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2)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3)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用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探索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建设实践,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事业发展。
(4)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方针原则、战略路径、实践要求。
(5)新时代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
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6)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7)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基础。
(8)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9)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10)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1)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二、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关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2)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13)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14)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15)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关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16)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两个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18)“两个结合”不仅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也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9)“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重大理论创造。
(2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关于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21)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22)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3)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4)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要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
(25)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26)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五、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关于坚定文化自信
(27)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28)文化自信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29)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30)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
(31)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
(32)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六、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34)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5)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原则。
(36)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集中体现。
(37)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
(3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
(39)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
(40)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
(4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各宗教,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要求。
(4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
(4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抓好青少年这个重点人群。
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4)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
(45)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46)增进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47)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战略任务。
(48)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八、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关于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49)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50)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
(51)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
(52)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53)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54)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
(55)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
(56)掌握信息化条件下的舆论主导权,必须做好媒体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57)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
九、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58)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5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60)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61)文化事业是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
(62)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
(63)旅游业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正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64)改革是文艺繁荣、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
十、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65)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6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
(67)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
(68)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在把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的同时,注重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好文化遗产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69)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70)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坚持发展旅游以保护为前提。
(71)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
十一、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关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72)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
(73)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74)讲好中国故事是树立当代中国良好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
(75)传播力决定影响力。
(76)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更加关注,同时国际舆论交锋斗争也更加尖锐复杂。
(77)对外宣传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
十二、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园——关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78)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
(79)以什么样的文明观对待不同文明,事关人类社会进步,事关世界和平发展。
(80)我们既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又要看到不同文明在共同价值追求上也有诸多相通之处。
(81)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82)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8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项长期政治任务,也是一个持续推进、常学常新、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84)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85)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
总编:高重阳
主编:陈泽升
编辑:王菲菲 陈 俊
来源:宁夏党刊
监制: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