了,沿着防火道或是边境巡逻路走上七/八公里。这样做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宣示主权,一个是表明我们对这个地段的控制是到位的。
 到了下午四/五点我们开始往回走,都说老马识途,马也明白,所以走起来只管信马由缰放马而行。曾经有一次骑马打盹,一不小心马踩到了耗子洞里,一个前滚翻我就下来了,头上被冲锋枪砸了个包。往回走时一不小心几匹马就会搂开蹦子狂奔,通常我们会选一块地势平坦的地方过过瘾。按说哨所规定不许赛马,可小战士们一高兴赛赛倒也很正常。
 这说的只是一个乘马巡逻的大概过程,实际上出发前就要做好一些准备。首先是头天晚上哨所就会把马群赶回,一般情况下哨所晚上要轮换着留下五匹马,除去执勤的还要有机动的,以防万一,其他的马放出去吃夜草。其次是要准备好鞍具,鞍具都是制式的皮鞍具,军工厂出的,全世界骑兵用的都是皮鞍具。事先要检查一下肚带,那玩意容易出毛病。还要根据自己的习惯调整好脚蹬,免得黑灯瞎火的不方便。还有就是出发的时间,没有规律,尤其是不能搞成上班式的。所以有时早出晚归,有时晚出早归,时间或长或短。
 路上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遇到黄羊或者盘羊是经常的事,黄羊分两种,一种是黑尾巴黄羊,也称鹅喉羚,通常一群也就是十多只。还有一种是白尾巴的,多是冬季过来,一群就可达成千上万只,那场景堪称一绝。那时边境上没有铁丝网,黄羊来去自由。盘羊则是生活在丘陵山地,我们管段内的东哈达山上就有盘羊,盘羊在山地上行动迅速,狼也追不上。至于野兔,老鹰,猞猁我们都遇到过。经常还能遇到的是对方用于天气预报的空飘气球,飞到一定时候就落地了,上面有一块电路板。
当然巡逻途中也会遇到一些意外,比如飞蝇射眼,说起来很多人不信。草原上有一种飞蝇从你眼前一过就会很精准地把卵射到人的眼睛里,让你根本就来不及防。我在石家庄陆校学习时,我们同班的韩国刚说起这事,内地的同学都不信,他拉我作证,我哈哈一笑,说这事在草原上经常有,那些人还是将信将疑。后来我到机关工作,我们一块的甘春声也多次遇到过。至于天寒地冻,沙尘暴等好像都不太当回事。


 回来的途中有时会到牧民家小坐一会儿,尤其是冬天,当你甩蹬滚鞍下马进蒙古包时,达瓦或是小王家就会开始烧奶茶,一边给炉子里加点羊粪砖,一边把一些冻成冰块的奶坨子砸开,奶茶差不多时他们会用勺子扬一扬,顿时满包喷香,热热乎乎地喝上四五碗,哈,饥渴、劳累、寒冷顿时一扫而光,真好。有时他们还会上一些奶食品,像奶豆腐、奶渣子、奶皮子。平心而论小王家的奶食品相当好,尤其是奶豆腐。有时我们也会带一些叫“交克”(音译)的白奶油回来,沾上白糖吃馒头那是一绝。当然这种交流也有了解情况的作用,毕竟在那种环境里他们的作用是独特的。
 乘马巡逻回来时也有讲究,这时的马匹身上会有很多汗,卸去鞍具后会把鞍屉留在马背上,一边牵着遛马,一边等汗干了才摘掉鞍屉。
 那会儿在哨所乘马巡逻几乎是隔一天一次,特殊情况下会出去两拨。骑马时会穿马靴,冬季穿马裤,就是那种上大下小的皮裤,有时不小心裆部的羊毛会露出来,被人笑话说叔叔的那是白毛。
 别看这小小的哨所,也别以为这只是次波澜不惊,普普通通的乘马巡逻,背后却是边防连队最基层的生活、工作和管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从事边防工作几十年有过或是还记得这些经历,但在实际工作中我知道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完全不了解边防部队基层的一些特殊性。
 但对我来说这种基层的经历不光一直在潜意识里保留着,更为重要的是意识到不管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结合实际保持思想层面上的活力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些不管干什么,也不管你身在何方都可以有所作为,都可以灿烂一把。
 多少年后的几件事似乎印证了这一点,首先是“野生动物通道”。架设边境铁丝网时就明确规定,应当在一些地段留有“野生动物通道”,由于多种原因这个规定当时不被重视,结果是边境地区常见的黄羊季节性迁徙受到影响,要知道那是野生动物的一种习性,也包括野驴和犴达罕等野生动物。我曾经在苏尼特左旗,新巴尔虎左旗见过成千上万的黄羊,那场景堪比“动物世界”的精彩,相信很多老边防都记得。三十多年后我在巴彦淖尔工作时,在乌拉特中旗和后旗边境地段开了一些口子,建了几个野生动物通道,当时有关部门也做了报道。


 要知道留有野生动物通道不仅是遵从规律和规矩,也可以尽量避免发生草原火时危及野生动物的生命。
  其次是边防部队的驻地位置。纵观内蒙古八千里边防,东部边防连队靠边都比较近,不少都在河边,西部距边较远。边防部队的任务是管理边境,从现实来看边防部队连队、哨所的距边距离在两到三公里左右比较合适,这样观察与控制都相对容易。所以当时我们把管段内的一线连队大部分前推了,实践证明加强边境管控,整体布局是相当重要的。
  再就是边防部队动态性管理的问题。边防部队的特点是点多线长,一些地段虽然相对偏僻,但也会遇到很多新问题,不少问题是动态性的。比如边防部队的军马(驼)问题,军马(驼)是边防部队的编制,即使是今天在特殊地段,特殊条件下,军马(驼)仍有其特殊作用。但由于军马(驼)的数量少,使用有其特殊性,一些单位担心出事故等原因不敢使用军马(驼)。实际上有过这些经历的人都知道,军马(驼)使用得越多,就越好驾驭,军马(驼)的服从性就越好。就军马(驼)的训练而言,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让有经验的老兵来训,也可以请牧民帮助训。束之高阁,避之不及不是办法,当然各级都应明白,也都应尽职履责。


还有小哨所的用电、通信和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天看起来都不难解决,小哨所可以用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光缆可以进小哨所,但是这背后的大背景是动态性的管理必须跟上。边防部队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关键是遇到问题怎么办。一味地推诿,指责,埋怨,不如自己动手想想办法,这是当年老边防的传统,也是一种素质。
边防地区虽然环境特殊,但不代表思想认识就一定落后,当年有件事就很有代表性。二十多年前阿拉善军分区的李旦生司令员就提出在边境管控上使用无人机,这在当时完全是破天荒的,有关部门还开了现场会。在此之前使用无人机进行战场侦察是自卫反击战时的粟戎生将军。很有意思的是当他们在阿拉善积极琢磨时,有人却说:“离地三尺就不是陆军的事”。今天再提这事,就能看出思想层面上的活跃和善于学习不在地区,也不在环境条件,更不在位置。
虽说是退了多年了,可从多少年前小哨所的乘马巡逻,到随后几十年边防工作中的“悟”,再到退了之后的“品”,这有头有尾,完整成熟的一段边防历程,回味起来别有情趣。人的一生,来去如风,不是说既非圣贤,孰能无过,而是觉得趁着还算明白,应该说上几句有过体会的话罢了。


作者简介:汤向进  江苏南京人,1970年1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指导员,参谋,副处长,处长,呼伦贝尔军分区参谋长,巴彥淖尔军分区司令员。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军魂公众号!

如果您想传播38军历史,您投稿。欢迎各位子弟后代战友投稿,前辈业绩,父辈情,战友情,军旅情,大院子弟情,旅游摄影等等,写出精彩,留住记忆,分享美好!

投稿邮箱:wsj38jungzh@126.com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38军军魂
这是38军子弟后代战友的家园!欢迎您关注38军军魂公众号!前辈金戈铁马战功卓著,万岁军美名天下传扬,旗帜上有前辈浴血荣光,也有我们血染风采。欢迎投稿,前辈功绩、军旅、战友、大院情等,分享美好!投稿邮箱:wsj38jungzh@126.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