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学思长流——哲学社会学院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分享会

学术   2024-12-07 18:36   甘肃  

生生不息,学思长流

——哲学社会学院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分享会


近日,哲学社会学院成功开展哲学、社会学专业学习经验分享会,会议邀请了哲学社会学院的优秀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及经验方法,为参会的同学们提供多方位的信息资讯与学习建议。2024级哲学班、社会学班全体学生参与此次学习经验交流分享会。

01

生生不息,哲思常流


哲学专业学习经验分享交流会的分享者有吴洁,柴佳颖等同学,他们对学习方法,考试经验,大学生活等一系列大一同学们心系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第一位分享人:吴洁

——以兴趣导向,依能力竞争

吴洁在高中是一名理科生,她从自身的角度分享了过去学习哲学的经验和困难,其中逻辑学对她的哲学学习影响深远。她提到,大学生活中兴趣和能力是成就自己的最好途径,专业不能决定职业,能力才是竞争力。最后,她引用冯友兰先生的话,祝福同学们在学习哲学的路上行稳致远。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第二位分享人:柴佳颖

——计划指路,实践筑基

柴佳颖提到大学的活动往往具有前瞻性,一般会提前进行通知。这种模式给予了同学们很大的自主性,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时间表,那么活动将不再成为一种负担。此外,她还提出创新创业作为大学独有的实践项目,应当多多参与,以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唯有百炼方能成钢。

“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做自己。”


第三位分享人:张琼

——无思不哲,无计不生

在张琼看来,哲学这门学科本身很是深奥,每一个人需要尽可能地研读书籍,对哲学思想进行准确地把握,对于哲学问题可以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于不希望深造的同学而言,她认为这一部分同学应当尽早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仔细思考自己的目标并且提前培养对应的能力。

“做好平衡,良好的状态才是制胜的法宝”


第四位分享人:李昶霖

——纠结本无咎,繁书成科研

李昶霖作为大学疫情生活的亲历者,他表示纠结是一种很正常的体验,大一是被允许纠结和焦虑的,而解决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思考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学术方面,他提到基本的科研工作能力需要锻炼,若以论文为例,至少五篇论文的写作,才能使一个人在论文写作上有基础性的能力。

“不要着急,不要让焦虑击破你。”


第五位分享人:宋沛蓉

——接纳当下,允许变动

宋沛蓉反复提及,接纳是学习的第一步。尤其是哲学这个需要通识能力的学科,上课有笔记,下课多讨论,是哲学学习进步的基础。她还提到,建立一个灵活的学习计划能更高效的学习,过于死板反而会阻碍自己的进步。

“哲学并不孤立,需要文科通识能力”


第六位分享人:卞崇宇

——以诚待人,以疑待哲

卞崇宇并没有直接分享经验,他选择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同学们对于哲学,思想家的深刻思考。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教会同学们质疑。他谈到,“诚”是一个人面对自己最核心所在,也是哲学问题之所在,更是人仅有能够改变的地方。

“学会去质疑,开启一个问题是一个哲学家经典所在。”



02

漫漫情意,届届相承 



第一位分享人:刘松

——关于大学学习生活的思考

刘松从自己初入大学时的困窘和迷茫为切入点,告诉同学们焦虑情绪属于正常现象,并且从融入正式运行体系——快速熟悉学院学校的细则时间、掌握正式体系细节、架通跨体系渠道和打破专业壁垒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他在几年的本科学习中探索出的经验方法。他以独特的视野给予同学们专业意见,启发了同学们对于社会学的思考。


第二位分享人:饶思怡

——大学学习生活妙招多

饶思怡从多个视角切入,分学习篇和生活篇两个部分展开。在学习篇中,她提到了在大学中自学的重要性。正如华罗庚曾言:“一个人一辈子自学的时间总是比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长,没有老师的时候总是比有老师的时候多”,她谈到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自学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生活篇中,她结合自身经历打破了过去师生之间有鸿沟的刻板印象,提到要把老师当作朋友、学会获取信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各类活动,丰富人生体验。


第三位分享人:赵涵璐

——社会学学习经验分享

 赵涵璐侃侃而谈,向同学们重点分享了关于学习的各种具体的实操性建议。如日常学习方法、各类有益的书籍和文献刊物、考试的方法技巧、应该参加的项目竞赛等。除此之外,她告诉同学们可以多参加一些课余活动来进行放松调节,全校种类繁多的社团是展现自我的良好平台。她说:“在晨曦与星夜的交替中用心发现,你便总能邂逅生活中的浪漫。”


第四位分享人:朱梓阳

——进入大学学习游戏副本

朱梓阳将大学比为一场游戏,把大学的学习生活分为四个关卡:心态关,专业关,活动关以及实践关。同学们首先先要面对的就是心态关,新入校园,迷茫不可避免,正确处理才是关键。专业关紧随其后,大学的课程学习与以往大为不同,所以新的学习方式是该关卡的最优解。关卡三和四是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一如前面的分享人所言,她也提到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处理好它们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课。



每一次交流都是灵魂的触碰,每一次分享都是智慧的交融。从学术研究到实践创新,从计划制定到心态调节,分享者从亲身经历出发,提供了大学生活的多方位思考,激发同学们对如何过好大学生活的思考,以此为契机,分享会推动了哲学社会学院形成了更加有活力的学术氛围与昂扬向上的学院气质,凝聚团结、进步的学生风范。分享会便在同学们的热烈交流中落幕。


知行合一|宁静致远

排版 | 乔世敏

编辑 | 吕孟凡

审核 | 李晓阳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哲学社会学院创建于1975年,已有四十余年历史。现有中国哲学、社会学等二级学科专业方向7个,挂靠有宗教文化研究等六个研究中心,主办《科学·经济·社会》杂志。 此平台面向广大师生,提供学院资讯及招考信息,分享院系历史和校友动态,展现哲社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