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云寿 ‖ 管管人行道上违停(外四篇)

文化   2024-11-15 09:05   河南  




   

管管人行道上违停

文/汪云寿

如今,随着城市的停车泊位日趋紧张,机动车违停的现象也越发常见。笔者居住的城市暨所在小区外围周边,就经常见到一些私家车主堂而皇之把车停放在人行道上。有车主是觉得非机动车和行人可以绕过停放的车辆,不影响通行;有的则途办事方便,就近临停而心存侥幸。

笔者注意到,这些人之所以在人行道上违停,一般都选择在双休日,因为周末路面上鲜有交警、城管执法。

其实,车主随意将车辆停放在人行道上,已经对行人的路权构成侵犯,也有违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停放的相关规定。此举不仅破坏人行道路面,缩短人行道的使用寿命,更可能对盲人的安全出行构成严重威胁。希望广大私家车车主多一些安全文明意识,少一些违停。也希望交警、城管执法部门建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执法也能倒时差,从严惩治,坚决遏制车辆乱停乱放行为。


   

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

文/汪云寿

有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且越来越呈现低龄、深度近视的趋向。今年两会期间,重视“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保证学生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综合精准施策的话题被屡屡提及,引发人们热议。

一直以来,专家呼吁:近视防控重在预防;一方面帮助孩子摆脱电子产品的伤害,另一方面克服陋习、养成良好用眼习惯。许多爱子心切的家长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问药,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各种近视康复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治疗手段五花八门,费用动辄几千上万,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近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眼轴变长,属于不可逆情况。因此有专家建议,多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需要正视的是,如今城市里的孩子,每天往返于“学校——家庭”之间,除了作业压力,就是被电子产品“困扰”,与大自然几乎隔绝,眼睛乃至身心健康又怎能不受到影响呢?

绿地、阳光、空气,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素”。学校不仅要保证学生平日课间时每天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家长更要在休息和节假日带孩子走出都市,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如此不仅有益孩子的肌肤和健康,缓解眼疲劳,还会使孩子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有助于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使其智力更有效开发。

近视防控,家、校双方责无旁贷,尤其是家长要做好引领和示范。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毕竟,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陵园里吹拉弹唱不合时宜

文/汪云寿

有件事闷在心里,始终如鱼刺鲠喉,不吐不快。

不久前国庆假日,携家人到位于市中心一隅的皖西烈士陵园游览、观景、打卡,感受一下心灵的洗礼和浓郁的红色氛围。然而,当我和家人步出纪念馆迈上园内林荫小道时,瞥见毗邻不远的一处凉亭里,活跃着一班吹拉弹唱的戏曲票友,三三倆俩,吊嗓子、清唱、哼曲,二胡伴奏,好不热闹。据知情人透露,这种现象由来已久。

笔者认为,皖西烈士陵园是供游人瞻仰、凭吊、打卡的地方,理应庄严肃静。园内休闲抑或晨练未尝不可,但如此兴师动众、吹拉弹唱却不合时宜,不说是对烈士英灵的亵渎,起码与园内的氛围不相协调,希望园区管理方应正视并制止这一行为,不能任由类似现象熟视无睹持续下去。


    

“慢步”丰富晚年生活

文/汪云寿

搬到新小区,我所住的这幢楼紧临一条马路;十分有趣的是,我发现,每到晚饭后差不多不到七点,马路上总会出现一支打着旗子、喊着口令、迈着整齐化一步伐的徒步队伍,成员都是些朝气勃勃地中青年人,人数约有百余人之多,除了特殊天气,每天都会准时准点。让我特别羡慕他们。

一次,我与小区里处得来的几位哥们聊天,谈到徒步队一事,我提议,“年轻人徒步暴走,我们就来了慢步走,一来晚上有时间出来走走,让心情舒畅;二来通过慢走锻炼,让腿部更有活力……”未承想,话音未落,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

于是,由我们七八个退休老友组成的“慢步”队如约成立了,这支队伍平均年龄为75岁,年龄最大的是区工会退休干部刘哥,今年78岁,大家一致选他为队长,负责组织召集。经商定,每天晚饭后固定在7点至8点半为“慢步”运动时间,在小区西大门口集合,微信联系,不见不散。

在慢走中漫步,时间一长,效果就显现出来了:从公务员岗位退休的李哥,以前久坐办公室,不爱活动的他是个名付其实的“重磅级”,腰围粗、肚子大,体质差。自从加入“慢步”队一个月下来,肚子小了,身体轻盈了,精神状态也好多了。吴哥退休前做过医生,他说的话或许最据权威性,他说,老年人适度步行,可以理肌壮骨,舒展血管,温煦脏腑,改善呼吸,振奋精神,达到延年益寿。慢步走时,伴以昂首远望,抬头挺胸,双肩摆动,有助于防治颈椎疾病。同时,坚持散步还能较好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呢……

边走边聊,大家互相交流思想,感到特别开心。路旁的一棵棵桂花树在灯光的照亮下,为我们散步带来了美感,心里不知不觉收获着温馨。慢步,不仅可以走出好心情,走出好身体,而且结伴儿‘慢走’,朋友多了,在交流中也增进了友谊。


    

“规律+心态+爱好”成就我的年轻态

文/汪云寿

那天逛超市,偶遇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同事。他一见面就说:“这么多年你还是老样子,70多岁看上去像50多岁,一点也不显老。”我知道,这话里虽有恭维的成分,可倒也有那么几分真实。

总结我的养生秘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活规律。在起居上,除了冬季,一般早晨5点半起床,午饭后睡一个小时,晚上10点就寝。在饮食上,中餐吃米饭,早、晚餐以清淡面食为主,如馒头、水饺、面条以及小米粥、玉米糊等,粗细粮搭配,从不挑食,以七八成饱为宜。在运动上,选择早晚漫步走或室内温和器械锻炼,包括上菜巿购物、接送孙子,雷打不动,其中每天锻炼不少于一个半小时。

二是涵养心态。活出年轻态主要靠好心态。所以无论在人前人后,还是朋友圈和社交场合,我从不与人争短长,不攀比,不炫耀,保持善良、平和、低调,凡事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坦然面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对我们这样上了一定年纪的人来说,唯豁达通透,知足常乐,才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三是爱好不减。我以为,在健康乃至精力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力所能及的爱好有助提升晚年生活品质。因此,我的爱好也不少,除了读书看报写作外,钓鱼、养花、弈棋或打牌也是我的最爱,兼而参与户外亲子活动、随家人自驾游、短途游等。

生活规律、张驰有度、随遇而安、修身养性、快乐无忧,始终以微笑面对生活;纵然人逾古稀,心态依然(保持)年轻;如此,既拥有了健康,又延缓了衰老,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作者简介:

汪云寿,1953年出生,插过队,当过兵,企业退休干部,文字爱好者,现为安徽省六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散见于《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电视报》《人民日报》《时事报告》《中国老年》《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楹联报》《中国应急管理报》《团结报》《新安晚报》《金陵晚报》《西安晚报》《现代家庭报》《《老年日报》《快乐老人报》《安徽老年报》《安徽工人日报》《皖西日报》《六安新周报》等。


征稿启事


《今日作家》以发现作家、培养作家、展示作家、宣传作家为己任,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而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各种题材、各种体裁、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各种形式的作品都在征稿之列。


征稿要求


1.小说、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文字稿每篇一般在3000字左右,特别优秀的可酌情放宽,但以不超过5000字为宜;诗歌等分行型作品包括多首组控制在100行以内;

2.来稿一律以电子文本为主,谢绝纸质稿件。每篇来稿,请在文末添加200字之内的作者简介,并配作者照片一帧;

3.投稿需关注《今日作家》平台,所投稿件需要原创,无稿费,打赏费用10元以上部分发放给作者(第一周),10元以下不再发放;不接受其他平台设置原创的作品;

4.平台对年度支持者的作品免费整理排版、装订成作品集,赠送作品集5册;

5.为了便于搜集管理所有稿件都以邮箱形式投稿。凡《今日作家》来稿,采用与否,一律在七个工作日内通知,若未得到采用通知者,作者可另行处理。

投稿邮箱:3043223205@qq.com

编辑微信:lianhe3001  今日作家~文妹

2020年1月7日


扫一扫

添加编辑微信




今日作家
发布小说、散文、诗歌等国内原创作品。服务广大文学爱好者。投稿邮箱:3043223205@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