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素材·一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我国著名现代诗人臧克家所写的回忆其恩师闻一多先生的文章,从“说”和“做”两方面刻画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钻研精神和作为“革命家”的爱国情怀。将本篇课文转化为素材,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将其运用到“小我精进”“大我许国”“红色文化”等话题作文中去。(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王慧)
运用新角度
“小我”精进
为了“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闻一多向古代典籍钻探,目不窥园,钻之弥坚,从《唐诗杂论》到《古典新义》,锐意进取,日益精进。其实,先生的学术成果怎会仅限于此?《全唐诗校勘记》《诗经新义》等都是他的呕心沥血之作。
作为学者,闻一多足不下楼,兀兀穷年,不满足既得成就,对“小我”以持续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他锲而不舍、志存高远,希望在学术领域取得更多成果,以求解救民族衰微的良药。写作个体成长类作文,我们可以引用闻一多先生“日益精进”的故事。
示范片段
在渴望成为一名作家的跋涉中,我多次陷入险滩,也侥幸收获些许。看着自己的文字见诸报刊,我有了可以躺在功劳簿上自鸣得意的想法,看到闻一多先生为了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良药而向古代典籍钻探的故事,才明白自己的渺小和自傲。从《唐诗杂论》到《古典新义》,闻一多先生日益精进,足不下楼,只为文化救国、兴国。他的故事让我决意以谦卑之心、进取之意再次扎根创作中,师法古人,品咂生活,锤炼文字,写出更有生命力、感召力的文字,让文字与人生一起精进,不做舞文弄墨的写手,而是立志做为时为事而作的艺术家。
课本素材·二
《藤野先生》是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与老师藤野先生交往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虽然最终弃医从文,但是这段“师生情”却对鲁迅产生了深远的思想启迪。藤野先生“真诚无私”的教育思想,昭示了教育的本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诠释了师者风范;“求实问理”的探究意识,揭示出学习的方法……鲁迅的这段经历使他感悟到思想教育的力量,促成了他弃医从文的转变,也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天津市河西区教师发展中心 付雨霓)
运用新角度
严谨务实,启迪心智
“纠正解剖图”事件对鲁迅的思想启迪是深刻的,一句“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道出了多年后鲁迅先生的反思。韩愈在《师说》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这段情节中,藤野先生不是简单地批评鲁迅将血管移位,而是深入地说明“解剖图不是美术”,不能为了“好看些”而改换实物的样子,这正是求真务实的严谨治学态度。
虽然鲁迅最终弃医从文,但是他将从藤野先生身上学到的治学原则贯穿到自己一生的治学活动中。由此可见,教育的长远价值在于“启迪心智”。
示范片段
你是一束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你是一把标尺,约束我放纵的天性;你是一位引路人,用言传身教让我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有志青年。韩愈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知识”的累积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而“思想”的塑造则能筑牢立身处世的根基。当鲁迅捧起藤野先生订正过的三厚本讲义时,那批注的痕迹间记录的是一位师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正是这种态度引领着鲁迅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反思自我、直面现实、纠正自我。最深刻的教诲是润物无声的思想启迪,最优秀的教师是言传身教的榜样。
课本素材·三
《故乡》是鲁迅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写于 1921 年。自 1923 年首次被选入教材,就一直出现在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至今已逾百年。小说通过描述闰土、“豆腐西施”杨二嫂等底层人民生活的情状,表达对破败的故乡景象、麻木的故乡人的无奈与悲痛。我们可以从“希望”“循环”“变化”“创新”等多个角度思考课文《故乡》,让其成为写作的核心素材。(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 师延峰)
运用新角度
不走寻常“路”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谁发明了新结局,谁就开创了新时代。”比如,“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是“欧·亨利”小说结尾的典型风格。《故乡》的结尾,也不走寻常“路”,具有创新精神的鲁迅选择以议论的方式结束小说,让人记忆犹新,因其深刻,也因其独特。
在议论中,鲁迅以具象的“路”作比抽象的“希望”,在表达“我”对两代人关系思考的同时,更是期待变革时期的国人能够坚定信念,走出属于自己民族的希望之路,开创一个理想的新世界。《故乡》的故事结束于离乡的船上,而希望之路一直在鲁迅脚下延伸,并且在其精神世界里延伸。
示范片段
很多时候,人们并非刻意追求打破程式,毕竟程式也自有其道理。比如,很多童话故事就将主角设定为孤儿或单亲孩子,究其原因是失去了父母关爱和保护的孤儿,或者受继父、后妈虐待的孩子,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摆脱困境,而他们在此过程中展示出来的纯真、善良、勇敢等品质,恰是阅读童话的孩子所需要学习的。
不过,有些程式或套路就需要打破,从而一改前风甚至是一正前风,如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也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当然有些打破并非为了改一时风气,它更大的价值是多元和丰富,如鲁迅小说《故乡》的结尾,乍看有宋诗尾句强行说理之嫌,实则是以心理描写的方式表达对“希望”的认知,开拓了小说的结尾方式。
课本素材·四
《我的叔叔于勒》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一篇代表作。小说围绕于勒展开,而主人公却是菲利普夫妇——一对冷酷势利、虚伪自私的夫妻。于勒的贫富变化,决定了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这是一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佳作,也是一部展示人性、启人向善的佳作。将本篇课文化为写作素材,我们可以梳理出多个角度,将其运用到“拒绝虚伪”“真诚待人”“重视亲情”“热爱家人”“让世界充满爱”等话题作文的写作中。(吉林省磐石市明城中学 李辉)
运用新角度
“精细”的虚伪
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克拉丽丝是一个极其虚伪的典型形象。在旅行途中,贪慕虚荣的菲利普被两位漂亮太太吃牡蛎的高贵吃法所打动,准备请大家吃牡蛎,想在女儿女婿面前显示自己的高雅。拮据的家庭条件让克拉丽丝说出了冠冕堂皇的话:既爱惜自己的身体,又关心了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重教育。但实际上,克拉丽丝是想顾全自己的面子并节省开支,其虚伪的特点一览无余。面对自己的丈夫、女儿和女婿,克拉丽丝完全可以坦陈自己的观点,告诉丈夫要节俭,不要奢侈浪费,但这样的表达对她来说却是非常艰难的,其虚伪的本性不容许她这样表达。
示范片段
真诚就是真心实意,就是待人处事不做作、不虚伪。真诚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一种博爱,是一种善良。作为一种美好的情感,一种高尚的操守,真诚是一种没有面具的坦白。所以,你不能说克拉丽丝真诚,因为她不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你不能说菲利普真诚,因为他不会与落魄、穷困潦倒的弟弟相认。真诚不是用嘴说的,它是一种行动,渗透在一个个细心的动作中,它是亲人为你建造的一个家,是朋友为你伸出的一双手。用真诚之心做真诚之事,真诚之光会普照你世界的每个角落。
写在最后
▼
2024年素材盘点+2025抢先备考
《作文素材·中考版年度精华本》
闪亮登场来助力!
打通素材与考场,年度盘点正当时——
◆热考主题素材×模拟前瞻
◆时鲜热点素材×灵活运用
◆考场高分思维×构思借鉴
中考作文提分就这么简单!
-END-
往期推荐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