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岗峰,1948年生,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名家。致力于福建传统文化保护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特别是对朱熹、严复、福建船政和三坊七巷等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我的老家在南台岛石边村,我父亲早年跟着一位福州有名气的西医当学徒,后来自己开诊所,便是开在我外公的房子里,据他说那是凤岗里最有名的宅子。后来他和其他两位医生在邻近下道村开了当时的闽侯县第一联合诊所。因为国家需要,1957年他先是到福州下游造船厂当医生,不久又调到马尾造船厂。我的父母便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正式进入马尾造船厂保健站工作,母亲是护士。父亲非常自豪,说那个年代除厂长以外,就属他工资最高。他的医术在整个船厂是公认的,平日总是热情地接待工人们,随时为他们看病。
儿时的暑假我会到马尾和父母一起住,整个假期都在厂区里玩。集体宿舍的起居空间和厨房是面对面的两排,卧室只有十几平米一间,夏夜我们总是在露天过道上打床铺,几张板凳充当床板,支起蚊帐,就是一张简单的小床。困难时期父母还在厂区内开荒种地,种地瓜、养兔子,对童年的我来说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台海局势紧张,福建是前线,马尾造船厂的任务主要是修理海军船只,偶尔能见到海军的大船开进船坞,船底总是附着一串串海蛎和其它小贝壳,工人们会把船底刮得一干二净再涂上油漆,我们还常去船坞里抓鱼抓虾。厂房车间、宿舍、菜地,工业生产和生活日常,一切都交织在一起,厂区就好像一个小村庄。那些杂乱的景象和现在的船政文化城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
(马尾造船厂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泥船“古田”号)
1970年,马尾造船厂承接了一项制造3000吨水泥船的国家科研任务,这艘“古田”号钢丝网水泥船在当时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船,这是大事件,工厂迎来了转折点。1971年,我提前结束上山下乡,被调回了马尾造船厂当工人,住进了双人间的集体宿舍。我的工作地点就是如今船政文化城最显眼的那座法式红砖建筑——建于1867年的轮机车间。我在那里开镗床,一台镗床要占满将近一个房间,它主要用来加工机器部件的内孔。为了造大船,那时候工作是三班倒,晚上要加班,工人们都充满干劲、热火朝天。整个工厂有了生机,隔几天就运来一部大机器,也盖了很多车间,还有大量大学生人才被招进来,不少是来自上海交通学院。要知道我们的技术工人很厉害,当时福州最著名的三大厂,除了二化(福州第二化工厂)、福机(福建机器厂),便是马尾造船厂。
(1974年,马尾造船厂文艺宣传队参加省交通局文艺汇演纪念留影。)
我入厂后,厂里就建立了一支宣传队。父亲一直喜爱文艺,过去在农村演闽剧,他演的是旦角,偶尔也扮书生。他在马尾造船厂成立过一个闽剧团,自己当编剧和导演,演员们都是工人,我记得时常有人进出家里,一起排练。大概是继承了父亲的基因,我做工时日并不长,没过多久就被调至工会和政工科,参与宣传工作。当时既表演节目,也当编导,老工人偶尔同我们讲起马尾造船厂的过去,我据此编过一首长长的诗歌朗诵,题目叫《船工谣》。
恢复高考第一年我立刻去报考了,我已经29岁,再晚就没有机会,后来就这样离开了船厂去读书。时代造就了人,给我们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迹,因为有这些经历,我对马尾造船厂有太深厚的感情。到了2012年,看到报纸刊登消息,在马尾搁浅的“古田”号要被拆除。我认为拆了非常可惜,因为它除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丝网水泥船,更重要的是它是解放后福建省由修船为主转为造船为主的重要标志,是反映当时我国缺少钢铁经济状况的历史见证,是重要的工业遗产。所以,我联合十多位学界同仁一起呼吁,写信向报社和上级领导反映。但最终没能成功保护“古田”号,实在遗憾。后来又听说马尾造船厂要整体搬迁,有了古田号的前车之鉴,我担心解放后的老厂房、老建筑有可能被一一拆除,因此一直牵挂着。
经谢海潮记者提示,可向《福建日报》反映,我便写下《不要让福建船政历史在我们这一代手上终结》来传递我的建言——无论清代、民国还是解放后的船政建筑,都是叙述船政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皆要保留。后在其内参上发表,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支持、指导,船政文化建设得以有后来的发展。
(王岗峰曾在轮机车间度过了几年工人生涯,这座古老的工业厂房如今被保护修缮,成为船政文化城园区内许多人驻足的地标。)
后来每一次逢重大规划,船政管委会都会邀请我来参与讨论。我的建议一直都是要尽可能把建筑都保留下来,不单单只保留清代、民国的两座建筑,要让人们走进园区来,还能看得到整个船厂的景象。上世纪七十年代盖的那些舾装车间,现在也保护、利用了起来,成了《最忆船政》演出场所。印象最深的是,我和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一同去勘测厂区内临江一栋破旧开裂、将要倒塌的旧屋,他发现上梁的结构是较早样式,年代久远,如今已很难找到,值得保护,因此它也被加固保留下来。
(船政轮机厂历史照片,左侧车间中部凸出的小房间就是船政电灯房)
我一直持续关注着船政。前些年福建省电力公司邀请我做文化遗产相关工作,我在搜寻福建电力第一厂历史的过程中,在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等协助下,利用资料考证了船政早在1886年就有了福州第一座发电车间,这座电灯房过去就在轮机车间旁,它的起步要比大家所认知的福建电力第一厂“电光刘”更早,“电光刘”建于1910年。民国时轮机厂前方的大锅炉房被改造为更大的电光厂,如今还剩下电光厂的一堵墙遗留在那里,儿时记忆里轮机车间旁还有个标志性的大烟囱。
船政文化城能够发展至如今的方向,很让人欣喜,它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来进行保护、开发与利用,有着原真性、唯一性、创造性。文化要有实物的载体,文字记载无法取代走进历史现场获得的真实感受,现代化的设备或手段要服务于此,共同把历史讲述出来。
我二十多年来从事福州文化特别是严复文化研究。三坊七巷汇聚了福州文化的精髓,那里有严复晚年的故居。船政文化是三坊七巷文化流出和发展最辉煌的一支,严复是船政培养的,他在近代作为思想启蒙家的角色,把西方最现代的思想系统地引入了中国,船政精神被升华至更高的层面。阳岐则是这位中国思想家的故里和安息地。这三个地方有着密切联系,是我投注最多时间关心之所在。了解了这三个地方的关系,就能系统掌握福州文化精髓。它们无论作为旅游景点,还是作为文化教育示范点,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并不容易,我还是想尽一份力,并且耐心等待,等待社会普遍认知,希望未来福州的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能越来越好地融合为一体。
口述:王岗峰
编辑:林鑫涛
校对:傅雪辰
审核:杨明新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