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上汽大众越过的不只是自己的山丘

汽车   2024-12-10 21:49   北京  

40年,于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于一家企业却是从无到有的漫长跋涉,是从山脚到山巅的一次次攀登与跨越。正如李宗盛在《山丘》中所唱,“也许我们从未成熟,还没能晓得,就快要老了”。上汽大众用40年的时间证明了,成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次次山丘的跨越,是在每个节点重新出发的决心与毅力。

12月10日,上汽大众40周年纪念活动在上海安亭如期举行。从年初开始,寰球汽车便着手撰写上汽大众40年的故事。当我们真正翻阅这40年的篇章时才发现,上汽大众越过的,绝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山丘,更在某种程度上攀越了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高峰。

作为中国最早的合资汽车企业,上汽大众不仅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与壮大,更多次扮演了行业潮流的引领者。从第一辆桑塔纳的下线到累计产销量突破2800万辆,这段历程不仅是一次次技术与市场的开拓,更是无数艰难与挑战的跨越。

然而,山丘的另一边并非永远坦途。新能源浪潮滚滚而来,自主品牌迅速崛起,市场规则也在加速重塑,正在改写合资企业赖以成功的叙事逻辑。站在40周年的节点,上汽大众不仅回望历史,更需以重新出发的姿态,去迎接属于新时代的山丘与远方。

01

从生产汽车到一场中外双方的融合实验

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人们总是乐于提及上汽大众的“第一”:中国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第一个跨越2000万辆产销大关的车企……这些成就无疑令人瞩目,但如果拨开这些耀眼的光环,不难发现,上汽大众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生产汽车”本身。

作为中国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上汽大众承载着中国汽车工业现代化的厚望。从诞生之日起,它就肩负着一项更为宏大的使命——探索“如何将国际先进技术、本地化生产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这一探索不仅奠定了“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根基,更以深远的影响力塑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1983年,第一辆桑塔纳下线。这款车不仅开启了中国家用车市场的大门,也成为中国现代化汽车工业的启蒙之作。彼时,中国汽车工业尚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制造工艺和完整的产业链。桑塔纳项目的引入,就像一粒火种,为整个行业点燃了现代化的愿景。这不仅是中德双方的一次合作,更是一场关于技术如何服务产业、国际资源如何助力本地化的系统实验。

然而,桑塔纳的到来并非毫无挑战。当时,这款车的所有零部件几乎都依赖于从德国进口,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限制了其市场潜力。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上海市提出“3年内国产化率达到60%”的目标。这一军令状看似大胆,却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迈向成熟的重要契机。从零件模具开发到工艺优化,再到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桑塔纳国产化的历程不仅是一场技术攻坚战,更是一场激活整个本地产业链的系统化改革。这一过程让“工业配套”这一概念深入人心,也奠定了中国汽车工业从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完整体系雏形。

质保实验室的建立,无疑是桑塔纳国产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为了获得德国大众的严苛认可,上海派出了多批技术团队远赴德国狼堡,系统学习零部件检测与认证流程。中方工程师们不仅完成了技术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更将对产品质量的敬畏深深植入中国汽车工业的基因中。这种敬畏精神,成为中国汽车人代代相传的职业准则。到1996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成功突破90%,不仅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培育出一批本地零部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后来成长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中流砥柱,也为自主品牌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放眼今日,再次回顾这场融合与创新的实验,其成功之处已毋庸置疑。它不仅证明了开放合作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必由之路,更坚定了中国汽车人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信念与方向。

上汽大众的成功,远不止于技术引进的表面成就,而在于对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与全面的本地化实践。从市场营销来看,“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广告语深入人心,精准塑造了桑塔纳“耐用、可靠”的形象。不仅如此,这一策略还彻底改变了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汽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实用工具。这种转变,让上汽大众的产品成为无数中国家庭的“第一辆车”,也为其在中国市场的持续成功奠定了基石。

这种深入的市场洞察并未止步于桑塔纳。在其后的发展中,上汽大众以帕萨特成功进军中高端轿车市场,以途观开创中国城市SUV的全新局面。在每一个细分市场上,它不仅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车型,还引领了新的消费趋势。从满足消费者“有车开”,到引导“开什么车”,上汽大众在塑造品牌的同时,也塑造了中国汽车消费文化。

回望过去40年,笔者愿意将上汽大众这40年更大的贡献归纳为:为中国汽车工业提供了一套可供复制的现代化路径。从技术引入到本地生产,从单一合作到协同创新,上汽大众展示了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本地化崛起。这种经验不仅帮助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更为后来者提供了跨越发展的实践样本。

40年的历程也显示,上汽大众并非单纯的“中外合作”范例,而是一场更为深刻的中外融合实验。通过技术、文化、管理的多层次融合,它为全球化和本地化的相辅相成提供了启示: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对本地特色的抹杀,而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双方优势相辅相成。这种融合让中国汽车工业学会了如何在全球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与活力。

02

深水区破局:从导入到共创

上汽大众40年的发展历程,是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从技术引入到本地化发展的鲜活样本。然而,时代的浪潮总是在不经意间改变航向。从燃油车时代的高峰迈入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变革深水区,合资企业赖以成功的传统规则正被重新书写。

作为一家合资企业,上汽大众曾长期依赖大众汽车集团的全球技术输入。这一模式在燃油车时代成功推动了市场增长,但在新能源时代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已显得捉襟见肘。如今,自主品牌以更灵活的市场响应速度、更强大的研发能力,迅速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领域抢占先机。相较之下,合资企业传统的技术导入模式在应对场景化需求和快速迭代方面明显受限,本地化速度不足成为一大痛点。

意识到这一转变,上汽大众已果断调整战略,加速从“技术导入”向“共创”迈进。

2024年6月,上汽大众与上汽集团签署新能源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数年内推出多款插电混动车型与纯电车型,目标至2030年形成覆盖广泛的新能源产品矩阵。这一行动不仅意味着技术路径从全球化转向本地化探索,更展现了中德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协同,为行业注入了全新价值。

根据合资协议,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18款全新车型,其中15款将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这些车型在设计、功能与性能方面,全面考虑中国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致力于在智能化与新能源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尤其是2025年内即将上市的纯电车型、增程版车型以及插电式混动车型,进一步表明上汽大众致力于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雄心。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全新的AUDI品牌已经2026年起基于全新CMP平台开发的两款紧凑级电动汽车将首次在中国市场亮相。这不仅是对中国市场的重要承诺,更是合资品牌在本地化共创方面的一次成功实践。

“作为一家合资企业,我们不仅需要借助德方的先进资源,更要以中国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发更贴合本地市场的产品。”上汽大众相关人士此前表示。这次合作开发的3款插混车型,将基于全新电动化平台与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充分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高期待。

深水区的浪潮不可避免,但巨浪背后往往孕育着新的机遇。对于走过40年历程的上汽大众来说,如何从全球技术导入转向本地化共创,从品质驱动到智能化赋能,不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场重塑未来的机遇。这片“深水区”,或许正是上汽大众开启下一个40年传奇的起点。能否在新能源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新路径,将直接决定上汽大众在未来竞争格局中的角色和高度。

03

后合资时代的方向:用户为核心,品牌再造的必答题

在过去的40年里,合资企业的辉煌建立在技术导入与市场开拓的双重红利上。然而,随着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消费者从“品质信赖”转向“个性认同”,后合资时代已然来临。这不仅是市场环境的转折点,更是一场经营逻辑的重塑。

燃油车时代,“德系品质”是大众品牌的核心标签,而技术壁垒则是合资企业的绝对优势。凭借大众汽车集团的技术支持,上汽大众得以在产品质量与制造工艺上保持领先。然而,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的到来,让技术逐渐从“核心筹码”转变为“基础能力”。市场的竞争逻辑不再围绕单一技术领先展开,而是更加关注产品在智能化和用户体验上的表现。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变革的加速,仅靠等待全新产品技术的推出已不足以应对竞争。对于现有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和优化,已成为上汽大众在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上汽大众正在通过一系列动作主动应对这一变化。例如,“Pro三部曲”中的途观L Pro被称为“最聪明的油车”,通过L2+级智能驾驶技术、智能座舱等功能,为传统燃油车注入更多智能化体验;帕萨特Pro则在“聪明”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舒适和豪华的产品定位。这种做法打破了“燃油车笨拙”的刻板印象,为传统车型争取更多市场空间,同时强化了上汽大众对智能化的理解和探索。

在新能源领域,ID.家族“聪明款”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同步升级,缩小了与新势力品牌在智能化体验上的差距。L2+级智能辅助驾驶、遥控泊车等功能的加入,使其更贴近市场需求。尽管与头部新能源品牌在某些技术点上仍有差距,但通过快速的软件迭代和细分市场布局,上汽大众展现了后合资时代技术突破的新方向。包括甚至提出了ID3一口价三年回购的销售政策,都是上汽大众为全新时代交出的答卷。

燃油车时代,汽车是一种功能性产品,而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时代,汽车更像是一种“情感载体”。用户希望从产品中看到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是自我价值的延伸。帕萨特Pro的推出是这一理念的最佳例证。

在产品设计上,帕萨特Pro不仅保留了“德原帕”的经典风格,还新增了更年轻化的星空版前脸和跳脱的车身配色(如脉冲青、赛博粉),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同时,通过引入香氛系统、氛围灯优化和智能座舱,帕萨特Pro强化了科技感与情感连接。这种做法不仅吸引了新客户,也试图将现有用户顺利过渡到新产品中,实现用户群体的更新迭代。

在用户运营上,上汽大众逐步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数字化平台和社区建设,打造用户与品牌间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这种从“售车即服务”到“售车即关系”的转变,是上汽大众在用户核心战略上的一次重要尝试。

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在一次公开发言中提到,“品牌是我们的生命”,并强调在当下激烈竞争中,品牌的保护和长远规划是最重要的任务。这种对品牌价值的高度重视,为上汽大众的品牌辨识度重塑提供了核心指导。

后合资时代的竞争逻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之争,而是一场关于用户和品牌的深度博弈。从燃油车到新能源,从功能到情感,上汽大众正在通过一系列实质性举措回应时代变化。

通过智能化升级和用户体验优化,40岁的上汽大众正努力为“大众”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个重要节点,只有以用户为核心,重新定义品牌内涵,才能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中保持领先地位。

04

越过山丘,驶向未来的高峰

在过去40年,上汽大众通过技术引进和本地化探索,在中国市场铸就了深厚的技术实力与市场根基。然而,进入新能源与智能化新时代,全球市场的竞争规则正发生深刻变化。技术的更新速度、市场的响应速度,甚至是用户需求的感知速度,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仅凭过去的辉煌经验,已不足以应对未来的风云变幻。因此,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敏捷的市场反应与持续创新,已成为上汽大众未来发展的必答题。

“速度是赢得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的一句点睛之言,也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行业的共识与上汽大众的行动策略。在新能源领域,上汽大众凭借ID.家族的快速迭代,尤其是ID.3在市场上的成功表现,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燃油车用户的固有认知。通过技术的敏捷迭代和产品的迅速投放,上汽大众为品牌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这种从观念到行动的迅速转变,正是其在新时代继续保持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上汽大众不仅深耕中国市场,还充分利用本地化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实现了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增长的动力需要从单一市场拓展到全球市场。在国际化布局上,上汽大众已明确了其方向,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深耕细作。无论是新兴市场的崛起,还是高端市场的竞争,都为上汽大众提供了施展抱负的更大舞台。

站在40周年的节点回望,上汽大众不仅攀越了自身发展的山丘,更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现代化提供了范例。然而,前方的路并非坦途。在新能源浪潮滚滚而来的今天,上汽大众不仅需要迎接“智能化”“全球化”的新挑战,更需秉承过去的攀登精神,再次攀越属于未来的“山丘”。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李宗盛的歌词,既是对现实的洞察,也是对未来的召唤。

对上汽大众而言,40年的成就不是终点,而是一次全新的出发。过去的山丘虽已翻越,但未来的高峰依然在远方伫立。只有不断突破技术边界、市场认知与品牌高度,上汽大众才能在辽阔的赛道上,书写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

Auto Business
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来报道汽车产业,以犀利的观点、可读的形式表达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深入浅出地洞悉汽车世界的高端权威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