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想生不敢生?生育意愿抽样调查即将启动

文摘   社会   2024-10-19 08:02   北京  


关注


为何不想生不敢生?即将开启抽样调查


10月14-15日,首期全国人口监测点能力建设暨中国人口与家庭发展状况抽样调查培训班在青海西宁举办。就在三天前,10月11日,国家统计局正式批准了中国人口与家庭发展状况抽样调查制度和方案,培训班的举办,标志着调查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本次调查将抽取150个监测县、1500个社区(村居),调查样本30000人,调查内容将聚焦影响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了解家庭在生育养育方面的现实困难和需求,全面分析“不想生、不敢生”原因,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促进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提供科学依据。

受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公开资料显示,这是1950年以来,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2021年以来,从省级到市县,已有多地探索育儿补贴制度。广东、浙江、湖南、吉林、黑龙江、云南、福建等地均提出通过补贴制度鼓励生育。相较于省级层面的要求,攀枝花、汉中、沈阳、温州、绍兴、潍坊等一些地级市及区县则出台了更加细化的措施,为二孩、三孩家庭发放补贴。在现金补贴之上,北京、长沙等地还叠加进行了住房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湖北省、四川成都、河南周口、湖北十堰等地则发布通知,进一步提高生育医疗保障待遇。

有专家认为,从深层次来看,在现代社会的生育文化中,生育的价值本身在逐步减弱,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在发展,人们的生育动机在减少。在计划生育时代,形成了“只生一个好”的生育文化,当独生子女一代进入育龄,他们也将生一个孩子作为家庭生活的基本形态。然而,在低生育率背景下,这种生育文化面临改变。

10余省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最高可报销45万


我国大约有2780万名听障人士,植入人工耳蜗是让他们听见这个世界的有效方法,但人工耳蜗价格昂贵,让很多听障人士望而却步。截至目前,已有上海、江苏、浙江等10多个省份陆续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最高支付标准可达45万元。

江西从去年9月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以来,已有170多名患者接受了治疗。江西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的一名医生表示,新的医保政策落地以后,江西省儿童医院先后救治了120多名听障患者,他们的平均费用是24-25万元,报销比例为70%至90%。


为了大幅减轻医保基金和患者的负担,国家医保局表示,下一步,会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据了解,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自2018年实行以来,通过“以量换价”的团购方式,集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


小慈说:
期待有更多针对特殊群体的政策落地,让听障人士的“心声”变“新声”。


争议



班主任在班级群骂人后被停职


10月14日,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班主任徐某某在班级群怒骂“不要逼我我会爆炸”“都给老子滚”,聊天记录迅速发酵并引起舆论关注。随后,校方发布通报称,已暂停涉事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处理。


对此,有网友认为,不能一味地指责老师,通报里并未透露老师崩溃和发怒的原因,也许是某位家长有错在先;也有人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无论情绪有多激动,都不该在工作性质的班级群中有极端言行,涉事学校暂停其教学工作合乎情理。

资料显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是重庆市的重点中学,涉事老师曾多次获得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参研多项重庆市级、区级基础教育课题。

小慈说:
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在公共空间发布不当言行,自然应当受到相应处理,但一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同样需要得到关注。


行业


首届“西部论善”公益峰会举行


10月16日,首届“西部论善”公益峰会活动在重庆举行。本次公益峰会的主题是“西部论善 向新而行—推进新时代西部地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在主题演讲中强调,推进西部地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要从严管理,规范运行,阳光操作,进一步提高慈善公益组织的公信力。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会长刘光磊在演讲中表示,目前,互联网募捐已成为重庆市慈善募捐的主渠道,年筹募额占总会年筹募总额的60%以上。

民政部遴选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

10月14日,民政部发布公告,将按照自愿申请、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的原则遴选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受理申请的截止日期为2024年10月31日。

新修改的《慈善法》对个人网络求助做出规定,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的平台应当经国务院民政部门指定,对通过其发布的求助信息真实性进行查验,并及时、全面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

根据公告,申请指定为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符合《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条件。民政部将组建评审委员会,确定拟指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期满后,民政部确定指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城事


成都投入1440万元支持社会组织发展


近日,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慈善总会发布公告,征集2024年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成都将投入14400000元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发展。项目征集需求包括2024年百家社会组织助力产业建圈强链、民生领域服务和公益生态营造三个方面。

在民生领域服务方面,成都市通过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服务、妇女儿童保护、特殊困难群体、城市外人灵活从业人员以及乡村振兴等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有分析称,成都市此次项目征集,不仅是对社会组织的一次有力支持,更是对其他地方政府的一次积极引领,有很大的示范意义。

长沙婚育文化街标语被指“观感不适”


湖南省长沙市婚育文化街近日落成,部分标语引发争议。


在长沙市计划生育协会主办的文化街落成仪式中,“嫁校”活动设置了“爱情问答”“甜蜜承诺”“分娩体验”“育儿体验”等闯关打卡环节,环节设置的部分标语引发争议,如“我愿意带崽”“生三胎最牛”“在江湖先嫁一步”等,部分网友称对此类标语“观感不适”。

长沙市计生协会工作人员回应称,标语设置是针对男女双方的,并非只面向女方。目前计生协会已接到对于标语的意见反馈,正集纳相关建议,后续对其进行修改完善。

小慈说:

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增强年轻人生育意愿,不光是举办一个活动、喊几个口号就好,还需要沉下心来,真正去了解年轻人的需求。


声音



“享有充足食物,是每一个人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当前,全球粮食总产量足以养活全球人口。但纵观世界,局部冲突和动荡不断,极端气候事件日益频发,不平等现象长期存在,经济衰退仍未见底,层出不穷的天灾人祸导致约7.3亿人仍处于食不果腹的饥饿状态。如何将这一基本权利落到实处,让每个人不仅能吃上饭,还能享有丰富多样的膳食,是我们应当共同思考和为之奋斗的重要课题。”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发表署名文章,号召全球采取切实行动,全面落实“食物权”,构建健康、营养、可负担的膳食体系新格局。)



国际



五名女性获2024年度南森难民奖

2024年联合国难民署“南森难民奖”颁奖仪式于当地时间10月14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今年的五位获奖者全部为女性。全球获奖者罗西塔·米莱西现年79岁,是一名巴西修女、律师和社会工作者,她在近40年里帮助了数千名流离失所者获得法律文件、住所、食物、医疗保健。除罗西塔·米莱外,还有四人成为非洲地区、欧洲地区、亚太地区、中东北非区的区域获奖者。

本届南森难民奖还表彰了“为100多万逃离乌克兰战争的人们提供避难所”的摩尔多瓦人民。

南森难民奖创自1954年,每年由联合国难民署颁发,旨在表彰为难民、国内流离失所者和无国籍者寻求可持续解决方案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个人、团体和组织。
收集、整理 | 小慈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万小军


点击上图,一键下单
《中国慈善家》2024年第5期
2024年10月14日上市

往期 · 推荐

一生未婚的塔塔第五代掌门人:企业交给外人,慈善留给弟弟

如果说公益是社会的盐,谁来为新力量“带盐”?

合作募捐新规之下,慈善组织的进与退

小慈邀你“在看”一下

中国慈善家杂志
以慈善的角度看中国。中国新闻社主管,中国新闻周刊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