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坊系列报道 | 教育文化创作坊:坊间如家,育人有情

教育   2024-12-18 17:26   福建  

厦门工学院

「宣传处」出品


坊间如家,育人有情

教育文化创作坊主任  姜亚男


团队于2021年第十三届“尊师节”合照

我认为在创作坊带学生,首先就要让学生有坊间如家的感觉,要有爱,有温暖。

一、微末不弃  久久为功

2021年1月11日,学校增设了馆园办公室,其工作职责主要是“五馆十园”的开放、宣传策划和讲解教育。那时候没有很正规的团队去做事情,都是在完成一些行政事务。当时馆园办公室只有一个实习生:叶鑫洋。他现在是《海峡导报》的记者,也是我们坊的指导老师。那时候,我带着他拍视频,他扛着机器,我背着设备,把学校拍了个遍,到现在那些作品都还在使用,有《问津园》《同舟园》《我眼中的厦工》等等;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和我的第一个学生叶鑫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他现在有事没事都会来学校看我。

姜亚男老师与学生叶鑫洋


2021年9月,馆园办公室变更为馆园文传坊,是独立的行政和业务单位了,主要负责学校所有馆园的讲解推广,组织带领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的演讲、新闻采编、文稿写作、摄影摄像、视频剪辑等工作能力,是学校文化传播和学生学习与实训的工作坊。这时候工作坊的雏形在逐步形成。当时只有我和高友妹老师两个人,从此就开启了我们的校园文化之旅。我们开始尝试着去建立校园文化品牌,逐步拍摄了《馆园会客厅》《厦工人的一天》《馆园读书时》《送你一朵小红花》系列视频。




2023年,学校成立了十个工作坊,馆园也在其中,职责在原来的基础上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以挖掘、宣传厦门工学院校园文化内涵为导向,搭建宣传工作与育人工作相互渗透,老师指导和学生实践相互依托的学生实践基地。两个牌子,一套人马。我们也在思考,教育文化创作坊和之前的馆园文传坊到底有什么区别?最终明确教育文化创作坊的职责在于育人。以此为导向,我们重新梳理了要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效果这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学生加入我们能获得什么?我们希望是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我们希望是实实在在的能力,我们希望是社会所需要的技能。这就是我们做教育文化创作坊的初心。


二、以生为本  温情教育


育人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因为都是这几年,我们摸索着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最开始只有叶鑫洋一个学生,做任何事情,我们都是有商有量。他对我来说,不仅是学生,也是朋友、老师,我们的关系是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这段经历很好地为我们接下来带学生团队打了个样,也是我们一直秉承的育人理念:以生为本、温情教育

馆园文传坊成立之初,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怎么组建学生团队。那会没有经验,就学其他社团,在学生街摆个摊位。只要你形象气质佳,普通话标准,只要你会拍视频,会剪辑都可以加入到我们的学生团队中,所以32位讲解员组成了第一代的讲解团。那会的团队组成比较粗糙,专业性欠佳,对于团队管理也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章程;简单地制作了白色半袖作为队服,也没有充分地信任学生让他们来当这个团队的负责人。

有了团队,接下来就是培训。那会只有五个馆,我们把所有馆都作为重要培训场地,请了苏校专门给团队的学生现场培训。培训后也没有考核,直接留用。当时学生电视台由馆园指导,所以由他们来完成拍摄任务。因为是社团,人数过多,工作分配不均,学生能力有限,也都不是专业的,所以做出来的东西不是很理想,后期基本都是我再修改才能勉强使用。这样的模式导致了什么结果呢?我可以毫不避讳地说出我们最开始存在的问题:讲解不专业、视频质量差、团队不凝聚,今天你有课我有事,任务根本无法完成。

苏涵常务副校长为学生进行现场培训


那这个工作坊存在的意义到底在哪?我记得特别清楚,疫情封校的中秋节的前一晚,我和高友妹在卓尔园游艇上对坐无语,过了很久,我说:“改变吧,咱们不能这样,看似一堆学生,实际上很多事情学生并没有参与其中,这样的话那些职责就是个摆设,学生们把时间都浪费在这里,难道不是我们的责任?”那晚我们开始反思和总结之前的问题,反复斟酌,我们将这些问题形成了方案。疫情期间我们先带着讲解团和电视台的学生举办了很多活动,比如“国庆三天乐,打卡也快乐”“游馆园写感想”“纸短情长寄相思”等等。学校十分支持,学生热情满满地参加这些活动,效果很不错。



等到疫情平稳后,所有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恢复正常,我们就开始重新组建团队。这次我们不再追求人多,而是更侧重各方面的能力。

比如讲解团,首先肯定是要形象好。这个形象不是必须美若天仙,貌比潘安,至少在大家的审美中,你的五官和气质是可以来承担这项工作的,我到现在还是在坚持这个标准。因为讲解员代表学校,访客第一时间是从你的形象上来认识学校,其次才是通过你的介绍来了解学校。第二点是普通话。如果普通话不标准,就算慷慨激昂地介绍半天,客人一句都没听明白,那何谈参观的意义?第三点热爱学校,也是最重要的。讲解员是学校的名片,带着客人去了解学校,但如果自己都不爱学校,怎么讲好厦工故事?第四点,爱学习、爱读书、专业素质强。只有知识储备丰富,才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可以引经据典,可以延伸每个参观点建设的目的、用途,了解每个展品背后的故事和教育意义,然后再从学生的角度把它们富有感情地、清晰准确地介绍给客人。学生的知识、经验、表达能力,包括对学校很多政策的认知有限,还要在陌生的成年人面前,自信大方、处变不惊地去讲解,这些要求放到学校里所有的学生团队中难度都是比较大的。我经常说“成也是这一次,败也是这一次”,很多客人,或许这辈子就来一次工学院,讲解员解说得好,客人无法忘怀,解说得不好,客人会觉得厦门工学院徒有虚表,作为讲解员不仅遗憾,也是有责任的。第五点,要有团队意识。团队是大家的,我们一定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作为团队的一份子,言行举止都代表着这个团队。做得好的,我们共同学习,做得不好的,我们一起找问题去解决。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疑问的,我们关起门来沟通,不要随波逐流去恶意抹黑学校,一旦发现,即使再优秀,也不会给与留在团队的机会。因为讲解是人面前的工作,基本上学校大大小小的部门都认识讲解员,一旦做一些不好的事,包括考试作弊这些,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是讲解员。所以我经常和学生说咱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定不要给自己的团队抹黑。第六点,思想品德。我希望学生加入这个团队,初心只是想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锻炼自己,学习课堂之外的技能,本本分分做人做事。初次见面,我们可能互不了解,只能先按照其他几点要求先考量是否符合加入团队的要求,但在日后的相处中,如果出发点不一致,那就没有留在这个团队的必要。第七点,必须是大二以上的学生。因为大一的孩子刚进校,对学校尚不熟悉,有的连教室、实验室都找不到,更别说理解校园文化了。


基于以上几点加入团队的标准以及结合之前存在的问题,我不再摆点招人,而是请各学院、各部门推荐达到以上要求并有意愿担任讲解员一职的学生。这样可以精准地招收到条件不错的苗子。以至于现在有很多部门,在大型活动中看到好的学生代表发言都会拍给我,让我赶紧联系,也证明了大家对我们现在工作的认可。

团队组建好后,我们会经过重重筛选,确定最终名单。我们先选择一个内容较多、知识面较丰富、涉及面较广的场馆,比如教育博物馆,由指导老师先给大家做示范讲解,留出一个星期消化、学习,然后从知识点掌握、形态礼仪等方面进行第一轮考核。如果能完整地讲出博物馆的内容,那第一轮考核通过,进入第二轮考核。第二轮考核主要是其他参观点的介绍,我们会把所有参观点的路线图、讲解重点等做成课程,每天课余时间由工作坊的老师来上课,经过一星期学习后,能准确按照路线接待,并详细介绍每个参观点的学生,就顺利通过第二轮考核。第三轮就是学校情况的了解,校园文化的学习,最后统一笔试。经过三轮严格的考核,从认识场馆、了解场馆、深挖场馆再到融入场馆。当时培训的是工程文化馆,最终留下了7人组成了第二代讲解团。郑玮就是当时的团长,从大二到大四,她分担了讲解团的很多工作,也是第一个老带新的实践者,尽心地培训其他成员。之后就有了第三代讲解团,团长是王中甲。现在是第四代,团长叫郭昊文。


除了团长更替,相互学习以外,每一代新加入的成员都是由老讲解员一对三进行培训,真正地做到了老带新。郑玮也以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能力,作为优秀毕业生留校,成为了讲解团的指导老师。从她身上也可以证明,我们思路是正确的。



栏目组和讲解团不同,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也是不一样的。在重新组建团队的时候,我主要是尝试在学生电视台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召集学生电视台有专业技能的学生,将其分成两组,一组拍摄品牌节目,一组拍摄关于校园文化视频。在每一次项目完成后互换,也就是AB岗互换。哪一个领域都要涉及到,这样才会学得更多更扎实;另外,如果第一组没办法按时完成任务,第二组能够替代,不影响任务的完成。有了团队,也有了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无论我们和学生的关系怎么好,在工作方面必须遵守工作坊的规定。目前来看,我们的讲解员能够得到访客、学校各部门的一致好评,节目、视频能够在学校广泛流传,成为品牌,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老师的指导,团队组建的模式、运营方式、管理细则也很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育人的一些方式方法。我的育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真心换真心。2、严于律己,宽以待人。3、松弛有度,既给胡萝卜也给大棒。4、以身作则。我自己包括高友妹、郭昱霞、郑玮,我们对待工作、对待同事就是这样的态度,更别说对待自己的学生。

学生是新一代,是思想前卫、个性独特的人,我们不能用老办法老规矩去教育他们,但不管怎么超前,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情的人。换位思考,你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玩乐,他们怎么可能不靠近你,不融入团队?就说讲解团,都是我亲自选拔的学生,我作为他们的指导老师,真的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每一次会议、每一次培训我都在场。他们在各场馆熟悉内容,我也站在旁边陪着熟悉,第一时间指出他们的问题。他们在培训讲解知识的时候,我也在一起培训,自己温故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他们的接受程度。他们在接待的时候,我也跟在后面,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适当的时候及时纠正。这样是不是比什么也不参与,连问题出在哪里都不知道,就以老师的姿态去批评教育他们更负责?我时常告诉他们,接待场就是战场,这时候我们不是师生,不是朋友,我们是战友。我作为这个团的核心人物,我不上战场,让我的战友自己去战斗,那他们怎么会愿意去为这个团队付出,愿意继续在这里学习?在业务方面,我是他们的老师,他们来到这团队,就是想把自己的爱好更好地发挥出来,那我也要不断地进步,不然怎么去教他们?


就拿教育博物馆来说,当时我这个资深的讲解员也遇到了难题:内容太专业了,涉及到的文化领域、知识层面太多了。拿着稿子生背硬记肯定没问题,但是只流于表面的讲解,怎么打动人心?怎么让客人记忆犹新?我就请苏校亲自出马,用1小时40分钟详细地给讲解团介绍了博物馆,包括每件展品背后的一些历史、文化,郑玮全程录像。结束后,视频发给所有讲解员,给大家三天时间来学习,然后考核。如果只是背稿子,那三天肯定没问题,但如果要深入去了解我们为什么建设博物馆。这些展品为什么要摆放在这,它的意义在哪里,它背后的故事又是什么,还是很有挑战的。

我以身作则,每天下班后,反复观看苏校讲解的视频,根据里面的知识点做笔记。白天忙完工作就拽着郭昱霞老师,一遍一遍给我讲展品背后的故事、历史还有文化,晚上回去继续消化。到了考核的时候,很多人能顺畅地讲下来,但就像我说的,只留于表面。有学生就说了:“老师,可以了,三天,我们要上课,哪有时间去详细地了解,再说客人能听那么久吗?”我什么也没说,带着他们从门柱开始讲,一直到弘一法师的“越来越好”。每一处细节、每一个故事用我自己的风格娓娓道来。结束后,谁也没说话,平时我们嘻嘻哈哈的,那一次我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们,我说我要上班,要带孩子,年纪还比你们大,我怎么就可以做到?你准备万全了,根据客人时间去概括重点介绍,是不是游刃有余?作为专业的讲解员,怎么可以说出这么不负责任的话?之后,在我没有做任何要求的情况下,就会看到他们自己都会自觉地利用课余时间去馆里一遍一遍练习,一个一个地找我现场考核,我非常感动。如果我没当回事,全部就交给学生,结果我讲得还不如他们,那他们还会自觉地学习,去改进、去认识到错误吗?只有我严格要求自己了,孩子们才会更加努力。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单纯怕被我骂,只要他在进步,他真的学有所成就可以了。就像郑玮,不知道被我批评过多少次了,到现在留校了,我还是会因为工作的一些细节去批评她,但是你的严厉是有意义的,会让他们去反思去改正。

现在校园开放,我们实行专馆专讲,每个讲解员都是自愿报名去场馆值班,团长根据大家的课表制作成值班表。每天晚上,讲解团的办公室的学生会在群里提醒第二天要值班的讲解员,大家准时到岗、自觉签到,充分展现了团队意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碧石园观赏日”能够做成品牌,从开始两周一次,三周一次,但现在一周一次,甚至三四次。我们不想让访客像旅游一样,来过之后只会说“这学校真漂亮”。我们希望通过主题活动,能让大家认识厦工、记住厦工,因为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我们很多主题活动,比如“英语游厦工”“‘龙’重登场”“在建筑里找到美”“音乐疗愈,古典音乐之旅”等等都是邀请各学院、各部门的老师免费去上课的。他们不只是因为多年的同事情谊,更是对我们工作坊学生的认可,才愿意牺牲自己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来组织这样的活动。包括我们赠送的小礼物,也都是按照学校规定去申请仓库留存的一些,比如往年的马拉松比赛剩余的钥匙扣、笔记本等。这些小礼品不但宣传了我们的马拉松文化,也给访客制造了惊喜。这么好的活动,肯定是一传十、十传百。最关键的是,我们讲解团的学生用专业、耐心还有亲和力征服了他们。现在学校的校内外参观接待,“碧石园观赏日”都是我们的学生来组织完成的,因为他们各个都能独当一面。新一届的学生上来,老讲解员带着他们,师徒制就体现在他们自己身上。时常收到客人发信息来表扬他们,各大校内外活动需要主持和讲解也都会推荐他们。


我们栏目组也一样。这些都是我们这几年和学生一起,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改正、一次次总结才有的结果。


比如《馆园会客厅》(以下简称“会客厅”),一个组是5个学生,一个跟着高友妹老师写稿,四个跟着我拍摄和剪辑。一档15分钟不到的节目,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从最开始拿到嘉宾名单,高友妹先通过各种平台提前熟悉嘉宾的信息。因为互相都不认识或者只是打过照面,要做一期专业性很强,采访很深入的节目太难了,需要全方面地了解嘉宾,抓住重点,凝练出个人特色。她通过线上的资料、线下见面聊天等方式在短时间内去了解嘉宾。前期工作准备好后,高友妹会带着学生一起熟悉嘉宾信息,然后由学生根据不同嘉宾的情况列出有针对性的采访提纲。友妹会指导学生先进行第一遍修改,然后再由她根据本期主题和人物特点,强化内容,补充内容,让它变成一篇有深度有特色的采访稿。这样下来,需要反复修改4—5次才能递给苏校检查审核。一个好的节目,文案和脚本是很重要的,我们也是长期受苏校的熏陶,在对待文字方面极其严谨。你这个节目不是只给自己看的,是面向全社会的,所以语言表述,用词用句都要经过反复斟酌,这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品牌节目的关键之处。有了这个习惯,我们四个人在写请示单、写汇报的时候,都会逐句修改,连标点都不放过,直到表述上没有一点错误才会提交。我开句玩笑话,现在我的“的”“地”“得”用在什么地方都分得很清楚。学生耳濡目染,也会有样学样,写东西的时候都会有所思考,查阅资料。

采访稿通过后,和嘉宾约好时间,我会带着拍摄组的学生一起完成任务。刚开始,学生不专业,我会教他们怎么摆机位,怎么用镜头,还要自己喊开始喊停,没有办法专注去采访。经过长期训练和学习,学生已经轻车熟路了,组长就像大家长一样,安排好所有,一句“开始”我才可以进行采访。我现在要听学生的。有了学生们控场,我可以专心和嘉宾对话,这样节目质量也会更高。拍摄完采访,还有素材,一个不到15分钟的节目,需要300多条素材。学生上课的时候我去拍,学生没课的时候他们去拍。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跟着他们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去拍。拍摄全部结束后,摄制组的学生会填一个表单:这一期节目有没有准备充足,有没有出现错误,如果有,要怎么解决、怎么承担责任,最后全员签字。我想这就是大学生的担当。后期剪辑也是一样,他们很刻苦、很认真,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他们下课后,就开始剪辑,很多时候都是熬到后半夜,哪怕第二天有考试。我会劝阻他们,以身体和学习为主,但是他们干劲很足,不解决问题不睡觉。他们熬夜,我也熬夜,出现问题,线上马上沟通解决,一张张修改的意见单就是我们用心付出的最好证明。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审片子的时候,眼中都会闪现泪光,除了感叹嘉宾们对教育的奉献、执着以外,更感慨耗时一个多月,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的作品终于完成了;而且,我们现在已经形成肌肉反应了,拿着稿子或者片子去找苏校审核,心里都在祈祷,希望不要出什么大的差错,希望每个人的进步都可以从这一期的内容中体现出来。

每次我拿着修改建议回到工作坊,学生们都会趴在栏杆那里等我。拍摄的问“我哪错了?”剪辑的问“这次改的不多吧?”大家都希望不是自己的那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有时候看到他们很失落,我们都会互相安慰,发现错误才好,改了,下次就不会出现,节目会一期比一期拍得好。这么用心地去做一件事情,学生怎么可能做不好?这么严格地要求质量,学生怎么可能学不到东西?


《馆园教育纵横》(以下简称“教育纵横”)也是一样。从拟稿开始,郭昱霞老师就带着学生一起完成,再到拍摄剪辑都是一样的流程。两组拍摄团队,常常拍“会客厅”的时候,“教育纵横”的学生跑来帮忙,拍教育纵横的时候,“会客厅”的学生来打下手。两组同学互为AB岗,没有恶性竞争,有的只是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就拿这次校园开放的小程序来说,我们想把学校全面地展示给访客,除了文字以外,视频是最好的表现形式。60多个视频,我考虑到了马上要拍“会客厅”,就安排给了“教育纵横那一组的学生去拍,结果不到两天时间,连拍摄到剪辑全部打包发给我。我一问,原来“会客厅”节目组的学生知道了这个任务,主动提出分担一部分工作量,两组一起完成,可不是又快又好?人们常说,真诚是必杀技,不管是讲解团还是栏目组,所有学生,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加入到这个团队,都是我们的家人。我们吃在一起,玩在一起,所有工作一起做,连我们自己的孩子都和他们混成了兄弟姐妹。一到空闲时候,手机也停不下来,要忙着听他们的恋爱故事,听他们宿舍八卦,还要陪他们线下去见男女朋友。能参与到他们的青春,对我们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幸事?


三、真心相待   携手同行

带好学生,让学生在工作坊有所收获,能让他们走出校门后,也会感慨工作坊带来的种种收益,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老师。团队成员可以不用很多,但一定要齐心协力,一定要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

我很幸运,遇到了三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从最开始和友妹两个人,到昱霞的加入,再到郑玮的留校。她们常说,这些都不是工作,是我们自己家的事情,有事招呼我们。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无条件地选择对方、相信对方,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家里事做好。她们不抱怨、不提要求。比如第一次马拉松摄影展,满校园都是气球,学生要上课。我和高友妹坐在林荫大道打气球,因为天气太热了,一会爆一个。为了不影响展览,我们只能一遍一遍统计哪里需要多少气球,需要什么颜色,从食堂到林荫大道,不知道跑了多少次,换了多少次气球,才保证三天展览顺利结束。那会高友妹孩子还在生病,到晚上她也不愿意离开,默默陪我打气球。博物馆买了上千本书,暑假的时候台风要来,她怕办公室漏水,就叫她老公一起到学校把书全搬到没有窗户的小仓库里。后来台风没有来,他们又来把书搬回去。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郭昱霞刚来学校就接手了博物馆的事情,我们一起陪着她熟悉学校、认识部门、沟通协调。不到一周,她就像学校的老熟人一样处理博物馆的所有事宜。一个博物馆建设下来,她可以做广告、当设计、布展厅。郑玮更不用说了,自己的学生留校,她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精神,吸引了更多优秀的苗子加入到学生队伍中。

学校的场馆建设,我们一起搬书、一起布展、一起在短时间内做了很多超出本身专业的事情。我们团队的老师相亲相爱、一起努力,学生也会把我们当作榜样,照着我们为人处事的方式去学习、生活、工作。


今天学校提供了这个机会,让我来分享工作,我也只有真心没有套路。在准备今天的分享会时,我重新回顾了这三年走的路。三年时间很长,我从忐忑不安,每天都担心自己不能够胜任、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成长到现在,得到了很多认可,拥有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也能成为学生认可的导师。我们的成果不能全部用实物摆放在这里,但我希望大家可以去我们参与建设的场馆看看,那里留下了我们曾经奋斗的足迹;听一场接待,那些青春洋溢的讲解员的身上同样有着我们雕刻的痕迹;去观看一期我们制作精良的节目,里面所呈现出来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我们的用心琢磨。


今天的结尾我借用博物馆展出的弘一法师曾说的“越来越好”送给大家,希望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希望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好,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越来越好!谢谢大家!






素材来源 | 教育文化创作坊

文字 | 姜亚男

编辑 | 张力凡

二审 | 高友妹、戴丽欣

审核 | 任   军


厦门工学院
厦门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以“明志、博学、修身、力行“为校训,以“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为教育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应用技术型工科院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