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一种常见的短视频场景引起了广泛共鸣:家中的未婚年轻人询问已婚长辈,“结婚的好处到底是什么?”面对这样的提问,许多长辈会陷入短暂的沉默,或是露出略带困惑的表情,似乎难以立即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不仅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婚姻态度的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婚姻本质及其对个人幸福感影响的深刻思考。
以往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婚姻状况与多种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比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总死亡率。尽管如此,大多数探讨婚姻状况与抑郁症之间关系的研究都基于单一国家的数据,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样本,并且普遍指出结婚对于预防抑郁症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多项研究结果仍显示出较大的异质性。
为进一步探究婚姻状况与患病率日渐上升的精神障碍——抑郁症之间的复杂联系,澳门理工大学近期开展了一项研究,分析了来自七个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超过10万份代表性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研究国家中,未婚者的抑郁症状风险比已婚者高出约80%!而且,男性以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未婚者面临更高的抑郁风险。
抑郁症: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
抑郁症已成为一个紧迫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球成年人的患病率为5%。预测显示,到2025年后疫情时代,这一比例可能会上升至10%以上。抑郁症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还会增加心脏病等身体疾病的风险,并与全球的残疾负担及自杀事件紧密相关。
研究目的以及规模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综合横断面和纵向队列分析来评估婚姻状况与抑郁症状风险之间的关联。这项多国调查分析了个人层面的数据,以量化当前和未来的抑郁症状风险。利用来自七个文化多元化国家的大规模、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来确定这种关联。
研究采用横断面和纵向分析相结合的两阶段设计。横断面阶段包括来自七个国家的八个队列的 106,556 名参与者,其中 22,490 人有抑郁症状。
图1:研究设计
前瞻性纵向研究包括来自五个国家的 20,865 名参与者。平均随访时间范围从 KLoSA 队列的 4 年到 WLS 队列的 18 年。在随访期间,发现 4,486 名有抑郁症状的参与者。
七国中,未婚者抑郁风险均更高
研究结果令人瞩目:无论在哪一国,未婚者的抑郁症状风险都显著高于已婚者,大约高出80%。
图2:未婚个体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显著高于已婚个体
接着,作者研究了变量,以确定影响婚姻状况和抑郁症状之间关系的潜在调节因素。通过分析,他们确定了三个在至少六个国家中具有强有力证据的调节因素:国家、性别和教育程度。
研究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因居住国而异。具体而言,研究人员观察到西方国家(美国、英国和爱尔兰)的未婚人士抑郁症状风险显著高于东方国家(韩国、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未婚人士,尤其是离婚/分居人士。然而并未观察到国家对单身或丧偶个体的抑郁症状有任何显著的调节作用。
图3:对婚姻状况和抑郁症状风险之间关联的修改效应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婚姻状况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受性别的显著影响,表现为:单身男性的抑郁风险高于单身女性。然而,对于离婚/分居或丧偶的个体,未观察到性别对抑郁症状有任何显著的调节作用。
按教育程度分层时,在所有八个队列和七个国家中,未婚和已婚个体之间抑郁症状风险的差异在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最大,尤其是离婚/分居和丧偶个体。相反,研究人员没有观察到教育程度对单身个体抑郁症状的显著调节作用。
进一步,研究人员利用来自五个国家的纵向队列分析了婚姻状况与抑郁症状后期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以及潜在的中介机制。结果显示,饮酒是一个显著的因果介质,在墨西哥人、韩国人和中国人的单身群体中分别占到以后出现抑郁症状总风险的 3.2%、34.1%和 27.4%。除此之外,吸烟也是潜在的“致郁”因素。
小结
综上所述,这项大规模、两阶段的大型研究跨越了七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深入探究了婚姻状况与当前及未来患抑郁症风险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指出,未婚者的抑郁症状风险显著高于已婚者。更进一步地,这种关联受到国家、性别和教育程度的显著影响。尤其在美国、英国和爱尔兰等西方国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未婚者与已婚者之间的抑郁风险差异最为明显。此外,研究还揭示了饮酒和吸烟在中国、韩国和墨西哥的未婚人群中是导致抑郁症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
这些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洞见,帮助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婚姻与心理健康的复杂关系。
最后,婚姻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无论选择结婚还是保持单身,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你是否感到快乐与幸福,才应该是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Zhai X, Tong HHY, Lam CK, et al. Association and causal mediation between marital status and depression in seven countries. Nat Hum Behav.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4, 2024. doi:10.1038/s41562-024-0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