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诊修炼记

学术   2024-10-18 17:33   吉林  

发展中医急诊,让中医药在急危重症中发挥更大作用,是当下中医医院锻造核心竞争力的点睛之笔。

记者| 冯茜宁

运营史珺雯

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使用宽胸气雾剂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胸闷痛症状、针灸缓解病人肾绞痛等急性痛症、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应用参附注射液稳定自主循环……近年来,各地中医医院在急诊领域频频发力,颠覆了大众对“中医治慢病”的刻板印象,更成为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点。
中医急诊有哪些优势?如何在当下体系中形成竞争力?未来发展的突破点在何处?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进行了探访。

发展起源于急危重症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何让古老的中医药焕发更多新活力?中医医院从中医药的发展史中开辟发展之道——发展中医急诊,让中医药在急危重症中发挥更大作用,锻造核心竞争力。
今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下简称“北京中医医院”)将急诊科、重症医学科(ICU)、感染性疾病科3个科室整合组成急诊和危重症救治中心,同时将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急危重症科研团队纳入中心,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助推科研转化和临床应用。
“中医起源于急救。”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岐黄学者刘清泉在接受《中国医院院长》杂志采访时表示,在生产力落后和物质基础条件薄弱的古代,医生遇到的大多数病症为急危重症。治疗中,医生将成功诊治的经验梳理记录下来,逐渐掌握医学对于生命的认识规律,进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救治理论体系,中医发展几千年来,每一位中医大夫都是急诊科医生。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为重症患者会诊

沿着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回望,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急诊学的理论基础,对急危重症的命名均冠以“暴”“卒”“厥”等,如“卒中”至今仍在沿用;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奠定中医急诊六经辨证救治的理论体系;唐代孙思邈及其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发展了急诊学病机理论;晋代著名的医家葛洪打造了第一部中医急诊手册《肘后备急方》……由此可见,中医在救治危急重症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并逐渐建立了救治急症和危重症的理论体系。
中医发端于急危重症的治疗,那么“慢中医”的说法从何而起?“这种认知背后所反映的是很多急诊科在急危重症救治中中医药的参与度不足。”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大科主任丁邦晗分析道,大多数医院急诊科人员结构以西医执业医生为主,他们主要接受西医教育,对中医特色技术掌握不足,导致急重症中医药的应用机会较少;同时,中医医院急诊科对中医药应用意识不够强烈,重视程度不高,使得传统的非药物疗法和中医药在急诊的应用减少,中医的优势无法充分体现,因而很难展现其更好的疗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尽管大众对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治疗应用认知不足,但中医药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总能给医学界带来震撼:最让人熟知的是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及其团队,在《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青蒿治疗疟疾的启发下,成功提取青蒿素挽救了大量疟疾患者的生命;在控制和治疗新冠疫情中,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这“三药三方”在早期预防、防止轻症到重症危重症转变和治愈后恢复期都有很明显的效果……

大量的案例证明中医药这股神秘的“东方力量”在急危重症的救治有着巨大价值,增强中医经典的临床研究与广泛运用,将成为中医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甚至弯道超车的机遇。

扩大应用与创新

在广州,有着“南粤杏林第一家”之称的广东省中医院人流络绎不绝,其年急诊门诊量近60万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9%以上。优异的抢救成绩单,正是广东省中医院发挥中医药救治急危重症优势的写照,其以临床路径的形式,将中医急救中成药、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急诊救治各环节,目前已开展10余种中医特色技术治疗急危重症,中药使用率达90%以上。

目前,心脏骤停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尽管随着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和急救技术不断改进,心脏骤停早期自主循环恢复率有所升高,但出院存活率、神经功能恢复率仍然很低。在心脏骤停心肺脑复苏中,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创新性开展联合电针救治,缩短了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改善了患者复苏后神经功能。

“相较于现代医学,中医急诊在诊疗上具有特色优势,尤其是在院前救治中的应用。”丁邦晗认为,中医不依赖现代医学仪器设备,通过辨证论治,针对院前某些急症情况采取干预措施,能够缓解症状效果甚至发挥出危重症救治的作用。同时中药治疗有多靶点干预的优势,对于非致命性疾病,早期应用能很快缓解症状。如通过严谨的临床研究设计和实施,运用宽胸气雾剂能较好改善院前胸闷痛患者的症状。
在刘清泉看来,中医的优势是中医思维,患者来到医院,医生如何去思考、分析,提升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是根本。他分享了运用中医思维治疗红皮病患者的案例,该患者因感染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全身溃烂并引发感染性休克,抗生素在耐药球菌面前“束手无策”,患者面临着死亡风险。
刘清泉表示,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该患者血分毒热,瘀而不解,损伤脏器而导致休克。通过肺肠同治,凉血解毒,运用犀角地黄汤、宣白承气汤,辅以人参和黄芪治疗,患者在ICU治疗一个月后实现血压循环稳定,转入皮肤科后实现康复。
“中医治疗的显著特点是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症状,恢复健康。”西医出身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郭伟介绍,痛症在急诊中高发,一些医生认为止住疼痛就会误诊并且耽误对病情的评估,但实际上病人的所有疼痛都值得被关注。因此,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在病人到达医院后,除了评估呼吸、心跳、血压之外,还会采用NRS评分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如果评分高于阈值,就会通过中医针灸方法止疼,比如肾绞痛等,相比于阿司匹林类药、吗啡等药物,针灸的价格更优、毒副作用小、疗效更快。

基于现代急救体系开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中医急诊,已成为中医医院急诊科的普遍趋势。《中国医院院长》杂志梳理发现,目前,中医急诊在治疗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外感发热、虫蛇咬伤、脓毒症、急性中毒、心衰病、骨折等优势病种中有着显著疗效。未来如何进一步创新急诊辨证论治体系,打造具有中医特色的应急先进技术手段,仍是每一家中医医院必须回答的命题。

中西医结合是关键

传统的中医药不能解决所有急危重症问题,正如现代医学不能解决所有医学问题,多位医院管理者强调,中西医结合是中医急诊的必由之路。中西医结合,不止在于理念的有机融合,落脚点应是各取所长,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刘清泉认为,中国有适宜中医和西医发展的两种医学土壤,它可以混合成一种绝对优势的土壤,从而产生一种具有绝对优势的中西医结合的学科,这也是中医医院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中,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中医医院急诊在强化中医优势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现代科技的应用,遇到疑难危重症时,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合力救治。”郭伟表示,目前北京中医医院急诊和危重症救治中心不仅配备了CRRT、气管镜、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等急救设备,还建立了院内120急救、ECMO团队、呼吸机治疗中心等,进一步提升救治能力。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模式,已经在中医医院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在具体操作层面,如何做好结合?
“中医急诊在发展理念上不能偏离主题,不能将西医独立于中医之上。同时应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不应该局限于自己是中医或者西医,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疗效好、速度快、副作用少,就是最好的方案。”丁邦晗表示,纯中医或是纯西医的救治方法,都不利于中医急诊的学科发展,在治疗理念上应该做到“先中后西,中西医结合”,即在同等疗效下优先使用中药,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除了药物之外,积极使用传统非药物疗法,例如针刺等。
据了解,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融合院前急救、急诊门诊、留观病房、EICU四位一体综合体系建设,全面开展ECMO、床旁超声、CRRT等现代急救技术。丁邦晗表示,中医医院的急诊必须掌握现代急救技术,中医的参与要体现在临床实践中,急诊大夫应掌握急危重症中医药的技术及其切入点,实现中西医两套干预手段在急危重症救治中有机融合。

融合现代科技是发展之道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中医医院急诊科承担着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首接首诊抢救任务,加强急诊科建设是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必由之路。
丁邦晗认为,中医急诊的发展需要开发更多的具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救治手段和方药,推广传统的非药物疗法以及加快中成药在急危重症中应用研究、二次开发和循证;要坚持临床、教学、科研一体化推进,发挥学术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聚焦中医药所擅长的脓毒症、心脏骤停、急性胸痛等重大疾病和危急重症攻坚克难,打造中医急诊专科优势。目前,围绕解决急诊临床疑难复杂问题的科研立项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急诊开展立足于临床的科研攻关。
“应该建设具有中医特色和标准的中医医院组织体系,如果按照现代医学的发展模式依葫芦画瓢,‘以西律中’会严重限制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刘清泉表示,急诊和危重症医学是医院的救火队,只有这些学科强大才能使医院的整体实力增强。下一步,北京中医医院将聚焦中医急诊专科、中医重症专科、中医疫病专科,建设具有中医特色的急诊和危重症救治中心。
新质生产力蔚然成风,要走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之路,需要发展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质生产力。今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与中国联通中讯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经过接洽已就院前急救工作有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未来将在临床辅助决策、智慧医疗、科研大模型数据研究等方向开展合作。
“中医并非玄学,而是依托大数据建立。名中医的成长前提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数据模型。”郭伟透露,目前北京中医医院正在尝试制作中医数据模型,以院内名中医丰富的诊疗经验和诊疗方案为“原料”,通过计算机模拟学习,打造专科诊疗模型。对于患者而言,找名医看病更方便了;对教学而言,不仅更科学地解读了中医,同时改变了老师前方看病、学生后方抄方的中医教学现状,学生将病人的情况输入系统就能学习相应的治疗方案,更有利于中医人快速成长。
刘清泉表示,把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的中医临床思维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打造更多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中医急诊的重点任务,更是中医未来发展的光明大道

记者|冯茜宁

运营|史珺雯

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感谢关注《中国医院院长》公众号,每天都有好内容


中国医院院长
中国医院院长必读的医院管理杂志,集新闻性、实操性、专业性于一体,关注医院管理、医改政策、医卫快讯话题,提供深度报道、实战案例,高端人士访谈以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资讯。www.h-ceo.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