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民生   2024-12-01 11:21   重庆  




2024年11月29日-30日,由重庆市医学会主办,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协办的“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特邀重庆市内业界知名教授,就肿瘤学科新进展、常见恶性肿瘤治疗规范、前沿技术及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等领域进行精彩的学术报告。来自全市50余家委员医疗单位2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11月29日,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全体委员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4年工作情况并作2025年工作规划。大家纷纷表示,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自成立以来,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加强分享与交融,不断拓宽视野,提升专业水平,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在临床诊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1月30日,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召开。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教授和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王颖教授致开幕词。开幕式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副主任隋江东教授主持。

王颖教授表示,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在前任主委孙世良教授、陈正堂教授,梁后杰教授和吴永忠教授的带领下,历经25年历程,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正是因为有前辈们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够在肿瘤治疗领域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也感谢所有委员们的奉献和通力合作,才可以把专委会的工作开展的越来越好。此次年会,我们邀请了肿瘤领域专家们分享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继续进一步推动肿瘤学科的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科普宣传与教育,为肿瘤防治事业贡献力量。

吴永忠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学术盛会为各位重量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加先进的治疗理念。会议内容设置包含了肿瘤治疗的多个方面,在展示肿瘤治疗技术新进展的同时,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精准肿瘤诊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希望与会同道在学习中不断精进、提升水平,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和起点,搭建更紧密、更前沿、更专业的学习平台,推动形成多样化、常态化、广泛性的交流和合作。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永忠教授作《共同体意识推进肿瘤防治工作》专题报告。他表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共同体意识推进肿瘤防治工作,通过“一网一链”模式,构建起完善的防筛诊治体系。医院利用自建云平台等资源没,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提升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效率。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和基地医院参与,增强公众对肿瘤防治的意识和主动性。结合防筛和诊治,医院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推动协同发展,形成政府、医疗机构与公众共同参与的肿瘤防治新格局,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珊教授作《手术在儿童常见恶性实体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专题报告。她指出,儿童实体瘤治疗目的为长期生存并降低治疗副反应,手术治疗的前提是准确分期分层。手术完全切除在儿童实体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达到无瘤获得长期生存的目的,还可以采用放疗、消融等辅助的方式,并展示了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颅外生殖细胞瘤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谢启超教授作《肺癌HER2表达检测及意义》专题报告。他表示,HER2是肺癌常见的突变基因,既往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疗效不理想,随着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发展,如何精确诊断肺癌HER2基因突变并选择合适的药物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镇洲教授作《NSCLC脑转移发生机制探索及诊疗平台建立》专题报告。他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发生、发展机制,脑转移血脑屏障改变,脑组织独特免疫微环境,脑转移综合治疗策略等内容,结合自身原创性基础研究,全面展示了肺癌脑转移的诊治进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弋教授作《肝癌综合治疗中的放疗策略》专题报告。他表示,放射治疗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应用广泛,如早期肝癌的SBRT治疗、肝癌术前新辅助放疗、窄切缘术后放疗、脉管癌栓放疗等,提高了肝癌患者的局控率和生存率。

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王永兵教授作《免疫治疗时代,SCLC放免联合的机遇与挑战》专题报告。他表示,SCLC放疗进展缓慢,化免联合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获益依然有限。放免联合展现出协同增效的作用,目前已有初步证据表明,放免联合在LS-SCLC和ES-SCLC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ADRIATIC研究开创了先河,将免疫治疗前移至局限期。然而,放免联合治疗SCLC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具体的联合方案,特别是放射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优化。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罗焱教授作《转移性头颈鳞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专题报告。他表示,针对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结局,但是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后最优方案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徐瑜教授作《解析重症肺癌-从理论基础到前沿治疗》专题报告。她表示,重症肺癌是指由于各种急性或慢性合并症、肿瘤本身和(或)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患者在某些阶段的PS评分差,但常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本讲题本讲题以临床病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重症肺癌的定义、规范治疗及前沿进展,旨在提升对该疾病的关注度。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隋江东教授作《缩小鼻咽癌放疗靶区研究进展》专题报告。他明确指出了鼻咽癌局部病灶侵犯是从近端向远端连续扩散,其放疗靶区优化聚焦在缩小CTV靶区体积,且偏心型鼻咽癌占比高且最适缩小放疗靶区照射,而鼻咽癌CTV靶区优化策略缺乏多模态影像引导。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许明芳教授作《食管鳞癌免疫精准治疗之路》专题报告。她表示,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食管鳞癌的首选治疗方案,其中PD-L1表达是目前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关键指标。然而,临床仍需更精准的预测指标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尽管已有多种新指标被探索,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尚无法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欣教授作《头颈部肿瘤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策略》专题报告。她表示,介绍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定义、特征及发生机制,如何识别和管理免疫治疗相关毒性,最后解答临床困惑之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英教授作《基于复发模式的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放疗靶区探讨》专题报告。她表示,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是以惰性/持续性存在为特征,术后易复发,转移,目前有关ACC术后放疗靶区无相应规范,我将基于临床上常见复发模式,为大家介绍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术后靶区如何勾画,以及介绍我们总结的309例术后放疗后患者的生存情况。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舒小镭教授作《复发头颈部肿瘤再程放疗相关研究进展》专题报告。她帮助从事头颈部肿瘤治疗的医护人员深入理解局部区域复发头颈部肿瘤再程放疗的靶区勾画方法、处方剂量设定、危及器官限量标准,并探讨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器官功能保全的思考,从而提升专业人员的认知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复发头颈部肿瘤患者治疗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重庆市人民医院陈红江教授作《鼻咽癌放疗后颅底骨坏死的外科治疗》专题报告。他表示,放射性颅底坏死是鼻咽癌放疗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医师常对其诊疗缺乏足够认识。本报告对该疾病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旨在促进该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规范诊疗。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璐璐教授作《基于头颈鳞癌新辅助免疫疗效的分层治疗策略》专题报告。她针对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新辅助治疗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免疫单药、双免联合、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放免联合等。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锣教授作《头颈部肿瘤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基础与转化研究进展》专题报告。他介绍了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时的基础作用机制及转化研究,尤其是高、低不同放疗剂量下的免疫状态变化及临床疗效,最后分享了免疫治疗方面的新药研究进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赵春燕教授作《2024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更新》专题报告。她指出,根据2024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放疗部分新增了保器官治疗策略,特别是针对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放疗同步化疗的推荐得到了升级,并对术后放疗剂量进行了调整。在内科治疗方面,新增了多种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方案,包括基于不同PD-L1表达水平的分层推荐,以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点评嘉宾














主持嘉宾












   文字丨魏   平

   编辑丨刘春燕

   审核丨熊志翔 程风敏

重庆肿瘤防治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闻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