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VER | NAs经治的慢乙肝患者血清IP-10的轻度升高与PEG-IFNα应答相关

文摘   2024-08-12 21:00   北京  



文章信息

Original article


英文题目:

Serum IP-10 increase correlated with PEG-IFNα response in nucleot(s)ide analogs-treat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中文题目:

NAs经治的慢乙肝患者血清IP-10的轻度升高与PEG-IFNα应答相关


作者信息:

Wen-Xin Wang, Xiaoyan Li, Xue-Yuan Jin, Rui Jia, Hong-Min Wang, Shuang-Nan Zhou, Xin Zhang, Ying-Ying Gao, Fu-Sheng Wang, Junliang Fu

(扫码阅读原文)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77294782400032X


引用格式:

Wen-Xin Wang, Xiaoyan Li, Xue-Yuan Jin, et al. Serum IP-10 increase correlated with PEG-IFNα response in nucleot(s)ide analogs-treat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iLIVER,2024,100107.

https://doi.org/10.1016/j.iliver.2024.100107.



文章亮点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可发展为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并伴有各种并发症。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s, NAs)和干扰素α(interferon alpha, IFNα)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抗病毒作用。NAs对HBV DNA复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IFNα具有较强的促进抗原血清学转阴的能力。然而干扰素的治疗有可能诱发不良事件,临床应用受限。因此,迫切需要能够早期有效预测免疫应答和临床结局的指标,以优化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临床策略。血清IP-10水平在预测CHB患者抗病毒疗效中的作用复杂且有争议,且低HBsAg水平的CHB患者血清IP-10水平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本文揭示了在NAs经治的CHB患者中,血清IP-10水平的变化能够早期预测接受PEG-IFNα治疗的临床结局,促进CHB临床治疗策略的优化。

根据NAs和PEG-IFNα联合治疗48周后的HBsAg水平将疗效分为完全应答(complete response, CR, HBsAg转阴)、部分应答(partial response, PR, HBsAg下降>1 log10 IU/mL但仍阳性)、和无应答(no response, NR, HBsAg既没有转阴、下降也不足1 log10 IU/mL)。



关键词

IP-10; 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 HBsAg; predictor; functional cure


IP-10;聚乙二醇干扰素;乙肝表面抗原;预测;功能性治愈



文章精华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连续纳入在五中心就诊的满足入排标准的CHB患者。1)诊断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年龄18-65岁,3)NAs治疗1年以上,患者血清HBV DNA持续阴性,HBsAg定量低于3000 IU/ml, 4)愿意接受随访。排除标准包括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或其他失代偿性肝病,不愿意参加研究;在入组前6个月内接受过IFNα/PEG-IFNα、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调节治疗的患者也被排除在外。


入组患者分别接受NAs单药治疗(NAs组)或NAs联合PEG-IFNα治疗(Add-on组)。Add-on组每12周、NAs组每24周采集一次外周血。主要观察治疗48周时血清HBsAg转阴及下降幅度。根据48周治疗期间血清HBsAg水平的变化,临床结局分为完全应答(complete response, CR, HBsAg转阴)、部分应答(partial response, PR, HBsAg下降>1 log10IU/ml但仍阳性)和无应答(no response, NR, HBsAg既未转阴也未下降>1 log10IU/ml)。本研究方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2018-032-D)批准。


HBV血清学指标,包括HBV DNA、HBsAg、HBeAg由中心实验室常规检测。血清中IP-10的水平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使用带有AIMPLEX试剂盒(AIMPLEX Biosciences, Inc., 北京, 中国)的流式细胞仪检测。


结果:

患者的基线特征和临床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9例符合条件的患者,27例进入NAs组,72例进入Add-on组。NAs组和Add-on组在年龄、性别、基线HBsAg、HBeAg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异。经过48周的治疗,NAs组中没有患者达到HBsAg转阴或下降超过1 log10IU/ml。然而,Add-on组,15例(20.8%)患者达到CR,12例(16.7%)患者达到PR,其余45例(62.5%)患者HBsAg未转阴或下降超过1 log10IU/ml(NR组)。


NAs组和Add-on组血清HBsAg和IP-10水平的变化

NAs组和Add-on组的基线血清IP-10水平接近,无统计学差异。抗病毒治疗后,Add-on组血清HBsAg水平逐渐下降,血清IP-10水平早期呈明显上升趋势后略有下降。相比之下,NAs组血清HBsAg水平保持稳定,血清IP-10水平略有下降趋势。


Add-on组血清IP-10水平与抗病毒疗效相关

在联合治疗期间,血清IP-10水平在第12周(P= 0.028)和第24周(P= 0.041)较基线升高,其中NR组升高幅度最高,CR组最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时,CR、PR、和NR组的血清IP-10水平分别较基线增加了0.31(0.15)、0.38(0.17)、0.41(0.19)log10pg/ml (P<0.001、P=0.002、P<0.001),第24周分别增加了0.25(0.27)、0.37(0.12)、0.42(0.20)log10pg/ml(P<0.001、P=0.002、P<0.001)。


第48周HBsAg水平较基线下降的幅度[0.81(1.84)log10IU/ml]与基线血清IP-10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43, P= 0.047),与基线HBsA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 - 0.432, P<0.001),与基线ALT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 - 0.068, P= 0.591)。Add-on组第48周HBsAg水平的下降幅度与第12周血清IP-10水平的升高幅度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 - 0.225, P= 0.068),与第24周血清IP-10水平的升高幅度呈显著负相关(r= - 0.338, P= 0.005)。此外,第12周血清IP-10水平的升高幅度与第12周ALT的水平(r= 0.289, P= 0.015)和升高幅度(r= 0.346, P= 0.004)呈显著正相关。

图1 血清IP-10水平的早期变化可以预测48周时血清HBsAg的转阴和下降


采用ROC曲线分析基线血清HBsAg、IP-10水平及其组合能否预测48周时血清HBsAg的转阴和下降幅度>1 log10IU/ml。基线血清HBsAg水平预测48周血清HBsAg转阴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92 (0.799-0.986)(P<0.001);第12周血清IP-10的升高幅度预测48周HBsAg转阴的AUC为0.706 (0.575-0.838)(P=0.014),临界值为0.4 log10pg/ml;与基线HBsAg水平单独预测相比,联合第12周血清IP-10的升高这一指标并没有显著提高预测48周HBsAg转阴的能力(AUC: 0.892 vs. 0.895)(图4A)。预测48周时血清HBsAg下降>1 log10IU/ml,基线血清HBsAg水平的AUC为0.703 (0.565-0.841)(P=0.005)。此外,联合第12周时血清IP-10的升高这一指标可增强预测能力[AUC= 0.753 (0.630-0.877), P= 0.001]。值得注意的是,血清IP-10升高的临界值也为0.4 log10pg/ml。此外,血清IP-10水平在第24周的升高预测48周血清HBsAg转阴或下降>1 log10IU/ml,与第12周的预测情形一致。


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血清IP-10对48周联合治疗疗效的预测能力。单变量回归分析表明,血清IP-10水平升高幅度<0.4 log10pg/ml可以预测48周时血清HBsAg的转阴和下降>1 log10IU/ml。此外,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血清IP-10早期升高幅度<0.4 log10pg/ml是血清HBsAg转阴的独立预测因子(P= 0.029)。


结论:

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的CHB患者中,血清IP-10水平早期的轻度升高与对PEG-IFNα的应答相关。



通讯作者

福军亮 教授


·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五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委会委员

· 北京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

· 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 全军传染病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家科技部973子课题、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重大专项子课题等多项课题研究。

·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各一项。第十一版《希夫肝脏病学》副主译。


 王福生 院士


· 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

· 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全军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重点实验室主任

· 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委员、全军传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免疫学会副理事

·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

· 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在NEJM、Lancet、Nature、Nature Immunology、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260多篇,被引用超过23000次。

· 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军科技领军人才等。


王文鑫 博士生


· 北京大学302临床医学院在读博士生

· 主要从事HBV感染、COVID-19等传染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3篇,影响因子累计19.8

· 获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创新奖、卫健委(博士)奖学金



期刊介绍



iLIVER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Elsevier 全球发行,国际性同行评议和开放获取的肝脏学英文期刊,以“荟萃百家学术经典,融通多元学科智慧,引领肝脏医学前沿”为使命,以创办世界肝脏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为愿景,旨在展示和传播肝脏学领域内重要创新与实践成果,为从事肝胆系统的基础、预防、临床、转化科学和交叉研究的多学科医师、专家和学者提供核心学术资源。


聚焦肝胆系统的临床医学、转化医学、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重要原创研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八个方面:


• 肝脏的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机制

• 肝脏病基础研究,包括病因病机、病理生理与防治策略

• 肝胆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慢病管理

• 肝胆疾病流行病学、预防、监控、卫生政策等相关公共卫生学研究

• 肝脏健康相关的转化科学研究

• 肝脏学领域中数据和智能技术的应用

• 肝胆疾病相关的临床药物与器械评价试验

• 肝脏学和肝脏病学相关的多学科交叉融通研究


为鼓励肝胆领域创新性研究,iLIVER在创刊初期(2022-2024)免收版面费并为接收文章提供免费的英文润色服务!

#了解更多信息,可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或扫描二维码#


 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iliver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2772-9478?issn=2772-9478

#投稿系统#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iliver/default1.aspx


iLIVER 诚挚欢迎您的关注,期待您的来稿!


了解医学  守护健康


欢迎点击下方公众号

更多医学相关内容为您呈现





水木医声
清华大学出版社医学分社主办,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主要发布与医学相关的学术文章、科普知识、新书介绍,医学生活小常识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