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自己内心的好老师 | 记厦门工学院杨凤娟教授

教育   2024-12-13 17:00   福建  

厦门工学院

「宣传处」出品




编者按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厦门工学院,有许多优秀的教师在教书育人之路上默默耕耘,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共同构筑起一所大学的底色与精魄。我们开设“燃灯者”专栏,讲述学校教师以生为本、担当奉献的教育故事,他们在育人实践中所体现的温度和情怀,也是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一个缩影。



杨凤娟,工学博士,机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学院教职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毕业于厦门大学材料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硕士导师(仪器科学与技术),西安交通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微纳制造技术分会委员和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厦门市科技专家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铁电材料微观结构及性能;(2)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子元器件中的应用;(3)压电元件结构的设计和优化。主持或参加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参与校企合作2项,在国内外发表SCI、EI或核心学术论文十余篇,授权专利2项,参编教材1部。承担《材料力学》《工程材料》和《固体物理》等教学任务。曾获“2023年度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厦门工学院“优秀教师”“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和“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副高组)”等荣誉奖项。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项,并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多次获奖。

杨凤娟老师与2024届毕业生合影






那一年,凤凰花开正艳。那一年,蝉鸣悠远清亮。那一年,杨凤娟老师自厦门大学博士毕业,已经做好了前往加拿大做博士后研究的准备。能够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深入进行科研探索,她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然而,命运似乎为杨凤娟老师安排了另一条道路。因为“他”,她做出了艰难的抉择,留“厦”来,最终结缘厦门工学院,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名专任教师。“人生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只有适合当下的选择。我只是遵从了当年那个自己的内心。”杨凤娟老师忆起往昔,依然略带羞涩。这一决定,不仅让她在教学和科研上找到了新的舞台,也让她的人生轨迹与厦门工学院紧密相连。

全文4050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01

本科课堂的研究式教学


走进杨凤娟老师的课堂,即刻感到一种别样的“凝聚力”。偌大的百人教室,同学们都自觉把手机存放在手机柜里,并且自然而然地集中坐在前五排,拿出书,静静地等待上课铃声响。这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对课堂的尊重。“看到同学们专注的眼神、频频地点头、积极地回应,我就会讲得越发起劲、带劲。”杨凤娟老师说,“如果同学们稀稀拉拉地散坐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即使大家都很认真地听课,眼里发出的光也聚不成一束光。”这是她对课堂教学的执着与情怀。

在杨凤娟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被鼓励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这样的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她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杨凤娟老师上《工程材料》课

如果说讲台是杨凤娟老师的殿堂,那么实验室就是她的地盘。《工程材料》实验课上,杨凤娟老师褪去理论课堂上的严肃,忙而不乱地在各实验小组间自由穿梭,回答同学们提出来的各种问题,解决同学们碰到的各种困难,查验同学们的实验数据,同时顺手将金相显微镜调试到最佳状态……这是成千上万场实验“喂”出来的手感,这是长期在实验室里“泡”出来的游刃有余。“摸了十几年的设备,就跟自己的左右手一样熟悉了。”她说着眯起眼看同学们磨好的样品是否达到实验标准。

杨凤娟老师上《工程材料》实验课

杨凤娟老师深知,作为一名教师,传授知识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为此,她不辞辛苦地将优秀的学生带入科研小组,手把手教他们操作实验设备,一步一步地讲解样品的制作方法和原理,甚至教他们如何查阅文献,更要时刻警惕实验安全。“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可能是基于一种传承吧。大学期间我遇到了好老师,为我播下了科研的种子。现在我当了老师,也希望继续播撒这颗种子。”她始终坚守教育者的初心。

杨凤娟老师上《工程材料》实验课


我很庆幸在本科学习阶段就受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滋养。从阅读前沿文献梳理实验思路到数据分析撰写研究报告,从样品打磨到各种高精尖仪器操作……在杨老师的指导下,我在大学期间完成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实验,‘互联网+’比赛获得了二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顺利结题了,本科毕业论文在大三已经写好了。”202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张慧增同学说,“找工作面试时,面试官惊讶于一个本科生竟然有如此丰富的项目经验,为此多问了我很多问题,好在自己实实在在做过的东西不怕问。”

因缘际会,和合而生。后来,这位面试官通过张慧增同学找到杨凤娟老师,希望她主持“高强度低吸附高硅质陶器坯体的制备与研发”项目。目前双方已签订协议,项目按计划开展。

我们把学生培养好了,学生走出校园,也成了学校的一张名片。”杨凤娟老师自豪地说。

杨凤娟老师调研学研产项目


02

科研中的她和她的学生


在科研领域,杨凤娟老师同样是一位佼佼者。她主要从事铁电材料微观结构及性能、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子元器件中的应用、压电元件结构的设计和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多年来,她主持或参与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发表SCI、EI或核心学术论文多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科研工作中,杨凤娟老师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和踏实的作风。她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善于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研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杨凤娟老师认为,要想在科研领域取得突破,除了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以外,还要有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

十四年前刚入职厦工时,实验室人手不足,从实验器材的采购到各种实验设计,杨凤娟老师都亲力亲为。她不仅负责实验室建设,也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还要推动自己的科研项目进程。“那时,很多实验咱们学校没条件做,还得与校外实验室进行合作。”杨凤娟老师说,“现在学校的实验条件好多了,有重点实验室,有新设备,有专门的实验员……我想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杨凤娟老师参加第三届国际电化学能源系统大会

在杨凤娟老师的科研团队里,2022级软件工程1班的要戊晨同学是个特殊的存在,当然不仅因为他的名字特别,更因为他的专业特别。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如何交叉融合,碰撞出“科学的火花”呢?

“起初,我也有些忐忑,担心自己并非材料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被拒绝。然而,当我说明了我的情况和兴趣后,杨老师欣然接受了我,并耐心地解释了相关课题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意义和前景。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为我打开科研的大门。”提到杨凤娟老师,要同学满是感激地打开了话匣子,“即使我对理论原理的理解较为浅显,杨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答疑解惑,确保我能够跟上课题组的研究步伐。此外,杨老师尊重我们的想法,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杨老师的引导和团队之间的不断磨合中,我也找到了科研的乐趣,坚定了将计算机技术与其他领域相结合的研究方向。”

如今,在杨凤娟老师的课题组里,学生专业背景丰富,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在这里,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理论和方法相互融合,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杨凤娟老师与蒋庄德院士合影

2021年夏天,对于大二的钟海英同学来说是特别的,甚至是里程碑式的一个暑假。尽管她已跟着杨老师做了半年的课题项目,钙钛矿压电材料、压电陶瓷、无铅钙钛矿陶瓷……这些看似很酷的专业名词已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她依然不敢相信杨老师会带她去西安交通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当她们与西交大机械学院和电信学部相关老师一同探讨有关压电材料的学术问题,一起因做复刻实验而错过西交大晚上关门的时间,当她和杨老师半夜走了大半个校园才找到出校门,当她们因为疫情影响不得不提前返程,她才恍如隔世地“感觉自己有一点点厉害”。

2019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钟海英回忆道:“大三下学期,在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发表了人生第一篇核心期刊论文。后来,我作为‘助教’送走了18级毕业生,又作为‘师姐’接管了20级团队新成员……这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正因为我们有个‘小太阳’——杨凤娟老师。

杨凤娟老师带领钟海英同学至西安交通大学交流


03

一变而为“唠叨的班导师”


厦门工学院创新性实行“教师包班制”全员育人模式,每位教师都要担任班级育人导师,从大一带到大四,一路陪伴班级学生学习成长。杨凤娟老师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培养,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她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她经常利用班会和课余时间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作为班导师,我们要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班会课上耳提面命,下宿舍促膝长谈,晚上与家长‘煲电话粥’……这些都是常规操作。”杨凤娟老师一反“工科女”的言简意赅,变身“唠叨的班导师”,“大一时就要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日程。此外,我还经常让同学们去逛逛学校的招聘会,提前了解企业需求,后续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杨凤娟老师指导学生

一心扑在教学育人上的杨凤娟老师,几乎没有个人闲暇时间。“社科类的阅读,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奢侈!除了抽空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我还要争分夺秒、见缝插针地啃专业类书籍和最前沿的学术论文。”她翻着桌上厚厚的一叠论文材料说,“有些是给学生准备的,但是我都要先看一遍,把关材料的权威性与可信度。”

由于长期伏案备课、埋头做实验,杨凤娟老师也被“职业病”缠上了,肩颈腰时常酸痛。“听听音乐、做做艾灸,就是很好的享受了。”她笑眯了眼。

朴实中有力量,平实中有创新。在教学科研育人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那些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的领航者,我们也同样需要像杨凤娟老师这种默默耕耘、因爱留“厦工”的奋楫者。

杨凤娟老师与2023届学生合影




文字&编辑 | 戴丽欣

摄影 | 方   靖

二审 | 张力凡

审核 | 任   军

推荐阅读 


 | 数据流中的育人诗篇 | 记厦门工学院林燕芬老师


 | 课堂上的精进与课堂外的功夫 | 记厦门工学院令狐萌萌老师


 | 未成侠客行,赤心为人师 | 记厦门工学院刘琴老师


 | 做个工程师型的大学教师 | 记厦门工学院李胜勇老师


 | 将数字理性与育人情怀融汇为特别的教育能量 | 记厦门工学院谢志春老师





厦门工学院
厦门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以“明志、博学、修身、力行“为校训,以“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为教育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应用技术型工科院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