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和木曾在88岁生日时,挥毫写下这样一句话:“人为善,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寥寥数语,道出这位耄耋老人的慈善观。
从扶危济困到健康援助,从关爱一个家庭的因病返贫,到提升一个地区的医疗水平,丁和木秉着乐善好义的精神,以家乡为圆心,不断扩大自己的慈善版图,也不断刷新个人的捐赠纪录。“要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让财富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他希望留给家族后代的,不光是巨额的财富,更是积善传家的家风。
在我国近现代史上,闽南善商群体是慈善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而以丁和木为代表的丁氏家族无疑是其中一个杰出代表。他所创建的企业和慈善基金会,在义利并举的导向之中,事业越做越扎实。丁和木老人以朴素的家国情怀播下慈善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开枝散叶,造福一方。
封面故事
丁和木
做一棵有爱的参天大树
本刊记者/贺斌
和敏基金会:与社会共生
本刊记者/万小军
国际
海湾国家慈善面面观
文/朱兆一
里程碑
红十字国际学院
探路人道专业教育
本刊记者/贺斌
关于爱的“量子纠缠”
文/邹琦
公益圈
互联网大厂们罕见同框,
为了一件事
本刊记者/龚怡洁
十年,2.3亿人在这里
帮助过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本刊记者/贺斌
阿里巴巴孙利军
做公益不怕高调,
只为更多人参与
本刊记者/龚怡洁
福利院的残障孤儿们,
去运动!
本刊记者/王卫
焦点
搭建一个社会服务ICU
本刊记者/王卫
在生命尽头,建一个驿站
本刊记者/杨永洁
报恩寺里的毛孩子
本刊记者/温如军
图片故事
与食物的交战与和解
本刊记者/杨永洁
观点
一起过个公益节吧!
文/金锦萍
今天你捐钱了吗?
捐得放心吗?
本刊记者/温如军
创新
谁都可能成为色情片的女主角,
反Deepfake为什么这么难?
本刊记者/龚怡洁
专栏
住民宿被偷拍,该怎么追责?
文/朱政
影评
真实的千钧重量
文/袁永苹
书评
在鹤岗躺平的年轻人
文/张明扬
人文
慈善家办大学:
文化底蕴和信仰追求
文/曾晶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本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