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沈葆桢亲率由船政舰船和毕业生组建的近代中国第一支新式舰队抵达台湾。13个月里,他“驱倭保台”“开山‘抚番’”“开禁招垦”“整顿吏制”“移驻巡抚”“析疆开府”“增设郡县”“建延平王祠”,为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开发建设台湾,殚精竭虑,是台湾近代化先驱。
史迹展亮相沈葆桢故居
史迹展开幕式上,福建省政协经济委副主任、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林飞介绍,沈葆桢故居是三坊七巷最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之一。沈葆桢在这里先后居住了10多年,经历了江西巡抚、船政大臣、巡台钦差、两江总督等职位变迁,作出了创立船政、驱倭保台建台等彪炳史册的业绩。2023年4月,沈葆桢故居修缮设计方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正式进场修缮。
现场,省市领导、沈葆桢后裔、福州市各有关部门、各主办单位和社会各界100多人参观了展览。“沈葆桢巡视台湾”史迹展主要由“沈葆桢生平介绍”“牡丹社事件暨日本侵犯台湾”“沈葆桢巡视台湾及其对策”“沈葆桢巡台的现实意义及深远影响”四个部分组成,直观而又生动地展现了沈葆桢驱倭保台、开发和建设台湾的时代风云和丰功伟绩。
三楹联诉说沈公品格操守
开幕式上,在众人的见证下,举行了沈吕遂先生从台湾运回沈葆桢题写在台南延平郡王祠的木刻楹联捐赠仪式。
沈葆桢第六代世孙、台湾资深制片人沈吕遂说:“‘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这副对联原本挂在台南的延平郡王祠内。得知福州三坊七巷宫巷的沈葆桢故居即将完成修缮,我希望将这副复刻的楹联,挂在沈家老宅里,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往事。”
原来,除了“抚番”之外,“平地民”的政策在沈葆桢看来同样重要。沈葆桢通过“教化利民”“汉番”团结、招募乡勇、移民垦荒、尊重民间信仰等措施,来固结台地民心。驱除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在台湾民间备受崇仰,沈葆桢等为了顺应民心,奏请清廷“以顺舆情,以明大义事”,在台南修建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祠庙,宣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开发台湾的伟大功绩,“以励忠节,以振民风”。此举后来受到了台湾广大人民的肯定与欢迎。这副楹联正是沈葆桢在祠庙建成后为缅怀郑成功所写,如今也成为了沈葆桢最具代表性的楹联佳作。
“当时沈葆桢还写了一副对联,‘到此地回首凄然,只剩得江上一些儿流未枯眼泪;将斯人苦心参过,更休说世间有那种做不了难题’,也能体现他在缅怀郑成功的同时,以楹联映射自己内心。无论是创办船政,还是保台建台,在沈葆桢看来天下无难事。这些都体现了他勇于做事的态度。”陈悦说。
专家热议“沈葆桢与台湾”
在参加完“沈葆桢巡视台湾”史迹展开幕式后,在黄巷4号郭柏荫故居即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址,省市专家学者、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和部分高校师生、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沈葆桢后裔等80多人参加了“沈葆桢与台湾”研讨会。
此次“沈葆桢与台湾”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和相关文稿70多篇,内容涵盖了中国近代海洋和海权意识,沈葆桢驱倭保台和对台湾近现代化的推动和影响、创办船政的精神原则、时代价值及船政文化对海峡两岸的影响等。涵盖面较广、学术性较强,是近年来我市沈葆桢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船政之友、法国船政专家魏延年分享了他与船政结缘的故事,以及近年来进行的学术交流。他特别提到,日意格的信件、日记等资料中多次提及沈葆桢对其提供的帮助。魏延年十分感动于沈葆桢与日意格之间结下的深厚友情。他表示,他将和船政的朋友把近年来对船政的研究翻译成法语进行出版,同时也将与福建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船政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