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浪尖关头,英伟达CEO黄仁勋来华了。据报道,1月15日下午,黄仁勋抵达深圳,在参加英伟达深圳分公司年会活动后,黄仁勋还将走访中国多个城市。
之所以说风口浪尖,是因为在1月13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发布了针对AI芯片的最严出口管制措施,首次将限制范围从中国扩展至全球。根据新规,只有18个被列为“美国盟友”的国家可以不受限制地进口英伟达的先进AI芯片,其余地区全部受到一定采购限制,中国被列为高风险国家,无法通过任何渠道进口英伟达的先进AI芯片。
在中美双重压力中寻觅出路
这对英伟达是极大的打击,因为虽然有芯片限售令,但根据英伟达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英伟达有54.2亿美元收入来自中国市场,占其总收入约15%,仅次于美国市场。
除了美国禁令给的压力,英伟达还面临来自中国的压力。去年12月9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因英伟达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公告〔2020〕第16号),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英伟达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破局的重点应在美方
1月13日,英伟达发表了由副总裁Ned Finkle署名的公开信,表示反对美国的禁令。1月13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对美国禁令也进行了回应,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因此在对待美国有关芯片出口管制新规上,中国政府的态度与英伟达的诉求是一致的。
英伟达被中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立案调查,是因为英伟达在美国芯片限售令的作用下违反了中国有关法律。因此,英伟达想要破局,重点应该放在美国。
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人工智能应用市场,英伟达不可能放弃。但如何保持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这是黄仁勋当前最为紧迫的挑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重点也应该放在美国,放在如何消除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政策上。
美国是挑起中美芯片问题的症结所在。美国作为半导体技术的发源地,长期以来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中国在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美国感到了压力。为了维持所谓的全球地位,也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科技领域成为美国打压中国的重点之一,而芯片是美国政客利用的重要对象。为了打压中国,他们不考虑对美国企业、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不断加码对华芯片出口管制。1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表示,这种行径阻碍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最终将反噬自身,损人害己。
全球半导体产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是全球合作的结果——封闭发展不利于产业技术进步和突破。不管英伟达的技术和产品再怎么领先,如果缺少了市场,还有用吗?因此首先感受到美国芯片禁令威胁的便是英伟达等美国企业,这些芯片企业的发展,正经受着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的“折磨”。
设计排版:卢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