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那山那水那地那景那传说
文/吴学书
地名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地名文化是指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为当地人民所熟知和认可、带有地理文化符号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地名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宏大画卷中的灿烂一页,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宝藏。
地名文化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它还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人们认识到,一个地名就是一个文化地标和文化密码,也是中国人的一种乡愁,一种文化记忆。
在武穴北部山区,聚集了相当一部分与西游记相关的地名标志资源,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蕴。这里每一处地名、每一处遗址、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了武穴这片大地的灵魂,成为武穴西游文化的“富矿”。这些千百年来一直使用的地名成为打开武穴西游文化的密码的钥匙。
地图上有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北纬三十度线,它贯穿四大文明古国,被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为“历史的真正舞台”。地处大别山,面向大长江的湖北武穴,正处在这条神秘莫测的纬度线上,赋予武穴绚丽多彩的神奇色彩。
武穴历史悠久,文化禀赋丰厚。中国禅宗四祖道信,明朝作家吴承恩,南朝著名文学家鲍照,南宋抗蒙名将余玠,清代名医杨际泰等活动于此。李白、杜甫、白居易、徐霞客、李时珍和乾隆皇帝也曾到此地游历并留有名篇佳句。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成书于明朝湖北蕲州荆王府,发源于湖北武穴。这是众多西游记专家从西游记著作中的山水名谓、地名地貌、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历史古迹、民间传说等方面综合分析、全面衡量、仔细考察得出的结论。据史料,吴承恩在蕲州荆王府任记善期间,历游武穴灵山、读书台、太平山、横岗山、八卦顶、高老庄、通天河等地,并客居此地,为创作《西游记》收集大量素材,并将采集的原始资料揉进《西游记》。
武穴地名在西游记中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许多西游记中的地名、山名、水名、洞名等都能在武穴找到原型。这些地名不仅仅反映了自然景观,也成为了《西游记》中经典场景的来源。
大量事实说明,《西游记》确实反映了武穴和毗邻的蕲春、黄梅的山水地名,现分别举例如下:
1、山名:灵山、花果山、琵琶山、老虎山、大佛山、蛇山、毛颖山、鹊山、大圣山、凤凰山、卧虎山、紫云山、竹节山、雷公山、五峰山、猪头山、猫山、两界山、灵龟山、麒麟山、火焰尖、豹子山、白鸡山、平顶山、佛岭山、狮子山、龟山、象山、船山、折磨山、观音山、药山、困龙山等。
2、石名:猴王出世石、乌龟石、白马驼经石、牛魔石、夹马石、老鹰石、龙头石、鸡公石、鸡婆石、八卦石、白米石、石船、罗汉石等。
3、洞名:水帘洞(藏秘洞)、天兵洞、仙人洞、老虎洞、火蛛洞、无底洞、紫云洞、狮子洞、菩提洞、八戒洞、莲花洞、万佛洞、白云洞、火焰洞等。
4、庙名:猴王庙、龙王庙、东岳庙、大王庙、马祖庙、清水观、玉皇殿、玄妙观、菩提殿、药王殿、四祖禅院、西来古寺、五庄观、宝林寺、一枝庵、接引庵、天竺寺、头陀寺、白马寺等。
5、地名:白马驮经、龙门冲、野猪栏、青狮口、黄牛院、天梯、高老庄、桃树岭、龙马峰、牛头园、牛头颈、观音井、猴峰寨、八卦顶、放马场、蟠桃园、狮驼岭、女儿城、狮子口、玉免拜月、石猴拜观音等。
6、水名:凌云渡、碧波潭、通天河、海之底等。
这些地名不仅在《西游记》中得到了体现,还与当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紧密相连,增加了其文化内涵和独特性,进一步证明了武穴在地名文化上的独特价值。
武穴众多的地名传说和神话故事为西游记发源于武穴提供了实名实证。限于篇幅,现简要概括几例,以作管中窥豹。
1、灵山、凌云渡、仙人桥、两路、五里坡的传说。武穴灵山的历史人文、山水形貌、神话传说、地名村名和情节素材为灵山作为百回本《西游记》中“西天佛地”提供了可靠依据。灵山位于武穴梅川古镇东侧,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据考证,灵山是唐太宗御封的。灵山周围寺庙林立,建有大小庙宇36座,房屋1000余间,有雷音寺、林隐寺、大雄宝殿、灵霄殿、天王殿、护法堂、白云庵、传经洞、藏经阁、昙云寺、白马寺、玉真观等36座庙宇道观,山上寺庙巍峨。当地有“三十六庙供灵山”之说,只见庙庙雄伟壮丽,殿殿金碧辉煌,遍地瑞气笼庙宇,满天祥光护灵山。站在灵山之巅,有着十方世界无遮碍,无边景色眼底来的感慨,祥光霭霭,彩雾纷纷,眼前灵云飞渡,漂渺人间,禅意十分。传说灵山是佛祖如来、三千诸佛、五百罗汉、八大金刚、八菩萨等众神居住的仙境,与《西游记》描述的一一对应。公元1568年,吴承恩为著《西游记》找素材,多次亲临灵山采风,他笔下的“西天佛祖”及发生的故事就是源于此地一带,至今仍有遗址尚存。令人痛心的是,在历代灭佛事件发生(有史记载的重大灭佛事件就有三次之多)中,灵山寺庙毁于一旦。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至一百回唐僧师徒上灵山取经“路线图”依次为:玉真观——大仙指路(云路、本路)——五里上灵山——过桥——凌云渡脱胎——撑无底船——上灵山——望见雷音古刹、天王殿、护法堂——直至雷音寺山门之外——四大金刚引路——到达大雄宝殿向如来复命。
吴承恩笔下的唐僧师徒上灵山取经的山水地名、景点故事与武穴灵山周围的地名确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事情节完全吻合,现列举三例:
“凌云渡”位于灵山附近鸣水河上游,是大明水上的一处著名渡口,因修筑水库现已被毁。当地人回忆,古时候鸣水河自高山深涧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十里开外可听见瀑布奔腾之声,河上原有一座石拱桥,桥的一侧巨石上刻有“凌云渡”三个大字,在凌云渡口的旧址处至今还留有古人记载渡口的石刻遗迹,石壁上的诗句仍清晰可辩,全诗为:
幽径凌云
路头众重修,坦道可人游。
云堆泉臼处,水清山更悠。
印证: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九十八回描写凌云渡:唐僧西天取经,最后一站来到凌云渡,过了凌云渡唐僧修炼成佛,凌云渡寓为凡俗世界和佛国世界的分界线。
在灵山脚下的梅川镇有一个叫两路的地方,传说是通天入地的福土圣地,这个地方有两条路,一路通天,从杨(阳)铺经灵山可通西天,与如来佛祖谈佛论经。一路入地,过土桥,走阴铺到达地府,可与十殿阎王商议益寿延年。人称这两条路的地方占尽了天时地利,就叫两路。
印证:《西游记》第98回大仙道:“且住,等我送你。”行者道:“不必你送,老孙认得路。”大仙道:“你认得的是云路。圣僧还未登云路,当从本路而行。”(两路:云路通天之路,本路地府之路)
广济县城(今武穴市)梅川镇东五里有地名叫“五里坡”,此地为县城上灵山之必经之路,由于灵山香火旺盛,每年岁首,全国各地香客朝山拜佛,观光旅游者络绎不绝。此地与灵山近在咫尺,灵山脚下有一水库,名曰石船水库。
印证:与《西游记》第98回中“离此镇还有许远……望见灵山。大圣引着唐僧等,徐徐缓步,登了灵山,不上五六里,见了一道活水,滚浪飞流……”此处山水描写、路途远近一一对应。
2、猪头山、野猪栏、高老庄的传说。猪头山坐落在湖北省武穴市(原广济县)北部山区号称“一尖二尖,伸手摸天”的太平山上,此山方圆80米,海拨1060米,猪头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山形状如高昂的猪头。相传,上界天蓬元帅一次赴王母娘娘蟠桃会,喝醉了酒,调戏了嫦娥。玉帝将其打入凡尘投胎。话说投胎那天,有个母猪正在临产,牛头马面望那母猪胎里用力一推,天蓬元帅就脱了阴司,来到阳间,变作了一个猪的模样,成了后世的猪八戒。
话说天蓬元帅被贬人间,错投猪胎后,用镜子上下、左右、前后照了几遍,左看右看不是人,而“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歇后语就是由此而传开的。猪八戒照完镜子后,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提着九齿钉耙,驾云冲至灵霄殿。玉帝见一个黑脸短毛,长嘴大耳朵的猪妖,目露凶光直撞殿来,吓了一跳,大怒:“大胆,何方妖怪,为何到此?”猪八戒“扑通”跪在玉帝面前,哭天抹泪,边磕头边说:“我是天蓬元帅,我好冤啊。不错,我在天上是犯了错,但不至于将我转世脱猪胎呀,请玉帝开开恩吧。”玉帝一听,看到天蓬元帅如今变得猪头人身,甚是可怜他,玉帝站起来对天蓬元帅说:“自作孽,不可活,自认天命吧!只要你在凡间将功折罪,还能修得正果,凡有七窍者皆能成佛,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猪八戒知道多说无用,命该如此,自认倒霉,带着一肚子怨气,望凡尘而来,猪八戒想:如今到哪里去找归宿,哪里是我的栖息之地呢?当他行至太平山时,看到此地山势雄伟,地势险要,气势磅礴,高山秀丽,林麓幽深,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便立定脚跟站在空中,拨开云雾细瞧,不禁赞道:“真乃佛仙之境。”随即踏云而下,就地一坐,而猪八戒打座的山峰身影即成猪头之形,故名猪头山。
从此,猪八戒就在猪头山占山为王,白天,饿了就袭击禽畜,伤害人类,渴了就下山掘食农作物吮吸果汁,糟蹋庄稼。晚上就夜宿离猪头山不远的“野猪栏”猪窝。
唐僧西去取经路过猪头山,看见猪八戒在高老庄抢占民女,派孙悟空将其降伏。从此猪八戒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为唐僧牵马,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猪八戒与孙悟空、沙僧、白龙马一路上历经磨难,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修成正果,被如来佛祖封为“净坛使者”。
众所周知,猪八戒命运发生历史性转变的所在地就是高老庄。
在武穴一尖猪头山附近的有一个叫“高老庄”的村庄,此地林海苍茫、云雾缭绕。四周一片竹海,老树盘根错节,苍劲挺拔;新竹,丛簧密系,翠烟如织。当地老乡都说,这个高老庄就是《西游记》创作者吴承思笔下的“高老庄”。《西游记》里是这样记载唐僧师徒四人初见高老庄的模样:这行者定眼一看,真是个:竹篱密密,茅屋重重。参天野树迎门,曲水溪桥映户。道旁杨柳依依,园内花开香簇簇。此时那夕阳照沉西,处处山林喧鸟雀;晚烟出爨,条条道路转牛羊。又见那食饱鸡豚眠屋角,醉酣邻叟唱歌来。
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乡村田园风景画卷,还勾勒出乡村生活安定舒适、无忧无虑、恬淡闲适和祥和的生活状况。从以上几点分析来看,高老庄是一个有竹子、有茅屋的地方,有大树、杨柳,还有牛羊鸡豚之所。而武穴一尖山的高老庄则完全符合文中所描述的模样,与《西游记》记载的如出一辙,惊人一致。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在高老庄主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的农民式生活,就是当地农民的生活写照。
在武穴高老庄一带,当地人的乡土观念,安贫观念,农本意识较强,有恋家情结。这与《西游记》中猪八戒在取经路上,时刻想念高老庄的生活,念念不忘在高老庄曾经有过一个家和曾经给予他温暖的这个“丈人家”留恋不已极为相似。
他在离开高老庄之时,对高老唱个诺道:“上复丈母、大姨并姨夫、姑舅诸亲: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
在取经路上,猪八戒一碰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讲泄气话,一遇风吹草动就嚷嚷分行李散伙,说什么:“沙和尚,你拿将行李来,我两个分了吧。”“分开了,各人散伙,你往流沙河,还去吃人;我往高老庄,看看我浑家。”可见猪八戒思家情怀极为深厚。这种回归故地,眷恋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农民意识特点和农民心理,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来自乡村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这与武穴高老庄当地人思乡之情一脉相承。
可见《西游记》中的高老庄并非虚构,因此,有关研究人员认为《西游记》中猪八戒招亲的那个高老庄就在此地。
3、牛魔王石、碧波潭、黄牛院、牛头园、牛头颈的传说。牛魔王石(又名牛角石)坐落在余川太平桥村的一座山腰中。此石长三丈,宽九尺,高两米,重十余吨,宠大的身躯状如一头大牛,威风凛凛、活灵活显地耸立在那里,把牛的犟劲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石牛似静欲动,惟妙惟肖,形象逼真,让人叹为观止。虽经几千年的风雨剥蚀,但仍栩栩如生,人们称为“牛魔王石”。更令人惊奇的是一只牛角高高突出,另一只角好像被打掉一半,真是天下奇观,是一块难得一见的古迹奇石,是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实属罕见,不禁令人赞叹大自然造化之神奇。据太平桥村老支书刘堂义介绍:相传孙悟空离开花果山去寻师学道,学长生不老之术,后因为众师兄变大树被祖师赶走,回来后,只见花果山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悟空心中纳闷,众猴纷纷向悟空哭诉:自他走后,牛王山上的牛魔王见孙悟空久久未归,就和他结拜的虎豹豺狼三兄弟经常来此骚扰,还抢去了水帘洞里的一些财物。悟空大怒,便纵云去找牛魔王算账,见个高下,并在此与牛魔王对阵,这石头是牛魔王现出原身之后,变做一只大牛,“哞,哞——”牛魔王摇摇头,使两只铁角去触孙悟空,孙悟空举棒就打,牛魔王见势不妙,转身就跑,只可惜慢了一步,被孙悟空用金箍棒兜头一棒,打掉一只牛角后留下的形状。
武穴余川有一地名叫碧波潭,与《西游记》同名同景。它位于余川王冲河内,河床上游有一石壁。自古以来,太平山百溪之水经彭河沿着石壁直泻而下,石壁底部被冲洗成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名曰“碧波潭”。尽管河床历经数次干涸,此潭不损不溢。奇怪的是,无风无浪无人时,总是发出“啪”的声响,后掀起巨波,当地人说龙卧潭内,又名“卧龙潭”。离碧波潭不远处,还有一个地方有“黄牛院”,传说也是牛魔王的巢穴。话说孙悟空为借芭蕉扇,大战牛魔王时,正巧这时有人来请牛魔王赴宴,牛魔王没和他真打就跑到碧波潭龙宫喝酒去了,但孙悟空仍不甘心,尾随而至,逼得牛魔王偷偷溜回老巢——黄牛院,闭门不出。
印证:《西游记》第六十回“大圣聚了原身,入山寻看,那山中有一面清水深潭,潭边有一座石碣,碣上有六个大字,乃“乱石山碧波潭”。大圣暗想道:“老牛断然下水去了。水底之精,若不是蛟精,必是龙精鱼精,或是龟鳖鼋鼍之精,等老孙也下去看看。”
武穴一尖山腹地有个叫牛头园、牛头颈的地方,说起来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相传唐僧师徒过火焰山,向大力牛魔王借芭蕉扇不成,孙悟空与其搏斗,当牛魔王现出原形后,孙悟空有点力不从心了,毕竟当初牛魔王修炼得道占山为王时,孙悟空还是个无名小卒。为了尽快收伏牛魔王,孙悟空便纵起筋斗云来到天庭,将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向牛魔王夫妇借扇不成的过程向玉帝细说了一番,请天庭派兵降魔。玉帝即传旨让托塔李天王并哪吒三太子下界助阵。他们设计,先由孙悟空与其索战诈败,把牛王引致山来,正当牛魔王顺着孙悟空的意思慌不择路朝山上狂奔而来。此时,托塔李天王作法,一座小山挡住了牛魔王的去路,牛魔王见无路可逃,顿时绝望了,绝望中的牛魔王的犟性发作,面对小山,它把头摆了几摆,将坚硬如铁的两只犄角变得锋利,朝小山猛冲过去,硬是冲破小山而去。在空中的李天王再次作法,用玲珑塔轻轻一划,一座大山顿时耸立在牛魔王面前。这一举动更激怒了牛魔王,牛脾气又上来了,将头一低,晃动着头上锋利的犄角,眼睛变成一对大灯笼,摆出了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那双通红的牛眼珠子里仿佛翻涌着沸腾的岩浆,牛鼻孔里噗噗地喷头牛气,斗红了眼的牛魔王暴跳如雷,不管三七二十一,撒开四蹄,仿佛一道裹挟着千钧之力的黑色闪电,呼啸着猛地朝大山撞去,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那是牛头和山崖撞在一起的声音,硬是把大山撞出一个大窟窿。可想而知,牛王哪里抵挡得了这一猛烈的撞击呢。它一连几个后退,身体一个趔趄,摔了个四脚朝天,再也无法动弹,只得俯首就擒。至今牛头园山中还留有大凹的痕迹呢。乘此机会,哪吒飞身骑在牛王颈上,用斩妖剑向牛颈上砍去,牛头“咕咚”而落(后来人们把牛头落地处叫做牛头颈),奇了,怪了,一会儿,牛王头上又长出了一个牛头来。哪吒又是一剑,头掉后,又长出一个头来,一连砍了七剑,就一连长出七个头来,哪吒慌了,哪知牛魔王有七十二般变化,就有七十二条命。托塔天王见状,只好再使出一招,从玲珑塔中拿出天罗伞罩住牛魔王,使牛王再也变化不得,动弹不了。孙悟空和哪吒趁机拿住鼻头,用牵牛绳穿在鼻孔里,牵在手上找到铁扇公主,拿到芭蕉扇后,押着牛魔王上天复命了。当地人们把砍落的七个牛头收拢起来埋葬在一起,后人把此地叫做“牛头园”。
综上所述,武穴地名在西游记中的呈现主要体现在北部山区的地名上,这些地名与当地动人的传说和历史背景紧密相连,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富有想象力的地名,吴承恩成功的构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一方地名养育一方文。地名不仅是经纬线交织的地理符号,更是伴其成长的印记。西游文化是武穴文化的“根”与“魂”,是“活化石”,也是一种看得见的乡愁。有人说,地名是历史文化的入口。的确,有了这个入口我们就能找回更多的家园记忆,找回我们的文化自信。作为武穴人,我们要热爱自己生活过的这片热土,盘活武穴地名的文化价值,擦亮“匡山西游”文化“金名片”,共同谱写武穴“西游文化”更加绚丽精彩篇章。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作者简介:
征稿启事
《今日作家》以发现作家、培养作家、展示作家、宣传作家为己任,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而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各种题材、各种体裁、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各种形式的作品都在征稿之列。
征稿要求
1.小说、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文字稿每篇一般在3000字左右,特别优秀的可酌情放宽,但以不超过5000字为宜;诗歌等分行型作品包括多首组控制在100行以内;
2.来稿一律以电子文本为主,谢绝纸质稿件。每篇来稿,请在文末添加200字之内的作者简介,并配作者照片一帧;
3.投稿需关注《今日作家》平台,所投稿件需要原创,无稿费,打赏费用10元以上部分发放给作者(第一周),10元以下不再发放;不接受其他平台设置原创的作品;
4.平台对年度支持者的作品免费整理排版、装订成作品集,赠送作品集5册;
5.为了便于搜集管理所有稿件都以邮箱形式投稿。凡《今日作家》来稿,采用与否,一律在七个工作日内通知,若未得到采用通知者,作者可另行处理。
投稿邮箱:3043223205@qq.com
编辑微信:lianhe3001 今日作家~文妹
2020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