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老话:“血比水浓,故父母之情,世间无与伦比”。
其传达的是父母与子女间的感情,应是世间最为亲密的。
然而,在现实中,却时常发生一些令人遗憾的亲子事件,比如:有些父母与子女“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有些子女把年迈的父母送进养老院,长久不闻不问;还有一些父母对子女百般苛刻,以致于子女逃离家庭……
这些令人唏嘘的事实直观的告诉我们:就算是至亲之人,若不懂经营感情,那么,亲子关系最终也可能会破裂,双方甚至会变成仇人。
那么,父母和子女到底该如何相处,才能维系好这份珍贵的亲情呢?
显然,我们要有这个认知:父母与子女之间,即便关系再和谐、再亲密,这2件事一定不要做。
作为父母,对于金钱的“利用”,若不恰当,如:给予子女过度的经济支持,可能就会无意中培养出他们的依赖心理。
就像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在孩子小时候离了婚,为保证娘俩的生活,她忙于工作,没时间陪伴孩子,因为给不了孩子陪伴,于是,她选择了用钱弥补这份愧疚。
比如:孩子要手表,她就买最贵的;要电脑,她就直接转钱;直到孩子长大成人,说要开店,她也毫不迟疑转了十几万给孩子做创业资本。
而这样一次次无条件的金钱给予,反而养成了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情况。店开了以后,孩子无意间迷上了喝酒、打牌,一次就是二、三万,最后,不仅将店里赚的钱花光了,还欠下了外债……
这位母亲既生气又失望,表示不会替孩子还债,而她的孩子,刚开始还会说好话哀求,到后来居然直接出口辱骂母亲,甚至差点动手。
显然,有时确实对子女的金钱关系避免不了,如:子女买房还差一点,父母可以支持一下;买车有资金“缺口”,父母也可以补贴一点,但一定要注定尺度。
一定要明白,无底线的金钱满足,只会养出令人心碎的“败家子”,甚至,一旦父母没有能力给予金钱时,可能面对的不会是体谅,而是反目。
马克·李维在《偷影子里的人》中说道:“你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就算是为了对方好,这是他的人生。”
如此说明,生而为人,我们要懂得适而可止,不要过度控制、干涉对方,哪怕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也有自己的未来和人生,你无法左右,也无法干涉。
就像电视剧《承欢记》里的承欢妈妈,她要求女儿每晚10点之前必须回家,恋爱也要得到她的允许,更不用说日常事无巨细的琐碎,都不能逃过她的眼睛。
而她自认为,这样就是真正爱自己的女儿,殊不知,干涉女儿过多的私生活,不尊重女儿的选择和决定,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女儿的身上……这一系列的操作,让女儿和自己的关系越来越差,越来越想逃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父母,一把年纪对于子女的小家,也总是有操不完的心,然而,尽管是好意,但干涉得太多,最终受累的可能还是自己,甚至会伤害到亲子关系。
不言而喻,人老了,子女的生活就不要过度操心了,此时,过好自己的日子,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就是在给他们减轻负担。
写在最后:
作为父母一定要认清:划清界限、避免干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两代人“老死不相往来”。
两代人相处,整体原则是情感上说得清,钱财上算清晰,互相体谅、包容,两代人之间,帮忙不添乱,相爱不越界,才能真正的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