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之间:当你真的老了,不得不轮流住在几个子女家,这时才会意识到,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件多么重要的事

文摘   2024-11-20 19:36   福建  


有一句老话叫:老有所依。


对于这个“依”的理解,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认知。


有人说这个“依”指的是子女,然而子女终有一天要成家,开始自己的生活;


有人说是老伴,但身体健康时,还能彼此照应,一旦上了年纪照顾自己都难;


还有人说是钱,可孤苦无依无人顾时,再多的钱,也是废纸一张。


其实,说到底,人老了还是得有个自己的窝。


或许只是一间很小的房子,但足够为自己遮风挡雨,免去飘摇。


正所谓老窝留在手,晚年不发愁。


有家在,晚年才能有依靠、有底气、有退路、也有幸福。


01


没有自己房子的困难晚年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诚不欺我。


刘奶奶的晚年生活,就如同一部充满无奈与心酸的电影,让“观者”感到难过。


一辈子勤俭持家的刘奶奶,对子女一直是无私奉献的。


她将所有积蓄都给了子女,但到了晚年,没有自己房子的她,只能在几个子女家轮流居住。


有时,住大儿子家,儿媳妇觉得她动作慢,影响打扫卫生等事情;


有时,住二儿子家,孙子又总说她起夜影响自己的睡眠;


有时,住小女儿家,女婿觉得多个人又多了一份开支……


老人家每天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哪里没做到位,惹人嫌弃。


而李奶奶这个样子,让人突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有房”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个尊严问题。


没有自己的房子,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会多无助与无奈,这种感受就像一片落叶,没有根,没有家。


这也不禁令人忍不住思考,父母在为子女付出时,是不是也应该为自己的晚年留一份保障。


02


拥有自己房子的幸福生活


和刘奶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孙爷爷。


孙爷爷年轻时有远见,他明白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很重要。


所以,他努力存钱,在老家盖了一座小房子。现在,尽管上了年纪,但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很有活力。


每天,孙爷爷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没有外界的干扰。


他早睡早起,不用担心影响到任何人;早上,在院子里给自己种的菜浇水、除草;下午,悠闲的坐在家中看看书、听听收音机。


子女来看他时,他会很高兴地迎接他们,分享聊聊生活的点滴;子女因为工作忙不能来,他也不会感到孤单,因为他有自己的空间和生活。


比如:在院子里晒太阳、和邻居聊天,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也可以和朋友打牌、下棋,享受悠闲的晚年生活。


显然,孙爷爷的有房生活,让人看到了一种自由、自主、幸福的晚年状态。他的经历无声佐证着:有自己的房子是多么的重要。


03


辩证的看待父母子女关系


在深入探讨房子对晚年生活的重要性时,要记住,并不能只看表象,也应该更深入地思考人性与现实的复杂关系。


是的,这里并不是在质疑子女的孝心和善良,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压力和困难。


子女可能因为工作忙无法给父母足够的照顾和陪伴;可能因为经济压力无法为父母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也可能因为家庭矛盾无法和父母和谐相处。


在这种情况下,有自己的房子,就成为老人最后的安全防线和保障。



写在最后:


老有所居,才是老有所养,更是老有所乐。


虽说养儿防老,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但子女的家不一定是父母的家,并非没有道理。


人这一辈子,前半段为了生活、为了子女一路奔波;后半段开始,要学会为自己而活。


记住,“自私”一些的老年人,会生活的更好。



育儿高兴妈妈
分享育儿知识,推荐育儿好产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