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首个“非遗版”春节,如何过?
时事
2025-01-24 14:37
北京
“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新春将至,迎年、忙年的氛围越来越浓。街头巷尾飘荡欢快的旋律、挂起火红的灯笼;集市上,挂满摆满寓意吉祥的春联、栩栩如生的剪纸;返乡的游子脚步匆匆,奔赴团圆……神州大地,奏响新春序曲。
我们即将迎来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走向世界,也在中华大地激起时代回响。全国各地精心谋划,各具特色的非遗表演、热闹喜庆的民俗活动轮番上演。这个中国年,欢乐祥和,四海同春。
1月22日,在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兰田瑶族乡的牌灯展演现场,一名小朋友参与互动。新华社发(刘教清摄)
多样年俗,每个人都是非遗的参与者传承者
“春节发源地,阆中天下稀。我是‘春节老人’落下闳,给大家送福喽!”1月7日,农历腊月初八,四川阆中古城年味浓浓。一句句吉祥话,让路过的游客和市民心里暖暖的。
西汉时期,阆中人落下闳参与创制《太初历》,以孟春正月朔日为一元之始,为现在的“春节”奠定了基础。
作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阆中保存至今的抢寅水、亮花鞋、春倌说春、游百病等习俗,赋予春节浓厚的韵味。
“对阆中人来说,参与春节活动,就是在参与文化遗产的传承。”阆中市文旅局局长胡涛介绍,从腊月初八起,阆中将举办长达42天的春节民俗活动,为当地种类繁多的年俗提供全面展示的“大舞台”。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大江南北,年俗各具特色,承载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这是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玉成号年画坊拍摄的蛇年生肖主题木版年画(1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孙凡越 摄
进入腊月,山东各地的年集便热闹起来。在临清市运河风情园,火红的灯笼高高挂,文化大集、年货大集、非遗大集汇聚一堂。临清架鼓、龙灯、运河秧歌、烟店竹马、廖庄花鼓等各种表演轮番上演;济美酱菜、礼服呢布鞋、临清贡砖系列文创、葫芦雕刻、剪纸……非遗产品琳琅满目。
市民张素兰买了不少年货,“我们家年年都要买鱼买鸡,‘年年有余’‘大吉大利’嘛。”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罗微认为,春节申遗成功,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共鸣共识,激发运用传统节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自觉。
年关将近,在江西井冈山市东上乡虎爪坪村,全堂狮灯传习所里热闹非凡,8位95后围着传承人林文辉,谋划怎么接过全堂狮灯表演的接力棒,把这一年俗文化传下去。
“表演就是传承。”林文辉手把手指导,身披狮衣,手握狮头,腾、挪、闪、转间,威猛刚劲活灵活现。
“每年大年初一就在村头、场院、各户厅堂表演,好看得很!”虎爪坪村党支部书记林作明说,“蛇年春节,希望有更多游客来看全堂狮灯表演!”
过年,过的是人气和热闹。街市社区,庙会圩集,年俗活动丰富多彩,节日氛围越发浓厚。
这几天,天津古文化街吊钱儿市场里,吊钱儿、福字、剪纸、春联、窗花等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摊主们忙个不停。
曹彩霞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兰芝剪纸的第三代传承人。“每年我都会推出新品,今年也准备了20多个新样式,主要是以蛇与葫芦的纹样搭配,寓意福禄双全、财源滚滚。”曹彩霞说。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认为:“春节申遗成功,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春节文化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为加强春节文化研究阐释、传承弘扬,2025年春节,文化和旅游部围绕非遗保护传承,将统筹开展“点亮中国灯”蛇年灯会灯彩展示、“赶个年味集”蛇年非遗大集、“古城过大年”、“年画进万家”等民俗文化活动,丰富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打造新春文化大联欢。
文旅融合,新场景新业态新动能
1月22日,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主场活动在湖南岳阳张谷英镇张谷英村举行。
为了探索消费新路径,让游客从“看过来”到“留下来”,张谷英村将演出与美食结合,游客们能够一边观看接地气的乡村节目,一边围坐在一起品尝地道的乡村美食。
大街小巷年味愈来愈浓,不少商家提前策划一系列新春活动,推动节前消费市场和文旅市场迎来新一轮的火热,让新年经济释放出新活力。
1月22日,演员在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九龙湾湿地公园表演花船巡游。新华社发(李志军摄)
入夜,澄潭江两岸灯火交织。越剧人物走出舞台,穿行在亭台楼阁间,游客仿佛置身戏中……这是浙江嵊州越剧小镇的春节前夕的景象。
“欢迎大家来嵊州过一个越剧里的春节!”嵊州市文化馆馆长姚华江介绍,以前,新春正月,村里便开始搭台唱戏。如今,喜爱越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嵊州也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基础上,依托AR、裸眼3D、智能捕捉等技术,打造沉浸式越剧。“观众和演员置身同一个场景,还能现场学习越剧唱腔、化装和服装设计。”姚华江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旅深度融合,催生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给游客带来新体验,带动形成服务型消费新的增长点。
“过年去趟哈尔滨”“请到广东过大年”……南北互游过春节,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
夜幕降临,黑龙江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里,巨大冰块中灯带闪亮,一座座壮观的冰雪景观美轮美奂。
“‘尔滨热’如何持续?2025年春节,哈尔滨在传统冰雪旅游基础上创新供给,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哈尔滨市文旅局局长王洪新介绍,本届雪博会首次推出了梦幻雪舞台、雪上大滑梯、雪趣研学营等,带给游客更加丰富独特的冰雪体验。
在广东潮州,游客漫步古城,观灯看戏逛庙会;走入酒肆茶楼,喝工夫茶、尝牛肉丸;住进特色民宿,感受潮州人的饮食起居。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来这里沉浸式过年。
油柑美式、单丛茶蛋糕、橄榄油柑茶……除了传统美食,本地年轻人将潮州特色茶文化与消费新趋势结合,独立咖啡馆、新式茶饮店等新业态遍地开花。
2025年春节期间,我国各地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并推出一批“非遗大集”“非遗潮玩”“非遗年货”。“文旅融合,不断增加优质文旅产品供给,让非遗国潮、春节年俗在新应用场景中火起来,也为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带来新动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相关负责人说。
交流互鉴,吸引更多人爱上中国年
走进江西南昌城南龙灯基地,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工人们正全神贯注地制作着龙灯,手中的工具上下翻飞。一旁,几个工人正将一箱箱包装好的龙灯搬上卡车,准备发往世界各地。
“前不久春节申遗成功,农历年底正是城南龙灯‘出海’的最佳时机。从我们的订单就能看出来,世界各地对于舞龙的热情极高。”城南龙灯传承人史克滨说,龙灯已经出口至美国、法国、印度、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各国。
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生尼沙德特地来到龙灯基地参观,“我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这次我们观看了龙灯的制作过程。我还制作了一条彩带龙,真的太好玩了!”尼沙德感慨,这里热闹的氛围让他感受到中国春节的独特魅力。
1月23日,在位于意大利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人们欢庆佳节。新华社发(联合国粮农组织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朱刚认为,春节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种期待全世界人民是一致的,春节申遗成功便是国际社会对春节文化表达的认同肯定。
2025年春节临近,来自广东揭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英歌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发和他的英歌队格外忙碌,他们的演出已排到了元宵节。
“甲辰龙年春节,我们到英国表演,英歌斗志昂扬的气概、团结向上的风貌吸引了70多万人现场观赏,希望英歌的风采能够带着中国的年味,更好走向世界。”陈来发说。
聚焦对外文化交流,2025年春节,海外70余个国家和地区将举办中国新年音乐会、新春巡游、新春庙会等400余场活动,近20个国家将举办“全球彩灯点亮活动”。“让海外民众更加了解中国春节,共同感受欢乐喜庆、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年不仅走出去,也吸引更多海外游客走进来。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中国代表向各国朋友发出邀约:“欢迎大家到中国体验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
近日,30多名来自英国、意大利等国的留学生相聚海南海口,参加非遗文化体验交流活动,随着蛇年新春临近和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拜年、除夕守岁、发压岁钱成了大家感兴趣的共同话题。
“在泰国有很多华侨华人,泰中两国的春节习俗有许多相似之处。”泰国留学生陈浩文说,“2024年,我曾在中国度过了第一个春节,体验了吃年夜饭和拜年的传统,感到十分亲切。申遗成功后,中国春节一定会更热闹!”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申遗成功,有利于深化国际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为世界文明多样性贡献更多的中国色彩。
1月23日,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举行的2025浙江侨乡中国年活动上,外国友人在稻田内体验捕捞田鱼。新华社记者江汉 摄
目前,我国已对3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至240小时。开放的氛围,让“中国游”成为海外社交平台上的热词。
每逢岁末年初,吉林珲春都会迎来俄罗斯游客入境高峰。俄罗斯游客体验中国文化、品尝中国美食,和珲春市民一同迎接春节。中国的非遗乐器弹奏和俄罗斯的乡间民谣交替表演、相映生辉。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互动性强、体验丰富的春节习俗,能让各国人民真切感受到以和为贵、欢乐祥和、和合共生,吸引更多人爱上中国年,参与中国年。”罗微说。
来源:人民日报
欢迎订阅!
复制链接至TB:
【淘宝】https://m.tb.cn/h.Uk9jgPF?tk=K2kRdfgvr8z CZ0001
「《北京周报》全年电子杂志订阅 1—52期 PDF文件
赠笔记本礼盒」
美洲观察
观美洲,讲中国
最新文章
马斯卡廷的蛇年春节
首个“非遗版”春节:从“中国年”到“全球节”
Editor's Pick | 新刊抢先看(202505)
新一对大熊猫在华盛顿亮相,当地动物园园长:“宝力”和“青宝”赢得了我们的心
首个“非遗版”春节,如何过?
达沃斯论坛凝聚共识,搞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小年纳福 | 美洲观察喊您领【蛇来运转】红包封面啦!
特朗普重启“退群”,联合国准备好了吗
特朗普宣誓就职,中方提高规格出席,中美关系或迎来新契机
学习•深一度 | 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Editor's Pick | 新刊抢先看(202504)
英伟达CEO黄仁勋来华,能否破局?| 周新平
加码通缉马杜罗,美国又打起委内瑞拉的主意?
大量美国网民“迁入”中国社交平台,互动可太有意思了
同比增长5%!中国外贸向“新”求进
Editor's Pick | 新刊抢先看(202503)
“中国龙与美洲豹越走越近”——中拉“双向奔赴”合作走深走实
美国防部为何要将腾讯列入“黑名单”?|周新平
特鲁多下台,加拿大右转?
“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在华跨国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中外游客的脚步,传递流动的活力与魅力
Editor's Pick | 新刊抢先看(202502)
阿根廷经济走出困境,对中国是利好丨周新平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华盛顿州中学师生代表回赠新年贺卡
学习时间 |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中英双语)
《风雨同行 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实践之路及未来展望》中拉智库合作研究报告发布
Editor's Pick | 新刊抢先看(202501)
“时间”刻度里的2024
为世界贡献“稳”的支撑、“进”的动力——从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读懂中国机遇
架起相知相亲的桥梁——习近平主席书信外交传递温暖情谊
巴拿马运河:历史不容抹去
Editor's Pick | 新刊抢先看 (202452)
学习时间 | “一国两制”具有显著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中英双语)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带给世界积极意义 | 周新平
缩短至23天 中国和秘鲁有了海上“快速路”
更广阔深入的“China travel”!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全面优化彰显开放姿态
中国经济是如何稳步回升的?
Editor's Pick | 新刊抢先看 (202451)
美拨款30亿移除中国设备获众议院通过,但有两大难题待解|周新平
中国助力拉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中国外贸的“新”信号回应了这个全球之问
学习•深一度 | 地球足够大 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 各自繁荣
Editor's Pick | 新刊抢先看 (202450)
“美国芯片不安全,请谨慎采购”的背后,是怎样的底气?
与世界共享“春节快乐”
学习时间 | 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宪法保障(中英双语)
立己达人益天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共同发展
Editor's Pick | 新刊抢先看 (202449)
下一届美国政府的高关税做法在美国也不得人心 | 周新平
中墨加回应特朗普关税威胁,美媒:特朗普此举可能播下混乱的种子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