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期|病理技术是淋巴瘤诊断的保障

文摘   2025-01-22 17:27   湖北  
本来不想用这么直白的标题,但是这两天的经历让人没有诗意。

病例

男性,53岁,腋窝淋巴结。

组织块很大,估计需要2-3个超低倍才能覆盖,扫描是比较好的选择,觉得麻烦,就采集其中一块,HE的形态观察一般,还是可以分清皮质区及髓索结构,基本结构保留。

CD3,显示副皮质增生不明显,切片上很多胶,不好清理,凑合一下。

CD20,皮质区增生也不明显。

CD21,B细胞结节有FDC网伴随。

Ki67,大部分观察区域缺失,残余部分无异常增殖。

CD10,无异常表达

BCL6,大部分观察区域消失,残留部分无异常表达。

CD23,表达与CD21相似,无异常表达。

MUM1,部分观察区消失,无异常表达。

CD5,部分观察区域消失,表达与CD3相似。

BCL2,有些染色不均,HE染色切片未见明显生发中心,因此BCL2阳性细胞多也没有觉得有何异常。

CD43,存在染色不均,表达与CD3及CD5相似。

CD79a,表达与CD20一致,无异常表达。

P53,局部表达增高,结合形态改变,无明显异常。

淋巴结的形态改变、免疫结构及免疫表型,未见明显异常,第一感觉是反应性增生。

原单位诊断:

(右腋窝淋巴结活检)镜下见淋巴结结构基本保存,散在可见成片分布的大细胞,以在边缘窦内分布为主,2号片大细胞免疫组化:CD20、CD79a及Bc1-2阳性,Ki67(阳性率约30%),CD21和CD23FDC网阳性,CD3、CD5、CD4、CD8、CD10、Bcl6、MUM1、C-myc、P53及EBER均为阴性,1号片CD20及Bc12阳性,CD10及BCL-6阴性:

意见: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结合患者巨脾病史及骨髓侵犯,不排除脾边缘区淋巴瘤伴大细胞转化累及淋巴结,请结合临床综合考虑。

我感觉我和原单位似乎看的不是同一套切片,原单位描述的内容我没有办法从切片中体会到,无论诊断什么,边缘区淋巴瘤绝对不支持。我想发反应性增生,但是原单位报告中提到了巨脾及骨髓侵犯,还是需要了解一下病史。

骨髓的结果没有看到,患者只带了PET-CT检查结果。

诊断意见:

1.脾脏体积增大,代谢增高;双侧颈部及锁骨上/下区、双侧腋窝区、纵隔及双侧膈上前群、肝门区、胰周、腹膜后腹主动脉旁、系膜根部、双侧髂血管旁及双侧腹股沟区多发肿大淋巴结,代谢增高;探测范围内四肢骨、躯干骨及盆骨代谢增高;上述综合考虑为血液系统疾病(淋巴细胞白血病?),建议结合右侧腋窝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病检。

2.余探测部位未见明显恶性肿瘤病变征象。

3.左侧上颌窦炎症;胃充盈欠佳;前列腺钙化。

PET-CT提示淋巴瘤可能性较高。

如果是这样,就需要补充并重复部分免疫标记,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病灶。

染免疫组化的同时附带一张HE染色,选取与原单位切片相同部位采图。

CD3,感觉T细胞分布未见异常。

CD20,感觉B细胞分布未见异常。

BCL2,这是随机抽取看到的第三张切片,左下角出现了明显异常的强表达。

BCL2,强表达区域高倍。

BCL2强表达区域细胞明显增大,细胞核深染。

BCL2强表达区域高倍,不是成熟小淋巴细胞,BCL2的强表达提示这是肿瘤性改变。

CD21显示FDC网不明显,这些细胞阳性。

CD23,提示肿瘤区域有FDC网,这有可能是滤泡性淋巴瘤。

Ki67,显示极高的增殖活性。

CD10,目标区域阴性,是否是肿瘤性滤泡还不能完全确定,我没有重复BCL6,有一点点后悔。

IgD,目标细胞IgD弱阳性,缺乏正常的套区。

CD19,目标细胞阳性

CD20,目标细胞一致强阳性

CD79a,目标细胞一致强阳性

IRTA1,目标细胞弱阳性

MNDA,目标细胞弱阳性

Cyclin D1,目标区域强阳性。

这是原单位最不该遗漏的标记。

决定补充CD5、SOX11、BCL6及P53。

原单位P53,之所以重复是原单位切片中少量细胞表达太强。

重复之后的P53,前面没有预留白片,切面差异有一点,目标细胞强表达P53。

BCL6,目标细胞阳性,幸亏做了Cyclin D1,不然会将目标细胞认为是生发中心。

CD5,目标细胞阳性

SOX11,目标细胞阳性

诊断非常明确,这是一个套细胞淋巴瘤,结合形态改变,考虑为母细胞性。

因为淋巴结保留了正常结构,HE观察难以明确为肿瘤,但是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漏诊,就必须寻找背后的原因。

原单位BCL2

本院BCL2,重复的BCL2染色直接提示了肿瘤部位。

原单位P53,目标观察区域缺失。

本院P53,也直接提示了肿瘤部位。

原单位Ki67,目标观察区域缺失。

本院Ki67,直接显示异常部位。

原单位CD5,目标观察区域缺失。

本院CD5,结合其他标记,如CD3可以判断异常。

是不是原单位切片中本来就没有观察区域,我们重复免疫组化染色的过程中,目标观察区域增多?

原单位免疫组化染色同批次没有附带HE染色,观察原始片。

目标区域内见到异常细胞群。

原始切片中有目标细胞群,后续切片中有异常细胞群。

原单位BCL2染色切片中有异常细胞群。

原单位CD20染色切片中有异常细胞群。

因此,原单位的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中本该有异常细胞群,通过合适的免疫组化染色完全可以显示该细胞群,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看到目标细胞群。

本不该发生的事情最终发生了,而且直接影响到最终诊断。

原单位切片全貌,图片采集为半球样区域。

病理金标准的前提是准确。

病理诊断准确的前提是优秀的病理技术支持。

质量无小事,共同努力!


未经 《跟我一起会诊086》公众号同意,
禁止转载!
       
                           作   者:潘华雄
                           编辑人:赵   磊

华夏病理网
华夏病理网,病理医学专业学术文化交流平台。我们关注病理医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支持病理学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促进临床与病理的联系交流,传播普及病理医学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