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兰州大学第二十七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农业伦理学跨学科交叉研究与应用伦理特色学科建设”成功举办

学术   2024-12-18 21:47   甘肃  



兰州大学第二十七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农业伦理学跨学科交叉研究与应用伦理特色学科建设”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13-14日,兰州大学第二十七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顺利举行,本次沙龙以“农业伦理学跨学科交叉研究与应用伦理特色学科建设”为主题,由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大学农业伦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旨在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农业伦理研究中心的工作和中国农业伦理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本期沙龙的召集人和主持人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方锡良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李建军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严火其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姜萍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洪水教授、兰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韩作珍教授、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声柏教授、王涵青教授、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邓汉华副处长、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杨惠敏教授、范玉兵教授、赵安老师、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杨肃昌教授、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葛文光教授、人文学院张泉高级政工师,以及相关师生等30余人共同参与。在学术沙龙中,师生齐聚一堂,围绕农业伦理问题,开展跨学科对话,深入讨论了各种前沿问题。


“农业伦理学跨学科交叉研究与应用伦理特色学科建设”学术沙龙合影(一)


“农业伦理学跨学科交叉研究与应用伦理特色学科建设”学术沙龙合影(二)


12月13日,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相关领导、教师以及外地专家学者齐聚齐云楼304,召开座谈会,就兰州大学农业伦理研究中心工作计划和应用伦理特色学科建设事宜,展开交流讨论。陈声柏院长热烈欢迎与会专家学者的莅临,并结合“落实今年7月份农业伦理研究中心会议纪要、开展农业伦理经典著作系列翻译出版工作、《科学•经济• 社会》‘农业伦理’专栏建设、农业伦理工作坊有效开展”等主题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热烈讨论。


13日座谈会上,陈声柏院长与杨惠敏教授热烈交流讨论


座谈会上,李建军分享了无人驾驶科技伦理治理的经验,严火其分享了除草剂合理使用与地膜有效回收的议题,王涵青分享了台湾地区农业与环境伦理治理、食农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强调要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推动社会广泛参与、调研、沟通与交流,从而促进理性对话与协商,推动农业伦理观念的转变以及相应的生产实践、决策行动,生产健康农产品,推动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应该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聚合哲学社会学院、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学院,同时聚合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草学会、中国伦理学会等兄弟院校、科研院所、机构组织,联合农业农村部(厅)、科技部(厅)、林草局等政府部门,主动邀请科学家、技术专家、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农业从业者,凝聚相关主题,例如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种业科技、智慧农业、动物福利、农业气候变化等面临社会风险与伦理挑战,有效回应科学界与现实发展提出的农业伦理风险挑战与热门议题。以兰州大学农业伦理研究中心为纽带,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伦理”等相关研究,结合《科学•经济• 社会》“农业伦理”专栏和《农业伦理学进展》专辑来积极推动国内农业伦理研究,持续开展工作坊、学术沙龙、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 积极推动兰州大学农业伦理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合作。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将联合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医学部、生态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等相关学院与学部,加强组织、协调工作,以农业伦理为特色方向,推动科技伦理、医学伦理、环境伦理等方向的应用伦理学科建设。


12月13日兰州大学农业伦理研究中心活动计划与农业伦理学科建设座谈会召开


12月14日召开学术沙龙分享交流会,沙龙伊始,沙龙召集人方锡良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各位特邀嘉宾,并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接着向各位老师和嘉宾汇报了一年以来农业伦理研究中心所做的相关工作,并希望在这次学术沙龙中,各位老师能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兰州大学更好地建设农业伦理这一学科。



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邓汉华副处长代表学校致辞,邓汉华首先肯定了在这一年中农业伦理研究中心的工作,在任继周院士的倡议和指导下,在兄弟院校和各界朋友的支持下,兰州大学农业伦理研究中心,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例如第五届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年会的顺利召开,《中国农业伦理学》(上、下,2024)的出版,农业伦理系列工作坊的举办,《科学•经济• 社会》“农业伦理”专栏系列文章的刊发,科技部“农业科技伦理指引”项目的深入研究,相关论文入选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库等等,这些都为今后农业伦理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合作,进而为应用伦理特色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邓汉华从学科建设和特色研究出发,希望在中心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够对标国家标准,以农业伦理的学科发展与特色研究为抓手,结合中国农业伦理学“时、地、度、法”四维结构等理论体系与学术范畴,深入发掘中国农业伦理学的独特文化内涵与时代特质,积极参与到“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去,为农业伦理跨学科特色研究与交流合作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邓汉华副处长致辞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李建军教授以“农业伦理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意义和策略”为题,从“农业伦理研究的意义及其跨学科交叉属性、农业伦理研究的历史传统与经验、农业伦理研究的策略”三个方面讨论农业伦理跨学科研究的意义、经验和策略。他指出,农业和食品领域的前沿科技创新,尤其是农业转基因技术等基因工程科技创新、集约化动物养殖技术创新等引发的社会关切和伦理争辩,推动了农业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家对现代农业创新的批判性反思与跨学科交叉研究,促进了实践指向、跨学科性质的农业伦理学的创立。

农业伦理学聚焦于对农业和食品生产领域中的特殊语境和现实场景进行哲学伦理学探究和规范性分析,核心是为未来农业创新提供道德指引,其显著特征是将农业和食品生产活动或实践作为哲学伦理学理论建构的核心。农业伦理学研究因此具有显著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属性。首先,农业伦理研究具有服务于农业创新实践中的价值分析和伦理决策的实践特征。其次,农业伦理研究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要求诸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和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再者,农业伦理研究形成的农业伦理判断通常是科学事实与价值判断相互杂合的复合性判断。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的任继周先生提出的“时地度法”的“四维结构”的农业伦理框架、英国农业伦理学家墨菲姆所提出的“伦理学矩阵(Ethical Matrix)”,是农业伦理学跨学科研究的典型示范。

在简要回顾欧美农业伦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李教授指出,切实推动欧美农业伦理学在20世纪90年代创立的两个标志性事件是,1982年在美国弗洛里达州盖尼斯维尔召开的“农业、变革与人类价值”会议和1993年在诺丁汉大学召开的复活节学派会议,这两次会议都是由农业科学家发起,邀请哲学家等人文社会科学家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参加的学术研讨活动,前者促成了旨在开展农业伦理学和相关社会问题研究的跨学科组织“农业、食品和人类价值研究会”的创建,后者通过与会者对新兴的生物技术和农业生命伦理学问题的研讨,为欧洲农业与食品伦理研究会的创建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社会条件。转基因技术等在农业和食品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其引发的公共辩论,凸显了农业伦理跨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性,促使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伦理学家等人文社会科学家联手来应对农业实践中出现的公共决策僵局和伦理悖论。通过广泛的交流对话,农业科学家、农业从业者、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政府部门以及普通大众之间才可能理性权衡前沿科技创新的利弊得失、达成创新发展和安全规制共识,进而促进前沿农业科技创新负责任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讨论,李建军最后就中国开展农业伦理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策略概括说,首先需要聚焦某些前沿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前沿热点或难点问题,诸如“人造肉”、“智慧农业”、“基因工程食品”等面临的现实问题,组织多领域多部门专家进行各种形式的工作坊和闭门会,共同对相关研究和创新实践的目标和现实性、可替代性、法律规制的可能性等等进行预判和系统分析,同时从多种价值原则和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相关研究和创新实践活动的伦理正当性,包括可能对他者造成的伤害和安全风险等等。其次是通过整合多方资源设立跨学科项目、建立农业伦理学学位点、办好农业伦理学动态和期刊专栏等形式,推进农业伦理跨学交叉研究的建制化进程,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参与农业伦理工作坊的学术对谈与焦点对话,为切实有效地推进中国农业伦理的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平台和组织提供保障。再者是农业伦理研究者要积极参与各类决策咨询服务,包括农业科技伦理决策咨询委员会及企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牵头组办的决策咨询服务活动,将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相结合,在决策咨询服务中寻找跨学科研究的契机和持续提升农业伦理学研究的能力。

在讨论环节,杨惠敏与李建军就农业伦理跨学科交叉研究策略的落地问题进行了讨论。涉及的内容包括交叉研究主体的选择、不同领域专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性对话等。李建军指出,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商业化的主题上,农业生物技术专家需要超出纯粹技术、产业的考虑来系统整体地思考那些与幸福生活、民众福祉息息相关的更广泛的问题,全面看待和理解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对安全、健康的合理关切与担心,进而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同时审慎决策,开展负责任的研究和创新,以增加社会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信任和接受。


李建军教授以“农业伦理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意义和策略”为题开展分享交流


随后,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姜萍教授基于美国农业的发展史进一步拓宽了研究视野。她的研究对象是美国农业伦理学先驱Zimdahl R L,讲述了他作为一位杂草科学家如何实现伦理觉醒并开展农业伦理研究。经过系统梳理以及与Zimdahl的直接对话,姜萍发现,Zimdahl主要进行的工作是农业杂草的实践和其价值问题,她从Zimdahl杂草科学研究的转向出发,对美国杂草科学发展以及农药范式问题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学术背景进行了一系列分析。

Zimdahl结合农业工业化、农业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等反思美国杂草科学发展模式带来的问题:外部化成本损害越来越大、农业和食物传统崩溃、摄入过多卡路里而危害身体健康;当时的工业化、集约化农业以及大多数农业科学家大多数只关注高产但不重视农业道德或价值问题,长久以往,这将使得农业发展不可持续。

杂草科学家Zimdahl的农业伦理觉醒与研究之路,具有多维的当代价值和重要启示意义:从科学家视角审视农业发展的伦理与价值问题,提升农业科技研究与应用的伦理责任,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来解决农业发展与实践中面临的伦理风险与挑战,加强农业伦理教育、培养,推动农业伦理学科建设。


姜萍教授以“美国农业伦理学先驱Zimdahl R L:一位杂草科学家的伦理觉醒”为题开展分享交流


接下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洪水教授带来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伦理导向”的主题分享。他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与伦理目标出发,积极阐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伦理导向;并从系统要素、系统结构以及高新科技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伦理尺度。以系统要素、系统结构为例,在农业生产与科技创新与应用中,存在着机会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方面的伦理议题,农业高科技创新研究与推广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区域差异、社会排斥等问题,要求我们结合环境风险、科技伦理风险,积极扩充话语内涵,积极探求农业生产实践与科技创新研究、推广应用过程中行之有效的伦理规范,以农业伦理特色研究来拓展和深化应用伦理的学科建设。

郭洪水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本身隐含着伦理目标,即实现人的幸福生活。这一伦理目标有待于在实践中现实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可能会偏离其伦理目标,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为此需要深入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可能引发的风险和伦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伦理导向这一重要问题。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让农人过上幸福生活提供基本条件,推动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进而积极构建我们的美好家园世界。 


郭洪水教授开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伦理导向”的主题分享


在下午分享交流中,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杨肃昌教授基于哲学视野的“天人合一”农业观讨论了“人是怎么长大的,植物也是怎么长大的”这一问题。首先杨肃昌分享了自己的农业实践经历以及相应成果、深入思考,以“问题入手、结果导向”的模式,通过不断列举相应的研究资料和实践经验,结合人的成长过程,创造性地提出了顶天立地“集天地之精华”的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模式,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

杨肃昌认为,植物的成长的过程与人的成长过程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不论是人成长所需的食物,还是人本身的成长过程,既与植物有关,也与植物的成长类似,思考这二者之间的类似性,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农业的本质和生命的奥妙。无论是人还是植物,都遵循自然规律与生命的正常节律,在自然或社会整体中正常生长和自我调适,免疫力才能正常发挥作用。

作物健康成长的条件是健康的种子和土壤,健康肥沃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群落和菌群,通过与作物根系的互惠互利,促进作物健康成长,而通过秸秆生物发酵技术来提供营养丰富而且均衡的水肥和腐殖质,可以有效提升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地的肥力,并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及时调节二氧化碳的供给浓度和程序,同时提升土地中的热量供给,使得大棚中的水、肥、气、热达到最佳组合,通过适度的疏果、密植,借助于智慧农业实时了解作物的生长状况,及时防治病虫害,以健康肥沃的土地为根本,促进作物的健康成长,发挥作物的生长潜能,进而为身体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会专家学者就秸秆生物发酵技术的综合效能、为作物供给二氧化碳的浓度峰值与合理使用方法、病虫害的防治、有机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等等问题,与杨肃昌开展了热烈交流讨论。


杨肃昌教授以“人是怎么长大的,植物也是怎么长大的”为题展开分享交流


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严火其教授分享了“施肥理论的伦理缺失与伦理嵌入”这一主题报告。他比较了当今主流农学家的施肥理论与传统的施肥理论,并结合当代农业科学家对于土壤基础地力对水稻体系的增产与稳产作用来反思当今农业生产过量施肥的理论基础与严峻后果。中国当代的施肥理论和实践以增产为主要甚或唯一目标,导致过量施肥。长此以往,将造成土壤状况的恶化和土地肥力的不断衰竭,从而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代的施肥理论和实践是伦理缺失的。他认为土壤养育了祖先和我们,但我们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理应关心土壤的状况。中国传统农业施肥的目的在于“化土”。认为要高产就要改良土壤。主张通过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来提高作物产量。因此中国传统农业强调施足底肥,重视基肥,适度追肥。这将和合土气,使薄田变良田、瘠土变肥土,从而达到化土之功效,为此,我们应该做出改变。农业生产在保障作物产量、粮食安全的同时,更要整体、系统考虑,深思远虑,借鉴和运用古今中外施肥理论与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具体到施肥问题上,多一些伦理和价值方面的考量与行动,采用多施堆肥、绿肥,合理轮作,合理适度施用化肥等方法来改良土壤,恢复和保持土地肥力与健康,爱护和保存土地这一重要战略资源,保障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将肥沃而健康的土地完好地传递给子孙后代,这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严火其结合中国、欧美现实以及中国传统的施肥理论与施肥实践,反思当今施肥理论中伦理缺失与伦理嵌入,引发人们关于未来土地问题该何去何从的深入思考,激发负责任的农业创新与实践,激发在土地问题上的责任意识与代际思考。杨惠敏认为施肥理论也许没有错,往往错在实践,可以通过种养结合、多元种植的方式来改变土地利用上的问题,改良土壤;严火其则进一步补充合理有效的分工可以配合多元化、多样化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也许能更好地推动土壤改良和土地的保护。


严火其教授以“施肥理论的伦理缺失与伦理嵌入”为题开展分享交流


沙龙最后一项是结合“农业科技伦理指引”项目研究报告开展分享交流,赵安老师结合研究报告,首先向与会专家学者简要报告了该项目的研究背景、主旨、框架、内容以及进展、成果。赵安强调,随着农业环境、食品安全、气候变化等问题的突显,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研究与推广应用面临着越来越多新的伦理风险与挑战,积极借鉴《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以及《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标准化指南》(2023 版)、《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2023年)等科技伦理治理文件与审查办法,对农业科技创新研究与推广应用中的前沿、敏感科技问题开展前瞻性、系统性的伦理研究与指引,从育种、生产加工、病虫害防治、药物使用、环境治理等维度积极探究农业链条中的科技伦理风险与挑战,寻找合适的伦理理论、概念、方法与工具,例如伦理风险清单与价值排序、伦理矩阵(Ethical Matrix)、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RRI)等,推动种植业、养殖业、林草业和渔业各个领域农业科技良性向善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一报告,提出了很有针对性、建设性的修改建议:

李建军、姜萍和郭洪水建议要聚焦科学家在前沿新科技研究与应用中面临的伦理挑战与风险,例如以基因编辑为代表的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以人造肉为代表的未来食品技术、智慧农业,对环境、健康、安全以及生命带来的伦理新挑战,积极回应科学家关切的问题与社会现实提出的课题。

严火其建议本报告要体现或者凝聚农业科技特色,例如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和保持土壤的肥力与健康、农业生态保护优先等原则。

李建军、郭洪水建议梳理和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参考国外或其它领域一些成熟的伦理指引,与国际接轨,关注其中的议题、规范与解决之道,借鉴其经验与治理措施,合法合理合规地开展相关研究与创新,尤其是智慧农业等领域的科技伦理挑战与规范。

姜萍建议结合“农业转基因技术或育种技术”等具体案例来探讨“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关怀生态”等农业科技伦理基本原则,建议列出农业高科技伦理风险清单,前置风险治理,有效防控风险,在此基础上开展负责任的农业高科技创新研究与推广应用,防治技术的滥用和误用,促进农业科技良性向善发展。

范玉兵建议要厘清伦理指引中六个部分的逻辑关系与结构,合理运用图片、政策文件、图表来提升指引的展示度,同时要明确该指引的合理边界,使得指引更具有规范性与操作性。


“农业科技伦理指引”项目研究报告交流分享


沙龙尾声,方锡良代表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和农业伦理研究中心,对与会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愿兰州大学农业伦理研究中心能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希望农业伦理学科的发展能更上一层楼。至此,兰州大学第二十七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圆满落幕。


知行合一|宁静致远

文字 | 毛安烨

图片 | 刘   今

排版 | 张馨文

编辑 | 满吉苑

审核 | 李晓阳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哲学社会学院创建于1975年,已有四十余年历史。现有中国哲学、社会学等二级学科专业方向7个,挂靠有宗教文化研究等六个研究中心,主办《科学·经济·社会》杂志。 此平台面向广大师生,提供学院资讯及招考信息,分享院系历史和校友动态,展现哲社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