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杜家骥,长春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南开大学退休教授。
原文载于《清史研究》2024年3期,注释从略。
多年前拙文曾叙述满族人取名子的一些现象,如以汉文取名,并注意所用汉字的文雅化,名子取用字、号,以名子寄托美好理想愿望,取名结合宗法、取名与称名避讳等。还有一种现象,是其满语名译为汉文名,尤其是译为冠汉姓汉文名,以及直接用汉文取冠汉姓名子,或各种语义的汉文名,涉及内容也较多且复杂,当时只是提及而未遑作较多考察。因这方面体现着满族在名子称用上因汉化而呈现的复杂多样性,以及某些方面汉化的深度,故值得作为专题探讨。另外,那些译为汉姓名或直接取用汉姓名的满人,不乏担任部院尚书、侍郎、大学士、军机大臣、都统、驻防将军、内务府总管等高官要职者,揭示并标识其实际是满人,也可供研究有关人物、史事者参考,避免误为汉官。郑天挺先生早就指出,清史研究中遇到旗人所记旗籍、名子,不能贸然就认为是汉人或是满人,“此又治清史者所宜慎”。自前述拙文发表后,一直留意上述问题,陆续收集顺治元年至乾隆中期,汉姓汉文名的“满洲人”“满洲旗人”1200 余人,原因见第二节之(一)末。因篇幅所限,且其中有虽记为“满洲(旗)”而可能是汉军旗人者,乃选择冠汉姓汉文名而确为满洲人又有重要参考价值者,共 254 人,附在文末。大部分有明确满洲姓氏(这是判断为满人的根本依据)或满洲旗籍,并有官职或世爵世职等,个别未见满洲姓氏或旗籍记载而担任重要官职且基本可断定是满洲人者,也酌情列入,并列述判别的依据。本文重点阐述的“满语人名之汉译及其汉化性发展”,满人的“直接用汉字取冠汉姓汉文名”,就主要以此附文作基础事例叙述,此附文对相关研究或许也有参考价值。满人取用其他汉文名子及满族女子取汉化名子者,不列入附文,包括其称谓的各种汉化现象等,都仅在正文中叙述。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也形成一些认识。至此,本人关于满人取名研究的工作,也基本完成,而需结合以前观点,作个总结(见第六节),爰作此文。(一)满文名子译为汉文,改以前所用鄙陋字词,崇尚文雅性入关前后,满人名子译为汉文,其始并不考虑汉文的字义。如崇德元年(1636)成书的汉文《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不少满人名子的汉译文,有兔、奴、儿、厄等字。此后出现变化,满文名子所译汉文,逐渐不再用粗俗鄙陋之字,且崇尚其文雅性。如前述汉文《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尼玛察部长(酋长)归附满洲后隶正红旗的“夜革树”,顺治六年(1649)始修的《清太宗实录》已改译作“叶克舒”。康熙六年(1667)为原译作汉文“以儿邓”(额亦都之子)者立碑,改译为“伊尔登”,碑名为《忠直公伊尔登碑(康熙六年)》,碑文也称他“尔二等伯、内大臣、加一级伊尔登”。康熙六年始修的《清世祖实录》,前述兔、奴、儿、厄等字的名子也都改译。但在其他文献中仍有残留现象。大致在康熙二十几年后的文献中,就很少见到了,而崇尚名子用字的文雅,取名用文、翰、昭、德、明、亮、珠、泰、兰等等汉字者大量出现。以上变化,反映出满人在汉文化的熏陶中,认识到那些粗俗鄙陋、不雅驯的字眼儿有损他们的形象,也很容易让汉人因这类名子而联想到他们曾被汉人称为所谓的“化外夷狄”,同时,又崇尚并仿效汉人取名所用字义的文雅性,拉近与汉文人的文明档次。凡此,是满族人名音译为汉文名子以及取名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这方面内容因已有所考察,不再过多介绍,只是作为汉化内容的一个方面,应有所交待。重点放在以下之(二)的叙述。在《清实录》、《大清会典》、两部《八旗通志》、“三通”、《盛京通志》、国史馆所修人物传记等史籍中,诸如陈泰(大学士、吏部尚书)、赵布泰(满洲都统、征南将军)、韩岱(兵部尚书)、谭泰(吏部尚书、征南大将军)、朱世起(礼部理事官、出使朝鲜册封副使)、牛钮(康熙九年庚戌科,满人第一个汉文进士,曾任翰林院掌院学士)、董世禄(轻车都尉)、杜尔德(护军统领、议政大臣)、屠世海(护军统领)、苗齐纳(护军统领、江宁将军)、苏尔德(盛京礼部侍郎、副都统)、齐克新(盛京工部侍郎)、齐穑(盛京工部侍郎)、金齐显(拖沙喇哈番)、尚吉图(参领)等等,这些看似汉人的冠汉姓汉文名子,其实都是满人,但又都不是开始所取的汉姓汉文名,而是满语名子之音译为汉文的。如董世禄,满语是dungsilu。起初,此人之名在顺治九年始修的汉文《清太宗实录》中,所译汉文是“东什路”。而在康熙十二年始修的《清太宗实录》中,便译作“董世禄”了。前锋参领苏尔德,入关前就曾有此名者,满文是suldei,曾译为“素儿代”,后改译为苏尔德。杜尔德,也是入关前满人之名,满语durdei。五大臣之一的安费扬古之孙,便叫此名,起初译为都尔德,或译作都儿兑,后来固定译为杜尔德,顺治八年任护军统领者便译为杜尔德。还有,尚吉图,满语ŝanggitu,或译为“商加兔”、“尚机图”。朱世起,满洲镶红旗人,其名满语为jusiki,顺治朝曾译为“朱什奇”,或译为“朱世器”等,此后改译为“朱世起”。这类现象,主要出现在乾隆初期以前。以上都不是取的汉姓名,而是后来译的汉姓名。若是开始取的汉姓名,一般不会后来又改其他汉姓,如“商”改为“尚”等。其他如赵布泰,又曾译为“卓布泰”;韩岱,又曾译为“汉岱”“韩代”;陈泰,还译为“辰泰”;屠世海又译为“图世海”;齐克新,又有译为“七克新”的;等等。都是满语名而译为冠汉姓汉文名子的。进一步考查,这类译为冠汉姓汉文名子,始于何时?目前所见较早的事例,是顺治中期(应还有更早的),如固山额真谭泰,顺治六年所修《清太宗实录》中,尚译为“谈太”,这不是取汉姓“谈”而名“太”,应是取汉文音的随意而译。在顺治九年始修的《清太宗实录》中,便改译为“谭泰”,此后便一直固定译为“谭泰”,如同汉人之姓“谭”名“泰”。这些冠汉姓汉文名而实际是满语汉译的名子,在康熙中期乃至更晚时仍有遗迹。如缪齐纳,康熙三十一年任护军统领、江宁将军时,便又译作“苗齐纳”。康熙中期的盛京礼部侍郎艾肃,名子又有译作“爱素”的;盛京礼部侍郎单璧,又译为“山疋”;盛京工部侍郎齐穑,又译作“祈色”;等等。都是康熙中期之事。盛京礼部侍郎苏尔德又译作“书尔德”,则是康熙后期了。这类译名入关前及顺康雍时期较多,其中最多的,是译为穆成额、傅达礼这两个名子的,类似汉人之姓“穆”“傅”者的汉文名。而音译为汉文名,还有译为各种同音字者。由于满人同音名子者甚多,诸多不同时期文献又不可能制订统一的翻译原则乃至具体的固定规则,同音名者、同一人,在不同文献中始终有不同译法,稍不留意就可能张冠李戴。不妨以穆成额、傅达礼为例说明。穆成额,满语mucengge。入关前后叫这个名子的很多,译为汉文也有多种。顺治《清太宗实录》中,此名曾译作木成格或木青格,康熙《清太宗实录》作穆成格。舒穆禄氏名将杨古利之侄就叫穆成额;天聪五年(1631)设立六部,兵部启心郎也名穆成格。入关前的皇族觉罗中,有三个叫穆成格的。后来主要译为穆成额。为将这一同音不同人者相区别,有不同译名,如有译作木成额、慕成额的,汉文音与穆成额皆同,而以不同汉字区别。如平三藩之乱期间,陕西领兵者中的西安副都统,名木成额。康熙四十五年升为盛京刑部侍郎者,名慕成额(此人在《盛京通志》中又作穆成额)。而康熙十六年前的銮仪卫銮仪使,则译为穆成格。但主要是某一文献在本文献中的区分译法。傅达礼,满语fudari,无词义,或译作傅达理、富达礼、富达理、富达立。后主要译为傅达礼。类似汉人的姓“傅”名“达礼”。入关前后都有叫这一名子的。崇德二年七月叙平定朝鲜皮岛功而定袭世职者,“傅达礼袭职,加赠牛录章京”。顺治八年,袭世职“胡什布子傅达礼”,此人又译作富达理。其他,如顺治九年,任工部理事官的傅达礼。顺治十八年正月,随殉顺治帝的傅达理。康熙前期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傅达礼。康熙中征准部,有满洲正白旗护军参领名富达礼者。雍正中,出征准部之满洲镶白旗人副都统,名富达礼(又作傅达礼)。乾隆十二年任镶白旗护军统领者名傅达礼。以上两个名子,虽入关前已有之,为满语音名子,但由于汉译的首字穆、傅为汉姓,“达礼”又具汉文嘉义,颇似冠汉姓汉文名,存在有的满人可能直接用汉姓汉文取名。故在乾隆帝禁止用冠三字汉文姓名后,这类名子首字似汉姓者基本消失,其音似满语而汉文不似汉姓者,或原为满语名者,仍存在,如道光朝大学士穆彰阿(并见后述)。这类满语名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满语词义者,如牛钮nionio、孙渣齐sunjaci、祁彻白kicebe、穆成额mucengge、齐克新ciksin、齐穑cise、单璧šambi、苏赫臣suhecen、郭浑gohon、金齐显gincihiyan、马祜mahū。另一类是该满语并无词义,取用为人名,只是用其满语音,以作平日生活中区别他人的标识,这也是满人取名随意而不考虑其意思的表现之一。还以前述董世禄为例,此人名子的满语dungsilu,在另一档案中,满文就又作dungšulo,可见并非固定满文词,而是只用满语音的名子,因听觉之偏差而出现不同用音的满语。若是有语义之满语词,其满文音及其字形应是固定的,不会出现这种不同语音的现象。这类满语名,在入关前就不少。入关后,又不断造出一些无满语词义而用汉文表示的名子(并见本文第三节所述)。其平日称呼,当然只是语音,其落在纸面上的、上报官府时的,究竟是满文还是汉文,换言之,是自己上报满文而由官方音译为汉文,还是自己直接就上报音译的汉文,已不易查考。而以下第二节所述,则都应是开始就是用汉文取名,而且是冠汉姓的汉文名子。人们取名子,具有自由性、自造性。自由性,指本家庭家长或本家族长辈为子孙取名,是自己家庭家族的自由性权力,如果不触及官方政治问题,也无人干涉。自造性,是所取之名的字词,皆本家或本人自选或自造,如姓于(或姓鱼)的,取名“得水”。还有无论姓什么,都有取名“占鳌”的,寓将来能名登科举金榜之义;为女儿取名“招弟”“领弟”,希望后面生个男孩子;等等。取名上的这种自由性、自造性,各民族皆然,满人也是如此。以下所述满人用汉文取名的多种现象(包括第三、四、五节所述的某些取名),就都是自由性的自造之名。直接用汉文取名,可分为两种:一是取冠汉姓汉文名,这是本节也是本文叙述的重点;二是取不冠姓的汉文名,因以前已介绍过取二字汉文名这一较多的现象,如皇家之按字、辈所取之胤禛、弘历等名子,以及其他满人所取诸如明珠、文祥之类文雅性名子,不再赘述。本文着重介绍不拘两个汉字的各类有汉字文义的汉化性名子,以“(二)用汉文取其他各种语义的名子”(兼有冠汉姓者),放在后述。满人直接用汉文取名,且像汉人取名那样,注意所用字词之义的文雅、有美好寓意,目前所见始于顺治朝。顺治帝的几个皇子,取名福全、常宁、隆禧,都是二字且有嘉义之汉文,且其满语音之词,也不见于满语辞书,当本非满语。这种取名,后来又发展为仿汉人宗法性按字排辈取名。但都是不冠姓的汉文名,以下介绍取冠汉姓的汉文名子。满人直接用汉字取冠汉姓的汉文名子,且有汉语嘉义,已与汉人相同,这是最值得注意的汉化现象,表现形式也有多样。文献中时或出现冠汉姓的汉文名,与汉人无异,其实是满人,其中不乏高官要职者。略举如次。马中骥,瓜尔佳氏,满语音译汉文名麻勒吉,满洲正黄旗人,顺治九年科举满人第一个状元,先后任翰林官、刑部侍郎、两江总督等。苏纳海,他塔喇氏,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初大学士、户部尚书。徐元梦,舒穆禄氏,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曾任康雍乾三朝皇子教师。还曾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工、户二部尚书。郭四海,满洲正红旗人,康熙前期,迭任兵部、礼部、户部、刑部尚书,颇受康熙帝赏识。米思翰,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受康熙帝青睐,康熙六年以宫中侍卫擢内务府总管,八年升户部尚书。马武,米思翰第三子,长期侍卫宫中,也升为内务府总管,雍正帝继位后任领侍卫内大臣。虽因立太子事被惩处,而仍受重用。吴达礼,纳喇氏,满洲正蓝旗人,康熙前期迭任工、刑、礼、吏四部尚书。唐保住,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后期任护军统领、盛京将军。傅继祖,满洲正蓝旗人,康熙年间曾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经筵讲官、吏部侍郎。顾八代,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中期长期供奉内廷,后任礼部尚书,雍正帝誉其“品行端方、学术醇正”。顾琮,顾八代孙,雍正十一年(1733)后至乾隆十一年(1746),曾长期任总河、河道总督等治河官。尹泰,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中期翰林,充日讲起居注官,授国子监祭酒。雍正元年后任左都御史、大学士、兵部尚书。尹继善,尹泰子,雍正六年后协理江南河务,任河道总督,十一年后至乾隆中期,迭任云南、广西、两江总督等30余年,后晋大学士。郭瑮,费莫氏,满洲镶红旗人,康熙后期任太仆寺卿、云南巡抚、云贵总督。朱天保,满洲镶白旗人,翰林院官,康熙后期,因疏请复立皇太子,被处死,为当时轰动朝野大事。齐世武,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后期任刑部满尚书、川陕总督。董吉纳,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康熙末年起任驻防江宁将军、镶蓝旗满洲副都统。王常,或作王昌,雍正年间任满洲都统,乾隆五年为绥远城将军(先名建威将军)。杭奕禄,完颜氏,满洲镶红旗人。雍正三年任光禄寺卿。五年出使安南,交涉与安南国界事。后任刑、礼二部侍郎。乾隆五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兼议政大臣。傅恒,富察氏,李荣保子。乾隆朝重臣,户部尚书、大学士。任军机大臣20多年。满人直接取冠汉姓汉文名现象,似在满洲人的前身女真人时期,在受汉人影响的人中就已出现。如众所周知的石廷柱,其家族便原是瓜尔佳氏,明后期改姓“石”并以此姓取汉文名。其父石翰,为三个儿子取名石国柱、石天柱、石廷柱。《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也记有入关前满洲姓氏下的汉姓汉文名之人,如“天聪时来归之人”的“瓜尔佳氏”李成功,入关后其孙名李构尔,乾隆初任内务府厩副;“来归年份无考”的完颜氏王邹吉,其曾孙名王璋,乾隆初任八旗官学助教。完颜氏以汉姓“王”取名,入关前后都不鲜见;“国初来归之人”的满洲刘佳氏刘尚彩,其曾孙未以“刘”为姓取名,而名吴魁,似也是汉姓汉文人名。以上入关前归附清政权者,其取名年龄时可能尚属“女真人”,但其汉化性取名,对上述子孙“满洲人”不无影响。以下介绍入关初“满洲人”直接用汉文取冠汉姓汉文名的几位。马中骥,据谈迁记:“状元麻勒吉……今改名氏曰马中骥。”按麻勒吉中状元是顺治九年。谈迁入京,据其在京期间之见闻而写《北游录·纪闻》,自序是“癸巳来燕”,即顺治十年到京,两年半后的顺治十三年离京回家。据此,其所谓“今改名氏曰马中骥”,当是顺治十年至十三年的在京期间,“今改名”之“今”,当是相对于“顺治九年”后的顺治十年以后之在京期。这也是目前所见较早者。顺治十二年担任会试主考官的满人礼部侍郎恩格待enggedai,又改名为“恩国泰”,也当是顺治时期,“恩”也是汉姓,国泰,则是有嘉义的汉语词。以下两例有可能时间更早,因尚不能确定,列此备考。郭四海,满洲正红旗人。“郭四海”是冠汉姓“郭”,名“四海”,有汉文文义,应开始所取就是冠汉姓汉人名,而不是先取满文名之音译。康熙二十二年,皇帝为其所立墓碑之汉文碑文,有“朕惟……尔郭四海赋资敏达”之语,连皇帝也在严肃的碑文中以此人所取之汉姓汉文名称之。又据其传记载,郭四海于“顺治七年,任工部笔帖式”,以后还被命为纂修《玉牒》官、纂修太祖太宗“圣训”官、纂修太宗实录副总裁,死后被谥有“文”字的“文敏”,可见也是素有汉文化知识的文人。初步判断,“郭四海”这一冠汉姓汉文名,有可能在顺治七年任工部笔帖式以前就取用了。苏纳海,即康熙五年被辅政大臣鳌拜强行处死者,时官大学士、户部尚书。此名子苏纳海,已是冠“苏”姓汉文名,且“纳海”有汉义,完全像汉人名子,此后满人中取汉文“纳海”作姓下之名者也不少(如吴纳海、沙纳海等)。苏纳海在顺治三年就任弘文院学士,已是有文化的青年了。顺治十四年曾任经筵讲官,在汉文经史方面应具备一定知识。此“苏纳海”之名,可能在他顺治三年任弘文院学士时或更早就取用了。满人取冠汉姓汉文名,多以某汉字作姓世代使用,而作姓之汉字,或为祖上汉文名子的首字,或为满语姓氏所译的汉文,或汉字谐音。姓下之汉文名,则多有嘉义的汉化内容。如前述顾八代,其父名顾纳禅,顾八代又为诸子取名顾彦(俨)、顾希、顾范、顾清、顾春。顾俨子又名顾琮。彦、清、春、琮等名之字有嘉义。再如尹泰子名尹继善,泰、继善皆有嘉义。还有如苏纳,子名苏克萨哈,苏克萨哈子名苏常寿,另一子名苏永祖。这苏纳、苏克萨哈是满语,首字之“苏”,是满语音所译汉字。苏常寿、苏永祖,则是汉姓且有汉文嘉义的名子。兵部侍郎朱都纳,子名朱天保,朱都纳之“朱”,尚属满语音之汉文音译,而其子朱天保这有汉文“天保”嘉义之名,其“朱”就是汉姓了,进言之,朱天保是冠汉姓的汉文名。名臣鄂尔泰一家也是如此。鄂尔泰之父鄂拜,为诸子取名鄂善、鄂临泰、鄂尔泰、鄂尔奇、鄂礼,最晚的第六子鄂礼生于康熙二十三年,诸子取名应大多在康熙前期。下一辈:鄂善之子名鄂昌;鄂临泰有子名鄂敏;鄂尔奇子鄂伦;鄂尔泰的长子名鄂容(后雍正帝为其加一字,名鄂容安),次子至六子,名鄂实、鄂弼、鄂宁、鄂忻、鄂谟。都是以“鄂”为姓取汉文名。“鄂”似满语之音,而其汉字是汉姓,尽管是汉人稀姓,也属冠汉姓汉文名,因其名中所用汉字有嘉义,是有意使用汉文之嘉义,显然是自造汉文姓名。以满语姓氏译汉文作姓取名,钮祜禄氏,有译作“郎”为姓取名者。较多的是以谐音所译汉文的首字。“富察氏”或译为“傅察氏”,有以其首字谐音汉文“傅”作汉姓取名的。如名臣大学士傅恒一家。傅恒兄弟名:傅清、傅宁、傅文、傅宽、傅新、傅玉、傅谦、傅恒。傅恒堂兄弟名:傅庆、傅德、傅光、傅成、傅勋、傅明、傅向、傅良、傅兴。傅恒诸子,先名傅灵安、傅隆安、傅康安、傅长安,后来乾隆帝命将汉姓“傅”改掉,而名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军机大臣舒赫德,舒穆禄氏,以满语姓首字之音作汉姓“舒”,又为诸子取名舒常、舒宁、舒安。三子之名,以及连成的“常宁安”,明显为汉义,这也是一种汉化现象,汉人从古至今都有将几个儿子名子的用字连成复合词者。康熙后期任两江总督、理藩院尚书的赫绶(或作赫寿),他的几个儿子排名为舒世泰、舒世德、舒世保、舒世图、舒世禄。名子用词“世泰”“世德”等不仅有汉文嘉义,而且五兄弟皆排“世”字,又是汉人常用的辈分取名形式。入关前的满人就有以满语名之首音节之音作家族人连续取名的现象,入关后受汉人影响,又以汉字姓(以汉文名首字或满语姓氏译汉的首字)作几代连续取名。古代汉人的名子有狭义、广义。出生后最先所取的“小名”,以后取的“大名”(或叫“学名”),属于“名”,即所谓“名讳”“讳”,是狭义之名。此外所取的“字”“号”等,也属名子范畴,在广义的名子之内。汉人以“字”作另外一个名子,是汉族称谓具有人生阶段性意义,关乎人际关系的文化现象。汉人进入成年阶段,又取“字”为名子,表示成年了,在社会上人们以“字”称之,表示对其尊敬,互称“字”,则有互相尊敬之义,文人之间尤为讲究。字、号作为名子称谓,有特殊的汉文化含义。满人取“名”又取“字”,也使其名子具有上述汉化内容,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称“字”以互相尊重,是其汉化的一种重要体现。满人名子中取“字”者甚多,不仅士人、文官如此,武将中也不少(与满人任官不论文武出身也有关)。满人取字、号为名子,是汉化更高级的体现形式。有的还取“号”,号有自号,有他人所取之号。自号是自己所取,以体现本人之情趣、崇尚、节操等等。满洲君臣都有取号者,也是仿效汉人称谓的汉化现象,如雍正帝之自号“破尘居士”“圆明居士”,弘历号“长春居士”,鄂尔泰号“坦然居士”,等等。以下简列前述取冠汉姓汉文名而又取“字”兼及取“号”者。马中骥,字谦六;徐元梦,字善长,号蝶园;顾八代,字文起;顾琮,字用方;鄂尔泰,字毅庵;董泰,字阶平;尹继善,字元长,号望山。满洲女子取字、号者,见后述。还有,官方为故去满人予“谥”作“谥号”,也是一种汉化现象。入关前曾为故去的努尔哈赤谥“武”皇帝(入关后改谥为“高”皇帝),但当时还只是个别特例。入关后普遍实行,如礼亲王代善之谥“烈”,郑亲王济尔哈朗之谥“献”,公爵图尔格之谥“忠义”,徐元梦之谥“文定”,等等。由于谥号多是对某人一生较高的评价,因而常作为已故者的尊崇性名子。如代善被尊称为“礼烈王”,公爵图尔格被尊称为“忠义公”,鄂尔泰死后谥“文端”,被称为“鄂文端”,其子孙们也称其为“文端公”。由于清前期出现很多译为汉姓名、直接取用汉姓名的满人,而且呈发展趋势,乾隆帝甚为担忧。在他看来,满族之所以为满族,除职权外,主要体现在语言、发式、衣冠、名子等标志性民族特征上,当时,发式、衣冠满汉相同,满人大量使用汉文、说汉语,满语逐渐式微,如果大量的满人再发展为取冠汉姓汉人名,社会中日常都以此汉族特征的称谓相称,满族之独立标识将不复存在,而被“化”掉在汪洋似的广大汉人之中。既然用汉文取名已不可逆,其曾祖顺治帝尤其是祖父康熙帝已为孙以汉文命名,自己也已经是汉文名,其他满洲旗人也大量使用汉文取名,无奈,只有从姓氏上做文章了,因而严厉禁止取冠汉姓的名子,甚至发现后亲自为其改换,特别是清代汉人已较多的三字名,满人若取用最令清帝敏感。此后嘉庆、道光、咸丰延续实行这方面的禁令,故冠汉姓的三字汉文名在乾隆中期以后大量减少,尤其京城满人官员、贵族、文人之家,几近绝迹,以至于后来满人以汉文取名者,大部分为文祥、荣禄之类的无姓二字汉文名。至于似满语的三汉字名如花良阿、傅兰泰之类,以及其他有汉化内容的名子,满族皇帝则无能为力,也无法过细地较真,只好听之任之了。入关后,满人取冠汉姓下加“保住”为名者,时见简端,如张保住,萨克达氏,七品官。李保住,满洲镶红旗人,骑都尉。常保住,满洲正蓝旗人,轻车都尉。唐保住,钮祜禄氏,额亦都后裔,康熙时之盛京将军。以上皆康熙时人。金保住,满洲镶黄旗人,雍正朝武进士。这类名子,多为小时希望其能成育而取,也保留着满人幼年所取之名终生使用的习俗。汉人取这类名子的也不少,是当时幼儿成育率低的一种普遍反映。还有冠汉姓下加“保”者。如李荣保,康雍时人,大学士傅恒之父;朱全保,满洲正蓝旗人,云骑尉。还有李保(满洲镶红旗人,骑都尉)、关保(正蓝旗护军)之类。带“保”字者,还有取不冠汉姓诸如释迦保、观音保、菩萨保、关圣保、地藏保、韦驮保、诸神保、众神保、百神保等等者,其中叫观音保的较多。这类名子虽不冠姓,而明显是汉文汉义,寄寓神佛保佑之义。不过此类取名与汉人习俗有不同之处,汉人取名一般不将神佛名作名子用词,满人则不忌讳这点。康熙朝,有名叫杨七、杨八的哥俩,吴扎喇氏,镶蓝旗满洲人,史籍还明确记载杨八是“杨七弟”,是兄弟中袭爵的哥俩之名,这也是汉人基层民众中常见的名子,具有冠汉姓下加排行数字名的典型意义。下列名子:李四,镶蓝旗;郭三,正白旗;王六,镶黄旗;杨二小,镶蓝旗。王三宝,正黄旗;石四儿,正黄旗;马四儿,正黄旗;唐九,正白旗,皆为护军,也有满洲旗人,因外八旗护军营不挑汉军旗人,满洲旗人较多,蒙古旗人较少。这类名子较多,略举如下。二格,雍正中,任镶白旗满洲副都统。三格,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前期之黑龙江副都统。四格,瓜尔佳氏,黑龙江将军巴海之子。五格,纳喇氏,步军统领,孝敬宪皇后之弟。六格,宗室,镇国公爵。七格,雍正中任镶红旗护军参领、满洲副都统。八格,正黄旗满洲人,护军。九格,正白旗满洲人,康熙后期袭男爵。还有数字加“哥”字者。如:二哥,镶红旗马兵;三哥,正黄旗护军;四哥,镶红旗护军;五哥,正蓝旗护军;六哥,镶蓝旗护军;七哥,镶黄旗马兵。以上皆一般兵丁阵亡而入“表奖忠勋祠”者,其中任护军者,满洲人的可能性较大,马兵之二哥、七哥,不能确定是否满洲人,列此以供参考。以上数字加“格”“哥”的名子,也有可能是单个人,或其兄弟叫其他名子者。此外还有据音异写者,如八格写作“巴格”,五格写作“武格”,或有据满语音译写者。总之情况较复杂。此外,还有以数字配其他汉字为名,叫二黑、三奇之类者。这类名子所用汉文,多为有通俗含义之词,不用解释,读者自知其义。列举如下。靠山,富察氏,满洲镶红旗人,康熙中期任护军校。歪脖子,乌兰哈特氏,满洲正蓝旗人,雍正年间任副前锋校。义气,瓜尔佳氏,满洲镶红旗人,雍正十年阵亡兵丁。承恩住,那穆都鲁氏,满洲正白旗人,雍正时任参领。盘山柱,满洲正蓝旗人,康熙年间骑都尉。还有以汉文地名等作名子者。如:沈阳,满洲正蓝旗人,康熙五十二年入千叟宴者。杭州,正蓝旗护军。广东,满洲镶蓝旗人,白苏特氏,康熙中授拖沙喇哈番世职。正红旗觉罗还有名“高丽”者。其他五花八门之俗名可谓无奇不有,如康熙时正红旗满洲人有个袭世职者叫“拖山保”。雍正以前,满洲正黄旗人有一名护军,叫“和尚”。雍正时满洲正白旗的一名前锋兵、乾隆时的一名袭世职者,都叫“老米”。道光时还有叫“吴米粮贵”者,闲散皇族人“曰赵某、赵几,或黄某、黄几”,而且“有巴达棍赵二、母猪赵二、忘八赵二、鸡屎赵二之号”者。以下为有身份文人取高雅之汉文义名子者。纶音惠,乾隆九年甲子科举人,满洲镶红旗人。纶音忠,乾隆十七年壬申科举人,满洲镶红旗人。纶音,指代皇帝谕旨,以上两个名子,有受谕旨皇恩、忠于圣旨之义。玉鼎柱,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十三年宗人府主事。此类名子入关前较多,如多尔衮(词义为獾)、费扬古(最小的,末子)等等。入关后比例较小,但仍一直有这种取名者,如康熙中征噶尔丹的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同时领兵之宗室任护军统领者,也名费扬古。雍正时山西巡抚名诺敏(青金石),乾隆中期吏部侍郎迈拉逊(柏树),道光朝大学士穆彰阿(当然、果然之义),光绪朝左副都御史伊克坦(积蓄),等等。这种名子虽是用满语之词取的名子,但以汉文为主的行政公文、书籍中,主要是以汉文作名子标识,而且音译为汉文也倾向于用有嘉义之汉字,如乾隆帝为其十公主额驸(和珅子)所赐名,满语fengšen yende(有福、兴旺之义),音译为汉文是“丰绅殷德”。并见前述。这种名子只是用满语的语音,该满语虽用音节拼成,但不成其为满语词,或者说就不是满语词,无词义。以此所取名子只是用语音作为区别他人的符号。这类名子在入关前就不少,如哈宁阿(haningga,或haningka),祁充格(kicungge,或hicungge),博尔惠(borgoi,或borkoi,borhoi)。这些名子如果是满语词而有语义,就应是固定语音之词,不会同一个人名所用的满语写出不同的音节。如祁充格之满语音的字头,有ki、hi之不同,而博尔惠,字尾竟有goi、koi、hoi三种。这类名子的满语,因其不成为“词”,在辞书中也见不到。前举之谭泰tantai、陈泰centei等等,也都无词义。入关后仍流行这种取名,如嘉庆帝所指出的“满洲监生特克兴阿、特克通阿,原名均不成清语”,“内阁侍读福祥阿、户部员外郎福康阿,命名既非清语”。这类名子音译之汉文,有二字、三字、四字,而以二字、三字为多,四字较少。又可分为两种:(1)所译汉文也无词义,仍用其原来之音,如阿里衮、额伦特、图拉、伊尔登额等。这类名子,在以汉文为主的行政公文、书籍中,已主要是用汉文作名子标识了。(2)似满语而已趋近于冠汉姓汉文名,如前举傅达礼,还有附文中的汪悟礼、邵穆布、董吉纳等。这类名子皆首字为汉姓,数量不少。由于公文、书籍主要是以汉文出现,而且不少名子已含有汉化内容,因而,这类“似满语音又无满语词义,而以汉文表示的汉化性名子”,值得注意,是本节重点介绍的内容(详见下文(二)之1)。此外还有满语音特色的名子,如“×色(塞)”“×达色(塞)”等,成为入关后满人取用较多、颇具旗人特色的汉文俗名,也归入此类,于下一并介绍。乾隆年间的满洲举人、进士,如福盛阿、福通阿、耀兴阿、富兴阿、岳兴阿、东兴阿、喜崇福、满吉禄、雅兰太,这些听似满语音之名,但并无满语词义,实际落实在档案公文、册籍及文献中,用的是汉字,是带有汉文嘉义诸如兴、隆、福、吉、富、耀、通、盛等汉字之名,其中有兴字而名“×兴阿”者较多。再如,萨恒安、那继善、达时济、福泽纳、福可进、清安泰、德世馨,名子中的恒安、继善、安泰,以及福泽纳、福可进、德世馨、达时济,也都是选取汉文中有嘉义之词用作名子。凡此,皆已有汉文化内容。这类名子叫“×兰泰”者较多。入关前就有名lantai(兰泰)、dalantai(达兰泰)、alantai(阿兰泰)者。这些用作名子的满语词,也均无词义,应只是取名用之。Lantai,在顺治九年始修的《清太宗实录》中是译作“兰太”,康熙《清太宗实录》译为“兰泰”。dalantai,异译较多,顺治九年始修的《清太宗实录》中是译作“打喇太”“达蓝泰”“达兰泰”,康熙《清太宗实录》译为“达喇泰”“达兰泰”,后来统一为“达兰泰”。alantai固定为阿兰泰。入关后叫“×兰泰”者名目更多,后两字均为汉文“兰泰”,具有嘉义。首字则有多种不同字,而又多不似汉姓,显然主要是用其汉文“兰泰”之嘉义的自造之名,而配以不同首字,趋近三字汉文名。列举如下。顺治朝:拜他喇布勒哈番达兰泰。康熙朝:户部郎中席兰泰,大学士、吏部尚书阿兰泰。雍正朝:湖南等省巡抚布兰泰,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阿兰泰,镶红旗满洲副都统伊兰泰。乾隆朝:副都统署护军统领玛兰泰,云骑尉查兰泰,正红旗护军统领伊兰泰,侍读学士华兰泰,兵丁乌兰泰,郎中瓜兰泰,太原城守尉巴兰泰。嘉庆朝:提督吉兰泰,仓监督扎兰泰。道光朝:马甲西兰泰。光绪朝:郎中富兰泰,度支部右丞傅兰泰。此外还有集兰泰、济兰泰、珠兰泰等等。满人名子中,发有a音、汉字为“阿”者不少,有的是满语词,如萨凌阿、穆彰阿等等,还有很多是似满实汉的汉文名,其中有的还以“阿”字用作某一辈分之排字取名,如同汉人之宗法性取名。如爱隆阿,觉尔察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朝任齐齐哈尔副都统,其弟名巴灵阿,察哈尔总管。都兴阿,字直夫,郭尔贝氏,满洲正白旗人,咸丰年间曾任江宁将军,弟名西凌阿,任察哈尔都统。另据满洲镶黄旗人纳喇氏《斋清阿公年谱》所记,其父名福昌阿,长子名斋清阿(即谱主),次子名扎龙阿,兄弟二人用“阿”字排,皆三字汉文名,且随父亲。皇家也有这么取名的,如平郡王纳尔图,弟名纳尔福,纳尔福之子名纳尔苏。汉人也有父子用同字取名者,如梨园界之谭鑫培、谭小培父子,张世麟、张幼麟父子。再如,满洲镶蓝旗之赫舍里氏家族,第八世的兄弟4人,都是带“阿”字的三字汉文名,而且皆取“字”,按长幼之序依次为:花尚阿,字晓村;花良阿,字霭堂;伊郎阿,字省斋;伊凌阿,字卓峰。这种同辈用同一字之取名,似汉人的宗法性取名习俗。其名子再配“字”者,更属汉化内容。赫舍里氏花尚阿的下一辈,又都排“善”字,如善继、善霖、善禄,也都取“字”,而且是直接取用的汉文,是程度更高的汉化现象。这类取名若混有类似的满语名子者,则另当别论,如上述伊凌阿,满语ilingga,“竖立着的”之义,而无妨此类其他名子的汉化内容,且伊凌阿也有“卓峰”这一取“字”的汉文名子了。以上都属于取名的“自造”现象,是满人自造的似满语音、又非满语词而含有汉化内容的汉字名,带有鲜明的旗人称名特色。这类汉化内容的名子,在入关后至清末的满人中始终占有不小比例。这类名子以叫“×色”(或作×塞)、“达色”、“×达色”者居多。满人入关前就有叫hese赫色、ŝuse硕色、haise海色等带“色”音的满语名。有的有汉义,如hese为“旨意”。有的无词义。入关后取各种带“色”音之名子者,似由此发展而来,多少具有汉化性,如赫色、蟒色、海色、魏色等。还有叫法色、麻色、苟色、托色、回色的。叫硕色的较多。此外,叫“达色”“×达色”的也较多。达色,满语dase,入关前满人就以此语取名,入关后以汉文“达色”(或作“达塞”)、加汉姓为“曹达色”“朱达色”等以及上加其他字取名者,也很常见,如何达色、黑达色、五达色等。又据《清高宗实录》,乾隆四年仅正黄满洲旗追赠阵亡的官兵中,就有叫这类名子者6人:护军四达塞、四达色,长枪护军三达塞,鸟枪护军五达塞、五达色,白达塞。以上冠汉姓的“达色”如曹达色、朱达色的汉化内容较多些。以数目命名,是很多民族之习俗。满人取用者也很多。庄吉发先生仅从雍正后期、乾隆前期的皇帝《起居注册》中,就摘录了480多个旗人数目名子,较多的是满人,并论述了其汉化现象。作为满人取名的一种汉化现象,本文不能缺少,结合庄氏之文,并通过阅读其他文献如《八旗通志》《清实录》“政书”等,简单作以下补充说明。满人以数字取名,最初是满语,译为汉文也是音译,如nadanju七十,译为汉文,作“那丹珠”,纯为音译。后来发展为直接以汉文“那丹珠”取名。还有uyunju九十,用汉文“乌云珠”取名。至清末始终有取这类名子的。入关后满人用数目取名,大量出现的是直接用汉字,上报官方是汉文数目名,反而以满语音拼汉字音,这是其取数字名的重要汉化体现。取名汉文“七十”,以满语拼汉文音,作ciŝi,而不是用满语nadanju;取名汉文八十者,以满语拼音为baŝi;取名九十八,以满语拼音为gioŝiba;等等。都是如此。将汉文数字名再变为冠汉姓汉文名,是这类取名进一步或又一种发展变化。如五十一变化为“武士宜”,七十五变化为“齐世武”(见前述),五十八变化为吴世拔、吴什巴(满洲镶红旗人,拖沙喇哈番),以及八十九变化为巴世久,张八十变化为 “张拔什”,等等,都是这类发展变化的事例。满人女子最初都与男子一样取名子,特点也相同,且男女同名现象不少,如入关前后的女子,就有叫费扬古、阿济格、苏克萨哈、朱玛喇、雅图、和托、苏鼐、阿布奈、拜思哈、满达礼、多尔浑等等的,这些女人名也是满人男子常见的名子。入关后,满人女子之取名也同样汉化。所取之名有以下汉化特点。(以下人名皆出自《八旗通志初集》的《列女传》。1.以汉语称“×姐”。如安姐、韩姐、满姐、阿姐、甘姐、南姐、詹姐、辛姐、岳姐、雅姐、雅琳姐、张大姐等等。2.将满语音之名,改为汉文并带有女性特点之名。如费扬姑、斐扬姑(是将“费扬古”所改)。还有称杜兰、娃尔达、娲尔达等,也当属此类。3.取带有女性名子特点的汉文名。其中,叫“×珠”“××珠”“×兰珠”者较多,如赛珠、詹珠,额参珠、阿班珠、吴伦珠、布伦珠、布云珠、吴严珠、雅兰珠、宜兰珠、伍兰珠、纳兰珠、那兰珠。其中纳兰珠、那兰珠,可能是姓纳喇氏(或作那拉氏、纳兰氏),而宜兰珠、伍兰珠,或有可能是排行为三、五者。其他类似命名,还有赵姬、马姬、门姬、孟古姬、阿姬翰、朱敏,魏和姊、伍喇姊、阿纳姊、齐姊克、詹姊克、白哈妮、爱妮,以及班姞、留姞、满姞等等。4.按汉人习俗,称××氏、×氏,多指已婚者。这种称呼最早出现在顺治朝。如顺治十年旌表的一位女子,称其为瓜尔佳氏,而不称名子。此女顺治八年28岁时,夫莫泰病故而自缢殉夫。此女是生于入关前之天命八年(1623),应有名子,而上报旌表时(顺治八年至十年)未用其名,或虽报了名子官方未用,而以瓜尔佳氏称之,反映了顺治中期满人对妇女已有接受汉人的称呼习俗观念了,不过这种事例在顺治朝还不多,直至康熙十年十二月以前,绝大多数仍是用名子记述。康熙十一年以后上报旌表者,除康熙十二年尚有4人(在这一年中占的比例也很小)以名子上报者外,基本上以姓氏上报了。应该说,入关后由于不断汉化,满人女子取名者有减少趋势,不少人以汉语取简单式名子,如基层旗人之家女儿,叫×姐(见前述)、×妞、×姑娘者甚多。嘉庆年间正黄旗满洲养育兵丰升额之妹,就名“四妞”;道光年间,发遣到黑龙江地区的宗室海康之女,名“三妞”;咸丰年间京城满洲觉罗氏(非皇族觉罗)名“洪大妞”。《辉发萨克达氏家谱》记其家族故去的女性,名“萨克达氏荣姑娘、续姑娘、宝姑娘、九姑娘、十姑娘”。如此等等。文人、贵族官宦之家,则多取女性名子特点的文雅汉文之名,且多在“名”之外取“字”,如同汉人的大家闺秀。例如,文篁,宗室女,字湘华;瑞芸,字馥斋,辉发纳喇氏;百保,字友兰,萨克达氏;成堃,字玉卿,布库鲁氏;佛芸保,字华香,完颜氏;妙莲保,字锦香,完颜氏;华笃,字蕊仙,富察氏。还有取“号”者,如梦月,别号四焉主人,等等。一般满人之家女儿,也有取“号”者,如辉发萨克达氏家族,诚存之八个女儿,均有“号”,都排“琪”字,首字皆“艹”字头:长女,号芳琪;次女,号荷琪;三女,号芸琪;四女,号若琪……满族皇家宗谱中,专记本皇族女儿的《列祖女孙直档玉牒》所登录的皇家女儿包括皇帝之女,都没有名子,只在其父名下,记为“第×女”。前述宗室女文篁在《玉牒》中便无名。如此记述也属汉化现象。前述康熙十几年后的官方公文中,满人出嫁女不记其名,只称其娘家姓氏,也可视为是汉化现象。汉人民间有一种习俗,称已婚妇女的姓氏,是在夫姓之下与妻姓合称,如赵家女嫁杨家,是称杨赵氏。而满人女子出嫁后,是只称女子本姓,不带夫姓,官方、基层旗人之间都是如此,没有夫妻两个姓氏合在一起称呼的,满人姓氏音节较多,译为汉字也较多,也不便合称。这一点又不同于民间汉人。但满人若取汉姓,则这方面也会汉化。清中叶以后,远离京城的外地驻防满洲旗人受汉人影响较深,就有如汉人那样夫妻双方之姓合称的了。《清史稿·列女传》作者,曾根据直省驻防八旗满洲人的情况而记述:“清中叶后,八旗多从汉姓”,荆州驻防镶蓝旗人松文,便“从汉姓为冯氏”。这些改为汉姓的满人男子娶了改汉姓的满人女或汉姓女,也合夫妻姓而冠夫姓 “某某氏”,这正是循从汉人民间习俗的汉化现象。此《清史稿·列女传》所记之例有:满洲镶黄旗人驻藏大臣凤全一家,在荆州驻防,从汉姓“甘”,凤全之姊甘氏,嫁与姓石的良奎为妻,因而“良奎妻,从汉姓曰石甘氏”。西安驻防的公额布“从汉姓”,其二子名奎亮、奎喜。父子三人之妻:“公额布妻姓关桑氏,奎亮妻关鄂氏,奎喜妻关白氏”,这应是公额布已从汉姓“关”,其妻桑氏,称“关桑氏”,两个儿子之妻,奎亮妻因娘家是鄂氏而称关鄂氏,奎喜妻因娘家姓白而称关白氏。另外,京口驻防镶白旗人“根瑞妻,从汉姓曰王刘氏”,另一京口驻防满洲旗人“连惠妻,从汉姓曰赵那氏”,也属同样情况。入关后的满人取名,由于多方面的汉化,又有旧俗保留,而呈复杂纷繁的多样化,成为满族在称谓文化方面的一大特色。既有译作或取用的冠汉姓汉文名,且崇尚名子所用汉文字词的文雅,寄寓美好的愿望,如董世禄、高赫德、马中骥、商世泰、傅继祖、苏常寿、王宏文等等名子,还有甚多的诸如明珠、弘历、明亮、英泰、永喜、松龄之类不冠汉姓的具有嘉义的汉文名。还有不少满人尤其是满族文人、官宦贵族、女子中的大家闺秀,像汉人一样在“名”之外取用“字”“号”。各阶层满人还都有如汉人那样实行宗法性取名,预定诸字,子孙按辈用固定顺序之字命名,或有取名为杨七、杨八、郭三、李四者。满人取名还仿行汉人之避讳、出嫁女以“某某氏”为名,等等。另外,满人以满语数目命名,发展为用汉文数字乃至冠汉姓之同音汉文名,以汉文“那丹珠”“乌云珠”及七十、九十取代原来的nadanju、uyunju,以七十五取名发展为齐世武。还有取时髦冠汉姓汉文名“×保住”如李保住、张保住,或以神佛“某某”保,取为菩萨保、诸神保之类的名子。同时还有不少取用似满语而用有嘉义之汉文表示的名子,如喜崇福、富兴阿、耀兴阿、达时济、清安泰、福泽纳、德世馨,以及各种“×兰泰”之类。基层满人,不少人取用具有旗人特色的汉文俗名,如汉文“×色”之花色、夸色,及“达色”、达色冠汉姓的“朱达色”“曹达色”,以及用汉文的几“哥”、几“格”命名者。甚至还有取诸如“和尚”“老米”“吴米粮贵”,地名“沈阳”“杭州”,以及盘山柱、义气、靠山、歪脖子等等五花八门的怪名子。如此之类,则既有满族旗人习俗,又有汉化内容。以上取名的诸多方面现象,种种类别、特性的命名等等,体现了满族在取名、称名上的复杂性及其汉化,某些方面的汉化还有发展与深化。比如取名(包括称名)避讳的汉人礼俗,清代满族不仅承袭而规定避帝讳、太子讳,而且有特殊规定:对满族宗室王公及满人高级官员的名子也要避讳,不得同名,并定之为官讳。这种定为“官讳”的官方所作规定,在往代汉族王朝中是很少见的,其目的,当是以这种汉族礼制树立和维护满族上层统治集团的尊严与地位。再如宗法性取名,满族皇家宗室的取名,先是区分远支、近支,近支宗室取名之用字具有独用的排他性,以突出近支宗室的尊贵身份,此后,近支宗室中又进一步区分出帝系本支取名之字,用单独的部首偏旁,以进一步突出帝室本支的尊贵。这种取名规定,比汉人(包括皇帝之家)的宗法性定字排辈取名有所发展,更复杂,体现了其汉化方面的深化。另外,满人中始终有保持旧俗取名者,诸如有满语词义的名子和琳(确螳螂)、赛尚阿(夸奖)、扎拉芬(长寿)等,以及诸如“××阿”之阿灵阿、花尚阿、哈宁阿及阿里衮、伊勒慎等只用其音而不成词、无词义的名子。以上满族人取名的复杂性汉化及纷繁多样的名子,在其他民族中似很少见,这与满族在入关前之取名就较复杂多样,入关后又历经长时期、多方面的汉化,有很大关系,而这种背景原因,是中国古代其他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不曾具备的,尤其是汉化时间之长,若加上入关前之汉化,有290年左右的汉化经历。也正因此,以取名为主的称谓文化方面的“汉化”特点,也成为其主要内容。乾隆以后,虽然取三字冠汉姓汉文名在京师、官场满人中明显减少,但其他名子仍有汉化内容,尤其是二字的汉文名,在包括满族皇帝在内的满人名子中已占最大比例。另外,尽管乾隆以后几朝皇帝禁止以汉字作姓,保持满族的“名不冠姓”,但这方面的汉化,继续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发生,在京城以外地区尤为明显。名不冠姓,是包括满族在内的很多少数民族的取名习俗。满族由于汉化影响,自清初有在名子等称谓中用姓的,又有多种情况:有的以本姓氏的译义(如爱新觉罗之译“爱新”为“金”姓)、首字谐音(舒穆禄氏以舒或徐为姓)、姓之汉译首字(纳喇氏国梁,名纳国梁)为姓;有的以名子首字(鄂尔泰以鄂为姓)、名子首字谐音(麻勒吉取为马中骥)等等为汉姓;还有的随意取汉姓用之,如附文中所列:钮祜禄氏之名唐保住、董吉纳,郭尔罗氏、觉尔察氏取名陈布禄,觉尔察氏之又取名商世泰,吴扎喇氏取名张禄,伊尔根觉罗氏之取名顾八代,完颜氏之取名杭奕禄,等等。自乾隆帝禁用汉姓取名,避免在名子称谓上混同于汉人而被汉化,并突出满人之名不冠姓的民族性特征标志,此后至清末,京城中已很少见到满人名子为冠姓汉文名的了。大量的,是不冠姓的二字汉文名,诸如桂良、瑞常、嵩寿、开泰、英桂、福昆等等。虽用三字汉文而首字不似汉姓者也不少,如图桑阿、巴尔纳、富尔逊、德明额等等。但是,尽管满人名子已不冠姓,却无法阻止满人在日常生活中循从汉人用姓的习俗,在人数较多的汉人圈子中生活的满人必然被汉化(包括称谓方面),这是满族皇帝的主观意志难以阻挡的客观规律。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汉人之姓,承载着多方面的功能:较长时期聚族而居形成家族成员群体,其家族之姓,成为名门望族、大族的标志,以及各个宗族间区分之符号,即诸如“曲阜孔氏”“太原王氏”,民间所谓“老张家”“老李家”之称等等。每家、每人皆在此标志之下,以家族之姓表示为该家族之一员,受家族集体之保护、利益之维护,并有保护家族利益之责任;宗族之姓还可以作为婚姻之参考(避免服制较近者的同姓相婚);家族之姓还有作专项技艺标志者,如泥人张、镰刀宋之类。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称姓代名”,即以姓称人而不称其名,简单方便,更成汉人社会的普通习俗,如称老张、小李之类。更兼这种侧重用姓的称谓形式,还隐含着“礼俗”,因而流行,如避免直呼其名而失礼,只称其姓而不称其名,若姓下加大叔、仁兄之类,则表示亲近;姓下加先生等,为尊称,而加官称,更有尊崇礼敬之意。凡此,又兼有社交功能,如汉人之间的称赵大叔、黄年兄、张先生、王大夫(医生)、钱师傅,官场中称刘尚书、李中堂(大学士)等等。汉人的这些称谓习俗,必然影响着生活于汉人社会中的满人,汉人出于礼数礼节,也以这些形式称呼满人,即时人所谓:满人即使自己“称名不举姓,人则以其名之第一字称之,若姓然”,如称户部尚书穆彰阿为穆尚书、穆大司农(户部尚书别称),称军机大臣文祥为文相国,称加荣衔太子太保之荣禄为荣宫保,等等。满汉人接触交往,礼尚往来,满人也便默认汉人如此称呼自己,并用同样形式称呼对方的汉人,形成满汉人的共同社会生活礼俗。官方也有以名子首字或首字谐音的汉字,作为姓称人而不称其名的。如顺治十五年旌表的节妇,康熙六年始修《清世祖实录》所记“阿兰妻阿季哥(阿济格)”“齐拍浑妻西白姐”“白牙尔兔妻飞扬古(费扬古)”,在乾隆初定本《清世祖实录》中就分别作“阿兰妻阿氏”“齐布浑妻西氏”“巴牙尔图妻费氏”。都是以名子首字所音译之汉字作姓之称,而不称其名。再者,不少三字、二字汉文名,其实是似满似汉,模棱两可,也难于禁止,甚至连皇帝也没有确切标准,以致在屡屡强调禁用汉姓时期,仍有带汉姓的名子,诸如武忠额(道光年间的理藩院尚书)、杜嘎尔(光绪朝任乌里雅苏台将军)。二字汉姓名子更多,如嘉庆以后至光绪时的官员岳起(镶白旗满人,江苏巡抚)、岳祺(镶蓝旗满人,通政使)、金顺(镶蓝旗满人,伊犁将军)等名子。同治年间,前大学士鄂尔泰之后裔袭爵者,已名赵珏。还有,取名犯禁也并非刑事罪行,所以遵行者主要是欲走仕途、科举选官者及官场之人,避免被发觉受斥责、惩处等政治影响而遵行。一般基层旗人便不那么重视,甚至连生活在社会基层的皇族,在道光时期也以“赵姓自居,或人亦以此呼之,曰赵某、赵几,或黄某、黄几”(并参见前述)。至于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或边区驻防生活的满人,其取冠汉姓汉文名,清帝的禁令就更无力了。如康熙朝被治罪的瓜尔佳氏鳌拜,其家属有落户于东北者,乾隆年间,此支族人便有取名金龙兴、金龙顺、金龙钱、金龙升的,下一辈取名金禄、金福、金祯、金祥。再如前举《清史稿·列女传》的作者所述:直省驻防旗人“清中叶后,八旗多从汉姓”,满人“从汉姓”,入嫁满人家庭的妇女也以其姓与满人夫姓合之而作名子称用。正因为有如上多种原因,必然使生活在汉人社会中的满人随从汉人的取名、称谓习俗,以致满人也需用姓,并以姓取名、称呼。进一步发展,便是满人终究会如同历史上散处于汉人社会中的回族一样,取冠姓汉人名。附:满人冠汉姓汉文名子(乾隆中期以前)
1.所列汉姓汉文名,或为译者,多为直接以汉文取为名者。原为表格形式,每个满人共6列内容:汉姓名、所隶满洲旗、满洲姓氏、所任职官或世职世爵、时间、史料根据。因篇幅太大,影响排版,现改为“简列”,每人3项内容:汉姓名、满洲姓氏、所任职官或世职世爵。少数无满洲姓氏者,列其所隶“满洲旗”或所记 “满洲人”,并结合所担任的职官证明为满人。唯文献记为隶“满洲(旗)”“满洲人”者,或有汉军旗人,须排除,于此“附文”之末,述排除说明,并列举判断为满人的其他一些情况。也兼作正文中其他文姓汉文名判断为满人的说明。
2. 所据文献:两种《八旗通志》;人物列传如《满洲名臣传》《清史列传》《碑传集》,官员简况资料如《缙绅册》《缙绅全书》《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文人简况资料《词林典故》《熙朝雅颂集》《八旗艺文编目》,以及《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其他:乾隆以前几朝《清实录》,《盛京通志》,《清史稿》的列传、表,以及某些笔记、方志等。
顺治朝 韩岱,爱新觉罗氏,兵部吏部尚书。谭拜,他塔喇氏,兵部尚书。陈泰1,钮祜禄氏,多部尚书、大学士。苏拜,瓜尔佳氏,护军统领。谭泰,舒穆禄氏,公爵,吏部尚书。谭布,谭泰弟,工部尚书。高赫德,吴查喇氏,甲喇章京。张泰1,纳喇氏,云骑尉。朱世起,满镶红,礼部理事官,出使朝鲜册封副使。邵詹,满正红,户部满侍郎。恩国泰,纳喇氏,礼部尚书。孙塔,觉尔察氏,工部尚书、都统。董世禄,满镶红,满洲专管牛录者,阿达哈哈番。杜尔德,觉尔察氏,护军统领、议政大臣。马中骥,瓜尔佳氏,满洲状元。甘珠翰,索绰罗氏,理藩院理事官。程尼,瓜尔佳氏,伯爵,议政大臣。吴达禅,赵佳氏,太原城守尉。尚吉图,纳兰氏,参领。戴苏兰,穆尔禅氏,阿达哈哈番。宋祖保,满镶蓝,“满洲进士”、庶吉士。马尔泰,纳兰氏,阿思哈尼哈番。陈布禄1,郭尔罗氏,理事官。朱希奇,完颜氏,委署梅勒章京。屠世海,满镶白,护军统领。孙达礼,满镶白,护军统领。张山,瓜尔佳氏,甲喇章京。罗思翰,完颜氏,阿达哈哈番。祁克善,伊尔库勒氏,阿达哈哈番。戴明安,满镶黄,满洲佐领下人,举人。夏穆善,辉和氏,阿达哈哈番。金州,舒穆禄氏,阿达哈哈番。马秦,完颜氏,梅勒章京。姚禅,董鄂氏,阿达哈哈番。晋达理,伊拉里氏,阿达哈哈番。庄机达,吴查喇氏,阿思哈尼哈番。夏珠,伊尔库勒氏,阿达哈哈番。郭和齐,舒穆禄氏,拖沙喇哈番。陶岱1,扎库塔氏,护军参领、副都统。齐克新,爱新觉罗氏,亲王。顾纳禅,伊尔根觉罗氏,世职甲喇章京。韩储翰,塔塔尔氏,世职牛录章京。刘住,富察氏,署壮尼大。罗硕(外戚),董鄂氏,户部侍郎。佟济,满镶白,前锋参领。戴禄,那穆都鲁氏,佐领。钟泰,钮祜禄氏,从征封世职。钟卫,纳喇氏,员外郎。尚机图,瓜尔佳氏,拖沙喇哈番。罗璧,瓜尔佳氏,梅勒章京。苏班,满查氏,阿达哈哈番。苏和臣,伊尔根觉罗氏,拖沙喇哈番。杜雷,董鄂氏,伯爵,固山额真。艾松古,纳兰氏,梅勒章京。安泰1,傅察氏,前锋参领、副都统。唐愷,满洲人,任满缺官鸿胪寺掌呼喇哈番。穆福,佟佳氏,阿达哈哈番。郭浑,党嘉氏,护军校。聂克塞,宗室,镇国公。郭科,觉罗,工部满尚书。石那海,满镶蓝,本旗副都统。马克佳,瓜尔佳氏,阿达哈哈番。秦柱,满洲人,理藩院理事佥堂。吴三乐,满洲人,理藩院理事佥堂。马兰,满洲人,理藩院理事佥堂。倪雅达,佟佳氏,护军参领。康熙朝 徐元梦,舒穆禄氏,翰林院掌院学士。洪世禄,瓜尔佳氏,护军参领、副都统。杜敏,塔塔喇氏,驻防西安副都统。王国宁,“满洲人”,理藩院堂署他赤哈哈番。邵礼和,“满洲人”,太常寺满赞礼郎。贺布索,纳兰氏,副都统。白思护,蒙古里氏,护军校。宁古理,讬和洛氏,户部尚书。岳思泰,满洲旗人,吏部满缺侍郎。贾尔海,纳喇氏,阿达哈哈番。郭礼,宗室,大学士班布尔善之子。叶成格,满洲旗人,殿试“满洲读卷官”,工部满尚书。马柱,完颜氏,拜他喇布勒哈番。柴达,巴牙喇氏,护军校。安泰2,马佳氏,护军校。苏尔丹,纳喇氏,笔帖式、云骑尉。马祜,哲伯氏,江宁巡抚。华善,伊尔根觉罗氏,太仆寺卿。傅达礼1,乌雅氏,翰林院掌院学士。傅达礼2,舒佳氏,骑都尉。钟奇,宗室,奉恩将军。马锡泰,觉尔察氏,前锋参领、副都统。韩鼐,伊拉喇氏,骁骑校。傅岱1,他塔喇氏,云骑尉。傅岱2,舒舒觉罗氏,骁骑校、云骑尉。顾纳海,佟佳氏,司库。刘锡,伊拉里氏,署护军校。万达理,瓜尔佳氏,护军校。苏纳海,他塔喇氏,大学士、户部尚书。孔吉纳,他塔拉氏,护军校。国礼,他塔拉氏,男爵。魏赫德,马佳氏,阿思哈尼哈番。赵布泰,瓜尔佳氏,都统、征南将军。米思翰,富察氏,户部尚书、内务府总管大臣。吴新泰,洪伊里氏,拖沙喇哈番。郑德,毕鲁氏,骁骑校。吴达礼,纳喇氏,多部尚书。苏常寿,纳喇氏,子爵。马禄堪,吴扎喇氏,城门尉。郭济,索察喇氏,拜他喇布勒哈番。万达礼,瓜尔佳氏,护军校。何寿,宋佳氏,拖沙喇哈番。武兰布,赵佳氏,拖沙喇哈番。郭和理,爱新觉罗氏,副参领。邵甘,满正黄,都察院满左副都御史,漕运总督。商世泰,觉尔察氏,男爵。杜太,觉尔察氏,男爵。郭色,毕鲁氏,护军参领。郭四海,满正红,多部尚书。牛钮,赫舍里氏,翰林院掌院学士。武舒,吴扎库氏,副都统。赵山,满正红,本满洲旗副都统。苗齐纳,吴扎库氏,护军统领、江宁将军。苏敏,塔塔喇氏,阿达哈哈番。彭春,董鄂氏,满洲都统。葛思特,瓜尔佳氏,前锋参领。邵穆布,满镶蓝,礼部满缺侍郎、两江总督。沙纳海,满镶黄,吉林将军。孙渣齐,满镶红,护军统领。胡兰,完颜氏,拖沙喇哈番。陶岱2,瓜尔佳氏,吏部侍郎、署两江总督。何克屯,纳兰氏,副都统。苏永祖,叶赫纳喇氏,护军统领。王宏文,完颜氏,汉军正红旗下满人,举人。杜钮,巴牙喇氏,拖沙喇哈番。顾德,瓜尔佳氏,护军校。陈布禄2,满洲圣人达海之孙,觉尔察氏,刑部郎中。陈布禄3,民觉罗氏,拖沙喇哈番。齐敏,瓜尔佳氏,拖沙喇哈番。杨岱,满正蓝,本旗护军统领。佟保,满正黄,前锋统领、宁古塔将军。孙达立,阿哈觉罗氏,拖沙喇哈番。朱兰泰,舒穆禄氏,翰林官。孔克德,伊尔库勒氏,拜他喇布勒哈番。龚图,兆佳氏,副都统。伍通宝,佟佳氏,拜他喇布勒哈番。严泰,满正蓝,满缺甘肃巡抚。张泰2,瓜尔佳氏,驻防西安副都统。郭丕,满正白,刑部满侍郎、杭州驻防将军。年青阿,马佳氏,西安驻防副都统。关泰,扎库塔氏前锋校。岳乐,宗室安亲王。秦布,宗室,副都统。石琳,瓜尔佳氏,两广总督。齐世武,满正白,多部满缺尚书、川陕总督。杨柱,满镶白,任满缺官巡盐御史。苏克齐,满正黄,任满缺官山西廵抚。傅继祖,满正蓝,吏部满侍郎。杨都,满正红,护军统领。杜业礼,满正红,觉罗,长史。郭洪,满正白,满缺甘肃巡抚。张库,瓜尔佳氏,副都统。耿古德,满正黄,庶吉士。赵赖,满镶蓝,护军统领(非汉军正蓝旗人任提督之赵赖)。殷泰,瓜尔佳氏,川陕总督。唐保住,钮祜禄氏,护军统领、盛京将军。金宝,满正红,巡盐御史。国琏,满洲人(科举榜名郭操),乾隆初任光禄寺卿。张禄,吴扎喇氏,佐领。耿额,满正黄,黑龙江副都统、刑部满尚书。董泰,满镶黄,翰林官。金齐显,满镶红,拖沙喇哈番。董国礼,满正红,盛京户部侍郎。郭瑮,费莫氏,云贵总督。赵世臣,满正白,满洲举人。朱成格,满镶红,男爵。徐常,瓜尔佳氏,男爵。温福,费莫氏,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朱天保,满镶白,翰林官。顾八代,伊尔根觉罗氏,礼部尚书。李保住,纳兰氏,骑都尉。白雅柱,钮祜禄氏,骑都尉。马济德,完颜氏,轻车都尉。冯爱,满正蓝,库尔禅裔,轻车都尉。陈太,满正黄,黑龙江将军。尹泰,章佳氏,尚书、大学士。何浩,赫舍里氏,进士。何溥(何浩弟),刑部主事。岳礼,那穆都鲁氏,陕西汉兴道。陈泰2,董鄂氏,镶白旗护军统领、领侍卫内大臣。汪悟礼,满镶红,护军统领、长史。马齐,富察氏,尚书、大学士。马武,富察氏,领侍卫内大臣,兼内务府总管。孙柱,栋鄂氏,吏部尚书,大学士。雍正朝 董吉纳,钮祜禄氏,驻防江宁将军。锺宝,宗室,冠军使。穆泰,满洲旗人,理藩院员外郎。岳琴,满镶黄,理藩院员外郎。傅英,满镶黄,理藩院员外郎。刘神保,满正白,理藩院员外郎。韩泰,满洲人,理藩院员外郎。赵箕,满洲旗人,理藩院主事。高良,满镶黄,理藩院主事。郭辉,满正白,太常寺满赞礼郎。傅兰泰,满洲旗人,太常寺满读祝官。马吉兰,满洲旗人,太常寺满读祝官。苏克肫,满洲旗人,镶白旗,护军统领。伊都立,伊尔根觉罗氏,云贵总督。丁寿,赫舍里氏,前锋统领、阿尔泰驻防将军。鲁尔金,纳兰氏,阿达哈哈番。何其忠,满正红,巡察奉天御史。何其惠,满正红,举人。殷德,钮祜禄氏,满洲旗都统。常德寿,瓜尔佳氏,户部满侍郎。胡雅图,钮祜禄氏,护军校。安启,俞窟里氏,副参领。安泰3,伊尔根觉罗氏,护军校。韦合德,章佳氏,护军参领。金泰,满正红,前锋校。霍尔敦,他塔拉氏,护军校。李柱,满洲人,满洲正蓝旗副都统,曾赴西藏办事。成根柱,那穆都鲁氏,拖沙喇哈番。戴豪,戴佳氏,副都统。马礼善,马佳氏,刑部尚书。马贤,马佳氏,公爵。魏武,乌雅氏,公爵。马尔齐,扎库塔氏,归化城副都统。安保,完颜氏,护军校。尹泰,章佳氏,多部尚书、大学士。戴鹤,戴佳氏,副都统。董国立,爱新觉罗氏,佐领。乾隆朝 王常,满镶红,绥远城将军。马赟,马佳氏,公爵。尹继善,章佳氏,总督、大学士、军机大臣。顾琮,伊尔根觉罗氏,河道总督。马延泰,宁古塔氏,骁骑校。傅清,富察氏,驻藏大臣。杭奕禄,完颜氏,都察院左都御史,曾出使安南。方泰,满正红,内阁满中书。吴麟,吴查喇氏,博学鸿词。舒赫德,舒穆禄氏,尚书、军机大臣。吴达善,瓜尔佳氏,屡任督抚。国梁(榜名纳国栋),纳喇氏,进士,官粮驿道。罗密,富察氏,骁骑校。吉兰太,瓜尔佳氏,云骑尉。傅泽布,瓜尔佳氏,翰林院侍讲学士。顾琮,伊尔根觉罗氏,河道总督。顾春,伊尔根觉罗氏,马兰镇总兵。彤家宝,佟佳氏,云骑尉。丰泰,富察氏,副前锋校。卞德,札思呼里氏,署防御。苏昌,伊尔根觉罗氏,湖广总督。唐泰,他塔喇氏,副护军参领。佟禄,舒穆禄氏,鸟枪蓝翎长。国泰,富察氏,山东布政使。国柱,纳喇氏,太仆寺卿。常禄保,赫舍里氏,广东高州镇总兵。傅恒,富察氏,大学士、军机大臣等。以上所列汉姓名者,大多是因为有满洲姓氏,满洲姓氏是认定其为满人最有说服力的根据。记为宗室、觉罗者肯定是爱新觉罗氏,也属满族。
记为隶满洲旗者,大多是满洲人。但有些文献,在“满洲(旗)”下,将包衣汉军旗人列入。若某汉姓名人标明其为包衣,又记其所隶是满洲佐领,基本可判断是满洲人(包衣蒙古旗人也编在包衣满洲佐领下,但其取汉姓名者罕见)。若所隶佐领只记为任“佐领官”之名如“某人佐领”,则查《八旗通志·旗分志》该佐领是否为满洲佐领,也可判定。若是“管领”下包衣,则较难区分,因管领下包衣是满洲、蒙古、汉人混编,若无其他资料作结合分析,只好暂弃。
未记隶满洲旗的汉姓名者,据其官职判断是否为满人。
(1)文职,根据官缺。官缺有满洲缺(简称满缺)、蒙古缺、汉军缺、内务府包衣缺、宗室缺、汉缺。凡满洲缺,基本是满人担任。特殊情况:满洲缺中的京堂以上高级官员,汉军旗人、内务府包衣(包括汉军包衣)、蒙古旗人可入选。因这种高级官员缺额本少,非满洲人选入者更少,入选者也多是名人,或标明其旗籍,基本可判别而排除。有的满缺官职也不任用汉军旗人,如满缺赞礼郎、读祝官,理藩院堂官、司官(专有蒙古缺)。
(2)武职。外八旗中担任满洲旗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骁骑校者,基本可判断为满洲人。因当时满洲旗的武官不用汉军旗人担任(光绪末年以后不再限制)。个别蒙古旗人有担任满洲旗都统、副都统者,但任这种重要武职官者,不少情况下是提到其蒙古旗籍的,更兼蒙古旗人取汉姓名者也少见(下同不赘)。比较容易确定是满人。
旗营官兵:亲军校、亲军、前锋统领、前锋参领、前锋校、前锋,不选汉军旗人,汉姓名者不是汉军旗人。只有内务府三旗包衣汉军旗人可挑为内务府前锋营官兵,但因内务府前锋营设立于乾隆十三年,只有此后可能有内务府汉军旗人,若有汉姓名者,存疑不取。下五旗包衣不挑前锋兵。
护军营官兵,则比较复杂。外八旗护军营,无汉军旗人挑取之制。但内务府包衣三旗有护军营,包衣汉人(旗鼓佐领下包衣、内管领下汉人包衣)有担任者,下五旗包衣汉人也有挑为护军、护军校者,这部分汉姓名者不易辨别,暂存疑而不取。但下五旗之护军统领、护军参领,没有汉军旗人、包衣汉人担任者,担任者虽是汉姓名,也基本可判定是满洲人。
有的武官如领侍卫内大臣、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基本不任用汉军旗人,汉姓名者担任这些官职,也可基本判断为满人。个别汉军旗人任职者也是名人,容易辨别,如尚之隆,曾任过领侍卫内大臣,乃名人,不会将其误作满人。
以上凭职官判断者,本文所取者大多有满洲旗籍,两种因素结合以证实。
另外,早期的顺治、康熙、雍正《缙绅册(录)》中,汉军旗人的民族之属记述较为混乱,这些汉姓汉文名之人,有的记为 “满洲籍,广宁人” “满洲籍,金州人”
“满洲籍,临汾人” “满洲籍,山西祁县人”“奉天镶黄旗人”“奉天镶白旗人”,甚至记为“山西籍,满洲人”“刘之源,满洲人”“柯永盛,满洲人”等,这些汉姓名者,虽记为“满洲籍”“满洲人”,因明显可断定并非“满洲人”,皆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