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是一种精神类疾病,不要污名化,不要浪漫化。
《DRESSING 1 & DRESSING 2》(2024)。作者结合摄影与版绘虚拟出的女孩形象,身着公主裙,裙摆上是大量食物油渍,背景是堆积如山的食物,童话般的色彩和场景背后暗示了女孩患有进食障碍的无助与挣扎,希望有⼀天大家都可以摆脱束缚,坦然和自洽地面对食物与生命。作者/鸭鸭
鸭鸭扫了眼菜单,快速地点了一杯生椰冷萃咖啡,全然不顾一旁标注的184卡热量。换作两年前,她绝不敢这么“任性”。现在的她,更关心的是口味,而不是卡路里。
过度运动、过度节食,曾经让鸭鸭的体重从100斤骤降至70斤,一个正常身材的女孩变得骨瘦如柴。那是一个五味杂陈的过程,鸭鸭决定记录下那种复杂的感受,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组照片:身着公主裙的女孩身陷堆积如山的食物里,裙摆上的油渍和残渣格外刺眼。鸭鸭的照片被收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办的一个艺术展。这个被广大网友昵称为宛平南路600号的“网红医院”,旗下有一个600号画廊,在今年7月推出了一场关于进食障碍的科普艺术展,主题为“爱,食物,与生命”。食物,对于人类而言,确实总是与爱和生命息息相关。而对于那些有进食障碍的人群来说,克服这种精神上的障碍,其实也是一个重新找回爱和生命力的过程。2021年,鸭鸭考上大学,她开始更关注自己的外形和身材。从网络流传开来的“瘦白幼”审美也在影响着她,让她每天不由自主地审视镜子中的自己。一贯很自律的她给自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学习、运动和饮食计划,沉浸在每一天的进步之中。她的体重确实减轻了很多,然而,伴随着极端自律的压力和体重的骤降,她的月经停止了。还有,睡眠也变得很差,学习时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然后陷入自我责怪,怨恨的情绪中。鸭鸭偶尔也尝试多吃一点东西,但每次吃完都陷入极度的后悔之中,又开始在跑步机上疯狂“排汗”,直到累趴。《ACCEPT 1 & ACCEPT 2》(2021)。⼀组为女性创作的插画作品,聚焦现代女性的心理健康。这组作品从人们的饮食行为,身体机能,社会功能和自我认知等方面切入,⿎励人们接受⾃身的美,接受个体的多样性。作者/武逸朦
又累,又虚,又烦,明明最开始追求的是自律乐观积极向上,但现在怎么离这个目标渐行渐远了呢?鸭鸭开始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她不知道自己生病了,只是一味责怪自己“不够自律”“懈怠”。其实这是一种被称为进食障碍的精神类疾病,以反常的进食行为和心理紊乱为特征,伴有显著体重改变或生理、社会功能紊乱的一组精神障碍。进食障碍包括厌食症、贪食症和暴食症,而其中厌食症死亡率最高,达到5%-15%。相关研究显示,厌食症高发年龄段为14-20岁,90%-95%的厌食症患者为女性。《ACCEPT 1 & ACCEPT 2》(2021)。热爱食物是⼀种哲学,⼀种信仰。但是在如今纷繁的信息和快节奏的生活中,它往往被掩盖了色彩,我们让焦虑夸大了对自己外貌的不满,把情绪发泄给了饮食。其实,不如相信自己是精彩的。作者/武逸朦
鸭鸭确认自己生了病,是在接触一个名叫ED Healer的组织之后。有一次,鸭鸭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关于身材焦虑的主题展,承办方是ED Healer——这是一个关注进食障碍的支持性志愿者组织。鸭鸭感觉自己的状态和厌食症的症状很像,于是就给ED Healer的创始人张沁文发了一封邮件。就这样,两个女孩开始相互倾诉自己的故事和困惑。张沁文也曾患有严重的进食障碍,但她的病情更加严重,甚至住进了ICU。也是从上大学开始,张沁文有了身材焦虑。身高162体重不到50公斤的她决定减肥,从一开始对食物的节制,变成了对食物的恐惧。那个时候,张沁文每天规定自己最多只能摄入800卡路里的食物,多吃一点就会很紧张,接着用大量的运动来弥补。大量运动后又几乎不吃东西,如此循环往复,体重很快减了下来。最瘦的时候,她只有28公斤。2018年初,20岁的张沁文因为过度节食和过度运动导致多脏器损伤、脑供血不足等病症,晕倒后被父母送进了重症监护室。从ICU出来,张沁文才第一次了解到进食障碍这个疾病。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在医院住院的时候,每天她需要各种输液,并按时打脂肪乳,以补充身体中已然消耗殆尽的能量。然而,出院没多久,她又不由自主地陷入情绪旋涡之中,又开始有意地控制饮食。
《⻝物之路》(2021)。这是一条充满⻝物的路,希望每⼀个人的生活都能开心享受每⼀条要⾛的路!要过的生活!要吃的食物!作者/阿凉真正让张沁文下定决心拯救自己的,是一次与死神擦肩的经历。那天,她独自在路上骑自行车,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连人带车摔了一跤,失去了意识。醒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头上裂开了一条长长的口子,裹着厚厚的纱布。因为张沁文太瘦了,医生在她脑袋上缝针的时候都不敢给她打麻药。这一次,让她也知道怕了。脑袋包扎着纱布,她和妈妈走在夏天的街道上,她对妈妈说,“我想吃一碗大馄饨。”重新开始正常吃东西,这样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对于一位重度进食障碍患者来说,却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张沁文逼着自己不要在意食物的热量,忍受自己慢慢变“胖”——要忍受这种“失控”的感觉,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为了转移注意力,她决定去跳快节奏的舞,但跳完舞回家后她经常会暴饮暴食,这又让她的心理压力更大。不能这么激进。于是,张沁文决定放弃激烈的运动,改成练慢节奏的瑜伽,这让她心理平复了很多。后来,她又开始学现代舞,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恢复方式。对于这个刻骨铭心的过程,张沁文决定把它记录下来。她把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意外地收获了广泛的关注。视频有85万的播放量和3000多条评论,还有很多人给她发私信,或是诉说自己类似的经历,或是咨询治疗相关问题。“姐姐,我减肥减到没有力气,救救我”“刚喝了一碗猪肝汤,觉得心脏好痛”……看到这些求助信息,张沁文开始思考,自己还能做些什么。由此,就有了2020年成立的ED Healer,ED是英文Eating disorders(进食障碍),Healer则是疗愈者之义。团队从最初9个人,发展到现今的23名成员和一个志愿者网络。其中大多数人都曾经罹患进食障碍并且已康复。ED Healer的志愿者团队中,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高校里学习心理学、传媒学、营养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和社会工作者,也有学术研究支持的人员,包括各大院校的老师和医院的专科医生。机构从科普开始着手,后来进入一些院校做进食障碍科普展览和演讲。目前,ED Healer的患者群已经有2500余人。大家在这里相互抱团取暖,分享相关知识和信息。ED Healer还会邀请专业人士在群里上课,讲授疾病及其疗愈的相关知识。对于进食障碍群体来说,走向康复的第一步是重新接纳自己,然后接受专业的治疗。而重新接纳自己的前提,是对这个疾病有足够的了解。也因此,关于进食障碍的科普,就成为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2021年5月,张沁文作为策展人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了一场“身材焦虑”主题展览,利用影像、绘画、行为艺术、艺术装置等形式,开展有关进食障碍的科普。鸭鸭就是通过这个展览了解到这个疾病的。如今,她还在康复的过程中,但已经将“艺术疗愈”“艺术与心理的跨学科研究”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Diet Trainer》。19世纪末,神经性厌食症开始被医学界广泛发现,随着这种疾病被更广泛地认知,它甚至曾被认为是贵族生活方式,被抹上浪漫色彩;而患有进食障碍的人们挣扎于对食物的需求和对进食的厌恶与懊悔中。讽刺的是,生产力发展,食物富足的时代,瘦反而成为审美主流。作者/蔡蔚然这次展览期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现场开展了两次关于进食障碍的义诊,并在展览现场宣布开通国内首个进食障碍免费咨询热线。3年后的今天,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与ED
Healer再次联手,在600号画廊举办为期三个月的“爱,食物,与生命——进食障碍科普艺术展”。600号画廊是国内首个设在精神病院的画廊,名字来源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地址:宛平南路600号。此前,600号画廊曾举办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阿尔兹海默等多个精神障碍类主题展。600号画廊的开设,源于一位文艺的精神科医生——陈智民。目前担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科主治医师的陈智民,已经在医院一线工作了10年。2017年,他在医院康复科和病房分别开了一个画室,每周一次给自愿来这里的病人上绘画课。医院原本就有针对病患的绘画疗愈课,但陈智民想做的,是尽可能发掘病人的艺术天赋。《Diet Trainer》。以“白幼瘦”为主流的单一审美标准被包装为“自律”“健康”“优越的生活方式”等高尚概念。外貌焦虑就这样被持续制造和商品化,并演化出多种变体——从减肥药、美白丸、仙女管、到抽脂手术、小腿神经阻断术、急速减重经验贴……在资本与流量的助推下,自我物化似乎成为无可避免的陷阱。而“美”的标准由谁指定?“不美的权力”为何难被提起?作者/蔡蔚然
陈智民由此积累了大量的画作。2019年,他在医院的走廊上办了一个小型的画展,展出部分患者的作品。到了2021年,医生们开辟出一条走廊作为长期的艺术空间,600号画廊横空出世。首期展览展出了35幅画作,大多为精神分裂症病人所作。原本无人问津的作品,变成了墙上的艺术品,很多病人因此受到了鼓舞,600号画廊也火出圈了。就这样,600号画廊成为了医院的一个科普重地。如今,医院与专业策展机构合作,每三个月更新一次展览,主题是各科室的精神障碍类疾病。《⽆题》。虽然⼀直从事新闻摄影,自2023年离开媒体后,我开始用绘画来探索我所身处的这个社会、文化、集体无意识与自我之间的撕扯角力,绘画这些对抗在我的身体与意识之上烙下的印记。我们能否诚实地⾯对自己的身体, 我们又应该带有什么样的目光去审视自己。作者/梁莹菲这次的进食障碍展览分为两个展区,粉色展区的作品较为温暖,而蓝色展区则相对低沉,观众可以由此体验不同情绪下进食障碍患者的内心表达。两个展区之间设有一只守护心灵的卡通玩偶,伸出长长的毛绒手臂拥抱大家。留言墙已经写满了,策展方又换成了留言本。“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过自己的生活,什么都不用在意”“能感受到那种无力感”……张沁文说,“差不多一周,我们就会更换一次留言本,真的很感动。”陈智民医生说,公众对精神类疾病的正确认知非常重要。要让人们对疾病有足够的、正确的了解,否则当他们发现这个疾病时,或许病情已经发展得较为严重,治疗效果也会较差。此外,当前社会公众对精神障碍类疾病有误解,很多人会惧怕这类群体,从而影响该群体的就诊。所以,作为精神科医生,他认为科普非常重要。《回迁房》。作者/梁莹菲
不过,陈智民也强调,避免污名化精神类疾病的同时,也要避免浪漫化,以为这些患者拥有什么特殊才能。“过度浪漫化,会使公众美化这些群体,产生误解,甚至给自己冠以疾病的帽子,浪费医疗资源。”所以,用艺术的浪漫来放大科普的效果,但最终还是要用科学和理性来治疗疾病。小慈邀你“在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