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麓半月评|| 2024年6月30日点评文章《一路“箱”伴》(作者| 盛佩 主持人|宣政国)

文摘   文化   2024-07-04 00:00   安徽  




本期点评文章《一路“箱”伴

作者| 盛佩  主持人|宣政国




一、引子

赭麓文学是一文学自媒体平台,为爱好者搭建文学梦的桥梁。此次点评文章《一路“箱”伴》。

原文链接:赭麓文学|| 盛佩:一路“箱”伴(阅读原文,动动手,戳戳我啊!)




1、主持人:宣政国老师

尊敬的赭麓文学的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受江锐总编的委托,今天由我主持半月评。

参加了很多次的周评、半月评,我的文章也曾被荣幸地评论过,受益匪浅,但作为主持人我还是第一次,心情非常激动。江总、晓霞老师以前邀请过我主持,因身体等各方面原因我未答应,但心里一直有些隐隐的不安和愧疚,因为赭麓文学给予了我太多。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得到了很大的成长,无论是文学上的,还是为人处世方面的,无以回报,所以今年我下决心要为赭麓文学奉献一次。第一次主持,水平有限,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

这次我推荐的是盛佩老师的散文《一路“箱”伴》。

盛佩老师是90后的青年作家,与司宾、贾贝贝等老师都是赭麓文学的后起之秀。她是去年12月因“时光里”的征文而结缘赭麓文学的。虽然入群只有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却已发表了7篇文章,其中的《文学魅力,赭麓之缘》在赭麓文学5周年征文中获奖,表现出不俗的实力。她的文字纯真、质朴、干净,感情真挚,打动人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她在清明节那天写爷爷的文章《蒸鸡蛋》,我两次看两次眼睛都湿润了。就像她说的,写文章自己要先感动了,有真感情,才可能打动读者。

之所以选评《一路“箱”伴》,也是因为这篇文章文笔清新,感情真挚,构思巧妙。它以一只用旧了的红色行李箱为线索,串联起夫妻两人带孩子,母亲帮扶,一家人一路艰辛打拼,终于成就了一个温馨小家的故事,这也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缩影啊!“箱”与“相”谐音,题目富含寓意。这只普通的行李箱经过岁月的风风雨雨,已经磨损、破旧了,但它是甜蜜的爱情、一家人风雨同舟的象征,饱含着深情厚谊,在作者的心中闪闪发光。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所以我向大家推荐评论。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笔墨,贡献您的真知灼见,品评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以利于我们的佩佩更快、更好地成长,也让今晚思想碰撞的火花成就一次精彩、难忘的半月评。

谢谢大家!


2、作者:盛佩老师

主持人好!各位老师晚上好!

我是《一路“箱”伴》的文章作者盛佩,感谢大家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此次半月评,感恩人生路上能够遇到《赭麓文学》,截止到2024年6月24日,我加入赭麓文学大家庭已经六个月整了。借着这个机会,借着《一路“箱”伴》,我希望同赭麓文学,同江总编,同各位师友们,一路相伴,携手同行!

写日记的习惯持续了十几年,《一路“箱”伴》是改编于我2023年11月8日的一篇日记,起初的名字叫《红色行李箱》,没毛病但是很俗气,没有新意。文章以行李箱为主线,贯穿全文,想到谐音相伴,最后就以此为标题了。行李箱从结婚那天开始,在这岁月里,拖拖拉拉,辗转到一个又一个落脚点,见证了我们小夫妻的欢笑,泪水,奋斗和成长!行李箱破旧了,孩子长大了,我们也更加成熟蜕变了。十年,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带着箱子,带着孩子,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携手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家!希望我的文字,能够给那些正在拼搏和努力的人,带来一点慰藉和正能量,哪怕只有一点点。

因为是日记,所以写的主要是当时的心境,表达比较随心随意,几乎没有章法可言。从去年十一月写完这篇日记,到后来每每打开阅读,总能发现很多不满意不合适的地方,读一次改一点,到最终决定投稿前,改了不下十几遍,真正验证了江总编说的那句话:“稿子写好了,要放一放,隔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读一读,改一改。”这篇文章就是如此诞生的。

《一路“箱”伴》被选为此次点评文章,很感谢宣政国老师的支持、信任和力荐,心存温暖,甚是感激。我深知自己的文字缺乏技巧,稚嫩,存在很多问题,接下来,请各位老师们大刀阔斧,畅所欲言,多提意见,从不同角度来说说您的见解,指出我的不足之处,感激感谢!


3、王文成老师

本文开门见山,“女儿已经睡下,台灯昏黄的光笼罩着那个皮质龟裂、褪色发白的行李箱,它与我默默对视着。”从而引起对行李箱的回忆,写出了作者自结婚以来生活的艰辛。从合租房、到单租,再到有了自己的房子,行李箱一只陪伴着。

作者还从另一条线,女儿写起,写出家庭的心酸和快乐。行李箱,一件很平常的用品,见证了一家人的住房从无到有,生活不断地变好。写出了作者和家人为了全家的幸福,努力奋斗,终于靠自己的双手建立幸福的家庭。

从行李箱,看出作者是一位念旧的人,不因生活的改变而丢弃和自己一起生活过的行李箱。生活变好了,行李箱变旧了,孩子长大了。以同音字相伴而改为“箱怑”,情感真挚,感人。


4、梁风老师

读盛佩《一路“箱”伴》有感

今天是带着非常愉悦、依然感动的心情参加宣正国老师首次主持的盛佩小美女作者的《一路“箱”伴》。

一路“箱”伴,一路相伴!好题目,文好题一半,成语的巧妙变异,“箱”相谐音的匠心创意,果然引出了这篇简短隽永清新脱俗的好文章。

这只红色旅行箱,让我想起了名家董金义老师的力作《母亲的围巾》,同样的手法,不同的载体,确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对盛佩这九零后写作技巧的老辣和成熟十分惊诧乃至不得不肃然起敬和刮目相看。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

一路“箱”伴的这只普通的一抹红色,是作者和老公八年共同奋斗过程的见证,也是她的小家庭建设的奉献者和陪伴者,更是女儿成长的亲密伙伴。几次搬家,几个城市的辗转漂移,最终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赢得了幸福的生活,也赢得了年轻人的信心和尊严。这箱子,承载了她和老公所有的酸甜苦辣和女儿的期盼。承载了从梦想到现实的奋斗过程,也承载和印证了青春的意义和价值。她和老公没有依赖,没有啃老,无论多么疲惫,无论合租毛胚房还是简装屋,更没有因完全陌生的城市环境,从没有因为艰苦和经济拮据而丧失斗志,放弃躺平,而是始终不渝的坚持、努力和拼搏。最终迎来生活的希望和曙光。这些,都在盛佩极为朴实且充满真情实感的文字中自然地流淌出来,读之如饮甘泉,有沁人心脾的力量。

特别是当我说:扔了吧,老公却说:留下吧,这么多年,你跟我吃了不少苦,这箱子也是!,她的感动让鼻子发酸,眼泪默默流出,这是作者成功地首先感动了自己,再感动读者的精彩之笔。我想不少读者和我一样读这段文字也是为之感动的同时也会无限感慨吧。这箱子,在作品中很当之无愧地升华为作者爱的见证,奋斗的见证,艰苦的见证,成功的见证,也是喜悦的见证,幸福的见证了!这样的珍品,当然得留着,好好保存,等女儿长大,让她懂得箱子故事里的意义,懂得生活,懂得唯有自强自立的奋斗,才能获得幸福的含义!让女儿,也与这只不同凡响的箱子,一路“箱”伴下去。

倘若就是要找点由头说不足,我感觉箱子作为载体完全处在一个纯被动的状态,还不足以让“相伴”出神入化,如果能有一小段作者与箱子拟人化的“对白”,则或许会强化“相伴”并很自然地带点煽情达到升华主题的效果,当然,这只是本人的陋见,未必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喜好,只是建议而已吧!


5、甘绍忠老师

读佩佩《一路“箱”伴》有感

文短情深缘于真。行文流畅,文字朴实,情有所托,意有所生。一只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拉杆箱,承载着小夫妻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一路事业打拼的酸甜苦辣,见证着一步步走向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生活不是风花雪月的浪漫,是油盐酱醋的日常,有一地鸡毛的无奈,更有相互包容理解的欣赏。一只红色拉杆箱见证着爱情的甜美,承载着奋斗的艰辛,一定会盛满未来生活的幸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虽然一路打拼,可能会错失沿途的风景,但有厚度的人生一定是生命回望时的资本,一路“箱”伴,沉淀在这只红色的拉杆箱里的青春岁月更是一份无悔的慰藉。


6、许忠龙老师

笔随生活,砥砺前行,读盛佩散文《一路“箱”伴》有感。九零后作者盛佩应是赭麓文学后起之秀,文字不同与其它青年作者作文式散文,文章开合有序,有所谓大散文之格局,细节成就全篇,不做无谓感叹,心随意境起,文字精炼老成。这一切既是盛佩的文章优点,又直观暴露了其文字还是缺乏独特性,没有明显个人标识。这需要作者尽快改进提高。多读点优秀作品,明国有肖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现当代迟子键、李娟等作家作品都可认真学习。佩佩您是位优秀的瑜伽教师,一定能在冥想中达到身心一致的,从而力求使自已文字能上升到王阳明所标榜的“知行合一”笔随心境,不仅做到文章有形式意味,更要能做到文字有张力个见仅供参考!但你年轻,一切都有可能,看好你佩佩,如张爱玲说岀名要早!青春无价之宝,加油!

今生所有遭受的一切苦难。都是老天为了成就你,为你专设的。苦难不值得颂扬,但值得一辈子回味,愿你能将苦难变成文字,成就一辈子的精彩。


7、李昌权老师

一路“箱”伴见真情

《一路“箱伴”》是年轻的90后——盛佩老师发在网络平台《赭麓文学》上的一篇托物言志小散文。篇幅短小精悍,情感丰沛真挚,语言自然清新,文题简约且别具匠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盛老师美文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只崭新的结婚时陪嫁的红皮拉竿箱伴随着作者一路辗转,从合肥到芜湖,从合租毛坯房到单租简装房再到买套商品房。每次挪到新地方都是一个进步,工作事业生活环境一步一个台阶提升,女儿也由四个月大的婴儿长成可爱的八岁小姑娘,可是那只一路相伴的箱子却破旧下来…我想扔了它,多年打拼我们在这个城市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从此安居无须再四处迁徙奔波。还要这只破旧箱子干啥?

老公却说:“留下吧,还能装装旧衣服,这么多年,你跟着我吃了不少苦,这箱子也是”。我背对着老公,手里忙着收拾,鼻子不自觉地发酸,眼泪默默地流了下来。这些年在陌生的城市一路打拼相濡以沫,老公自己也常常于下班之后还忙碌到凌晨挣些碎银补贴家用,还知冷知热地说话宽慰我。这里也让我们读者瞬间泪奔。由此可见,唯有真情才能打动人。

这一路“箱”伴,其实也是夫妻俩一路相伴,“箱”是默默无言的见证人。这“箱”也是“我”形影不离的好闺蜜,一路辗转相随,倾听收纳“我”或烦闷忧伤,或喜悦激动的小情小绪…作为读者我喜欢这样的一语双关的文章标题。写物到底还是写人,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我感觉文中稍嫌不足的,盛老师对老公和自己的工作缺乏正面介绍描写,好像保密一样。其实应该着墨写写的,好让读者知晓谋生的艰难与打拼的不易。而在文中提到老公夜里11点下班还在互联网上靠卖游戏装备挣点小钱补贴家用,虽然可能是真实的,却可能对痴迷游戏的未成年人产生误导,似乎不妥。这样的收入也是不确定的且没有正能量导向。如果评说的不足有些偏颇还望一笑海涵。


8、高桢老师

《一路箱伴》美文,与自己的《一只藤条皮箱》有点相似,都是每个人心中的念想,难以割舍,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赖以怀想的物件,就像作者难以割舍的成长过程,即便是箱子老旧,依然不舍,那是一种情怀,一种对生活的寄托。在成长的路上,每个人都会有一只属于自己的箱子,那里面有喜怒哀乐,有长途跋涉,有生活赋予的小秘密,作者将箱子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非常合理,也有情调,是篇挺不错的文章,托物言志。窃以为还可以深挖一些箱子之外的情感,就会更加饱满。


9、宏康老师

从非文学角度作评:以往听说过不要任何彩礼、只相中男方的一台电脑就高兴成婚的隹事,佩服佩佩的相仿做法,你相信男方凭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你凭瑜珈教练的本事就能共闯天下,正基于此,你们夫妻相爱的婚姻基础才扎实、稳固,简直是现代版本的董永和七仙女。

另外人生旅程一旦受挫,相信你们只要目睹红色拉杆厢,信心又会百倍起来,相较于社会上那些大批的啃老族,你们是婚姻和创业的佼佼者。这也是一篇对社会上日益增多的为金钱而离婚者的绝好教材。


10、张万成老师

岁月不声不响,我们不慌不忙,一个行李箱,伴随着人生,慢慢走来,值得写,而且写的好,点赞。


11、蒋三林老师

拜读盛佩老师佳作《一路“箱”伴》

我见到盛佩老师是在今年3月底,在芜湖金鹰大酒店参加赭麓文学五周年庆。她是最年轻的女子,因爱好文学写作,与我们走进一家会议室,她的征文作品在赭麓文学社获了奖,我相信她笔耕不辍,将来成为女作家大有希望。

拜读了盛佩老师佳作《一路“箱”伴》,相伴的"相“字,用红皮箱的“箱”字写,很有创意。

红皮箱是盛老师结婚时的陪嫁箱子,因几次搬家,红皮箱装满衣物,她与老公辗转几座城市,红皮箱也“箱″伴着走到哪里,住进出租屋,夫妻俩经过几年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用艰辛劳动挣的钱买了新房,住进新房,红皮箱陈旧了,掉了轮子,坏了拉竿,盛老师想扔掉,她老公舍不得,说还能用,我作为读者,就能看出她的老公与盛老师恩爱相处。

文章字数不多,言语很精简易懂,很好读,我没有发现错别字和病句。

(2024年6月29日)


12、陈晔老师

很喜欢佩佩老师的文风,朴实又深情,之前一篇写家人的“蒸鸡蛋”,当时就很令我感动。于是细读这一篇——《一路“箱”伴》。

我精读了三遍,想到这文章是借陪嫁的红箱子作为载体,来记录这些年婚后的打拼生活。所以她不仅仅是“箱”伴,更是相伴。我想,不仅仅是要感谢生命中携手共度的人,也还有那个面对挫折和艰辛,一直勤勤恳恳、努力奋斗的自己,所以这一篇文章充满了正能量。既是借物喻情,也是通过描述箱子的奔走岁月,来致敬过往。看起来文中的坎坷经历仿佛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但只有亲身经历人,才知道当初是如何咬牙一再坚持。

在我看来,文章略微不足之处,是某些经历之间的转换还有些生硬,建议稍微修缮一下,读起来可能会更流畅。但其实我也想过,因为这些过往非常繁复琐碎,能提取出来记录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也很难写好。这也就是这种回忆文的难处吧,一起努力!


13、陈忠年老师

读罢盛佩老师的好文章,感慨万分。一只本是陪妆物的红色行李皮箱,随着作者的女儿的成长而不断搬家几座城市,朴实无华地讲述着搬家变迁故事,忠实记录了搬家的环境越来越好,提升作者一家人的幸福生活。然而,从小小的行李箱的多次搬家,成了日久而破旧的东西,在作者的眼中,应该扔掉了事。可是作者的老公说得好:还留下,还能装装旧衣服,这么多年,你跟着我吃了不少苦,这箱子也是”。一说得作者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行李箱一路相伴相随一路转辗,留下了令人难忘的搬迁嬗变,给作者一家人带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变化。点赞盛佩老师满腔热情,笔述精采,无哗众取宠之嫌,读起来很有亲切感。期待宣政国老师主持半月谈平台,发挥五车学富的人才作用,圆满成功!

14、潘辰瑶(地瓜)老师

盛佩老师的《一路“箱”伴》写得深情且细腻,像一部家庭史诗,记录了作者一家人从一个崭新的起点,在江城芜湖这座陌生的城市扎根的故事。

文章的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逐渐褪色的“红色行李箱”作为全文的线索,不仅串联起了作者一家人的迁徙历程,更成为了新时期的90后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象征。

从结婚时的“陪嫁箱”到辗转几座城市的忠实伴侣,再到如今虽已破旧却仍被珍视的老物件,红色行李箱见证了作者一家人从无到有的奋斗过程,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情感与回忆。

文章中对家庭生活的描绘,充满了真实与温情。无论是与老公共同奋斗的日子,还是与女儿共同成长的时光,都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力量。特别是那些深夜工作的场景,不仅展现了主人公夫妇为了生活而拼搏的艰辛,也体现出他们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

文章里还有对城市的描绘,既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也表达了异乡人的孤独与渴望。从合租的毛坯房到简装房,再到拥有自己的精装房,作者全家一步步在这座江南小城中找到了归属感与安全感。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他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更体现在他们精神世界的成长与升华。

总之这篇美文不仅是新芜湖人奋斗历程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所有为了生活而拼搏的人的致敬与鼓励。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需要有像作者那样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与每一次挑战。同时我们也更需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份情感与回忆,因为它们是伴随我们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15、陈国均老师

读《一路“箱”伴》令人感动。字里行间透现出一位九O后作者拼搏的辛酸,通过对箱子的几次描写透现出其人生的轨迹。
尤其是文章第七个自然段里描写箱子的情景:白天,阳光斜切进来,照得行李箱炙热火红,夜间,月光缓缓洒进,行李箱又溢出无限温婉轻柔,那留在阴暗处的一角,不曾接受光的洗礼,颜色依旧如当年新婚时那般热烈。这是作者倾注了对箱子的不舍与情感的流露,使其一路“箱”伴更有说服力。

最后当作者搬进属于自己的家,箱子轮子已磨坏一个,拉杆也断了,但还是舍不得扔。从而使读者看到其箱子已不是普通的一个家庭的用具,而是作者生活中的不可分割的一分子,其見证了作者的每步脚印,并伴随着作者的成长与生活的转变,但箱子已失去了某些功能,这也许是努力成功的背后总有牺牲或失去的东西

一路“箱”伴,走出了困境,走出了一片天空。


16、甘年生老师

盛佩的《一路“箱”伴》是一篇比较成功的作品,代表了小美女的文学追求与才艺实力。箱是嫁妆,又是见证人,作者以箱为行文线索,记录了自己及爱人青春奋斗的足迹,又巧妙地通过几次搬家写出生活越来越好的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年轻一代生存不易的现实。文章构思巧妙,首尾呼应,文脉清晰,文字质朴、干净、流畅。感情真挚深沉,生活气息浓郁,具有很强的感梁力。

青春无悔,奋斗者光荣!

最后想说的是:个人奋斗离不开社会历史背景,每个人的命运与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作者若能在文中作出交代与探讨,必能拓展文章的内涵,也将大大提升文章的主旨。

甘年生匆笔2024年6月30日晚


17、郑红老师

“箱”文,第一是真实,诚实。散文的直接性近似于诗,不像小说的间接性,虚构一切,可以藏着、掖着,使绊子;第二,由于散文基本上是个人的叙述语言,因此文字相对比较雅驯,不是那种大白话;第三,具有“个人笔调”。笔调这东西,不仅仅是一个“文章作法”的问题,它指的是一语言质性、调性,与作者的气质和修养有关。


18、王富年老师

读过佩佩老师的《一路“箱”伴》,深有感触。现在的年轻人组建了家庭,想跻身于某个城市,首先要有职业,有了职业才有收入。其次要有属于自己的住房。住房谈何容易?一般人要靠父母资助,银行贷款,完成首付。佩佩老师作为90后,没有固定职业,老公为增加收入,熬夜加班。自己把母亲接到身边带孩子,重新踏入职场。写到这里我想了自己的女儿,20年前女婿在部队交流到地方人武部,女儿是教师随调,外孙刚满2周岁。起初住的是人武部的旧房子,后来在女儿工作的地方租了房子,两年后有了自己的住房。相比佩佩老师,他们的条件优越得多,首要的是他们端的是“铁饭碗”,有固定收入。佩佩老师要在职场打拼,从合租的毛坯房到简装房到属于自己精装房,一路走来,备尝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一只行李箱随着迁徙、奔波,没有衣柜权当用行李箱代替。本文的叙事线索也有此“箱”生发:文章开篇就以“箱”入题:“台灯昏黄的光笼罩着那个皮质龟裂,褪色发白的行李箱……这个行李箱是我结婚时的陪嫁箱……它伴我辗转几座城市,一次次背上行囊,远离家乡……”;“两年后,我们再一次收拾所有行李,扛起行李箱出发,只是这一次,我们是搬进自己的家……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搬家,社会是无声的背景,我们就是那些默默无闻的赶路人,红色行李箱始终陪伴着我们,在这岁月里,拖拖拉拉,辗转到一个又一个落脚点……台灯下,红色行李箱,看起来如此鲜艳夺目,感谢一路相伴”。题目巧妙运用汉字谐音,内容自始至终不离“箱”,借物叙事抒情;结尾方显原字“相”,可谓妙笔生花。


19、强小芳老师

读佩佩《一路“箱”伴》浅感

忙里偷闲,前几天有幸拜读了美女佩佩的文字《一路“箱”伴》,感触颇深,但又不不知从何说起。作者通过对生活中一件平常物件——一只陪嫁过来的红色皮箱的描述,展示的是一路走来的生活,中心思想明确,语言朴实,感情真诚,读一遍再读一遍,似乎看到了作者为生活奔波劳碌的画面,一路走来,有“箱”为伴。现实生活中,尤其是经历过不止一次搬家的人,生活中的许多旧物件,忍痛割爱也罢,必须清理丢弃也罢,都被遗忘在爱的角落里,都被弃之,作者对陪嫁过来的箱子,巧妙新颖设题,能感觉到有另一种特殊的情感在里面的,不离不弃的物件,表达的是一种不离不弃风雨相伴一路走来的挚爱和对生活的真诚。对老公说:“扔了吧,箱子太破旧了,没法用了”。“留下吧,还能装装旧衣服,这么多年,你跟着我吃了不少苦,这箱子也是”。我背对着老公,手里忙着收拾,鼻子不自觉地发酸,眼泪默默地流了下来。你懂我不易,我知你辛苦,箱中有情,箱中有爱。箱中有不容易,箱中有且珍惜……总之,作者这篇文章,语言很真实无华,以物写人,写生活,写的很不错,值得我学习,以上浅显言语,如有不妥之处,望文友朋友们海函哦

                       2024.6.30.晚


20、王晓霞老师

真正了解佩佩的文章,是从那篇《蒸鸡蛋》开始的。细腻的文笔,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那次我读哭了。因为,在她的文章中我似乎找到了很多我生活的痕迹。
今天点评的这篇我读过三遍。第一次是在后台草稿箱中读的,读完我居然又返回去看了作者简介。在我印象中,在我芜湖见到她的时候,我都觉得她是个娇生惯养的九零后。可是再看简介中的照片,我从眼神中看到了一种坚毅。

推文出来读了第二遍,被小作者深深打动了。朴实无华的语言,写出了最深最诚的感情。对生活的热爱,和老公之间的惺惺相惜,一次次搬家但越来越好,对美好生活的热忱追求。奋斗,坚持,珍惜,这一切都以一只箱子为线索,清晰自然地呈现给了读者。这些奋斗过程就极其符合她照片里的眼神:坚毅而自信。除此,标题我也特别喜欢,利用谐音字,非常抓眼球,让读者有了一直读下去的兴趣。

今天三读此文,还是很喜欢,不仅喜欢这种文风,这种真挚的感情,更喜欢如此让人佩服的奋斗中的九零后佩佩。虽然这一点不符合评论文章本身,但是我忍不住要说。真正的好作品不就是能引起共鸣,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力量的文字吗?

文字相比之前成熟很多,如果非要说不足的话,感觉文字略显稚嫩,叙事过于平直,在突出奋力拼搏的“相伴”主题上,缺乏相应的叙述。

相信佩佩的生活和她的文字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1、杨东民老师

盛佩老师的《一路“箱”伴》,全文1350字,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文贵在真,这篇文章不造作,真情实感打动读者。现在很多年轻人啃老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婚龄女孩,要车要房,结婚以后就是享受,让社会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很多男孩结不起婚,恐婚。毕竟社会上没有那么多的高富帅,许多女孩又不愿意降低择偶经济标准,最后成了大龄剩女。这篇文章传达的精神很值得年轻人学习,小夫妻新婚不久,上有老下有小,有责任有担当,靠勤劳打拼,在平凡岗位脚踏实地,亲手创造幸福。

文章围绕箱子、房子和家人来写,开头与结尾呼应,中间按照时间顺序,行李箱贯穿始终,条理清晰,紧扣主题。文章从女儿写起,不断提及家人,充满浓浓的亲情,让读者心生暖意,让文章更能打动人,是一篇上乘作品。

要是非得从不足上说点什么,我只对文章里的一句话提个建议:“台灯昏黄的光笼罩着那个皮质龟裂、褪色发白的行李箱,它与我默默对视着。”这句话修饰词太多,又是文章的第一句话,位置比较重要。供参考:台灯昏黄的光笼罩着那个行李箱,行李箱已经皮质龟裂、褪色发白,它与我默默对视着。一句话里修饰词太多,最好是分成几句话来说,这种现象在其他作者的赭麓投稿里经常出现,也不知道是不是个问题。文章题目比开头更重要,作者这个题目就很好,创意十足,双重意思叠加,点赞!


22、李世平老师

赭麓大剧院今晚要上演一场现代话剧,名子叫《一路箱伴》。
编剧盛佩,剧务江锐

导演宣政国,观众群英荟萃,自找座位。

95%都说这个戏有创意,以一只拉杆箱的陪伴,形象化的演绎了小夫妻创业的艰辛旅程。

大幕升起,在江城某一公寓楼里,一位瑜伽小美女静坐在台灯前,透过窗玻,眺望万家灯火,看着熟睡的小女儿,思绪飞飞,脑海里浮现出当年创业时的一幕幕迁徙的场景。

三次换房是中场戏,也是重点戏,场景随着灯光挪移,观众也渐渐沉静在剧情之中。

各种布景换了三次,舞台搬家换景三次,由灰色,半明,直到满台城市布景一片灯光璀璨,其中一束聚光,照在一家窗户上,顿时满室生辉。

中间有二场戏特别感人,一是丈夫深夜才归,望着老公凌晨才躺下的身影,娇妻泪眼婆娑。二是夫妻每天早出,二岁女儿还睡在床上,美丽妈妈只能在女儿脸上轻吻一下,含着热泪蹑声离开。

尾声中,夫君一句不要扔旧箱的台词,深深感动了妻子,更打动了全场观众,这是人世间永远的不舍旧物情。

北峰老师,佩佩这个剧本,真实地反映了城市打拼族的生活状态,有着励人的现实意义。

这出戏主旋律是健康向上的,文笔是清秀的,佩佩对夫君对女儿对箱子的爱是纯棉的。

台词精炼,表演用功,场次递进,扮相可馨。我实在难以找到这场戏的瑕疵。


23、黎晓东老师

一路“箱”伴赏析

你想要获得幸福吗?那得先学会受苦。世间很多美好的事物并非是触手可及的,经过了时间的酝酿和打磨,等待的结果才会显得更加珍贵。

佩佩的《一路“箱”伴》,文字没有冲突,没有壮怀激烈和大义凛然,有的是平和、淡然和日常,因此她的生活是美好的、简单的、纯粹的,是即使疼痛了,但仍然心怀感激、常怀深情的。

《一路“箱”伴》在女儿熟睡、灯光昏黄、风声呼呼、感情微醺的氛围中,作者的思绪突然回溯到了那年从合肥到芜湖——“唐突地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从跟老公的同学合租在一个80平的毛坯房,到一年后搬进了90平的简装房,到两年后搬进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这一路“箱伴”的印记,是你们夫妇艰苦奋斗的见证。

不加任何掩饰地抒写自我的精神世界——暴露“只得借同学的钱付房租”,“老公的新工作,收入不够家里开销”,“老公熬夜加班”等困境,这恰恰反映了作者在取材上的非凡气度,在观念上的当代意识,在记写上的真诚勇气。

是的,在今天,当某些回忆已经升华为“勤奋、自强、优秀”的代名词时,作者这种对自身严格的审视精神,显得是多么的可贵!

我与今我,虽然都是一个“我”,昔日的囧境与今日的安稳,也确确实实是一个“人”。“我”,本来就是杂色的,“人”,从来就是立体、多面的,就像不久前也是年轻作者贾贝贝的文章《“贾孔乙己,窃书可为偷啊?”》勇于揭短一样,我们不应该把“人”和“人性”简单化、概念化、纯净化!那样做,不是真实而是虚伪,不是伟大而是渺小。那样做,不仅损害了年轻人的拼搏与诚实,而且也窒息了文学。

我曾在这篇文章的留言中写过简评:《一路“箱”伴》,以一种特有的视角,对生活进行了独特的记述和思考,写出了自己一步步奋斗的感受!文章清新自然,流畅可读,很有特色,很有当代意识。
的确,很是佩服90后年轻作者,这一篇《一路“箱”伴》见出了佩佩自性的真诚与笔力的娴熟。
存在不足:
1. 结构上顺时针平铺直叙,缺乏散文的艺术感染力;
2. 文章在“伴”的主题上着笔不够。

               2024年6月30日


24、司宾老师

宣老师好!盛老师好!各位老师晚上好!

1.年轻人的奋斗历程,值得记录,本篇寄情于物,是对奋斗过往的回顾总结,也是对新生活的珍惜和展望。

2.在新的城市打拼,由合租房到简装房再到买房,作者用四五年时间在芜湖站稳了脚跟,值得敬佩,值得夸赞。期间的心酸历程,不用多说,读者也能感受到。也衬托出作者夫妻二人的励志和勤奋。

3.一路相伴,主要还是想写辛苦奋斗背后夫妻二人的相伴和扶持。邓老师提倡写写缺点,我感觉这篇写的很完美了,语言修饰不多,但真情实意,能打动人。就是感觉故事中丈夫的出镜率少了一点,还有感情的渲染可以再浓厚一些。


25、陈水清老师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一个红色行李箱一次次装着的不仅是行李,还有作者和爱人努力向上向善的力量以及满满的爱!

“留下吧,还能装装旧衣服,这么多年,你跟着我吃了不少苦,这箱子也是”。作者老公的这句话特别感人,表达了一个男人心底里无限的爱!文章是感人的,佩佩是幸福的,这个幸福是你和爱人奋斗出来的,也是值得很多年轻人学习的!


26、梁金宝老师

读了盛佩老师的《一路“箱”伴》,感受很深,题目新颖,语言流畅,生活气息浓,记录了年轻人生活和奋斗的不易。感知了盛佩老师的奋斗史是:一路“箱”伴;二人“童”心;三口“知”家;四季“贫”安;芜湖创业:乔迁新家。


27、周能胜老师

读《一路“箱”伴》

——她像一副90后的横幅

本文是90后书写90后自己经历的散文。

一路箱伴的箱,是一个红色行李箱,是佩佩的陪嫁物品,是90后两口子从无到有的历史见证,是作者从一个行李箱到一套房的奋斗简史!

《一路箱伴》的艺术特点,我自己应该谈不好。我只凭直觉,认为90后年轻、天真而有活力。他们或她们的社会话语权目前应该不多。《一路箱伴》仿佛是90后的一个横幅,让我们50后、60后、70后更多地看到了90后的亮点,更多地了解了90后的一些独特经历,这也许是本文难能可贵的社会性。

相信本期《赭麓文学》半月评,在宣老师主持下,一定会圆满成功!

祝福小才女盛佩未来有更多佳作!

2024.6.30


28、池西发老师

《一路“箱”伴》的些许浅析           

赭麓文学平台的盛佩老师,虽然年纪轻轻,文章却字挟风霜,文笔老辣,笔法细腻,留心日常小事,注重细节描写,于细微处尽显功夫,于素描中蕴藏哲理。现撷取文章中几个片段加以赏析:
“台灯昏黄的光笼罩着那个皮质龟裂、褪色发白的行李箱,它与我默默对视着。”给人的感觉就如雷鸣前的闪电,接着就将倾雨了;
从合肥到芜湖的搬家路上,“掺杂着些未知的迷茫与惆怅”和“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相互碰撞”。隐含生活的奔波,人生的不易,何尝不是作者内心情感世界的自然流露?
搬到简装房后,行李箱常年放在窗台边,经阳光和月光的双重洗礼,颜色发生变化而留在阴暗处的一角颜色依旧的描写及四周皮质龟裂,零碎脱落,拉杆折断等情节,喻示着磨练与坎坷,且行且惜吧。
老公说:“留下吧,还能装装衣服,这么多年,你跟着我吃了不少苦,这箱子也是”。则是情节感人的高潮,闻听朴实真言,胜过一切巧语,以往经历的辛酸与劳累随着懂得和理解、随着幸福的泪水,去吧。


29、彭广平老师

相伴赭麓,箱伴走天涯。


30、卢金玲老师

读盛佩老师《一路“箱”伴》有感(卢金玲)

美女盛佩老师有幸见过一面,三月春赭麓周年庆的时候,我和她坐在一起,当时就很惊讶:这么年轻漂亮的小菇凉,也能在如今繁复的社会中静下心来,为文学梦?

而看了她的文字,才发觉文学功底可不像她的年龄,从一篇篇获奖文章来看,她是深谙写作之道的,这也很让我诧异:年轻人,又要忙事业,家庭,哪里有时间去琢磨文字?

可能,这其中有爱好,也有天赋。而《一路“箱”伴》这篇文章,无论是取其象征意义,还是在文章的寓意上,佩佩老师的文学功底都让人羡慕:毕竟,这么年轻啊!又好学,未来可期啊。

《一路“箱”伴》,取其生活;励志,真实,动情,能打动人,引起我们的共鸣,不由得让人竖大拇指:年轻又好学,以文学相伴,有最好的人生。

若说不足:文章以叙述为主,缺少了一些起伏。

浅见,不一定对,供参考。


31、施训洋老师

一路箱伴,是生活的经历,也是情感的升华。一路相伴,也是文学的坚守,用朴实的文字雕塑生活。


32、汪乐玲老师

读了佩佩老师的一路“箱”伴,我的眼神不由自主的,向床肚下瞅了一眼,那里盛放着我的陪嫁物红皮箱,几十年一直不舍丢弃。佩佩的文字,带给我一股久违的岁月味道,满满的回忆。作者把装在红皮箱内的旧时光,对一路‘箱伴’的气氛,渲染充分且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处,女儿八岁那年,搬自己新家的那天,夫妻俩的对话,妻子准备丢箱、丈夫决定留下,作了细腻而传神的描写,言简意赅又不失深度,此篇堪称佳作,实属难得。


33、朱启莲老师

情有所托,意有情生

——读盛佩老的散文《一路箱伴》

一路箱伴,其实说的是一路相伴,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朴实的文字,娓娓讲述了一只拉箱,承载着小夫妻俩一路打拼的艰辛,见证着一步步走让生活走向幸福的过程。由箱导入,通过对一对年轻人迁徙、寻找租房,到后来购买了新房,赞扬了年轻人敢闯、敢拼的精神风貌,歌颂了生活的美好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读了令人感动!文章清新自然,情真感人。

读了佩佩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眼睛发热,瘦弱的女子背负着年幼的女儿在一次次辗转中,用坚强和热爱默默地经营自己温馨的家园。简洁的文字,朴实的语言,深深的情感,讲述了和爱人相濡以沫朝夕相伴,一起打拼,一路走来的艰辛,也正是这种勤勉与真挚的情感,令人感动。《一路“箱”伴》也是一路相伴,风雨同甘。


34、王霞老师

“留下吧,还能装装旧衣服,这么多年,你跟着我吃了不少苦,这箱子也是”。一路“箱”伴,不离不弃!是打拼路上的担当!是美好婚姻的见证!是残缺不全仍然爱不释手的敝帚自珍,是历经坎坷、风雨同舟的惺惺相惜!


35、北峰(邓有民)老师

评盛佩老师随笔《一路“箱”伴》

该文题目就好,“一路”是指人生一路走来,“‘箱’伴”取谐音“相伴”,也颇为别致。其实,选取家中老物件来写的都市情感类散文很多,我至少还记得王晓霞老师曾经写过的《爷爷的火盆》,也是作为半月评(周评)的文章。盛佩老师用一只自己陪嫁的红色旅行箱贯穿全文,结构紧凑,行文流畅,特别是突出女性作者特有的细腻笔法,把一个三口之家在都市的生活与打拼,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非虚构写作在当下也颇为流行,同样是女性作家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前段时间就很火,还根据她的散文拍成了电影,这也是不多见的。非虚构写作最能打动读者的地方就是真实,故事、人物、情节、特别是感情,都是真实真挚的。本文篇幅虽然不长,时间跨度却不短,正如作者写的“八年,是三千个日夜”,这八年,是她和老公散发着青春光辉的八年,也是他们人生奋斗的八年,如果放在芸芸众生里,似乎不值一提,但是放在个人的生命履历中,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作者在文字内容的分配上,她、老公、女儿,也基本上是平均的,没有刻意去突出谁,但是每个人的成长与奋斗史,都浸润着汗水与泪水,让人看到了90后这一代人的生存状态,确实不容易。文章注重细节描写,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不足:一是写作尚处于学习和模仿的阶段,文笔还显得有点稚嫩和不够成熟,像是习作的感觉;二是在内容上也显得单薄了些,如果在故事情节上再加强一些,增加一点可读性与趣味性就好了;三是语言也过于直白与平淡,如果在含蓄与幽默上再下点功夫就更好了。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请作者和各位老师批评!


主持人宣政国老师:

今晚半月评大家踊跃发言,气氛热烈,相信佩佩一定受益匪浅。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


本期整理编辑:盛佩    视频设计:秦婧




END



             赭麓文学社

文学顾问:邓有民 

总      编:江   锐

副 总 编:阿  牛

编     委: 紫   诺   朱启莲 

                梁   风  杨东民

刊头题字:董金义



投稿须知

1.题材不限,字数四千以内,诗歌不少于三首或十五行。稿件须原创首发,杜绝一稿多投,文责自负,15日内未收到用稿信息可转投其它网络平台。

2.投稿邮箱:jiangrui0715@sina.com。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及照片和联系方式,以便编辑联系。

3.关于稿酬:稿费全部来自赞赏。文章自刊发日起一周内,8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朗诵:作者和主播各40%),其余留为平台维护。稿费通过微信发放,请加总编微信13966010102。

4.其他注意事项: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其他网络平台转载需经本公众号同意,否则,视为侵权。



愿你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度过自己的一生



赭麓文学社
走进文学,感知生命的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