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麓文学|| 王建平:又是荷花灿烂季

文摘   文学   2024-07-28 00:00   安徽  
wuwu



又是荷花灿烂季 

作者:王建平

结束了七年无为的帮扶工作,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柘城村父老乡亲,重返了市直机关,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七月流火,夏日炎炎,随着机关党委党建业务培训班,又一次踏上了无为大地,来到严桥花间小路的福泉振兴学院开展学习培训。这里远处有青山绿水,风车悠然旋转,围绕学院是大片的盛开的荷花,星星点点,姹紫嫣红,呈现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好画面,着实让人醒目兴奋。一幕幕在无为帮扶的美好回忆浮现眼帘……
 这一切,对于我来说,都不陌生。记得当年在村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期间,组织部门也曾组织我们来此学习培训,一批市直选派干部汇聚一起,共叙友情,交流分享驻村工作经验和体会,学习讨论之余,常常沿着花间小路,欣赏着大片的荷花,共度美好时光,留下难忘的回忆。

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轻纱般的雾气,荷花便悄然展开了她的笑颜。那花瓣,宛如仙子的衣裙,轻盈而飘逸,层层叠叠,从纯白到淡粉,再到深邃的红色,宛如调色盘上的颜色,丰富而又和谐。她们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驻守乡村日日夜夜的秘密和故事。阳光穿透清澈的水面,洒在这些盛开的花朵上,形成了一片片金色的光环。那光影随着水波荡漾,时而闪烁,时而消失,仿佛是一场无声的舞蹈。荷花在这光影中更显得娇艳欲滴,她们的花瓣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每一滴都像是天地间最纯净的水,闪烁着生命的光辉。
荷花的香气,是夏日的馈赠,那香气淡雅而持久,沁人心脾。在荷花盛开的池塘边,总能看到几位悠闲的游客,他们或是驻足欣赏,或是低声赞叹,或是轻轻触摸那柔软的花瓣,仿佛想要抓住那短暂的美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更是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她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代表着纯洁和高雅,能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洁净;同时也象征着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风雨中依然能够傲然挺立,绽放出人世间最美的花朵。
驻村日子相对喧嚣城市生活是单调而枯燥的,能坚持七年日日夜夜,着实要有乡村情怀和坚韧坚守的精神。当时,村里住的地方叫荷叶地自然村,其中有个濡北水庄,也有大片盛开的荷花。而且更有特点是这里流传关于荷文化的故事。
相传,荷叶地村原是沼泽地,每年大水,常常被淹,百姓受灾,痛苦不堪。正巧遇到去南海取经的何仙姑路过此村,看到受灾百姓民不聊生,便心生慈悲,撒下一片荷叶拯救村落,从此以后,这个村就随着这片荷叶一起沉浮,避免了水灾侵扰。特别神奇的是,每当荷花盛开,花朵灿烂,就意味预示着当年就是丰收年。若是荷花不旺,则丰收不在,往往是个灾年。好在,我驻村几年,几乎年年荷花灿烂,风调雨顺,天随人愿。当然,抵御洪水,不能只靠天,乡村振兴三年,年年都跑县市水务部门,申报水利项目,修堤筑坝,兴建排灌机站,确保山河安澜,百姓安宁。

在无为日子,也常常走访其他乡村工作队,作为芜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县区。无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地大物博,相对于江南,无为人大都热情豪放。七年之久,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连任二届,我也几乎跑遍这里山山水水。二十个乡镇一百余万人口,有沿长江大堤边的平原乡村,也有南边海拔最高芜铜安庆三市相交三公山的昆山镇,还有西乡紧邻巢湖的严桥和选派所在的石涧。曾有幸拜访著名古迹米公祠、黄金塔,参观过红色根据红庙新四军七师旧址和无为人救星老省长张凯帆故里。还驱车红巷镇,看望市财政局选派书记老项同志,同时慕名走访抗日名将戴安澜故乡。在这里,也有大片灿烂的荷花,每逢夏季,都举办了荷花节,极力打造“安澜故里、荷馨洪巷”。    
在帮扶村,我也曾鼓励水庄赵总扩大太空莲种植面积,套养龙虾和家鱼,既可增加亩均收益,又让荷叶地名副其实,并建议他在水庄树起何仙姑塑像供游人参观,打造乡村旅游。那年在荷叶地美丽乡村示范点,我们就在其中建起以荷文化为主题的村史馆。突出荷的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廉高洁,也彰显荷的历经风雨依然绽放美丽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精神。这也许是我这么多年坚守乡村的初心和支柱,也是独爱荷花的根本原因吧。
驻村的日子,我常常与工作队同志们谈心。我们告别繁华城市生活奔赴乡村,工作和生活环境变化的确很大,面对的工作内容、服务对象和范围条件与城市千差万别,既来之,则安之,来了就要面对,要适应,要学习,还要沉下去,接地气,实实在在帮老百姓和村集体办些好事实事暖心事。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从大处来说,我们是在用具体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伟大战略,要把党和政府农村政策方针传递到千家万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绿水青山之间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从小处来说,我们是积善行德,利他利已积功德,是件功德无量、惠及子孙大好事,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们每位工作队成员,积极性都很高,动用各种关系,积极帮助村里争取各种涉农项目和资金达两千余万元。在具体实施中,我也十分注意告诫自已,教育大家,要像那荷花一样,保持一份清廉和纯洁,不沾项目和募集资金一分利益。有时候在做群众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有放弃和躺平念头。但当我回到宿舍,看到窗外那灿烂荷花,顿时被她坚韧和不屈不挠精神所鼓舞,第二天,又鼓足干劲,精气神又上来了,很快找到解决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
下乡归来,走进机关大楼,颇有感触:虽然楼还是那楼,但已是物是人非,门口的保安不再熟面,许多年轻干练神采飞扬丫头小伙也不熟悉,原单位也因新一轮机构改革暂时划上历史句号,大有“笑问客从何中来”那么点意思。七年之久,曾经身边许多体制人,或高升,或隐退,也有不少进去“蹬缝纫机”去了。正如《桃花扇》里那段著名唱词:你看他高楼起,你看他宴宾客,你看他楼塌了!真可谓:我在乡下岁月静好,他在高楼事事无常……

6月下旬,荷花已开,我们接到组织部门通知准备撤退,一向爱睡懒觉的我起了个大早,赶往家住荷叶村王浩小同学门口,他家是我们工作队帮扶的脱贫户,父亲因病致贫。但他品学兼优,是个小学霸,记得我来村扶贫时,他好像柘城小学三年级学生,但已通过互联网自学完初一数学课程,我是很喜欢爱学习孩子,记得伟人曾说过,教育扶贫是阻隔贫困的最好防火墙。我一直认为目前农村孩子走出去,跨越社会阶层有两个通道,一是靠读书,二是去当兵,而当兵也要在部队上军校,还是要读书学习。因此,就特别关注他的成长,曾带着联系我们村的曹市长和党校同学前往走访慰问,结对帮扶,送书籍送文具,鼓励他不断增强学习信心,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受王浩小同学助学启发,我们找到上市企业协会,发起一笔教育帮扶基金,并让村干部摸排品学兼优、家庭贫困学生,在村的从小学生到研究生汇编成冊,一一实施教育支助,为孩子们撑起热爱学习,比学赶超蓝天。帮扶七年,村里上大学和研究生的孩子几倍增长,令人欣慰。那天清晨,我寻找自己在交大和浙大培训纪念冊和校训校徽,交给王浩小同学,进一步激励他好学上进,不忘锻炼身体,争取成为未来名校的姣子。小王浩会心得笑了,他腼腆告诉我,这学期末,他参加全省初中信息化竞赛,获得一等奖好成绩,已被无为重点中学列为免试入学对象。听后我更是欣慰而自豪,便指着远处那片盛开荷花,要像那亭亭荷花在未来学习生活中,保持纯洁高雅,同时更要学习那饱经风雨,依然不屈不挠,坚韧挺拔精神,让未来人生之花开得㶷丽灿烂。
荷花灿烂季节也是毕业季节。《赭蔍文学》正在征文《毕业季》,我想自已在绿水青山之间完成了乡村帮扶毕业论文,坚守七年,六年考评优秀,可以说向组织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应该博士后级的。离村之际,曾准备写几篇文章,记载乡愁,甚至立好标题,例如《相逢是那春天的首歌》《春临桃花坞》《岭上开满映山红》等,有的还是受人之托,但回城后,常常沉迷于牌局和饭事,心猿意马,无所作为,想想甚是愧疚……
最后要感谢这次市财政局党建业务培训班,50余财金干部欢聚一堂,研学研讨。课堂上,我们重温了党的荷一样清廉纪律,领略了省委党校肖月老师讲授的情绪管理,心如莲花的绰约风彩,还有省厅王克法处长分享的党建工作典型案例。更值得感叹的是,又见乡村大片荷花灿烂,研学空闲,思绪万千,得以整理碎片化思维,形成此作,以填补这段系统思维空白,也以飨《赭麓文学》期待。


校对:陈晔

(摄影:王四旺


作者简介

王建平,1965年11出生,安徽宣城人,曾在地方宣传部门和省市媒体工作,又转至芜湖市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公务员,2017年4月作为全省第七批选派干部,赴村扶贫,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至今。曾发表新闻评论散文近百篇,其扶贫小说《桃花坞》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点评推荐。人生格言:大道至简,顺其自然。



END


    

         赭麓文学社

文学顾问:邓有民 

总      编:江   锐

副 总 编:阿  牛

编     委: 牛双成  紫   诺  

                梁   风  杨东民

刊头题字:董金义



投稿须知

1.题材不限,字数四千以内,诗歌不少于三首或十五行。稿件须原创首发,杜绝一稿多投,文责自负,15日内未收到用稿信息可转投其它网络平台。

2.投稿邮箱:jiangrui0715@sina.com。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及照片和联系方式,以便编辑联系。

3.关于稿酬:稿费全部来自赞赏。文章自刊发日起一周内,8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朗诵:作者和主播各40%),其余留为平台维护。稿费通过微信发放,请加总编微信13966010102。

4.其他注意事项: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其他网络平台转载需经本公众号同意,否则,视为侵权。



愿你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度过自己的一生


赭麓文学社
走进文学,感知生命的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