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人的女儿”叶嘉莹走了,但先生的精神永存

教育   2024-11-25 21:00   江苏  


2024年11月24日,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逝世,享年100岁。她一生致力于古诗词的研究和推广,被誉为“诗词的女儿”


叶嘉莹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为终身事业,始终坚持弘扬中华诗词教育传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她几乎捐献了个人的全部财产,以推动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与传承发展事业。



人物速读

她一生历经战乱、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曾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


她的一生,以弘扬中华诗词为己任,扮演着承先启后,沟通中西的重要角色,影响着几代文人学者。


她是叶嘉莹,在诗词中丰盈,在窘境中生长,不遗余力致力于诗词教学和传播……


不论是幼年、中年,还是坦途、坎坷,诗词一路相伴,成为她的朋友,她的伙伴,成为她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人物素材

莲实有心,应不死

晚年依旧娉婷于世的叶嘉莹表明心迹:“我平生经过离乱,个人的悲苦微不足道,但是中国宝贵的传统,这些诗文人格、品性,是在污秽当中的一点光明,希望把光明传下去,所以‘要见天孙织锦成’。我希望这个莲花是凋零了,花也零落了,但是有一粒莲子留下来。”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为中国诗词吟哦至今的叶嘉莹,活成了人们心中的诗。其实,每个人的希望都在于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芒,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底发出的力量。关键在于,你的心朝向哪一方?


叶先生说过,“我们从乱离之中走过来很不容易,应该保有一种美好的、向前的、向上的、向善的持守。希望所有的人,珍重自己,珍重自己的希望,珍重自己的理想。不要在人生旅途中迷失自己。”愿你,怀揣“莲心”,亦活出自己的诗样人生。


最珍视的是教师角色

1978年,听闻中国恢复高考,已在加拿大教书多年的叶嘉莹申请回国,她说:“我愿意自费回国教书,我自己出旅费,不接受国家一分钱,自己不要任何报酬。”于是她被批准到北京大学教书,不久后又就接到南开大学的来信。


叶嘉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堂下座无虚席。她写下了“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的句子。每年3月,温哥华的大学停课放假了,她就飞回国内讲学,如此奔波30多年。直到2014年,因年老不再适合越洋,决定正式回国,定居南开。


“我天生就是一个教书的。”叶嘉莹说。从1945年大学毕业至今,她在讲台后站了整整70年。浮和沉,名与利,都不是她追求的东西。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年轻人开一扇门,将美好的吟诵传承下去。


奉献与报国

叶嘉莹说,“结婚不是我的选择,去台湾也不是我的选择,去美国也不是选择,留在加拿大温哥华不是我选的,这是命运。只有回国来教书,是我唯一的、我一生一世的自己的选择。”


这些年,叶嘉莹不仅在南开大学教课,还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举行古典诗词专题讲演数百场。在演讲中,叶嘉莹不断用诗词来表达报国之情: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在中国古诗中,常用雁排成人字来表达对人的思念,而这种思念不应是小我的、私人的那一点感情,而应该是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更博大的情谊。”


几十年过去了,叶嘉莹完成了她的返乡之旅,透过文字将爱诗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中国古典诗词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经典摘抄

适用话题01:中国诗歌

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感情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诗作,依然能够受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诗歌的生命。所以说,中国诗歌绝对不会灭亡。因为,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歌中所蕴含的充足的、真诚的生命,并且生生不已。


适用话题02:乐观平静

其实我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我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的确有很大关系。现在有一些青年竟因为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能认识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的提升功用,这自然是一件极可遗憾的事情。如何将这遗憾的事加以弥补,这原是我这些年来的一大愿望,也是我这些年之所以不断回来教书,而且在讲授诗词时特别重视诗歌中感发之作用的一个主要原因。虽然我也自知学识能力都有所不足,恐终不免有劳而少功之诮,只不过是情之所在,不克自己而已。


适用话题03:兴发感动

中国诗歌的特色是什么?言志,《诗经》上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所以诗歌是你的感情,你内心有一种活动,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中国的诗歌所注重的是人内心的兴发感动。那么,是什么东西引起你内心的活动呢?什么东西让你的心动起来呢?让你的心动起来的那个东西就是你作诗的一个动力。这是我们中国的诗,所以我常常说诗是以兴发感动为主的。


人物导写

出生于书香世家,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叶嘉莹颠沛流离,前半生漂泊海外,最后回到中国。她气质高雅,学养深醇,用英语结合西方文学理论,透彻地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与文论,给无数人诗词启蒙,让许多青年人爱上中国古典诗词。她执教几十载,为传播国学呕心沥血,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诗词濡染一生的她俗事不挂怀,诗词常在心,含辛茹苦传承古典诗词。

  写在最后   

我命运多舛,但从诗词里

我就能得到慰藉和力量

有了诗词,便有了一切

——叶嘉莹

 

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

叶先生,一路走好!


-END-


版权声明:

内容整理汇编自网络,贵在学习分享,如有不妥,请联系后台删除!


往期推荐

盘点!课本素材活学活用,考场示范片段赶紧背

可以直接套用的作文标题,一学就会的写作技巧

一篇教会你!6大「分论点拟写方法」,考场高分作文都爱用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作文素材学霸
《作文素材》官方公众号,每日分享热点时评、中高考资讯、免费学习资料……逆袭成为学霸,学霸猫助你成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