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科视野下的儒学古典学:诠释传统与学科意义——中华孔子学会儒家古典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在西安召开
2024年11月29日—12月2日,“现代学科视野下的儒学古典学:诠释传统与学科意义——中华孔子学会儒家古典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在古都陕西西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孔子学会儒家古典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和陕西师范大学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承办,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国学论衡》编辑部、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书院、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陕西泾阳泾惠酒业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80余名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冬主持。儒家古典学研究会会长景海峰教授谈到了当下古典学学科建设的兴旺局面,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一个全新的工作,中国哲学在新的时代如何更好地吸收、弘扬优秀传统,使得儒学研究在新的时代、在文明互鉴文明交流的大的世界格局当中,更有生命力,是当下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石碧球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前不久在北京召开了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盛况空前。传统经典既是思想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期待通过此次会议的深入研究,能够为古典学学科建设和中国哲学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第一日的主旨报告由深圳大学教授问永宁主持。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谈论了经学和古典学的关系问题,他回顾了西方古典学的发展,指出开掘作为古典学术的经学需突破传统的古典学,在更高的哲学诠释意义上进行经学复兴。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张茂泽教授谈论了中道思维和科学方法,他认为中国哲学中的中道思维传统可以和科学方法相结合,形成新的发展路径,新的中道方法是对归纳和演绎方法的统一和超越。南京大学哲学学院白欲晓教授从罗泰的《宗子维城》切入,从考古学角度重思“周公制礼”,在考古学“分进”发展的刺激下,我们要意识到传统文献学的重要作用。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吴先伍教授认为“性”和“命”是中国哲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对于道德运气问题的思考,性命之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道德品性养成过程中的重要性。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清良教授从傅永军教授的新著《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型》谈起,指出中国经典诠释传统转型除了以建构“诠释学哲学”为旨归,还可以以建构现代诠释学传统或“诠释之道”为旨归,当务之急是确立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主体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分为九个小组展开激烈的研讨,他们围绕“经学与古典学”“经学、儒学与哲学”“先秦儒学的多元展开”“出土文献与先秦子学”“秦汉、魏晋时期的经学与儒学”“宋明时期的经典诠释”“宋明时期的哲学建构”“近现代的经典诠释与哲学建构”“文本考辨的事实与价值”九个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现场气氛活跃。通过九场分组讨论,进一步推动中国古典学的形态发展和学科建设,为中国儒家古典学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有力的学术支持。
第一组“经学与古典学”分论坛由宝鸡文理学院张波主持。深圳大学问永宁老师以“康熙帝、李因笃、顾炎武与清朝第一篇文章”为题,他指出清朝第一篇文章《告终养疏》中可以看出明末遗民的政治态度,也能反观出清政府对遗民群体的态度,文章具有划时代的政治意义。澳门大学李庭绵老师以“儒家古典学之学科建设——国际汉学家缺席的讨论”为题,指出国际汉学家普遍缺席于儒家古典学建设的议题上,因此李庭绵老师在会中代汉学家提出问题,与参会学者积极探讨。中山大学黎汉基老师以“《谷梁》经传的错置——以‘公如’的传例为中心”为题,透过“公如”传例的理解,批驳过去经师的不同见解,指出相关传文为什么是错置的。黎老师强调文本的复合性、多样性和变异性,是解读早期文本绝对不能忽略的环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杨家刚老师以“人文化成——比较古典学视域之中国经典生成与性质”为题,他指出当今构建中国古典学,仍当以先秦经典兼涉文字、文本、哲学思想等综合研究为核心,其经典范围可由原初经典六经适当扩大至《道德经》等构成文明内核之核心元典,同时将后世经学依次纳入其研究视角与范围。上海大学袁晓晶老师以“神话,还是历史?——‘大禹治水’的叙事与转折”为题,认为中国古典经史之学的现代复兴或“启蒙运动”始终面临着事实上的“真”与价值上“善”之间的张力;叙事方式与文本“力量”之间的对决;存在着“复古尊经”与“回应时代”之间的两难。韶关学院苏慧萍老师以“‘不愧于人,不畏于天’的生命视域——论《诗经》人文精神的经典诠释”为题,指出“不愧于人,不畏于天”是《诗经》经典对人文精神的生命视域的诠释,是诗人心灵生命的自由显发。西北大学张靖老师以“《毛诗·大雅·云汉》年代新考”为题,认为《云汉》篇中怨恨群公先正、父母先祖、昊天上帝不帮助自己符合西周灭亡之后戎祸、饥荒频发不止的历史情势下的社会思想。《云汉》应为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时期即周平王元年至二十一年(前771年—前750年)之诗。报告完毕后,由西北大学李友广老师对老师们进行点评。
第二组“经学、儒学与哲学”分论坛由兰州大学邱锋主持。深圳大学周磊老师以“明代中期儒家政治哲学的丰富性呈现”为题,指出明代“大礼议”事件体现了理学与心学“外王”向度,明代中期儒家政治哲学发展达到高峰,具有重要的哲学史、思想史意义。深圳大学李辰老师以“论一种通向实践的教化经学”为题,围绕《孝经》《大学》《孟子》《中庸》《诗经》《礼记》《仪礼》等经学名著进行解读,探讨了从汉至宋经学漫长的诠释历史中与《论语》教化观念相一致的经义及其思想要旨。上海交通大学王金凤老师以“儒家在何种意义上是直觉主义——从孟子的道德直觉主义进路谈起”为题,指出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揭示了道德直觉的多样性,呈现出一种不同于现有道德直觉谱系的新类型。中国社会科学院龙涌霖老师以“行动哲学与先秦儒学研究的新开展”为题,从“力”“命”“志”的角度探讨先秦儒家的行动哲学。西安交通大学谢徐林老师以“早期儒家对‘和同之辨’的三大理论推进”为题,认为遵循“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和同”的理想目标诉求成为中国人在方方面面自觉遵循的理论根源。中央美术学院郑博思以“从‘名实’到‘名声’——先秦‘名’之价值意涵地再审视”,梳理了先秦时期“名”问题的发展以及后来漫长历史中的流变,指出“名”问题贯穿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杨启帆以“经学史料化背后的事实与价值”为题,也从罗泰《宗子维城》谈起,认为在经典和史料之间需要找到一种平衡,探寻出于事实又高于事实的价值。报告完毕后,湖南大学陈之斌老师对老师们进行点评。
第三组“先秦儒学的多元展开”分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广友主持。宁波大学彭传华老师以“明摘其蕴:‘吾道一以贯之’新诠”为题,认为孔子是强调吾道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价值、方法、原则,这个方法就是“恕”,即推己及人的方法和原则。深圳大学黎业明老师以“读《孟子》二则”为题,从解读《孟子》中强调对经典的准确解读。北京大学甘祥满老师以“荀子对名实相乱现象的批判——一种语言和逻辑角度的检视”为题,指出荀子对“三惑”的批判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为了实用的目的。西南财经大学李国斌老师以“分天人以分善恶:荀子‘性恶’实义考论”为题,回归荀子“性恶”的思想背景和问题关切,重构荀子论证“性恶”的方法和逻辑。西北大学孟驱洋以“荀子化性说刍议”为题,认为荀子“化性”说既坚持孔孟儒家的立场,又有改造传统理论以求适应乱世变局的突破,荀子“化性”说兼具修养论与政治哲学双重意义。郑州大学孙广老师以“《孟子》‘知言养气’章字义疏证”为题,系统解读《孟子》“不动心”一章,为了全面系统理解孟子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路。北京大学张可佳以“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荀子道德行为研究”为题,结合行动哲学理论,补充了荀子道德行为的理由。报告完毕后,南昌大学张新国老师对各位学者进行点评,会场讨论气氛热烈。
第四组“出土文献与先秦子学”分论坛由澳门大学李庭绵主持。西安外事学院张丰乾老师以“‘一人’与‘兆民’之间——竹简《文子》的思想主旨及学派归属”为题,通过分析认为竹简《文子》是汉初新道家的代表性文献。西北大学李友广老师以“论老子对荀子政治哲学理论建构的影响”为题,认为荀子务实的政治理论既适应于战国时期的集权需要,又迎合了当时人们对回归有序的期待。深圳大学蔡卓老师以“《缪和》《昭力》德术结合的政治易学综论”为题,认为这两篇内容多面复杂,包含君臣关系、德政、兵论、治术等内容。贵州师范大学刘子珍老师以“时命、心性与政制——出土文献与战国德位分离困境下多重进路转进”为题,认为时命、心性、政制等多向度的发展实现了德位分离困境下多重进路转进。西南财经大学刘洋洋老师以“楚简《尊德义》‘民伦’与‘人道’辨析”为题,指出《尊德义》鲜明地体现了早期儒家政治理想主义的理论品格。武汉大学李宇老师以“《管子·幼官》三十时节考”为题,详细说明了三十时节的生成过程。北京大学高金鹏以“书写开端、刻画脉络、选述义理——道家思想的哲学史书写研究”为题,认为道家思想的变动书写正是中国哲学史写作模式不断调试的典型现象。报告完毕后,中山大学黎汉基老师对各位学者进行点评。
第五组“秦汉、魏晋时期的经学与儒学”分论坛由深圳大学周磊主持。湖南大学陈之斌老师以“魏晋时期儒学的新发展——以郭象的‘性分论’为中心”为题,认为郭象的主要内容,不仅丰富了玄学关于人性的讨论,同时也体现了儒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兰州大学邱锋老师以“历史情节的构建与再现——北魏司马金龙墓漆屏画的史学史考察”为题,通过“图像”的角度解析政治、伦理、道德以及在传播中的价值意义。西北师范大学张立恩老师以“杜预‘五情’说之‘微而显’辨正”为题,指出“微而显”是就经文之辞的变化而言,意谓:藉由经文记事之辞的细小变化以彰明经义。南京师范大学深川真树老师以“董仲舒的治身论及其特质”为题,指出董仲舒虽然采取了黄老养生思想内容,但是其核心还是儒学价值。浙江工商大学柴可辅老师以“艺术叙事与古典经验——以‘谢赫六法’的首期外译为例”为题,通过分析“谢赫六法”的首期外译,认为中国图像以“线”或对象的拓扑结构作为古典经验基础。郑州大学蒋鑫老师以“‘天体帝德’:郑玄六天说的体用显隐结构分析”为题,系统揭示出的郑玄六天说中的体用显隐结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秋红老师以“‘抽象性’指什么?——从‘关系’看秦汉之际的类观念”为题,从“类”的实指、“类”的构造等角度抽象思考事物“关系”。报告完毕后,由上海交通大学王金凤老师对各位学者进行点评。
第六组“宋明时期的经典诠释”分论坛由宁波大学彭传华主持。陕西师范大学曹树明老师以“伊藤仁斋与朱子《中庸》诠释之比较”为题,认为伊藤仁斋对孔孟古义的回归,乃是儒学在现代化的重要转向。宝鸡文理学院张波老师以“张载‘诸经’说考论”为题,认为研究“诸经说”等著述是当前张载思想研究的重要生长点。华南师范大学杨尚辉老师以“论胡瑗《洪范口义》的经学观”为题,认为可以从天道与政教两个维度来展开诠释。陕西师范大学雒少锋老师以“虚气与二性:张载思想的超越之维”为题,指出只有透过性与太虚和气的关联,才能彻底厘清太虚与气的关系。武汉大学吴剑修老师以“即训诂以翼朱子:关于《论语》‘立’义的语文学考察”为题,试图证明朱子《论语集注》解“立”为“心有定守,不为外物所动摇”之观点的合理性。南京师范大学王新宇老师以“朱子‘格物说’在晚清中国的新诠释”为题,探索中国哲学现代化的新可能。北京大学张峥以“重思王阳明良知学中的‘意志’概念”为题,尝试检讨阳明学中“意志”概念使用的合理性。报告完毕后,由深圳大学黎业明老师对各位学者进行点评。
第七组“宋明时期的哲学建构”分论坛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杨家刚主持。兰州大学王涵青老师以“陈确以素位之学为核心的修养工夫论”为题,具体论述素位之学的内容,从中串联陈确的修养工夫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广友老师以“从一气到万物——王船山论命之分化过程”为题,从理气变合、天人之际、气质之辩等方面展开论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苏晓冰老师以“君子与三才之道——从龙场悟道来看王阳明哲学的身份主体及其思想结构”为题,认为阳明的“君子之德”着眼于“天人之际”这一真实的生存维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孙德仁老师以“程颐论‘生之谓性’”为题,认为程颐更加侧重对天理沿着人伦物理方向的遍在性拓展。报告完毕后,由上海大学袁晓晶老师进行点评。
第八组“近现代的经典诠释与哲学建构”分论坛由深圳大学李辰主持。曲阜师范大学刘星老师以“古典学视域下康有为经学新解研究略论”为题,对康有为经学新解的文本进行细致分析。陕西省社科院李世平老师以“当代孟子性善研究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从孟子性善的内在逻辑看”为题,认为当代孟子性善研究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七种具体形态。东南大学张星老师以“儒家经典诠释学的工夫实践维度”为题,指出孟子以心性论挺立人是道德主体的同时,亦扩充并深化了“身”的概念用法。深圳大学李天新老师以“科玄论争视域中熊十力的《大学》诠释”为题,认为熊十力对《大学》的诠释是其经典诠释的一环,是应对中西碰撞时代思潮下积极的探索与回应。陕西师范大学王子星以“中国传统经典的当代诠释与开掘——基于对吕柟《四书因问》诠释特征的分析”为题,以期从吕柟的思想著作中开掘出中国当代经典诠释的新范式。报告完毕后,由西北师范大学张立恩老师进行点评。
第九组“文本考辨的事实与价值”分论坛由浙江工商大学柴可辅主持。西北大学路传颂老师以“朱熹‘体’‘本体’字义疏证”为题,尝试厘清朱熹文本中“本体”与“体”的涵义,以期为深入研究朱熹“体用”观提供新的视角。汉江师范学院黄武智老师以“先秦‘君子’词义系统及其‘品性义’形成之内在理路与外缘影响考论”为题,认为“君子”一词由“地位义”转移至“品性义”的变化,造成君子“品性义”的出现。武汉大学吴默闻老师以“《礼记》‘刑’字考及德刑关系之辨”为题,探析先秦儒家德刑关系。中南大学鞠巧新以“《论语》言‘器’诸章的政治哲学新解”为题,从系统性思维出发,对《论语》言“器”诸章及其相互关系的新解。西北大学朱军老师以“吴澄《礼记纂言》成书、版本及其改编特色探析”为题,认为吴澄延续宋代经学传统,形成自己独到见解,在经学史上以及《礼记》学史上有着的重要地位。陕西师范大学王金驰以“论张载对秦汉以来自然主义鬼神观的改造”为题,认为张载在破除迷信的同时又保障了儒家祭祀信仰的合理性与神圣性。报告完毕后,北京大学甘祥满老师进行点评,会场讨论气氛活跃。
第二日的主旨报告由西安外事学院教授张丰乾主持。深圳大学哲学系王兴国教授认为,中国哲学需要在不断地重新认识再认识和省思再省思中,获得推进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李若晖教授强调,汉代经学传注的口传传统,是以书面经书为中心,并围绕书面经书而形成与发展的。经典文本与学术体系之研究对于全面深入理解中华文化有着重大意义,不断在新的学术范式下对经典文本进行重新整理是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形式。复旦大学邓秉元教授指出,正是在与人类不同知识体系对话的过程中,经学才如其所是地被塑造为现存的各种具体历史形态。理解这一点,不仅有助于回顾经学自身的历史,或许能够藉此展望其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匡钊教授认为,在中国哲学研究中,语言文字往往因被视为表达思想的工具或载体而在思考中被“透明化”,研究者的关注点常在于概念或范畴的语义内容,而非其被说出的特殊方式,因此有必要对古汉语展开系统的理论分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闭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江求流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哲学学院教授李敬峰在大会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会议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会议主题紧扣国家对三大体系的建设要求,发出中国哲学的声音;二是会议论文主题集中,基本是围绕儒家古典学展开,显豁出精深的学术水准;三是本次会议群贤毕至、人才云集,让我们看到中国哲学研究和传承的希望,看到儒学研究新的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匡钊代表大会主办方致闭幕词,首先他代表大会主办方向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哲学书院、关学研究院,向此会议的参与人员表示感谢。他谈到本次研讨会讨论热烈,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最后他对整个会议进行总结,谈论了关于古典学建制化的构想,认为这是建立自身的边界感和学术认同的重要基础,也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定位和指向。
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文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编校 | 李昶霖
转载自:传统文化与国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