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11月22日-23日,由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乳腺癌防治专委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重庆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诊疗专家组和西部乳腺肿瘤专科联盟联合承办的“2024年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乳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年会暨重庆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诊疗专家组巡讲-黔江站”系列会议在重庆黔江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分为两天:第一天内容主要由“规范诊疗,铸就经典”经验分享、“博采众长,愈见未来”治疗进展、“唇枪舌剑,字字珠玑”主题辩论构成;第二天主要由“旁征博引,拔云见日”争议探讨、“厚积薄发,精准探索”指南解读、“聚焦热点,弄潮前沿”最新分享三大板块构成。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地超过260名专家学者参与。
DAY 1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建峰作开场致辞。首先,他代表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对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和远道而来的专家和嘉宾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黔江医院发展的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各友邻医院表示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的发展历程和该院在发展乳腺专科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他表示,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为更多乳腺癌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和曙光,是我们每一位乳腺专科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希望以承办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合作交流,切实推进乳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乳腺癌规范化诊疗能力,造福更多渝东南乳腺癌患者。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周宏致辞。他表示,国家对肿瘤治疗十分重视,乳腺肿瘤作为各项指标排名靠前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质量控制、临床能力评估、肿瘤全过程管理等方面对大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介绍道,乳腺癌在治疗前的TMN分期、治疗后化疗前的病理结果、靶向治疗前的基因检测、淋巴结清扫率等指标有严格的考核;以病种为单位的临床能力评估包含诊疗能力、辐射能力、影响力、效率、质量等在内的20多项指标,也对学科建设有了更具象化的要求。同时,他呼吁更多医务工作者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加强各方面的投入与努力,做好肿瘤“防-筛-诊-治-康”全过程管理,通过“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进一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让更多的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大会主席、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曾晓华致辞。他介绍道,乳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肿瘤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乳腺肿瘤作为国家层面第一个抓质控的单病种,其质量控制真正落地对推进乳腺专病发展和建设、提升医院诊疗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地区内乳腺癌综合诊治水平意义重大,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意义非凡。他表示,本次系列会议内容丰富,共设有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乳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年会暨重庆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诊疗专家组巡讲、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疾病专委会青年医师病例演讲和手术视频大赛共两个会场,通过专题汇报、专家研讨、热点问题辩论、病例演讲、手术视频展示等多种形式,希望通过搭建西部地区乳腺癌诊疗交流合作平台,更好地提升乳腺癌规范化管理及质控水平,加速本地区乳腺癌诊疗同质化发展,造福更多乳腺癌患者。
大会执行主席、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李伟教授主持开场。
Section 1 规范诊疗,铸就经典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晓华作《乳房重建10年成长历程(重肿经验)》专题分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毅担任主持。
甘肃省肿瘤医院白晓蓉作《中国县域乳腺癌防治管理路径与质量控制指南(2023版)解析》专题分享,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何建峰担任主持。
专家视角环节,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张敬、彭水县人民医院汪玖川、丰都县人民医院向绍华、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张先兵就乳腺重建术、中国县域乳腺癌防治及医院质量控制等问题展开讨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明佳担任主持。
Section 2 博采众长,愈见未来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静作《HR+/HER2-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新进展》专题分享,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晓华担任主持。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鑫作《2024年ESMO速递:NATALEE研究的最新进展》专题分享,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晓渝担任主持。
专家视角环节,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文飞、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冉娅、重庆市綦江区妇幼保健院唐小娟、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院高佳就HR+/HER2-早期乳腺癌辅助强化治疗患者选择、早期与晚期患者CDK4/6抑制剂药物选择等临床问题展开讨论,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齐晓伟担任主持。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宁宁作《临床研究项目的运行和管理(重肿经验)》专题分享,重庆市医高专附属医院郑晓东担任主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甘露作《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rop2 ADC治疗进展》专题分享,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伟担任主持。
专家视角环节,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刘恩强、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覃勇、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兰楠就临床试验、ADC药物等问题展开讨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唐显军担任主持。
Section 3 唇枪舌剑,字字珠玑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伟作为本环节正方代表,作《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化疗搭档:TP-AC》专题分享。
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柴凡作为本环节反方代表,作《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化疗搭档:TP》专题分享。
本环节由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冉文华担任主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子晶、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文琪、重庆海吉亚医院邹政作为正方支持团代表参与辩论,各抒己见。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康世洲、重庆市云阳县妇幼保健院龚文清、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樊昆作为反方支持团代表参与辩论,各抒己见。本环节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胜春担任主持。
DAY 2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周宏作第二天会议开场致辞。他表示,肿瘤治疗需在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遵循规范,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并重不要厚此薄彼。他再次强调科普宣传在乳腺癌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呼吁更多医务工作者加入到肿瘤科普宣传工作中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肿瘤科普知识,通过“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进一步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大会主席、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曾晓华致辞。他表示,青年医生是医疗事业的新生力量和希望之光,各位青年才俊的成长需要不断历练,不断提升,需要大家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培养临床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更好地为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本环节由大会执行主席、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伟主持。
Section 1 旁征博引,拔云见日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鑫作《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及辅助治疗共识与争议》专题分享,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晓华担任主持。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齐晓伟作《15年发展之路:靶向TKI的强辅之路》专题分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胜春担任主持。
专家视角环节,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刘宇飞、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范原铭、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宁宁就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及辅助治疗、TKI强化辅助治疗等问题展开讨论,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王梦远担任主持。
Section 2 厚积薄发,精准探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甘露作《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新证据、新方向》专题分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毅担任主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明佳作《2024CSCO BC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指南解读》专题分享,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发良担任主持。
专家视角环节,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黄自铎、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黄蔓、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青就三阴性乳腺癌免疫、免疫治疗毒副反应、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等问题展开讨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晓渝担任主持。
Section 3 聚焦热点,弄潮前沿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唐显军作《晚期乳腺癌一线化疗新进展》专题分享,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童富云担任主持。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邹辣作《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已知与未知》专题分享,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伟担任主持。
专家视角环节,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文琪、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向江明、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梁赟就晚期乳腺癌的治疗、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治疗与展望等问题展开讨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晓华担任主持。
大会总结
大会主席、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曾晓华作总结发言。他表示,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参与,希望以承办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各参会单位、各专家同道互相学习,搭建本地区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切实加强基层医院乳腺专科能力建设,持续助力西部地区乳腺癌治疗能力和同质化水平提升,为更多乳腺癌患者带去生存和生命的曙光。
文字丨杨 露 唐溢涔
编辑丨刘春燕
审核丨熊志翔 程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