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宣传周 | “毒”家揭秘食源性疾病

健康   2024-10-25 17:22   山东  

你知道吗?

在我们的美食周围,

一直潜伏着一位“隐形刺客”。

它常常来无影去无踪,随口下肚,

专门“毒”害大家,

轻则上吐下泻,重则“有去无回”……

坊间流传,它学名“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我国乃至世界上

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也是食品安全的头号敌人。


关于TA你了解多少呢?

日常生活中,

又该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下面,疾控小卫士就给大家

来 “毒”家揭秘一下~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按照食物中所含致病因子的种类和疾病性质,一般可将各种食源性疾病分为以下几类:

▶️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


▶️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主要食源性病毒包括甲肝病毒、诺如病毒等。


▶️ 寄生虫病性食源性疾病:肝吸虫病、绦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等都是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 化学性食源性疾病:亚硝酸盐中毒、甲醇中毒等较为常见。


▶️ 有毒动物性食源性疾病:常用有河鲀毒素中毒、贝类毒素中毒、雪卡鱼毒素中毒等。


▶️ 有毒植物性食源性疾病:常见的中毒食品有曼陀罗、乌头、未烧熟煮透的菜豆、发芽马铃薯等。


▶️ 真菌性食源性疾病:导致中毒的食物主要有毒蘑菇、霉变甘蔗、感染赤霉病的小麦等。




病从口入,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完全煮熟、安全存放、材料安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


01

原料安全要保障

确保烹饪和饮用水的清洁卫生,避免使用未经处理或来源不明的水。购买时仔细检查食品标签,选择新鲜、无破损、未过期的食材。对于包装食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02

保持清洁记心上

定期清洁厨房或食品加工区,清除食物残渣油污和垃圾,保持环境清洁;使用前后彻底清洗和消毒餐具、炊具、刀具等接触食品的工具和设备,保持设备清洁;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食物,造成污染。


03

生熟食物要分开

在冰箱、储物柜及操作台上明确划分生熟食品区域,使用不同的容器或包装分别存放;使用专用的刀具、砧板等工具处理生食和熟食,避免混用,交叉感染;购买回家的生鲜食材应尽快分类储存,避免长时间放置在室温下。

04

食物烧熟煮透再吃

肉类、蛋类、海产品等高风险食品必须煮到推荐的内部温度(如肉类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确保完全熟透。使用合适的烹饪方法,如炖、煮、烤、蒸等,确保食物受热均匀,避免外熟内生。 

05

食物存放有讲究

及时将易腐食品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保持适当的储存温度;尽量减少食物解冻后再冷冻的次数,以免营养流失和细菌繁殖;对于已烹饪好的热食,保持温度在5℃以下或者60℃以上,可使微生物生长速度减慢或停止

素材来源: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所

作者:济南护理职业学院 胡芳跃

  指导老师:孙婷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济南疾控微健康
提供公共卫生健康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