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争取实现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   2025-01-08 20:47   福建  

厦门工学院

「宣传处」出品



日前,福建省学位委员会发布了2025-2029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育项目的名单,我校被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育项目,机械、电子信息、国际商务3个学科被列为培育学科。这标志着学校在学科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学校多年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的结果,为学校未来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自2009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多个关键维度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全方位提升办学品质与核心竞争力,为师生打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生态环境,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自启动硕士点培育工作以来,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学科专业建设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学校以《厦门工学院卓越学科建设计划(2022-2029年)》为指导,优先培育和建设机械、电子信息和国际商务3个学科,通过聚集和整合全校资源,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秉持开放包容的人才战略,放眼全球,广发“招贤令”,吸引了一大批学术领军人物与行业精英纷至沓来,扎根校园。同时,为促进教师成长,学校精心构建了全方位的教师成长体系。通过安排资深教授对新入职教师一对一帮扶、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学校开展学术会议等活动(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科研水平提升方面,学校按照“需求导向、聚焦应用、优势发展、重点突破”的科研工作思路,探索“科技引领、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创新模式,强化智能制造、大数据、数字经济等领域科技创新,逐步形成“以工为主、文理交融” 的科研特色。学校建有多个科研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申报和研究工作。同时,学校加强与国内高校、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共同开展科研攻关、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和科学技术奖等方式,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

蒋庄德院士莅临我校指导科研工作

柔性制造装备集成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厦门工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启全面合作


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学校以“标准厦工、厦工标准”建设为牵引,健全公共服务规章制度体系,为公共服务体系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学校以“智慧厦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建设校级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平台,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部分实践创作基地创作坊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智慧教室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队伍建设为关键,科研工作为核心,平台建设为基础”的学科建设理念,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完善建设规划。学校将整合力量,实现重点突破,分计划层层推进,为硕士点培育学科申报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学校将继续秉承“明志、博学、修身、力行”的校训精神,不断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为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素材来源 | 研究生教育办公室

摄影 | 方靖 等

编辑 | 张力凡

二审 | 戴丽欣

审核 | 吴琳琳、任   军


厦门工学院
厦门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以“明志、博学、修身、力行“为校训,以“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为教育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应用技术型工科院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