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麓半月评|| 2024年7月15日点评文章《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作者|王晓霞 主持人|陈一兵)

文摘   文化   2024-07-19 00:02   安徽  




本期点评文章《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

作者|王晓霞 主持人|陈一兵




一、引子

赭麓文学是一文学自媒体平台,为爱好者搭建文学梦的桥梁。此次点评文章《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

原文链接: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阅读原文,动动手,戳戳我啊!)


主持人陈一兵:

尊敬的各位老师,文友:感谢各位光临今晚半月评!推荐本文的理由就是:温暖,感动!


1.陈一兵老师

心中有爱 眼中有光 世界因你而温暖

——《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赏析

和晓霞老师是老朋友了,也曾多次主持半月评,但选她的文章还是第一次。不少老师把晓霞老师与誉为写文的“煽情”高手,这是实实在在的赞誉。首先是她心中有爱有情,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其次她会用心用情去对待亲人和朋友当然还有她的学生,这些生活中的琐碎点滴都成为她笔下一篇篇生动的记忆和感人的故事。

也在很早之前说过,晓霞老师的作品我很少当文章去读,她在文章呈现出的真挚、温暖和感动会让你在文中直接体会到这是一个可以说的来的朋友,值得欣赏与信赖。曾把她的文章和感受分享给我的同道,他们说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共鸣。

晓霞老师教育题材的文章并不少见,也曾多次鼓动她完全可以整理出来出一本集子,那一定很有看头,那一定是她教学生涯极为珍贵的一笔财富 。回到这篇《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我相信读过的人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感动。

这篇文章写的感人,开头一句“我才明白,这回是真的走了”瞬间击中了我的泪点。“就不再烦我了”这种内心独白的写法不仅情感饱满,也直接提升了此文的艺术性。只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师生难舍难分的真情描摹的传神细腻,这样的感情并不陌生,家父是老师,记忆中每年的毕业季和春节,家里会挤满他的学生。那种场景我也曾有过记录,也就很自然的产生了情感上的超级共鸣。

这篇文章写的生动,晓霞老师的文章画面感极强,你看,“八剑客”“傻乐团”“学优卷卷团”这几个吸眼球的标题一下就把她深爱的学生一个个真实的呈现在你面前,我相信如果你是老师,你一定有这样的学生 ,如果你是家长,你一定有这样的孩子,难得的是晓霞老师把他们都装在心里,用心去栽培,用笔去记录。遇到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幸运,也是为人师的幸福。

这篇文章写的深刻,尽管我们早已告别校园,尽管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各有不同,但读到这篇文章,心中依然会涌起青春的浪花,原来时光并未远走。读到有趣的片段时,你会不自觉的笑出声来,晓霞老师带的每一届“最捣蛋”的学生把她的生活填充的满满的,当一个人心里有爱,眼里有光时,你会瞬间感受到原来简单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至于不足,坦白说,可能考虑篇幅需要,在情结构和细节处理的有些四平八稳,总觉得还应该有亮点,还应该更有张力,这些我没感受到。

剩下的时间交给你们,亲爱的赭麓家人们,让我们怀抱对文学的挚爱,让每一朵“点评”之花在今晚盛开,在赭麓家园芬芳弥漫。

再次感激各位的赏光!


2.作者王晓霞老师:

创作背景:原文链接:赭麓文学|| 王晓霞:因为多次感动,所以再次冲动(阅读原文,动动手,戳戳我啊!

    毕业典礼那天下午,我收到了班长发来的美篇,43个人一个都不少,他们用我喜欢的方式送给了我最珍贵的礼物。他们真诚地给我写了他们想对我说的话。我知道一定有人组织,但我还是被每一个人的真诚感动到热泪盈眶。直到那一刻我才真切地意识到毕业典礼一结束他们就真的走了,那群被我天天“嫌弃”烦死了的宝贝们,他们就真的再也不来“烦”我了。也是在那一瞬间,我才真实地感受到,经过三年的摸爬滚打、斗智斗勇,一路走来,他们早已变成了和我感情深厚的人。

于是我决定写点什么。也许教师的成就感除了优异的成绩,还有把某些“水火不容”,丝滑地发展到“不忍分别”把曾经的“怒目而视”,经营成最后的“满眼感恩。”所以我仓促地写完了《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

此文一如往常,还是写真人,讲真事,说真话,还是拿文字讲故事,过于平淡,缺乏起伏。还请各位大佬不吝赐教!真诚希望各位“磨刀霍霍向拙文”,我拭目以待!

不得不说,孩子们带给我的感动还在持续。和我“斗争”最多的班级著名作家小H,送我一把梳子,告诉我寓意是舒心顺心。平时从不主动和我说话的小C知道我爱臭美,悄悄塞给我一对耳饰。捣蛋鬼小L的妈妈毕业典礼后来看我,见面就是温暖的拥抱,眼里满含泪花。最后阶段才开始发力的小W,和家人去爬泰山还要为我求一个“祈福条”挂在树上,还有很多很多……我何德何能,被如此温柔、温暖以待?

所以,当陈一兵老师约我参加半月评时,我爽快地答应了。一是完成半月评第十次被点评,感觉很圆满。最重要的是,把我的这点职业幸福感分享给大家——我亲爱的赭麓师友们!


3.杨春老师

读《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有感

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全篇2563字,字字真情。

文章通过团结的"八剑客",阳光的"傻乐团",会学的"学优卷卷团",构思巧妙地把一个43人的班集体,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尤其是对"八剑客"的描写,让一群玩皮,聪明,团结上进的少年跃然纸上,他们像一阵风,又像一团火,几个人共喝一瓶水,不分彼此,与这样的孩子分手,怎么能让班主任不想?

正如晓霞老师所说:"三年,说长不是很长,说短的确不短。1000多个日日夜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幕都跟过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

有这样的学生,是班主任的荣耀,有这样有爱有智慧的班主任是学生的幸运,这浓厚师生情感染着我们每一个读者。


4.张万成老师

我的一点看法,说错了不要责怪,就是我个人看法。当老师不容易,当毕业班的老师更不容易。王晓霞老师总会记得每朵花的香写出了教毕业生的甜酸苦辣。

首先为王晓霞老师点赞。来来往往,每届毕业生的接收和毕业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老师和学生,学生和老师都彼此有了感情。作为扶学生上马的老师,责任重大。王老师做到了。从三节课想到了八剑客。 从阳光单纯到傻乐团。

从爱学习到卷卷团。

一路走来一路歌。

文稿从我们最熟悉的三段论起步。娓娓道来初中生活的点点滴滴。


5.张勤丰老师

在王晓霞老师教育手记式散文《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中,八剑客”、“傻乐团”与“学优卷卷团”,一群具有鲜明共性的孩子让王老师记忆深刻,他们像一块块略有瑕疵的璞玉,在技艺高超的大师的精雕细琢下,一天天显示他们身上熠熠生辉的特质。

教育事业是神奇的,一个教师可以有机会触摸到许多未成年人的灵魂,感受他们的欢乐与痛楚,成长与烦恼,纯真与善良,沉浸其中,一个热爱孩子们的教师可以永葆一颗成熟而单纯的心,不会世故,不会市侩,不会势利,不会麻木,所以,换个角度看,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感谢自己的教育对象。


6.陈忠年老师

怀着敬重的心情,读完杰文,王晓霞老师写述她做三年的班主任, 教育四十三个学生,呕心沥血育桃李的心血,发挥教育有方的好力法,创造了优秀的班级。由于她有一套教育学生的成熟经验,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出现了聪明捣蛋又团结的男生“八剑客”的可爱男孩子,出现了阳光单纯但佛系的女生“傻乐团”的可爱女孩子,出现了爱学习碰上会学习的“学优卷卷团”的可爱人才,为祖国输送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值得向作为你辛苦的园丁学习!点赞!


7.高桢老师

育人辛苦,我深有感触,作为来自教育家庭,父母教育学生的时间要远远多于教育自己的时间。在当地教师们的孩子中间流传着一句话:作为教师子女很难成才,毕竟,父母的精力都给了别家的孩子,此话不假。王晓霞的《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让更多的人理解了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一般的,在传道受业解惑为己任的老师眼里,没有一个差生,都是她的心肝宝贝,教师之所以可以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在不断地启蒙、启发中,教会每一个品性各异的孩子,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凡此种种,理当敬重。虽然当下有不少人对教师办学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惑,这只不过是经济大潮下一个特色罢了。衷心感激人生路上的每一位像“王晓霞”一般爱生如子的老师们,是你们的职业操守和品行修养,为人民教师树立了榜样,文章朴实无华,只是觉得还有点意犹未尽。

8. 李昌权老师

爱生如子惜别难

——读《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有感

这期赭麓半月评由陈一兵老师主持,陈老师慧眼识珠,选评的是王晓霞老师的毕业季征文《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王老师作为班主任在一线从事英语教学多年,又是西安市作协有实力的作家,恰逢毕业季,以一位母亲一位园丁的胸怀写出这样一篇送别的真情文字自是与众不同。整篇形散神聚,语言也生动形象别具一格。

围绕着依依惜别的深情,王老师脑海里如同放电影回顾了三年来每位同学的一幕幕成长进步的故事,文中1至4节是总写是序幕。

作为班主任,王老师送走一届又一届学子,今夏这届43人自然是与往届不同,无论是相貌性格还是成绩特长兴趣爱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分写时,王老师拟好三个标题:聪明捣蛋又团结的男生“八剑客”,阳光单纯但佛系的女生“傻乐团”,爱学习碰上会学习的“学优卷卷团”。八剑客犹如花果山的猴子,脱眼便会“大闹天宫”,对付与引导他们也得“斗智斗勇”,当然他们也有许多优点,比如团结、豁达、仗义、积极劳动…“傻乐团”的几位女生情商高,看似佛系不关心成绩不爱学习,实则是她们一直在努力,想做快乐的自己,只是不想和别人对比。学优卷卷团,则是一群学霸自发竞争,你追我赶创造良了好学习氛围,正所谓响鼓不用重锤。

从王老师的记述和回忆可以看见,王老师总是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总是发现缺点后及时批评警醒,无关大是大非,没有动辄上报。读此文使我想起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当聪明可爱调皮捣蛋的娃娃遇到谆谆教导诲人不倦的好老师不厌其烦的敲打三年,顽石也变璞玉。王老师如园丁视每位同学如圃中花朵,乐见每位同学笑脸如花儿绽放;亦如母亲般呵护每个孩子成长,厉慈并重,宽严有度;既教书又育人,因人施教,经常反思,关心每位同学的学习进步,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所以她的真诚善意和平等包容赢得学子们孩子们敬重。三年相处,将心比心情谊深深。依依惜别之际,全班43位同学每人一段分别留言汇成美篇,汇成一束献给老师的花,而这每一朵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因而有了王老师这篇《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


9.李新老师

对每一个学生都熟悉,出于强烈的责任感,这样的老师即便学校不给评先进,我们也要评她先进,是民间优秀老师奖。


10.朱启莲老师

无法超越的真诚和实感

             -----读王晓霞的散《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

每读一次晓霞的文章心头都会有热浪滚过,那信手拈来的教育案例,如数家珍的讲述,浸润着王老师的情感与心血,用平实的语言娓娓讲述却那么撼动人心,共鸣、共情。因为你的辛勤付出 ,用自己的智慧、心血与汗水浇灌每一朵的花开,不管花期早或迟,都一律倾心灌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真诚地付出,总是会收获自己的心愿。

我很纳闷学生为什么那么依恋王老师?付出!事无巨细的付出,一切为了孩子,心思全部投入到那些学生的身上,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细小的情绪变化,尽管你通篇没说你的付出文中的字里行间流露的信息还是暴露了你老师和母亲的角色。也正因为你的付出才会换来每一朵花香,才会有那种难舍难分的场面,那种从心头流动的热辣滚烫。

有苦有乐是生活,有喜有悲,才是真实的人生。说实话我又一次被感动,我一次又一次被你的真诚、被你的敬业和你内心的独白所感动。如同黄金天生是货币,注定了你为教育而生。在你获取学生与家长的认同、认可和信任的背后是你无言的付出、委屈甚至是被伤害,因为教育不是一块净土,它与大环境是相联系的,许多家长由于家庭、社会环境和孩子自身的原因,对孩子的教育无法与学校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实行家校共育,收到理想的效果,而是一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或迁怒老师,而不是去从自身找原因,不明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任何人都无法替代。读你的教育笔记在看到的是:孩子的懂事、可爱和成长、家长对你的认可、信任,和学生对你的依赖、喜爱和与你分离的不舍,同时,我也看到了你疲惫的身影、你心中所遭受过的委屈和你坚韧、执着的付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本,终生难忘。真诚的态度,真情的付出、真实的你,才是最让人喜欢的样子——致敬有爱、懂爱、会爱的你!致敬文如其人的你!因为任何写作方法、表达方式都无法超越真情、真实的文字与情感!爱你--晓霞


11.陈国均老师

《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是作者本人,作为一名班主任笔下四十三名学生,就象四十三朵花儿绽放出的光彩令作者难忘。

作者先用标准镜头对焦班上的"八创客"、“傻乐团”、“学优卷卷团”这些学生具有代表性有特点的小团体。有的有情有义,能吃苦仗义,有号召力;有的温暖,贴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傻乐傻乐的;有的爱学习也很会学习,学习上总是拼比,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使班上整体成绩水平不断上升。然后,作者又用微距镜头对焦了班上个别学生,充分显示了他们的个性:小丫的,言不由衷:真理都永远在老师这边的机灵,小T回怼老师“我知道:你有仇,当时就报了”并露出坏坏一笑,还有那个勤奋不愿与别人入伍的小W等。

作者三年的汗水浇灌了这些花朵,也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向四十三位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才有文章里师生离别的不舍与祝福。

当今学校,正需要像作者这样有责任的老师,这样的情怀,才能培育出有家国情怀,报效祖国的栋梁。

愿现今学校的老师们:都把学生当花儿精心培育,必定芳香怡然.....

文章描写学生的成长较笼统。能用一两个具体事例细说学生成长的过程,是否更有说服力,更有师生情感的带入感,使文章更出彩。愚見,望作者見谅


12.强小芳老师

读晓霞《终会记得每朵花香》

在读晓霞文字时,正是毕业季又来临的几天,感叹又佩服她的文笔,看似用记录的形式,把班级日常总结,把一个班级的“花朵”们表现的栩栩如生,可甜可咸,实则是不言喻难舍的毕业季,凡来尘往,终会如此,求学生涯,分别了一个路口又一个路口,我一直觉的人最难忘的和人一生中记忆最深的还是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的毕业季,没有了小学生的稚嫩天真,有的只是懵懂青涩的向往,向往下一个路口的相遇,如遇上一位好老师,这个阶段的重要更是孩子一生的转变,晓霞老师便是!

从她《终会记得每朵花香》,似乎看到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她负责任的身影,要不然,怎么会有“男生八剑客”,怎么会有“佛系傻乐团”,怎么会有“学优卷卷团”的记录?而她们这个团体遇上这样一位好老师,该有多么的幸运!专业能力强,有责任心,有爱心,有耐心,幽默风趣,和学生们斗智斗勇,能做朋友打成一片,晓霞便是!

读晓霞文,常常被真实的思想,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胸怀折服,太多的优点就给其他文友们赏析吧,几乎是一篇很完美的毕业季征文,读一遍又一遍,一点个人小想法,可以把最后两段做调整来收尾,给人以思考和呼应题目为佳∶此刻,在这一片寂静中,他们的每一个影像都是那么清晰,那么可爱。在我眼里、心里,他们就像花一样美。我定会记住每一朵花的香,凡来尘往,终会如此。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可忽落不计哦。还有,还有许多让我一时半会还说不出来的毕业共情,感触颇深的思想感触……点赞学习鼓掌。


13.潘辰瑶老师

晓霞老师这篇《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的文章触动人心,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位人民教师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及在孩子们毕业时的念念不舍。从毕业典礼的离别,追述到三年来点滴回忆的细细描绘,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同身受。

“八剑客”的调皮与团结,仿佛让人看到了青春最真实的模样。他们的捣蛋与聪明并存,让老师既头疼又欣慰。而“傻乐团”的女生们,虽然看似佛系,但背后默默的努力与坚持,更是让人感动。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傻乐”,直叫人看见青春的纯真与美好。

“学优卷卷团”的孩子们,则是用他们的优秀与努力,为班级树立了榜样。他们的竞争与合作,不仅促进了自身的成长,也带动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这样的孩子,无疑是每个老师都梦寐以求的。

文章最后,老师对孩子们的深情寄语,更是让人动容。她不仅表达了对孩子们友谊长存的祝愿,还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这种真实与坦诚,无疑让这篇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总体上说,这是一篇充满情感与温度的文章。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美好与艰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也愿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教育这条铺满鲜花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幸福与满足。


14.梁风老师

老师心中绽放的花朵 

—— 王晓霞散文《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赏析与枉评

感觉赭麓《毕业季》的征文就是为王晓霞老师们和她们(他们)的学生们量身定制的题材。而王晓霞老师又是把这题材诠释的最完美,最具体,最生动的老师之一。

《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是王老师的心语,是她一个个过往的三年,送走一届届毕业的学生的记忆,留念,不舍,欣慰与成就感的诉说,她视每一位曾经的学生为花朵,用自己的智慧、心血与汗水,辛勤浇灌他们(她们),这一届一个班43朵花,她要关注每一朵的习性,每一朵需要的营养,每一朵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让每一朵都能绽放,都能飘溢出醉人的芬芳,她总是用母亲般的爱心对他们(她们)视如己出,哪怕是调皮捣蛋的(剑客)们,亦或是憨润可掬的“傻乐团”们,不论是成绩好的领头羊们,还是成绩平平、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调皮鬼,捣蛋虫们,她都能不厌其烦,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并始终清醒地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位置,设身处地想想,这样的老师能不辛苦,能不疲惫,能不失眠,能不呕心沥血吗?当这样的老师容易吗?可是晓霞二十年如一日的在这样的路上砥砺前行,到退休,起码还有下一个二十年甚至更长。她累并快乐着,不仅自己不断调整了心态,还千方百计引导和感染了学生的心态。我们从毕业班学生的泪花里,我看到了闪烁着尊师重教和决心奋发向上的光芒!

今天,晓霞老师为准备这次半月评,用极其严谨认真的态度再发心语。用一篇《因为多次感动,所以再次冲动》来为自己的被评文创作初心做介绍和今晚的半月评做铺垫。可你这一冲动不要紧,估计今晚你的第十次被点评要引起一片片,一阵阵巨浪翻腾的钱塘大潮般的冲动,因为你用平实质朴和充满真情实感的文字,为你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二十年教育的四个阶段,亦师亦母亦友的付出,为“优秀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作了最精彩的注脚和诠释。这让我本来觉得今晚有压力的半月评似乎变得通透和简单了,因为我对你记得的每一朵花,又有了近乎感同身受的感觉!只是,我断不敢磨刀霍霍向对,但秉性使然,还是要搜肠刮肚,挖空心思斗胆在你的佳作中找点“不足”或者“瑕疵”,以此满足我自己作为有资格点评你作品的虚荣心吧!

不足:

长达二十年的教师生涯,王老师怎么那么幸运?校园里除了调皮捣蛋的可爱的“剑客”们,除了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除了那些“傻乐”团的小丫头片子们,难道没有了让老师愤怒、沮丧、无奈甚至憎恨的?比如校园霸凌、意外伤害导致严重后果、家长的误解攻击、少数学生的偷窃、早恋、赌博、恶作剧、公开和老师叫板、辱骂、给老师起难听的外号等等非人之初性本善的熊孩子们的恶行?这有时候恐怕超出亦师亦母亦友的范畴和善良的初心的,这些我想长达二十年的执教生涯不可避免,难道是王老师真的好运,还是刻意笔下留情被略去了?这或许与王老师向善的正能量有关,但我在看到长沙校园操场埋尸和五个未成年少年合谋杀人却泰然自若的新闻后,震惊颤栗之余不得不思考王老师遇到校园非正常情况的教育方式和处理方法了。当然,我这样苛求王老师有些不妥,但我也是直面校园社会现实,深感时下当老师的确实在是越来越不易啊!


15.甘年生老师

师心仁爱

——读《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有感

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爱。教育的意义不是把人分成几等,也不是让少数人脱颖而出,而是让每名受教育者获得尊严,获得自信,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从而昂首挺胸地去做人。然而在现实中,因为种种因素,这样的“爱”往往被异化,教育的意义也被扭曲,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冷漠、紧张起来,甚至走向相反。其结果,今天的教育,就像一个大火球,你碰着也烫,我碰着也烫,任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读过晓霞老师的诸多篇文章,加上今年三月底芜湖之行的近距离接触,还有不久前读到她的学生赵柯欣《离别绘成画》,让我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觉得她是一位有教育理想,有教育情怀,对学生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我想,晓霞的成功密码,归结起来就是“仁爱”二字。她的爱已让每一位学生都从内心感受到了,班上43位学生一致向其表达感谢,赠送礼物,就足以说明。

因为仁爱,才能走进学生内心。首先,她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成绩好的还是成绩不好的,无论乖巧的还是调皮捣蛋的,她都当作自己的孩子,照单全收,接纳他们的优点,也接纳他们成长中的不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也正因为此,学生在她面前敞开心扉,听其言,信其教,师生之间关系非常融洽,沟通交流非常顺畅,教育效果也必然非常好。

因为仁爱,才有教育事业长青。工作二十余年,无论当班主任,还是授课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重复性工作的,繁杂,琐碎,还会遇到无法计算的问题和矛盾,甚至要做许多异化的劳动,难免觉得枯燥,乏味,产生职业倦怠感,但晓霞老师明显走出了职业的倦怠与困惑,她已把对学生的仁爱之心转化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著追求。她时常反思自己的工作,记录教育故事,记录日常心情,记录工作感悟,在工作与记录中不断升华着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学生的情感。

因为仁爱,才会成就精彩人生。衡量一位老师成功与否,不在于学术头衔如何,也不在于荣誉证书几多——尽管许多人非常看重、为之奋斗,但在当今的时代,因为某些原因,这些头衔和荣誉并不能代表实际水平。我始终认为,真正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喜爱、家长是否认可、同行是否赞许。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又得到家长的认可、同行的推许,将来也必然会获得学术上的头衔和荣誉。我想,功到自然成,晓霞老师心中有大爱,工作那么出色,在不久的将来,在收获更多夸赞的同时,也必将收获学术上应有的荣誉,人生也更加精彩。

最后,真心祝愿晓霞老师幸福满满、一路鲜花!


16.李世平老师

《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半月评。

今晚,髙兴的参加一兵老师主持的紫诺文章半月评。这是紫诺老师献给毕业班孩子们的一首歌,更是美丽的班主任紫诺心河流淌的宛如丝路花雨般的不舍情泉。

读罢此篇,我有几点体会:

1,从文学角度,文章题目既显技巧,也是女性特有的思维和笔韵。

2.全班43人,作者善于剪裁,取男孩八剑客,女孩傻乐团,学霸卷卷团三个最具典型案例,用孩化语言加以描述,慧心濡墨,真情寄笔,那种在时烦累,一旦离别,心中的寂寞空旷,难以割舍的相守之情,被刻划的特别好。

3.文章条理有序,文字标点无错,白活文陈叙,清朗无击。

若非提建议的话,文章好像少了点对某个学生作重心描写刻划,尤其是对某个贫困男孩或女孩的发现,女孩穿着,饭堂打饭菜舍不得吃,省下鸡腿带回家,父母贫困残疾,挖掘到这样素材,老师的帮助,肯定有泪点。文章也会提高一个层次。

17.盛佩佩老师

当离别开出花

——读王晓霞老师散文《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有感

首先,一篇好的文章,题目就很吸引人。看到标题,读者无法猜测到大概是写什么内容的,这就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第一段“校园、夜色、背影、真的走了...”像电影一样开场,一个人立在黑夜里,看着那群背影远去,且不会再有归期,落寞、不舍、迷茫、未知如潮水般涌来,氛围感拉满!这个开头,不得不说,晓霞老师真的会写。第二三四段,描写了作为班主任老师,中考前的心态,盼着他们赶紧考完,不要再“烦”我了,可当离别真正来临,又如此触不及防,心里空荡荡。中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作为班主任,在这1000多个日夜,与这43个孩子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虽然有很多淘气捣蛋,令老师生气的事件发生,但那些令人动容,感动欣慰的瞬间却更多。43个孩子如43朵不一样的花,每一朵花香都深深印刻在作者的脑海里,每一个相处的瞬间都像影像一样从作者的脑海里,也从读者的脑海里过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总结,首尾呼应,如一场电影,慢慢落幕。

文字虽然平实朴素,但却很有趣味性,笑中带泪,每个故事的画面感都很强,令人不自觉想起自己的学生生涯,想起自己的老师,读后也为这一场师生之情,深深动容,感动不已。

辛苦培育花朵的园丁不容易,向教育工作者致敬,向王老师致敬!同时也祝愿这43朵花,在离别之际开得绚烂多彩,长出新的枝丫,从此以梦为马,勇闯天涯。


18. 黎晓东老师

精彩在讲台绽放

——《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赏析

我得承认,许久没有这样一口气连看几遍一篇文章。虽然看的散文集和平台推文的散文作品很多很多,但最感动我的或者说最吸引我的还是晓霞老师写的“教育故事”类散文,即使对于流行的散文畅销作品或名家的精品散文作品,也没有晓霞老师的“教育故事”读起来亲切和自然。

人们常说教育是启迪灵魂的工程,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雕刻,除了在讲台上给学生传授知识之外,您一定有更多深入骨髓的气质、举手投足的精神和风度、回眸一笑的风致去言传身教地影响和修炼您的学生。

《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娓娓道来的是:“男生八剑客”、“女生傻乐团”和“学优卷卷团”们的学习成长趣事,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中学生人文美图,全文与其说是在说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倒不如说是以描述学生特点为媒介,展示更加广阔的“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

课堂是一片期望的田野,是耕耘培育学生的沃土。您二十几年敬守课堂,扎根三尺讲台,精益求精,任劳任怨,默默耕耘,潜心钻研教学技艺,教学业务精湛,课后与学生做朋友,赢得了学生信任,在教育园地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是一篇智慧的文字,以“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为契机,结合您深厚的教学经验积淀,借助于驾轻就熟的文字,向读者全方位透视了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貌。“八剑客”聪明捣蛋又不拘泥于小团体;“傻乐团”阳光单纯又不局限于只顾读死书;“学优卷卷团”的好学和拼劲既完美地融合又带动和影响了班级的学风。

您的班级,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43只叽叽喳喳的鸟儿聚集在枝头。无论在讲台前还是在教室后排,您目光一穗一穗地看下去。那些将晶莹的身心交给阳光的稼禾一样的孩子,是那么端正、生动,现在,他们在您的呵护中一天比一天茁壮、丰满,他们是您掩也掩不住的喜悦。他们的长势,是大地上最绚丽的丰收景象。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青春年华易逝,教育初心未改。您默默奉献的二十几载,是无数教育人执着追求坚守的缩影。今天,您置身于这芬芳之中,如鲜嫩的绿叶,在幸福地颤动、倾听。您的精彩在讲台绽放,我似乎已经听到了花开的声音,闻到了每一朵花的芬香!

18.王富年老师

读《终会记得每朵的香》有感

教师教书育人被喻为培养花朵的辛勤园丁。园丁若为某些利益所诱惑,或许只会盯着能获取利益的“花朵”。“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需要有博爱的胸怀。王晓霞老师所带班级的43朵花,她都会记得每朵花的香,她就具有博爱的胸怀。这个富有寓意又有诗意的题目感染了我也反思我,因为在我任教期间总是盯着利益之“花”。本文内容安排也别具一格:用小标题写不同类型的小团体:“聪明捣蛋又团结的男生‘八剑客’”、“阳光单纯但佛系的女生‘傻乐团’”、“爱学习碰上会学习的‘学优卷卷团’”,学生群像的描摹细腻风趣。也有点到为止的个体特写,不做渲染,做到详略得当。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写得有血有肉,没有平时的工作积累,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是写不出来。本文也是王晓霞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总结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19.甘绍忠老师

“倾心桃李事,皓首又若何”

——读晓霞老师《终将记得每朵花香》

先摘我做的毕业班美篇中的一段文字:

“再一次列队放学,眼中满是依恋和不舍,告别同学,告别母校,告别恩师,这一去,将天各一方,所有的感恩只能以相思的方式记载,老师再见!走你,我的孩子们,老师目送你走出校园,老师期待你飞上蓝天。”被挚爱且多情的晓霞老师的这篇文章共情了,因为我们热爱的职业,因为我们面前可爱的孩子。“八剑客”“傻乐团”“学优卷卷团。”班主任对每个成长季的孩子的个性的了解和掌握很好地诠释了一个优秀班主任的特质。充分体现了一个教师优秀的特质。文章的主旨充分体现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朴实无华的文字,灵动鲜活的人物描写强调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影响和灵魂的触动。

做晓霞老师的学生无疑是幸福的。因为最美好的人生,其实是在合适的地方,与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但愿人生旅程中的这段陪伴能成为你晓霞老师和她的学生人生中的幸福时光。但愿今后所有的际遇能成就你最美好的人生。”

“铁打的教室,流水的学生。又送走了一届毕业生,空落落的教室空落落的心,静静地等待下一拔孩子的充盈,心在一次次雏鹰放飞后欣慰,生命在一次次奉献后充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读晓霞老师的文章,和作者一起静静地咀嚼,品尝着这一份付出后的幸福。


20.王占霞老师

《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赏析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年离别时!细读老乡晓霞姐的毕业季征文《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一文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全文布局严谨、构思巧妙。
将全班43名学生分成三大块来写。

1.聪明捣蛋又团结的男生“八剑客。

2.阳光单纯但佛系的女生“傻乐团”

3.爱学习碰上会学习的“学优卷卷团

每一个小团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把一群可爱的、捣蛋的初中生描绘得生龙活虎,栩栩如生。

二、语言风趣、幽默。

晚自习,我极其生气地把玩扑克牌被领导发现的小T叫到阳台上,训完他又怕影响他心情,所以“自作多情”地加了一句:放心,这事儿过去就过去了,我这人从不记仇。他回过头坏坏地一笑:“我知道,您有仇当时就报了!”说完迅速溜进教室,我忽然心情很好。
三、感情真挚、细腻。                 
此刻,在这一片寂静中,他们的每一个影像都是那么清晰,那么可爱。在我眼里、心里,他们就像花一样美。我定会记住每一朵花的香,凡来尘往,终会如此。

总之,此文是这次毕业季征文中的佳作。作为一名与她名字只有一字之差的老乡,一名共同的文学爱好者,今后一定向她多学习,多请教。


21.陈晔老师

首先呢,我想说这不是一篇散文,也不能表现出我霞姐的最高写作水平。这篇更像是一篇手札或是记录,但从文中透露出来的情感和细节更为真挚迷人。充分体现了霞姐对工作的认真,对学生的疼爱。从升学的角度,希望孩子们能有优秀的成绩,但是从老师的角度,更希望孩子们拥有快乐健全的身心。中考是人生中的一段,这一段很重要,但也不是最重要,孩子们所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态度,对同学朋友们的关爱,才是这个年纪最应该拥有和值得回味的。霞姐恰是很看重这一点,所以她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老师,最理解最懂得学生们年少情真的引路人。


22.司宾老师

陈老师好!王老师好!各位老师好!

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八剑客,傻乐团,卷卷团”几个团队名号起的生动有趣,在王老师眼中,学生不只是学习,还是有趣鲜活的精灵。

2.孩子的教育,是让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纪律性差的学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经常督促,一个老师管理那么多学生,可想而知,得心理多强大。

3.这两句生动精彩,“师生一场,彼此教育,共同成长”大格局;

“这三年多有得罪,感谢你们一直很给面子”有大姐大的范!


23.金文桥老师

评王老师文章:

43名学生,

用几个片断写。

当然素质教育不允许有差生之说一一后进生,可以进步。

布局优秀,行文通畅,师生情感溢然纸上。

当好了学生一个时断的引路人,值得点赞。

不足:文字平均乏力,应显重心。


24.杨东民老师

王晓霞老师这篇《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用了三个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明了、层次清晰,文章首尾呼应,情感真切,整篇文章洋溢着对学生的爱,可贵的是王老师带着感情去工作,带着思考去工作,有工作方法,受学生喜欢。初中的孩子处于一个淘气的年龄,心智不太成熟又有些叛逆,作为班主任是很不好带的。小学生可以无条件服从,高中生自律性很强了,唯有初中生问题最多,而初中的教育却尤为关键,除了学习成绩,对于孩子的人格培养也很重要,可以说有缘成为王老师的学生是人生的一大幸运。三年时光,就是一盆花也有了感情,何况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作为班主任,送走了一届又一届,那种内心的充盈与失落在文章中尽有体现,很多孩子毕业了,走进了新的环境,是否还惦念着仍然留在原地的园丁呢,那肯定是,因为王老师用爱心教育孩子,在孩子人生成长阶段注入了情感力量,而不是让孩子单纯的成为学习机器。此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把毕业后老师的心态以及师生的感情讲述的很到位,那种对学生的惩与爱、那种毕业后失落与充盈的心境写得刚刚好。期待王老师更多的学校故事和家庭故事!

现在初中生升入高中的比例是33%,高中生升大学的比例是80%,所以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高考,而是中考,王老师作为初中班主任,把握着孩子的命运,遇到这么好的王老师是人生幸运。


25.周能保老师

用心用情话离别

——读《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有感

在赭麓文学里认识王晓霞老师已有一年半时间了,每每读完她的文章都感到她的文章有一股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来自于她用心用情写文章,体现在她立足于日常生活、平凡小事上得到深刻感悟,又能以轻松愉悦的笔调表现出来,给读者带来内心的喜悦感和满足感。《终会记得每一朵花的香》又是一篇用心用情的好文。

一、这是一篇用情记录“四十三朵花香”的叙事散文

当四十三名学生和老师再见的时候,“我才明白,这回是真的走了。”“可是今晚,我却真切的期盼我还能再送他们几回。“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从这些心理活动不难看出,三年来,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结下的师生情谊至深,分别之时的难舍。

无论是聪明捣蛋又团结的男生“八剑客”、阳光单纯但佛系的女生“傻乐团”,还是爱学习碰上会学习的“学优卷卷团”;不论是小w、小Y、小M,还是小Z、小C、小L等,都是王老师这个班级的一份子,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鲜明,情商智商各异。但在王老师的眼中,他们都是可塑之才,都是她的好学生。这种教育理念,所有从事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应该都十分清楚的。然而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恐怕就要另当别论了。王老师却能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用情至真,用情至深,实在令人感动。

二、这是一篇用心写出来的教育叙事

长期在教育第一线,让王老师练就了许多教书育人的本领。

如面对“八剑客”在体育考试时,相互鼓励。“我站在旁边为他们感到深深的骄傲,为他们的好心态,为他们的友谊,更为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

“我喜欢他这么仗义的样子,喜欢他为了朋友豁出去的胆量。就像我喜欢我的大儿子时处处保护他的弟弟一样。”这些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王老师完全把这些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

在对待小M的告白时,我明白:“其实师生一场,很多时候都是在彼此教育共同成长。”

在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学好时,王老师的经验是爱学习、会学习。对班级的“学优卷卷团”,“我一直认为良性的‘卷’起来不是什么坏事,更何况他们几个关系很好。在这样的竞争中,整个班级的领头羊会越来越多,会走得很长,走得更远,对其他同学感染力也会更强,从而学风自然会更浓。”

作为科任老师,特别是作为班主任的王老师,“我唯恐我的每一个孩子没有达到他们该有的高度。”这是怎样的一种责任心,怎样的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思想 高度啊!

面对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告别,王老师“在一片寂静中,他们的每一个影像都是那么清晰,那么可爱,在我眼里心里他们就像花一样美。我一定会记住每一朵花香,凡来尘往,终会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对孩子们的充满爱心,如果没有一个献身教育事业的恒心,是绝对写不出这样感人肺腑的语言文字来。

26. 池西发老师

《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

半月评感言

再读王晓霞老师的《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又一次为王老师班主任工作的细致入微而喝彩。首先将班级43个花朵归纳为“八剑客”、“傻乐团”、“学优卷卷团”等不同的小团体,如果不是长期亲密接触、如果不是平常深度融入、如果不是逐个通体的了解,是很难如此精准描述的,由此可见,王老师的班主任工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倾注了相当多的情感与心血、坚持了非常大的耐心与仁爱,因而成果是非常显著的,回馈更是喜悦的。

文章中多处情节的描写很是细腻,特别是提到一“剑客”为另一“剑客”据理力争,自己不但不生气,反而欣慰,比作自己的大儿子时时处处保护他弟弟一样,真乃妙笔神思,令人回味无穷


27.宣政国老师

王老师此篇文章仔细读了几遍,深为感动!有这样的学生是老师的幸运,有这样的老师是学生们的幸运,或许正是有这样胸怀和大爱的老师才孕育出这样出色的学生。你们彼此欣赏,彼此成就,共同谱写了一曲爱的青春之歌。文章有集体描写,也有个别素描,感情真挚,幽默风趣,堪称完美,富有晓霞特色!


28.陈水清老师

读晓霞老师《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的文章,很欣赏文字的感染力,更被晓霞老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所感动。

文章里"八剑客""傻乐团""学优卷卷团",描写细腻生动,更让人读出了一位好老师对学生呕心沥血的教育和呵护。

每位学生都是一朵初放的花,晓霞老师始终记得他们的芬芳,多年后你的学生也会回味你给予他们的芬芳,那便是一生的师生情怀,这正是教师职业的伟大所在!


29.梁宝金老师

在教室的讲台上,王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引导者;在学生即将启程的时刻,王老师的美文便化作情感的寄托,代表王老师的嘱咐和祝福。在那毕业的这一刻,或许只有经历了无数个日夜陪伴的老师和学生才能真正懂得彼此心中的那份特殊情感。


30.彭广平老师

王老师笔耕深厚,融入现实,真情流露,勤教育人,为人师表,自有真情抒写感人。


31.周能胜老师

读《终会记住每一朵花的香》

43个孩子,

43朵花,

43个同学,

组成一个临时家。

家长是1位年轻的妈妈,

名字叫王晓霞。

优秀的园丁,

培育美丽的花,

大家纷纷赞美她!


32.王文成老师

本文通过三个小标题,八剑客、傻乐团、学优卷卷团,生动地写出了三年来班里的学习、友爱、活泼、聪明还有一点小小的坏等整体的情况,使人看过感动不已,从中也能看到老师和同学之间深深的爱。其实,老师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就有了爱恨交加的心情,就有了包容之心,就有了爱护之情。有时孩子会让你哭笑不得,学生也是一样。但总体是上进的、团结的、爱学习的。三年的时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浓浓的师生情、同学情。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总能激活曾经的记忆。

王老师用文字记录了学习生涯中的几个片段,让这几个片段,温暖同学们的心,同时也温暖着所有读者的心。记忆不灭,永远回忆。


33.邓有民老师

评王晓霞老师

散文《终会记得每朵花的香》

晓霞老师是一位情商很高的中学优秀班主任。文章一开头就很煽情,一句“这回是真的走了”——依依不舍之情不但让读者感同身受,而且通过文字可以听到她哽咽的声调来,这就是真情实感的文字所表现出来的魅力!

该文之所以被主持人选为“半月评”文章,我想可能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一是文章紧扣“征文”主题,题材真实可信,可读性强。作者用饱含真情的笔墨描绘了与她朝夕相处三年之久的学生群像,每一个形象都鲜活生动,富有个性,且符合时代特征;二是文章结构也有特色,采用分组叙述的方式,显得灵活多变,一改平铺直叙所产生的冗长乏味的感觉。有点受近代西方小说的影响;三是故事性强。作者没有单纯地抒情或是空发议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件来表现学生的性格、情感、特长等,让每一个形象都立得住脚,且与众不同;四是语言生动,富有时代特征。如“八剑客”“这群臭小子”“佛系”“傻乐团”“学优卷卷团”“破案”“诈”等等,既贴近生活又富有情趣,更重要的是表现了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融洽感情。以上这些都是该文写得成功的地方。当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文笔还不够“老辣”,语言的个性特征不够强,辨识度也不高。真正成熟的作家个性化是非常强的;二是主题还停留在“师生情”这么一个水平上,没有得到加强和“升华”,思想的深刻性不够,难以在同类文章中出类拔萃。三是文学性不够。在形式上还留着“工作总结”式的写作痕迹,削弱了散文的特征,艺术性较弱。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请作者和各位老师批评!


34.陈宏康老师

我当过一年小学教师,那是文革时期停课又复课,少数学生不愿进教室上课,我竟与学生冲突起来,以后离开小学。但是一直感到当好一名小学、初中教师很不容易。佩服王晓霞老师的教育、教学有方,国家在教师待遇的制定上应对这两阶段的教师有所傾斜。


半月评是《赭麓文学》最具特色的线上文学交流活动,如一堂丰富的文学鉴赏课,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有收获。《赭麓文学》欢迎您的加入。


本期整理编辑:紫诺   




END



             赭麓文学社

文学顾问:邓有民 

总      编:江   锐

副 总 编:阿  牛

编     委: 紫   诺   朱启莲 

                梁   风  杨东民

刊头题字:董金义



投稿须知

1.题材不限,字数四千以内,诗歌不少于三首或十五行。稿件须原创首发,杜绝一稿多投,文责自负,15日内未收到用稿信息可转投其它网络平台。

2.投稿邮箱:jiangrui0715@sina.com。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及照片和联系方式,以便编辑联系。

3.关于稿酬:稿费全部来自赞赏。文章自刊发日起一周内,8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朗诵:作者和主播各40%),其余留为平台维护。稿费通过微信发放,请加总编微信13966010102。

4.其他注意事项: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其他网络平台转载需经本公众号同意,否则,视为侵权。



愿你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度过自己的一生



赭麓文学社
走进文学,感知生命的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