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在国际学术会议厅召开。全体院领导、科主任、副主任、学科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科护士长、职工代表、民主党派代表、团委书记、副书记参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张维主持。
01
工作总结
会议对医院过去一年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与总结,同时规划和明确新一年工作的方向与目标,通过提炼总结,分析问题,明确目标,精准发力,深入推进医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吴永忠书记指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也是医院发展改革转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全院干部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重庆大学和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围绕“人才集聚年”主题,以治病救人为根本,以管理创新为支撑,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优化医疗服务结构,聚焦医疗质量提升,完善科研教学管理,基本完成了年度目标,医院发展迈向新阶段,为建设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会上,吴永忠书记作2024年医院工作总结及运行分析报告,系统总结过去一年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成果,对新一年工作作出安排,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精神,为完成好全年工作目标奠定基础。
1
以党建统领为定盘星,把稳政治航向
医院入选全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市级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乳腺中心党支部入选“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放疗中心党支部通过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验收;入选市级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党支部2个。医院荣获重庆职工之家市域标杆称号,1名同志荣获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先进单位、重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等称号。
2
以医疗提质为压舱石,稳固发展根基
全年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6.16%,住院手术台次同比增长11.63%,日间诊疗同比增长6.66%,三四级手术台次同比增长14.17%,四级手术同比增长20.32%。全市三基三严大比武中,医师组、护理组均获委属单位第二名。进一步完善诊疗科目矩阵,新增医疗美容诊疗科目(美容牙科、美容外科)、康复医学科。
3
以科教驱动为助推器,助力学科腾飞
医院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妇科)、国家级/市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重庆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顺利完成验收。发表论文517篇,其中SCI论文255篇,平均IF6.23,单篇IF最高63.5。《中国药房》杂志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成功举办第31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大会,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
4
以治理赋能为动力源,激活发展潜能
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全职引进蔡文立教授等一批高端人才;江跃全教授荣获“中国好医生”称号,邹冬玲教授获评国家优秀青年医师,隋江东教授获评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
5
以硬件升级为强支撑,夯实发展底盘
医院获评“重庆市平安医院”称号,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2024年“美丽医院”建设优秀案例和重庆市首批近零碳公共机构试点单位(市级卫生系统唯一入选)。成功签约2台甲类放疗设备(质子、磁共振引导放射治疗系统);引进PET/MR、磁共振模拟定位机等4台大型医疗设备。
吴永忠书记强调,2024年,全院职工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开拓进取、团结奋斗的工作风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在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促进了医院高质量转型发展。在新的一年里,全院干部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重庆大学和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砥砺前行,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重肿新篇章!
02
表彰先进
回首2024年,全院职工传承、发扬“向善向上 尚德尚学”的核心文化,克服艰难险阻和重重挑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会上,由徐波院长宣读2024年度综合目标考评等奖励结果。
教学先进集体奖
这是一群充满活力、创造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教学集体。老师们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初心,用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掌握一项项临床技能、取得一个个科研成果。他们不仅传道授业,更是以身作则,传递医者仁心的火炬。在此,让我们致敬医学成长路上的每一位领路人。
肿瘤放射治疗中心
肿瘤内科
血液肿瘤中心
乳腺肿瘤中心
肿瘤学实验室
超声医学科
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奖
科研赋能促发展,协作攻坚铸辉煌。他们有的在科研创新中开拓新领域,有的在临床研究中探索新路径,有的运用AI技术提升诊断精度。这一年,他们用智慧与汗水浇灌科研的热土,收获了累累硕果。愿这份荣耀能激励他们砥砺前行,以创新之光照亮肿瘤诊治的征途,推动研究型医院建设迈上新台阶。
肿瘤放射治疗中心
肿瘤内科
乳腺肿瘤中心
血液肿瘤中心
影像科
医学检验科
年度医疗质量先进科室
医疗质量关乎患者安全,是医院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对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他们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医疗质量安全,做强长板、补齐短板,从病历书写的规范到诊疗流程的优化,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到医疗安全的强化,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他们不仅在专业技能上精益求精,更是在医疗质量管理上树立了标杆。
麻醉科
血管与介入科
甲状腺肿瘤科
老年肿瘤科
普通内科
中医肿瘤治疗中心
核医学科
影像科
综合目标考评进步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医院每一次的跨越,源自各科室的“自我加压”和“跳起摸高”。这一年,有3个科室,在医疗技术、科研创新、教学管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成为推动医院跨越发展的新增长极。这个奖项,不仅是对他们过去努力的充分认可,更是对他们未来潜力的热切期许。
泌尿肿瘤科
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甲状腺肿瘤科
综合目标考评先进奖
平凡之中见真章,细微之处显光华。他们把高质量发展的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2024年,他们扬起奋进之帆,以实干笃行之精神,推动医院战略规划从蓄势待发到“落地开花”,为医院核心竞争力注入了强劲动能。
血液肿瘤中心
重症医学科
肿瘤学实验室
药学部
核医学科
营养科
医保科
医务科
财务科
科研外事科
综合目标考评优秀奖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2024年,他们秉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原则,聚焦医院中心工作,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增添“新”的动能,实现医、教、研、管齐头并进,推动医院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妇科肿瘤中心
影像科
超声医学科
护理部
院办公室
综合目标考评卓越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医院的每一次腾飞,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每一次跨越,都铭刻着他们奋勇前行的足迹。过去一年,他们以党建为引领,紧盯学科前沿,深耕医疗服务、科技创新、教学能力、科学治理,在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增光添彩。
肿瘤放射治疗中心
肿瘤内科
党委办公室
担当作为好干部
在医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我们需要一批能坚守初心、担当奉献、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担当作为干部,他们是优秀干部的代表。
向廷秀、刘 耀、李咏生
吴 静、邹冬玲、汪春雨
张照莉、张蕴蕴、范吉忠
赵玉兰、施玉梅、徐灵莉
黄渐青、蒋正英、游祖宏
突出贡献奖
影像科主任
张久权教授
2024年,是学术突破的一年。张久权主任荣获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等称号,并牵头开展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作为通讯作者,在行业顶刊发表4篇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达19.7,彰显了深厚的学术造诣。他带领团队,通过前瞻性探索,为乳腺癌、肺癌等诊疗提供新视角与新方法,推动影像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发展。在确保影像诊断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他高度重视教学体系和科研机制的建设,实现了临床、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这些发表在中科院1区、国际一流期刊的论文,是他辛勤耕耘的成果,也让医院在国际舞台上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
突出贡献奖
妇科肿瘤中心主任
邹冬玲教授
2024年,是满载荣誉的一年。邹冬玲主任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首届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被评为国家优秀青年医师。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她精湛医术、高尚医德的充分肯定。此外,她还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当选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在多个国际会议交流发言,充分展现了重庆大学肿瘤医院人逐梦全国乃至全球舞台的卓越风采。值得一提的是,在她的积极推动和不懈努力下,妇科肿瘤中心成功获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为医院学科版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字丨王天航 黄光耀
编辑丨刘春燕
审核丨熊志翔 程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